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大明守村人 > 第五百七十二章 北地规划愈详细(第二更)

第五百七十二章 北地规划愈详细(第二更)

    “陛下想知道哪方面的?”汤和才不认为自己昨天介绍漏了什么。

    “你随便说说,挑有意思的。”朱元璋不给具体要求。

    “臣没见到高人啊!下丘村的宫殿在太子与秦王宫殿中间,他们的车不允许别人动,之后就都拉进殿里了。”

    汤和先说下高人的事情,他察觉出来朱元璋把汪广洋给弄下去,对胡惟庸亦不满。

    朝廷需要丞相,谁最合适?当然是那个隐身的高人了。

    那高人简直是神仙,提前告诉你哪里受灾,关键的人谁要死了,什么地方有什么矿,姜子牙?

    “万岁爷,御史大夫曾鲁来了。”又一个太监跑过来与朱元璋汇报。

    “宣!”朱元璋同意对方进来。

    曾鲁进来,神采奕奕的,先向朱元璋行礼,又与汤和打招呼。

    “陛下,臣弹劾胡惟庸不顾朝廷所需之实,耽搁朝廷民生之举。”曾鲁上来就弹劾胡惟庸。

    汪广洋他不弹劾了,已经下去,马上要离开应天府去广东。

    “赐座。”朱元璋一看就三个人,两个人坐着,一个人站着,很别扭,干脆都坐。

    汤和看着曾鲁,想了想,犹豫着问:“德之身体可还好?”

    “好着呢!听下丘村高人的话,注意饮食,我怕死呢,不是蔡桓公,人家高人说了,咱就听,不然高人不在南京,咱真不行了,谁来救?”

    曾鲁顺口举个例子,别人对他的评价就是:年七岁,能暗诵《五经》,一字不遗。稍长,博通古今。凡数千年国体、人才、制度沿革,无不能言者。

    “可惜高人找不到,若是能像……”朱元璋想要比较一下,高人像毛遂?感觉不一样。

    “陛下是说张嘉贞吧?李隆基曾许诺张嘉贞以后给他宰相,张嘉贞则立即说,陛下想要重用臣,就快点拜臣为相,不要等臣老了。”

    曾鲁立即提个人,张嘉贞,这个符合朱元璋心中的人物。

    “哈哈哈哈……”朱元璋开怀大笑:“德之果然博古通今,往后你就好好吃饭,还吃着下丘村的饭菜?”

    “吃着呢!今天没吃,昨天知道中山侯的事情,臣想了很晚菜睡,起晚了。”曾鲁笑笑。

    “正好去下丘村拿吃的东西,一会儿一起吃。”朱元璋跟着笑。

    大家都不提刚刚弹劾胡惟庸的事情,曾鲁过来显然是为了表态,坚定地站在陛下一方。

    朱元璋对曾鲁有着特殊的观感,曾鲁本身就厉害,有什么事情一问,他就能找到前面朝代的例子。

    何况下丘村高人单独保的,如那个危素一样,字典编纂出来,正在大量印刷。

    如今在编辞海,这个更好,也更费劲,字典先给百姓用着。

    下丘村的人来了,给送了一大桶胡辣汤,几样小菜也用大盆装,主食是丝瓜猪肉馅的水煎包。

    今天的早餐专门为八十一个人准备的,对他们的身体状况进行食物调节。

    下丘村的人过来打声招呼就回去,他们来就是证明东西没问题,放心吃。

    “陛下、中山侯,就是这个,我出来的时候家人等着我吃,我起晚了,没吃,让他们自己吃。想来是为中山侯一行人准备的。”

    曾鲁也学医,看医书很容易,直接背下来,知道每天的饭菜是什么目的。

    “留下一部分,其他的分了。”

    朱元璋看到这么大的量,明白下丘村的意思,给宫女和太监们吃。

    没人搬走,别看陛下如此说,那也得等人家吃完了,剩的才轮到自己,现在拿走,万一没够吃呢?

    朱元璋也不管他们,大家盛了汤,汤和先喝一大口,又塞个饺子形状的水煎包进嘴里,嚼一嚼,再喝口汤,露出舒服的表情。

    “陛下,臣在和林就是如此待遇,八个将领特殊,吃下丘村的饭菜,有时咱们与其他人同甘共苦,才不吃。

    那里冷,没冷到泼水成冰的样子,不过泼热水就成霜,咱们都玩过。

    一盆水若是泼到地上,需要个几十息才能变成冰,但如果往铁板上吐口水,落上就是冰粒。

    有时候太子和秦王问了特殊的问题,朱里长一时答不上来,需要第二天才给出回复。

    最关键的乃是工匠按照图纸打造东西,若出了偏差,也是翌日进行调整。

    臣之前北征时,最早也是二月中旬,之后天暖,这回没想到和林的地方会冷到那等程度。

    然,生活在江南的下丘村应对起来偏偏游刃有余,似乎早已熟知一切。

    他们从延长县带了石油过来,说改进了蒸馏工艺,多得一物,命石脂,与甘油配合着护肤……”

    汤和说起来有侧重点,主要介绍下丘村背后隐藏的东西。

    说了一会儿,他继续吃饭。

    刚才边听边吃的曾鲁配合着出声:“陛下,和林城能做到的事情,大明北方亦能做。

    唐朝时期,北征打到了海子,即咱们说的小海,据记载,那里鱼获颇丰。

    不过唐朝也不能久守,只能以当地的人治理当地,多次复叛,难以管理。

    今和林城所行之技、之法、之策,当可稳定北边一带,恭喜陛下。”

    朱元璋眯着眼睛点头,他已经知道那里的日子什么样的。

    之前谁能想到苦寒之地用上了暖气,而且有新鲜的蔬菜和吃不完的鱼。

    下丘村还会用奶制作更多的零食,把那里给弄成世外桃源的样子。

    大明北面,包括北平等地方,明显没有和林冷,可以照着学。

    两个儿子写信说了,不缺煤,也有铁矿,烧水泥更容易,加上延长县的石油,黄河几字那一条线,全能照应上。

    “主要在于铁铸造的炉子和铁片的炉筒,固定的住宅就盘火炕,煤最重要,白天烧煤泥,晚上的时候最后烧块煤,避免中炭毒。

    二百亩的玻璃大棚,可以支撑十四万人冬天吃蔬菜,若再保存大白菜、大萝卜、胡萝卜、大葱,冬季的蔬菜便不愁了。

    另外是酱菜,需要大豆,正好山东在小麦茬上种植的大豆技术可以应用,加上盐就是酱了。

    大豆冬天也能做豆腐,需要磨豆腐的工具,蒸汽机就不错,官府可以收一部分豆渣当费用,为百姓磨豆子……”

    朱元璋考虑起将来大明北方的建设和百姓生活,和林城都行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