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大明话事人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又来一个知县

第一百五十七章 又来一个知县

    应付已经入坑的虚君,要讲究一个若即若离,回应不可太过于积极,但又不能完全不给反馈。

    所以林泰来对申府仆役说:“今日已经晚了,我就不进城了。等明后日得了空,再登门造访申二爷。”

    那仆役还想说什么,但林泰来已经走进了更新书院的大门。

    张幼于也跟着进来了,林坐馆提醒说:“天色不早,城门快落锁了,你还不回去?”

    张幼于很不见外的说:“回了家也要被哥哥指责嘲笑,不如在你这里住一段时间。”

    林泰来鄙夷说:“你说伱一个好端端的名士,整天琢磨着赚钱做什么。再说你家业有兄长打理,又不需要你去营生!”

    张幼于振振有词的答道:“这叫积财以防老也!”

    林泰来又说:“那你动辄在外面花天酒地,完全看不出能积财的样子。”

    张幼于再次振振有词的答道:“这叫积快活以防死也!”

    对这个境界,林大官人表示理解不了,痛心疾首的开口道:

    “若天下读书之人都像你这样以颓废自放为能,简直浪费教育资源和钱粮!长此以往,只怕大厦将倾、国将不国!”

    张幼于冷哼道:“居然还教训起我,这就是你拜师的态度?

    如今全苏州城除了我,哪个正经老前辈肯当你的经师!”

    林泰来诧异的说:“你也知道自己是不正经的老前辈?”

    及到次日,林泰来刚起床,就收到了负责新吴联加盟业务的范娘子来信。

    先前对会盟一直很抗拒的太湖东岸片区几个堂口,昨天居然全部同意本月在木渎镇会盟。

    这个突然起来的从顺态度,让林坐馆非常意外。

    按他原本设想,要先等社团内部整顿完毕后,然后才会开始向太湖东岸各堂口施加压力。

    逼迫这些堂口加盟新吴联,彻底统一从太湖到胥门之间的数十里江湖。

    高长江尽职尽责的发挥着军师的作用,拈着胡须,非常睿智的说:

    “事有反常必有妖,这些堂口背后多少都有洞庭商帮的影子!如今步调如此统一,必然是有人在施加影响。”

    林泰来不耐烦说:“你如果不能说出点我不知道的东西,就去写你的市管所筹建方案以及收费细则!

    除了从鱼市抄来的收卫生费,你还能不能有点新创意?

    如果连收规费都不会收,这社团就没有前途!”

    然后林坐馆就往外走,进城拜访更新社的盟主。

    不过林大官人出了书院后,才走五分钟路,就被堵在胥门外的万年桥了。

    没错,林大官人遇到了传说中的“早高峰”。

    天下大部分城市,城墙里面是市区,城外就是原野了。

    但苏州却不一样,城墙尤其是西城墙里外,都是人烟稠密、商业繁华,城墙外甚至比城墙里还繁华。

    所以苏州城门流量非常大,早晨刚打开城门时,无数人都等着进城或者出城,导致城门会非常拥堵。

    林大官人纵然打遍苏州无敌手,此时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万年桥的桥头。

    苏州各门中唯独胥门没有水门,胥门外跨过护城河的这座桥就叫做万年桥。

    被堵得进退两难的林大官人已经无聊到开始欣赏起万年桥,随口对张家兄弟说了句:

    “这桥造型挺不错,应该也是个名桥吧?”

    旁边有个人接话说:“林大官人与某位首辅的眼光一样好!”

    林泰来:“???”

    这就是成名的感觉吗,自己随便说了句话,就有人凭空拍自己马屁?

    但把自己与首辅相提并论,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那人又道:“传说当年这位首辅路过苏州时,同样十分欣赏此桥造型。

    然后地方官为巴结首辅,就把这桥拆了,运到首辅的老家去。”

    林大官人刚想问一句“这位首辅是谁”,却发现说话的人已经消失在人群里了。

    又听到附近有另外的人议论说:“我知道,这个首辅是严嵩。”

    林大官人:“.”

    随即他又向张家兄弟解释说:“严阁老虽然是奸臣,但应该没这么低级。

    依我看来,这传言的风格更像是民间百姓黑严嵩的。”

    张家兄弟连连点头:“不用解释了,我们都懂,坐馆品味不比严阁老差!”

