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扼元 > 第二百七十六章 离人(中)

第二百七十六章 离人(中)

    百姓们听沿途都听保护的士卒言道,在莱州便有田地,有粮食,这会儿历经艰苦终于到了城门口,却又被拦住了,难免有些焦躁。

    数千人嗡嗡地躁动了一阵,待到后头兵卒们赶上来,才又畏怯地止住了言语。而城门里头又奔出来一个青袍司吏,带了批吏员来;又摆开桌椅,加快核对清点的速度。

    乌古论荣祖注意到,几乎每个吏员都运笔如飞,处置文书非常熟练。看他们的相貌气度,应当都是出于富贵人家,否则断不至于有这样的才能。而核对过身份的百姓,又立即在其他吏员指挥下排成队列,一队队地往城外预设的营地去。

    这种忙而不乱的情形,令乌古论荣祖微微颔首。他眼看着每个人都脚步匆匆,但神色平静,固然忙碌,但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手上事情,各个环节的衔接都井然有序。

    乌古论荣祖从明昌年间进士入仕,历官补尚书省令史,除都转运司都勾判官,转弘文校理,升中都总管府判官,察廉除震武军节度副使、彰德府司马,累迁户部员外郎,是久历官场的老手了。

    二十余年宦海周旋,他见多了胥吏萎靡不振,怠慢敷衍。偶尔有几个稍有才能的,家中多半都是地方大豪人物,他们的吏员身份,是拿来盘踞地方作威作福的,谁真的会奉承政务?有那样的家底,就不可能殷勤地做这等琐事!

    这郭宁究竟有什么本事,找出了这样的一群吏员来?

    不不,不止眼前这些。

    百姓们从海仓镇来,而吏员们手头拿着完整的簿册核对,说明在海仓镇上,或者这队军民行进路上,已经有人做初步统计了。

    这郭宁到莱州才多久?这就羽翼丰满了?

    听说那定海军的节度判官移剌楚材,乃是前代的尚书右丞移剌履之子。莫非这是移剌履的家学?

    又或者……听说那郭宁乃是当朝头号权臣、左丞相都元帅兼平章政事广阳郡王徒单镒的头号打手。这样的人转任地方,明摆着是要建功立业,而徒单镒对他的支持,十分得力?

    边上另有个伴当,跟随乌古论荣祖多年,颇能明白他的心意,当下轻咳了一声。

    “怎么讲?”

    “吏员里头,有些是原本莱州的小吏,还有些,乃是地方豪杰的子弟,再有一些……老爷请看,那几人持笔的姿势僵硬,书写也慢些,应当是从平民里抽调出来的识字之人。另外,老爷,你看到那个青袍的司吏么?”

    “这人分派事务,甚是精干,当不是寻常人物。”

    “老爷目光如炬。这人,老爷没见过,但名字一定是听过的。”

    “他是谁人?”

    伴当压低嗓音,有些神秘地道:“莱州张汝辑。”

    乌古论荣祖猛吃了一惊:“便是杀了徐汝贤的那个?”

    杨安儿在山东各地势力雄横,到处都有盟友,乌古论荣祖在宁海州为官,便如坐在炭火盆上一般,故而多遣人手竭力打探,以求及时应变。

    徐汝贤是在莱州跺跺脚天摇地动的强人,而张汝辑作为徐汝贤的左膀右臂,参予诸多谋划,颇有名声。乌古论荣祖早就听说过。

    后来徐汝贤的势力遭郭宁兴兵横扫,张汝辑心狠手辣,立即献上故主的首级以求脱罪,这事儿在宁海州,也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人倒是机灵,投降的早,如今也是可用了。我曾听说,那郭宁决意不用本地奸滑之徒、豪霸之辈,现在却给了张汝辑一个职位……看来定海军的势力扩张太快,已不得不提拔一批人。”

    “咳咳……老爷有所不知。那张汝辑,可不止是投降的早,另外还有功劳。”

    “什么功劳?”

    “定海军打退蒙古人以后,宣布要继续扩充兵马,广设军户、荫户的屯田。那张汝辑鼓动了一批莱州强豪,把名下的熟田、良田尽数拿了出来,投献给了定海军府。”

    “竟然如此决绝的吗?”

