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 第19章官升三级

第19章官升三级

    皇宫。

    勤政殿。

    建武帝正在批阅奏折,连续数封都是参奏兵部。

    兵部尚书贪墨军饷、成国公任人唯亲、威远侯纵兵劫掠、镇南侯意图谋反……

    几乎所有执掌军权的武将,全都罪名累累。

    御史的职责是风闻奏事,却也少有这般激烈,听起来不似大乾三兴,更像是国朝要亡了。

    建武帝询问身旁老太监:“去查查,这帮御史又发什么疯!”

    老太监躬身退下,片刻后回来禀报。

    “陛下,昨天威远侯与卢尚书的车架遇上,互不相让。威远侯命亲兵殴打卢府家丁,连卢尚书轿子都掀翻了。”

    “今早卢尚书没去礼部当值,据说在家养伤!”

    老太监将查来的消息说出,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卢尚书出身世家大族,是周丞相的左膀右臂,威远侯统领京营,女儿是太子妃,两边都惹不起。

    “下旨申饬威远侯,罚俸一年。”

    建武帝给了个不痛不痒的惩罚,文武相互攻讦早就习以为常,本就是他有意引导的结果。

    继续批阅奏折,看到户部关于受灾人数的汇报。

    “除存量死亡,冻死者超百人……”

    建武帝眉头紧皱,当了三十余年皇帝,竟然看不懂奏折。

    什么叫存量死亡?

    雪灾对建武帝来说并不是大事,朝廷有规章制度,依律救灾即可,但是看不懂的户部奏折,让他有种臣子脱离掌控之感。

    “传周爱卿。”

    殿中值守的内侍,当即去丞相府传旨。

    丞相府位于皇宫右侧布政坊,只一墙之隔,大乾以右侧为尊,足见其权势之盛。

    约莫半个时辰。

    周丞相在内侍的引领下,来到勤政殿三叩九拜。

    “周爱卿请起,赐座。”

    建武帝直接问道:“朕博览群书,从未见存量死亡之词汇,不知作何解释?”

    “启禀陛下。”

    周丞相刚刚坐下,听到问话连忙起身。

    “此语乃户部徐尚书创出,意为京城以往年份百姓死亡数量,扣除后就是因雪灾而死的人数!”

    “……”

    建武帝沉默半晌,问道:“这次雪灾,京城死了多少人。”

    周丞相瞥了眼面无表情的皇帝,猜不透是要听好消息,还是听真实的情况,想了想回答说。

    “衙门发的公告,是七百二十六人。”

    建武帝追问道:“那实际呢?”

    周丞相实话实说:“只京城就超万人,大雪封路,尚未统计附近州县。”

    建武帝叹息道:“竟然死了如此之多,百姓受苦,朕心难安!”

    “陛下,臣定竭力救治京城百姓。”

    周丞相目光低垂,已然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京城不允许死这么多人!

    万年县多死些,永宁县多死些,乃至于附近州府也多死些,京城的雪灾自然就减轻了。

    “周爱卿下去吧。”

    建武帝微微颔首,对周丞相很是满意,懂事又能办事,唯一可惜就是出身江南世家。

    皇后崔家、丞相周家、礼部卢家等等,全部出身于江南,也都是投资建武帝的原始股东。

    创业时自是甜甜蜜蜜,创业成功了,股份不在自己手里就很难受!

    偏偏不能强行清退股份,会造成朝廷不稳,后世也会骂建武帝擅杀功臣、不能共富贵。

    于是大力培植了以威远侯为首的新兴武勋,维持朝堂平衡,免得皇权旁落。

    “当年若是听老祖的话……”

    建武帝眼底闪过一丝懊悔,旋即摇摇头,回到过去重新来过,也会选择与世家合作。

    “也不知老祖躲在哪里,让朕找的好苦啊!”

    收敛心思,查看下一封奏折。

    礼部蔡侍郎上书,有玉龟现于济水,背负阴阳八卦,此乃天生祥瑞,特请献于宫中。

    以往见到祥瑞奏折,建武帝都会置之不理。

    不夸赞,不惩罚。

    皇帝需要有拍马屁的官员,不止是愉悦心情,有什么不好明办的事也能交给他们。

    蔡侍郎就是其一,擅长四处搜集祥瑞。

    前天抓来白鹿,今天捕到玉龟,明天又发现白虎,御花园养的奇珍异兽大多来源此人。

    “忠心可嘉,当赏!”

    建武帝沉吟许久,吩咐内侍拟旨。

    “礼部侍郎蔡文林,忠君体国,劳苦功高,升任礼部尚书……”

    连升三级!

    老太监在旁边听着,面色如常,心底掀起惊涛骇浪。

    威远侯、卢尚书迥然不同的结局,似乎预示着什么,往后咱家可不能收江南的银子了!

    ……

    雪灾来的快,去得也快。

    街上的雪铲干净,尸体收干净。

    天色放晴,雪灾就过去了。

    衙门抓了几个造谣生事的刁民,菜市口砍了脑袋,再没人敢议论死了多少人。

    又过了半个月时间。

    京城百姓都忘了有过雪灾,开始议论今年的花魁选举,春风楼能否连冠,明月阁能否逆袭。

    殓尸房内空荡荡冷清清,仿佛人满为患只是虚幻。

    “娘希匹,外边的人可比咱这的尸体可怕多了!”

    李平安也就私下里骂骂,去了外边可不敢胡说,与生人说话时,恨不得将陛下万岁挂在口头上。

    活命么,不寒碜!

    眼见天色将暗,没人来送尸。

    李平安关门落锁,穿街过巷来到崇宁坊。

    崔氏书铺。

    早早已经点上了灯火,许多书生借着光看书,崔掌柜非但不嫌弃,反而让伙计烧了开水祛寒。

    李平安来过几次,对这般情景已不陌生。

    隐约能猜到崔掌柜的用意,将来哪个书生中了进士做了官,都会记得书铺的恩德。

    先前好奇问过崔掌柜,好事为何不做到底。

    摆几张桌椅,泡几壶茶水,花不了几个钱,就能让书生记得更深!

    “好事不可做尽!”

    崔掌柜没有细说,李平安反复揣摩,才明白其中深意。

    书铺只能站着读书,将那些占便宜的人排除在外,留下的都是真正的穷书生。

    这才是有用的雪中送炭!

    且读书人都有几分傲骨,站着是借书,坐着喝茶就是施舍了。

    君子不食嗟来之食,有骨气有才华的书生,宁肯苦着累着,也不会接受书铺的施舍。

    其手段之微妙,非寻常人能领悟。

    李平安对崔掌柜很是佩服,不愧与千年世家沾亲,很容易就收拢了许多读书人的感恩。

    来到柜台前,与崔掌柜说道。

    “上次买的书已经读完,感悟颇深,还请推荐几本养身、食补类的道家典籍。”

    正说话间,书铺进来个书生。

    模样颇为狼狈,身上沾着白毛,手上几处血痕,拎着只肥硕的大鹅。

    “苏公子,好久不见。”

    李平安笑着打招呼,来人正是春风楼认识的苏明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