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大明话事人 > 第二百零六章 黑无可黑

第二百零六章 黑无可黑

    今晚的海瑞其实心情很窝火,他猜测是林泰来搞鬼导致自己被女人围攻,但在表面上,又不得不认下救命之恩。

    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林泰来把他海瑞从险境里抢救了出来,甚至还避免了海青天名声受损。

    在这种心态下,海瑞可以被迫容忍林泰来“代拟”中秋词,但就别想有好评了,尤其林泰来的态度又相当“挑衅”。

    而林泰来也不含糊,在海瑞差评之后,又拿出了一篇接一篇的中秋词。

    大家都知道,海瑞是一个偏执的人,遇事很有一种执拗的劲头,所以也是一次又一次的给差评。

    差评之后,又是新的中秋词,林泰来与海瑞仿佛较上了劲,陷入了无限的循环中。

    林泰来已经发表了十篇中秋词,每一篇都是百字以上的长词,相当耗费时间。

    时辰已经临近半夜,似乎所有列席名流都成了看客,麻木的看着林泰来一篇又一篇的扔出作品。

    这个中秋夜雅集,过的真是毫无体验。

    每当林泰来对海瑞质问“行不行吧”的时候,王老盟主仿佛都感到,这是在问自己“服不服吧”。

    他后悔了,为什么要让海瑞上船,为什么要留下海瑞当护法,为什么海瑞想走时要拦住。

    十连发之后,海瑞终于也无可奈何的屈服了,随口说了句:“此篇尚可。”

    林大官人这个不速之客的表演这才告一段落,但此时雅集已经“兴尽”了,众人兴致都不高。

    一是因为惊世骇俗的连续十篇中秋词,加起来足足一千多字,别人再怎么表现也抢不过风头,还能有什么积极性。

    二是林泰来这十篇词全都在水准之上,全都超过了其他人所准备的诗词质量,其他人哪还有心情出来卖弄。

    所以未及三更,中秋夜雅集就草草结束。

    第二天就传出消息,王老盟主病倒了。原定的另外两场文坛大会雅集,也因此暂时取消。

    于是众人便知道,这次文坛大会大概又要无果而终,复古派宗门的新五子再次难产。

    也小道消息说,王老盟主认为目前内定的新五子根本对抗不了林泰来,所以想等待有足够强力的新秀出现。

    而林泰来经中秋夜后,则又一次在秦淮河上名声大噪。

    经过长板桥力抗提学官、孔庙辩经打平顾宪成、十篇千字中秋词三大战役,林泰来在秦淮河两岸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多年以后,有人或许记不清本届乡试的解元是谁,但一定能记住林泰来这个宛如流星般出现在秦淮河的人物。

    东林派清流和复古派宗门都偃旗息鼓后,在八月底乡试放榜之前,文坛没人组织大规模活动,不过还是出了些不大不小的新闻,

    比如南曲行首大姐大、金陵十二钗第一的马湘兰,她成功的把曲中姐妹组织起来,在中秋夜集结和反抗海青天。

    正当马湘兰在秦淮旧院威望攀升到一个新高度时,她却突然宣布闭门退隐,不再公开接客,一代传奇名妓似乎就此谢幕。

    林泰来听说了后,又从免费寄宿的国子监号房跑到赵彩姬家里,得意的对赵彩姬说:

    “我说过,要让你成为金陵十二钗第一!如今说到做到,你已经是第一了,该怎么谢我?”

    赵彩姬似乎还是不爽,“但你却把马湘兰捧成了大明二百年南曲第一名姬了!”

    赵彩姬知道,中秋夜马湘兰组织行中姐妹,反抗海青天禁锢的事情,就是林泰来撺掇的,而且林泰来还提供了信用背书。

    林泰来答道:“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也,伱不敢搏,别人敢搏,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再说她都退隐了,你还计较什么,你就说你现在是不是金陵十二钗第一吧?”