    随着时间推移,堵在城门的人群逐渐松动,林大官人也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走到了胥门门洞。

    今日除了值守城门的官军之外,门洞外还站了一些衙役。

    其实城门口有衙役也并不奇怪,但林大官人总觉得这些衙役面熟。

    回忆了几下后,忽然就记起来了,这些都是长洲县的衙役!

    当初自己一人勇闯长洲县的成名之战时,打过照面的,都是自己的鞭下败将!

    一般官吏衙役都不允许越界的,但今天长洲县衙役胆敢跑到吴县地界的城门,这很反常和可疑!

    “有杀气!”林大官人很警觉的大喝一声!

    然后冲上去,先掐住了一个衙役,以充当人质。

    有个捕头躲得远远的,大叫道:“姓林的失心疯了不成,你这是做什么?”

    林泰来反问道:“你们要做什么?莫不是想在城门洞伏击我?”

    那捕头气得想骂街,但还是很耐心的解释说:“新知县今日到任,我等负责在城门等候!”

    今日值门的武官年把总也冒了出来,劝解道:“误会,都是误会!”

    林泰来愣了愣,松开了手里的衙役。

    原来他们是在这里迎接长洲县的新知县,那没事了。

    运河在苏州城的西边,而西边城门都是属于吴县的,所以长洲县知县上任时肯定要路过吴县地界,从吴县地界进城。

    四月上旬吴县知县空缺,长洲县原知县邓大人被调到了吴县,那么如今再新来一个长洲县知县也很正常。

    对苏州城另一半很有兴趣的林泰来随口问道:“你们新知县是谁?”

    那捕头答道:“听说名讳叫袁宏道。”

    卧槽!林泰来大吃一惊,这位文学大佬居然还是来了啊。

    虽然袁宏道在官场混的一般,但文化方面的软实力很强。

    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公安派三袁之一,而且是最出名的那个,上过中学课本的。

    在当今文坛,公安派算是反复古派的主力之一。

    在后王世贞时代,袁宏道也是颠覆了复古派霸权的重要人物之一!

    对于以反复古派为旗帜的林大官人来说,这位文坛大佬算是同道中人了。

    如果说真有蝴蝶效应存在,这应该就是到目前为止最大的蝴蝶效应了吧?

    原本历史上,袁宏道应该是去过吴县当知县,如今却换到了隔壁长洲县,还提前了很多年。

    林泰来从胥门进了城,一边想着心事,一边继续向西走。

    张家兄弟连忙提醒道:“坐馆!这不是去申府的路!”

    如果要去申府的话,应该折向北了。

    林大官人很任性的说:“今日先不去申府了!”

    张家兄弟看了看前方,也很疑惑的说:“可是饮马桥那边,并没有名姬啊。”

    林大官人懒得搭理这两个满脑子黄色的手下,继续向前走。

    不多时,林大官人就抵达了饮马桥。

    吴县和长洲县在城里的界桥不少,但饮马桥是距离长洲县县衙最近的一处。

    此时在长洲县方向的桥头附近,已经里三圈外三圈的围聚了数百人,很明显是在“县界”迎接新知县的人。

    新官上任都有这样的仪式,不足为奇。

    迎接人群里,最核心的一批人物当然是本县士绅代表。

    林泰来扫了几眼,果然在人群里发现了张幼于的哥哥张凤翼。

    于是林泰来挤了过去,走到张凤翼身边,寒暄道:“不想在这里遇到了灵墟老先生!”

    张凤翼笑道:“今布可曾见到了我那弟弟?他说过要找你去。”

    林泰来说笑道:“幼于老先生在我那里住下不走了,灵墟老先生不妨替他把食宿费交了。”

    张凤翼挥了挥手说:“我把他卖给你了!你看着给价!”

    说了一会儿毫无营养的废话,张凤翼突然发现,林泰来似乎站在这里不想走了,不像是打完招呼就准备离开的样子。

    忍不住就问道:“你在这里有事?”

    林泰来眺望着西边说:“这不新知县上任了吗?我也来参加迎接仪式。”

    张凤翼:“.”

    这是长洲县的知县,和你这个吴县良民有什么关系?