    乌古论荣祖愕然半晌。

    伴当凑趣笑道:“宗族老底子都拿了出来,只换了一个司吏,若干编外的小吏,着实是亏了。”

    “未必。”乌古论荣祖摇了摇头。

    这样的事,哪里是鼓动的出来?这张汝辑的手里,一定又沾过血了。

    先卖了故主,又坑了同伴们一把,才换回来这个进身之阶,此人真是个狠角色!

    过了好一会儿,他问道:“那真是张汝辑?你没看错?”

    “不会看错,我和他还打过几次交道,这人跟着徐汝贤的时候,甚有威势。如今只当了个司吏,就没什么可怕啦……老爷,要不要我唤他过来,为咱们引路?”

    “大可不必。”乌古论荣祖沉思着,本来就黝黑的脸却越来越晦暗了。

    他胯下的骏马只觉缰绳松弛,便沿着道路,往掖县城方向再走几步。乌古论荣祖却忽然勒缰,把战马迫得连连嘶鸣,绕回原处。

    边上几名伴当彼此打着眼色,不知道自家主人何以忽然如此。

    这段时日里,山东地界早就有种种荒诞传闻。

    乌古论荣祖听说,登州的耿格每隔几天就往返于蓬莱和掖县两地,就差把自家的官印献给郭宁了。宁海州这里,那个素来桀骜的史泼立,忽然就像失踪了一样,躲在自家的庄园里,再不出门,却派了自家的子侄到莱州从军服役。

    原本乌古论荣祖以为那是假的。

    结果,莱州的豪杰们当着乌古论荣祖的面,做得比耿格和史泼立还彻底。

    明明杨安儿已经造反,莱州以南,整个山东处处兵火涂炭,而山东路的两个领兵大将完颜撒剌和黄掴吾典,又是心中全无大局的庸人。这些人为什么不响应杨安儿?

    张汝辑等人,看似地方强豪,其实都是心思不正的积年匪寇,满脑子盘算造反的。就连耿格,也是个心中叵测之人……他瞒得过别人,瞒不过乌古论荣祖。如今杨安儿起兵,山东振动,这些人却不惜代价地向郭宁输诚,难道是因为郭宁对朝廷的忠心赤胆,把他们打动了?

    呵呵。

    郭宁一到莱州,乌古论荣祖就隐约觉得这个新任定海军节度使路数不对,所以才竭力避免与之往来。可时局发展到现在这地步,乌古论荣祖又不得不来探个底细。

    他一路行来,看到了莱州地界的军屯、民屯,城池、堡垒、道路的建设,练兵的校场,慕名而来的百姓,心里本来有些愉快。

    他觉得,中都那边新君上任,总算有了点振作的样子,这位定海军节度使看起来古怪,或许真是个想做事,能做事的。他连蒙古人都打败了,足见其力量强横,只要稍稍施展,便足以压制杨安儿,扳回山东的局面吧?

    现在他忽然明白了。

    这几天里,他听到的传闻都是真的。

    杨安儿的盟友或部下们,如张汝辑、耿格、史泼立等人服膺于郭宁是真的。

    郭宁所部行于山东搜刮人丁物力,与杨安儿、刘二祖所部彼此不动刀兵,是真的。

    还有那个特别荒唐的一桩,说郭宁亲自去莒州磨旗山与杨安儿谈判,划定了双方的势力范围,还曾与杨安儿提起两家结亲,很可能也是真的。

    这郭宁或许和杨安儿不是一路,但他也绝不是大金朝廷的一路人。

    乌古论荣祖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样一来,去掖县还有什么必要?自己和那郭宁,还有什么好谈的?难道我还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郭宁忠于朝廷?我要有那本事,还会在定海州当个空头刺史么?

    “我们不去掖县了。”他低声说了句,便拨马回转。

    左右完全不明所以,慌忙跟上。

    没过多久。

    掖县城中节帅府里的郭宁,正聚精会神批阅卷宗,门口脚步轻响。他抬起头,瞧见徐瑨走了进来。

    “什么事?”

    “乌古论荣祖到了掖县城外,忽然迟疑片刻,拨马而回。”徐瑨恭敬地道。

    郭宁失笑:“这老儿是什么意思?我连晚宴的酒菜都安排好了!”

    “多半,他是想明白了,有了决定。”

    郭宁眉头一皱。

    徐瑨上前半步:“我去盯着点,他若知趣便好,若不知趣……”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