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怎么都有你一碗饭吃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怎么都有你一碗饭吃

    “是他们对大匠的崇拜吧,不忍,或者不敢贪祖师爷之功。”王老翻看着剔犀盒子的底款:“虽然皇命难违,但是那个时候的人也很迷信的。”

    “张成漆器在清代早已经不是实用器,陈列的时候也不看底,多刷一手少刷一手的,能把皇帝糊弄过去就行,这也算是他们一种无言的抗争吧。”

    “类似的现象其实还有一种。”王老爷子笑道:“官用器,按理是绝对不准留有匠人私款的,但是我们也在有些官用器上非常隐秘的地方,发现有匠人偷偷留下自己的名字。”

    “好像兵马俑上也有类似的现象是吧?”周至好像在哪篇报告上看到过,兵马俑是空心的,有些匠人就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内壁里面。

    “差不多的意思。”王老爷子笑道:“不是有那胆大包天的,也敢在乾隆《巴蜀全图》后面续跋?!”

    周至:“……”

    无论如何,周至的藏品里又多了一项重要藏品——元张成造剔犀云纹针黹奁。

    接下来的两天,周至就被王老爷子和启老拉着到了国博,参与这次慈善拍卖会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自然就是对待拍品进行鉴定,并且给出指导的起拍价。

    这当然也是一个上手交流的好机会,周至除了古画和瓷器,别的方面都比较弱,也算跟着二老开眼界长见识了。

    捐赠者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东西基本都是大开门的,好多曾经在拍卖会或者展览会上出现过,鉴定的难度倒不是太高。

    画院的人也在这里,因为这次参与捐赠的拍品里,还有很多近现代画家的作品,都够办一次展览了。

    周至的建议是干脆把势造起来,布置出一个大厅,举办一个文化展览,将这次的拍品都悬挂出来,陈列好,然后对外开放几天,让所有人都能来看。

    这里边有不少的珍品,如周至提供的徐悲鸿《松柏双瑞图》,毛瓷雪梅诗句汤盆,都算得上是重器。

    至于毕伯涛的松下卧鹿笔筒和王琦的人物座屏,现在反倒是不如何起眼。

    两位作者的地位现在还很低,但是等到后世,珠山八友的作品都是禁止流出国外的。

    其余的拍品中,李氏家族提供了一套唐三彩十二生肖俑,造型圆明园兽首造型类似,不过一坐一站。

    这是要继续加温圆明园兽首回归的余热,同时也是炒作大热门。

    封氏家族提供了乾隆御制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福寿纹八方盘口大瓶,更是精美绝伦,价值不比周至当年辛苦拍到的两个转心瓶差。

    就连不少豪商巨贾也参与到其中比如冯仓和潘石崖,就拿出了一套清代龙袍和凤袍出来拍卖。

    周至估计这俩件儿衣服最后还是会回到他们手里,潘石崖在收藏明清帝后服饰,不像舍得捐出来的样子。

    马爷也贡献了一块清代端砚,造型倒是平平无奇,但是砚台底下“河间纪氏”四个字给周至整得心痒痒了。

    这是纪晓岚的砚台,现在纪晓岚还只有些民间传说,没啥名气,要等到那部电视剧出来以后,他的书画才会飙升。

    周至已经下定决心要把这个砚台拿到。

    不过这事儿也只干了两天,周至就给袁先生拉去购物去了。

    然后周至就觉得女生喜欢购物这个特点,或者跟学养丰厚高低,性格内向外向,以及年龄大小可能都没啥关系,端看女生喜欢的品类。

    两天时间里袁老带着周至跑了央美,中国画院,还有琉璃厂荣宝斋,做的事情只有一件,买画。

    不知道袁先生是不是把周至当作了待宰大羊牯,还是扶贫办主任,总之就是不断地给他推销当代画家的作品。

    其中又以周至老乡,蜀中画家的作品为主。

    这些人很多都还没有啥名气,比如石鲁的兄长冯建吴,以及与他并列的李文信,还有嘉州画派创始人李琼久、李道熙,他们的画作,哪怕是大尺幅的精品,如今也就几百块,千把块。

    就算创建长安画派,大名鼎鼎的石鲁,十万都能买到他的超大幅代表作了。

    除了这几位,还有刚刚过世没几年的苏葆桢,四尺六开画作,现在一千左右就能买到一幅。

    苏葆桢的画作是从渝州缙云画廊转到荣宝斋来的,当时的定价是一张两百块,画家活着的时候涨幅不明显,画家一过世,短短两年就翻到了十倍。

    苏葆桢画葡萄很厉害,人称“苏葡萄”,除此以外他还有好些反映蜀中这些年巨变的画作,非常富于时代精神。

    除了苏葆桢,还有与他同时代的蜀中画家岑学恭、梁白云、郭世清、韩智中、刘泽曾等。

    当年的川美因为抗战原因接纳了大量艺术人才,形成了优厚的学养传统,之后涌现出了不少画家。

    比如梁白云,七三年他的六幅通景竹帘画《三峡》,曾参加塞浦路斯世界展览会展出;

    又比如岑学恭,创作了大量关于三峡的作品,人称“岑三峡”。

    这些画作与三峡文保基金的主题非常的契合,画作价格也不过千。

    画家的画作也分很多种,比如同样是李可染,他画的《漓江山水》就很多,很多应酬之作都是“自己拷贝自己”,连题诗都懒得变。

    这也不是现代画家才有的毛病,就连徐渭徐文长,他的那首“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出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就起码在四幅《墨葡萄》上出现过。

    而且这些画还都流传了下来,分别收藏与故宫、台岛、浙博。

    因此周至还是比较挑剔的,价钱不是什么问题,但是他只要“代表作”。

    即便如此一天下来还是搜刮了几十幅作品,除了花鸟人物,其中有不少以蜀中山水为题材,比如三峡,峨眉,青城,二滩等,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变化,很有意思。

    但是这些作品都是没有装裱的,要上展还有问题,于是周至又给王老爷子领到了国博书画修复室。

    周至在那里将这些字画都装裱上,顺便给工作人员们展示一下传统“扬工”的装裱技法,大家交流促进。

    完事儿后启老笑呵呵地拍着周至的肩膀:“将来有一天,要是找不到工作,就来国博或者故宫,修复室里,怎么都有你一碗饭吃!”

    除了这些,周至晚间的工作,还要和马爷一起清点王老《自珍集》上,已经转给自己的那部分东西。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