    莫不是林坐馆在吴县稳固了势力,又想到苏州城的另一半长洲县扩张了?

    担心眼前这位苏州城第一好汉闹出乱子,张凤翼劝道:

    “今天列席迎接仪式的人物,都是县衙事先拟定、并经过新知县审阅的人选,你何必来添乱。”

    林泰来问道:“灵墟老先生你这样的名士,总该有携带一个后辈人物的面子吧?

    还是说您在县里的情面和地位都不够大,带不了人?”

    张凤翼无奈的说:“你先答应老夫,不许冲撞知县。”

    林泰来漫不经心的唯唯诺诺,全部应下。

    又等了一刻钟,忽然听到了鸣锣开道的声音,然后就是衙役的呼喝。

    随即一顶大官轿映入了众人眼帘,一直过了饮马桥,进入了长洲县界才落轿。

    新知县袁宏道年纪还不到三十,形容俊朗,神采飞扬,全然不像一般父母官那样端着或者叫稳重。

    接人待物也是洒脱的很,比起来当知县,更像是名士旅游来的。

    陪伴着来袁知县来上任的人,林泰来居然也认识,号青莲的江北真州有钱交际型名士李季宣!

    也不知道李季宣怎么和袁宏道走到一起了,林泰来猜测,可能是李季宣脱离复古派后,转身就去投靠了公安派。

    从袁宏道让李季宣陪同上任,也可以想见袁宏道的为人风格。

    下了轿子后,袁知县对着士绅们道:“我久闻姑苏乃天下风雅之地,心中向往已久。

    不想如今有幸到姑苏为令,可饱览吴中风物,终偿所愿矣!”

    对这个腔调,经验丰富的本地老乡绅们哭笑不得,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看来小袁知县来苏州之前,没有向同仁们讨教过在苏州为官的心得。

    苏州这个地方可以很爽,名士来了会很爽;但如果来这里做官,那就不一定了。

    如果他搞清楚了,苏州城有很多林泰来这样的刁民,而且年年都要为了钱粮而焦头烂额,只怕就不会觉得在苏州做官很爽了。

    面对还在兴奋、充满了幻想的新知县,深明“内情”的大家居然都需要仔细斟酌应该怎么对话。

    人群里突然有人开口道:“吴中得石公为令也,从此五湖有长,洞庭有君,酒有主人,茶有知己,生公说法,石有长老也!”

    知己!袁知县只觉得这几句话,像是说到了自己心窝子里,感觉简直就像是为自己代言!

    顺着声音望去,却看到一个巨大的身影,宛如铁塔矗立在人群当中。

    “此乃何人也?”袁知县对着距离自己比较近的张凤翼问道。

    林大官人的身份太复杂了,张凤翼疑难了好一会儿,才介绍说:“此乃吴县武生员、今年府试案首、木渎港分关主吏林泰来。”

    袁知县:“.”

    武生员加文案首?不愧是江南风尚之地,人物设定都如此狂野啊!

    李季宣也指着林泰来,对袁知县笑道:“你可曾记得,在南京时汤临川对你说过的一个典故?

    张灵墟老先生就是曲不离口,而此人就是拳不离手林泰来,还是校书公所的客座文学教授!”

    袁知县摇摇头,对苏州人的时髦程度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不过好像有什么不对!袁知县又问道:“吴县的人,为何出现在这里?”

    林泰来分开挡路的人群,大踏步走上前来,答道:“在下久仰公安派大名,特意跨县来见识袁石公的风采!”

    按下了讨教校书公所文学的心思,袁知县咳嗽一声,对人群开口说起正事:

    “本县在路上时,就听说今年梅季多雨水,便一直心忧县民。

    如今已经到任,欲开济农仓,借粮与受困之民,秋后再还!”

    这也很很正常,新官上任都要立形象。

    不过县丞却答道:“从去年涝灾时起,府衙下令,各县济农仓全部归府衙直接调度,各县不用管济农仓了。”

    袁知县感觉立形象被阻碍了,有点生气的说:“简直多此一举,那就去上报府衙开仓!”

    县丞无奈地说:“府衙先前还下过令,当前涝灾并不大,不许开济农仓!”

    在场没有别人说话,仓库的事情一般都复杂,不干己事就别插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