    赵彩姬大姨妈来了,便把只想免费的林泰来轰走了。

    林大官人不禁叹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又回到国子监,继续扫地。

    当初他嘴贱说发下大誓愿要打扫三十六天,这才过了二十多天,为了个人信誉只能继续坚持。

    八月底乡试放榜,这与林泰来没有关系,他也懒得去关注。

    乡试榜张挂在应天府府衙影壁上,全城无数人来看热闹,榜单下人山人海,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场面。

    国子监在城北,距离同在城北的应天府府衙不太远。

    所以就有很多不喜欢拥挤的士子打发了仆役去看榜,而自己则来到国子监孔庙进行最后的祈祷。

    林大官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刷存在感的机会,认真的在大成殿门口来回扫地,力保每一个来上香的读书人都能注意到他。

    不经意间,林泰来看到两个熟人走到了大成殿门外,就是来自松江府的一对好友董其昌和陈继儒。

    此时董其昌垂头丧气,而陈继儒则在安慰着他。

    好歹也是一起干过大事的,林泰来诧异的问道:“董生这是怎么了?现在榜单应该还没放出来吧?”

    董其昌不想说话,陈继儒代为答道:“王老盟主怀疑他走漏消息,所以他被复古派宗门除名了。”

    只能说这都是自己作的,中秋夜那晚,董其昌为了出风头自愿跟着林泰来同船登岸,然后抢救海瑞。

    一个复古派新秀居然和最大文敌共同行动,这就是错误!

    其实林大官人背走海瑞,董其昌被娘子军淹没后,过的很爽。

    但爽完后就后悔这是男人通病,董其昌仰天长叹道:

    “浪荡花丛月余,复习没有认真,考试也不曾用心,又被复古派宗门除名,真是虚度光阴,以后在文坛举步艰难了。”

    陈继儒又转头鼓励说:“正好回去后专心读书,三年后再来考!

    只要能中举,功名到手后一切都不是问题!”

    “罢罢罢!也只能这样想了。”董其昌打起精神说。

    这时候,有个仆役飞奔而来,扑到董其昌和陈继儒面前高呼道:“放榜了!”

    然后又迅速的禀报结果:“在榜上看到了董老爷的名字!”

    陈继儒急切的问道:“我呢?”

    那仆役答道:“没有。”

    这个结果让一对好友齐齐愕然,半天回不过神来。

    陈继儒失魂落魄的跌坐在台阶上,难受的想哭,人生最大的难受莫过于对比!

    自己用功复习却落了榜,而好友董其昌天天吃喝玩乐鬼混,怎么就考中了?

    董其昌现在不敢庆祝,强忍着喜悦蹲下去,对好友沉痛的说:“我也没想到会这样。”

    然后他又指着林泰来,对陈继儒说:“你看林生,才名传遍南京城,不也榜上无名吗?你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陈继儒下意识点了点头,连林泰来都没有上榜,他又有什么好抱怨的?

    林泰来看不下去了,对董其昌说:“我写封信给浒墅关王税使,回家路上,你先带他去浒墅关!

    王税使有经验,肯定知道怎么劝慰他!”

    文科乡试的悲欢,武生林泰来并不懂,但他马上就要迎来属于他的考试了。

    八月底放了文科乡试的榜,武举乡试紧接着就在九月举行。

    武科乡试的规模比文科小多了,一共也就数百人参加,最后取中三十个武举人名额。

    武科到了乡试这个级别,制度就很正规了,不像府县那样随意和乱来。

    后世人可能不太了解的是,武举是有卷面文字考试的,而且分量很重。

    参加武举的武生,要先考策论,在文场上根据题目答一篇策、作一篇论。

    武举的录取原则是“以策论定去留,以武艺分高下”。

    只能说,这个考试制度太踏马的适合林泰来了。一个准备去考文科的人,还会怕策论?

    虽然林大官人并不是军事专业的,但这几个月也是一直复习《武经七书》的,后世又经历过网络信息的熏陶,对于键政还是很有心得。

    别的武生答策论题,能写千八百字就不错了,而林大官人两道题洋洋洒洒的写了六千多字。

    就文场上这种绝对的数量级差距,考官如果敢淘汰林大官人,林大官人就敢举着答题去告御状。

    策论考试之后,就到了林大官人最喜欢的武艺考试环节了。

    对林大官人而言,天下没有比这更公正的考试了!

    在武举最早的时候,武艺部分只考步射和骑射,这对林泰来这样平民考生是非常不利的。

    后来为了扩大取材范围,武艺考试扩展为三个项目,分别是弓马、膂力、刀枪。

    考生要在三项里任选两项参加,只有在两项里获得一等的,才有被取中的资格。

    对林泰来而言,当然是直接略过弓马,选择膂力和刀枪两项。

    待到秋来九月八,林大官人上校场。

    数百考生站在点将台下,接受点名,这种武艺考试不像文场,没必要入场搜检。

    考官们都在点将台上,林大官人抬头就看到了南京兵部尚书王遴,他也是主考官。

    而王遴身边是一个武勋,林泰来推测是南京城守备大臣、临淮侯李言恭,估计是副主考之类的角色。

    疑似李言恭的武勋大臣身后,就是林泰来初到南京就见过的李宗城。

    这会儿李宗城也看到了林泰来,忍不住怒目而视,但林大官人完全不在乎。

    要是武艺考试还能被你个小瘪三黑了,那就是天大笑话了。

    今天膂力,明天刀枪,都是林泰来参加的项目。

    点完名后,便有军士抬了两组石墩,来到点将台下。

    重量都是天下统一的制式,分别是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另有一个作为摆设的五百斤。

    当其他武生都与两三百斤的石墩搏斗时,被喊到名字的林泰来出列上前,直接选了五百斤石墩,按规定动作把石墩提到腰腹之间。

    在几百道惊骇的目光里,膂力项目第一名轻松到手。独一无二的提起五百斤石墩,想黑都黑不掉。

    从校场出来后,林泰来马不停蹄,迅速回到国子监。

    林大官人临近考试后为何吃住都在国子监,就是为了防止场外阴招。

    国子监里面虽然条件一般,但怎么也比外面客店、勾栏场所安全。

    林泰来不清楚是否有人针对自己,但至少住在国子监里他更安心。

    如果不是赵志皋坚决反对,林泰来都想在大成殿里打地铺。

    又到次日,还是同一个校场,开始刀枪项目考试。

    南京守备大臣、临淮侯李言恭对南京兵部尚书王遴说:

    “我听说林泰来此人,心思都在文坛上,给他武科功名纯是浪费。”

    正说着时,恰好被点到名的林泰来手持大枪,随便挽了个枪花,然后就高声对点将台上禀报说:

    “好叫诸公得知,在下枪法得自戚少保亲传,戚少保所用的神威烈水枪也赠送给了在下!

    当时戚少保说,若熟习这套枪法,又能熟读武学七经,夺取一个解元不成问题!”

    众人:“.”

    和昨天一样,又是几百道目光一起注视林泰来。

    谁说武艺考试不好作弊?你这样自报枪法来历,就纯属作弊!还踏马的公开索要解元!

    身为主考官的王遴无可奈何的对李言恭说:“本部想问问君侯,你怎么才能黜落他?简直黑无可黑啊。”

    一个文能水六千字,力能拔五百斤石墩,枪法传自戚继光的考生。

    一个考前公开上演过一骑当千的武功,从提学察院打穿秦淮河北岸,数百官军都挡不住的考生。

    说实话,不给武科解元都要被骂大黑幕了,怎么淘汰?

    林泰来背后又不是联系不上大佬,要是那么好黑掉,王世贞早就动手了,还能放任他蹦跶到现在?

    想黑箱作业也要遵守基本逻辑,不顾影响的乱黑,最后一定是把自己也搭进去同归于尽。

    结束了考试后,林泰来最大的感想就是,如果文科考试能像武科这么简单和公正就好了。

    武科乡试规模小,又不用看上万份卷子,结果出来得也快。

    所以没两天就放了榜,本科南直隶乡试取中武举人三十名,解元乃是苏州府吴县民户武生员林泰来。

    文场里策论第一,武场里膂力项目第一、刀枪项目第一,所以这个解元算是实至名归。

    林大官人摇身一变成了武举人,大官人这个称号更加名符其实了。

    这时候,许多最近才听到林泰来传说的人如梦方醒。

    原来拳打学术东林派,脚踢文坛复古派的苏州林生,来南京是参加武举考试的!

    南京结束之行要结束了,求一张最后的月票,刺激一下酝酿新剧情!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