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汉家功业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刘协

第二百六十四章 刘协

    荀彧见他们没有反应过来,又想着微妙的朝局,心里陡然有所动。

    ‘陛下,是在进行某种布局吗?’荀彧心里慢慢推敲着。

    吱呀

    值房小吏推门而入,扫了眼戏志才与荀彧,快步来到荀攸身后,低声说了起来。

    这一说,就有点长。而三人就坐在一起,实则三人都听得清楚。

    不等那小吏说完,戏志才就惊色的道:“你是说,黄门北寺狱的禁军堵住了太学的大门,太学生与禁军在对峙,没人管?边太常呢?洛阳府,刑曹,御史台,都没人出面?”

    禁军堵住太学,太学生对抗,这可不是一般的事件,一个不好,对天下士林、对朝廷的威信都有着不可预测的的影响!

    小吏看向他,道:“没有。我听说,边太常入宫了,应该是去见丞相了。”

    荀攸皱眉,看着戏志才道:“必须要尽快解决这件事!”

    戏志才沉着脸,道:“怎么解决?”

    荀攸左思右想,道:“去请渤海王出面。”

    戏志才有些异色的看着他,道:“你确定是渤海王?”

    荀攸点头,道:“除了渤海王,没有其他人了。”

    荀彧突然插话,道:“志才,要快!”

    戏志才却还是迟疑,道:“真的要请渤海王?”

    渤海王刘协在朝野来说,是一个特殊人物,几乎所有朝臣都避之不及,在洛阳城几乎朝野所有官吏都下意识的孤立他。

    现在,他们要请渤海王出面,这不仅是对朝野的某种挑战,还要看宫里的态度。

    荀彧突然认真了起来,道:“一定要尽快解决,我担心宫里。”

    荀攸深深的注视了荀彧一眼,而后与戏志才道:“我与你一同去。”

    戏志才见二荀态度一致了,沉默一阵,起身道:“不用了,我自己去。”

    荀攸目送着戏志才的背影,这才转向荀彧,淡淡道:“叔父,你瞒了我很多事情?”

    荀彧面色不动,道:“年底或者明年初,你就会知道了。”

    荀攸见荀彧不解释,情知事情严重性,沉吟着道:“陛下是下定决心了?”

    荀彧轻轻点头,道:“我也不完全清楚,不过动作一定会很大。”

    荀攸其实也有预感,神情若有所思。

    ‘新政’之下的诸多事情陷入停顿,比如清丈田亩、户丁登记、肃清吏治、整顿赋税等等。

    在一系列事情,尤其是赋税不增反减之下,宫里的耐心渐渐消耗殆尽了。

    荀攸对这些是有预感的,也能理解。

    但现实情形是,南方袁术未灭,董卓蠢蠢欲动,北方百废待兴,国库空虚,在这种情势之下,应当以‘稳妥’为要,尽可能的拖延时间,而不是大改大动。

    二荀叔侄沉默以对,彼此心事重重。

    而边让这会儿到了尚书台,向丞相杨彪陈情。

    边让坐在杨彪对面,一脸严肃刻板,道:“丞相,太常寺本就一堆事情,而鸿都门学是蔡公所留,下官到任以来,兢兢业业,从未懈怠。当然,出了这种事情,下官自当当责,只是,太学乃是立国之本,天下所望,这般追究下去,将令天下士人惶恐不安,疏远朝廷……”

    杨彪这几日就没睡好觉,听着边让的大道理,铁青着脸,声音低沉的道:“你要老夫如何?那三法司一个不听老夫的,但凡他们接受,会有今天的事情吗!?”

    边让见杨彪发怒,硬着头皮道:“丞相,现在黄门北寺狱堵在太学门口,必须要尽快解决,不能拖延啊。”

    杨彪何尝不知道,对眼前的边让是失望透顶,满心愤怒也知道不是发泄时机,冷哼一声,起身道:“随老夫来!”

    边让心中一喜,连忙跟上。

    杨彪出了尚书台,绕过嘉德殿,来到不远处的一排廊庑。

    这里是守宫令暂时处理事务的地方,简而言之,这里尚书台与崇德殿的中间,所有奏本、公文都在这里汇总,而后呈送崇德殿。

    卢毓正在忙着整理公文,见杨彪亲自来了,起身迎过去,见礼道:“下官见过丞相。”

    杨彪背着手,一脸和蔼微笑的点头,道:“卢毓啊,你还未取字吧?”

    卢毓对于杨彪的到来有些疑惑,倒是从容冷静,道:“下官未到年龄。”

    杨彪点点头,道:“到时候,老夫亲自为你取。”

    卢毓一怔,这‘取字’,一般是家中长辈决定,虽然他父亲过世,但还是有叔辈在,轮不到杨彪。

    但有‘德高望重’之人取字,也是所有人乐意之至的。

    卢毓知晓这其中不简单,还是道:“多谢丞相。”

    杨彪的威望,当世无双。

    杨彪说完这些,踱了几步,故意看了眼这简陋的房间,而后道:“卢毓啊,黄门北寺狱现在堵住了太学,你知道吗?”

    卢毓一怔,他还真不知道。

    顿时也明白杨彪的来意,瞥了眼门外的边让,卢毓想了想,道:“下官不知,丞相的意思是?”

    杨彪背着手,一脸威严色,道:“必须要尽快解决这件事,否则影响太坏。”

    卢毓懂了,面露一丝迟疑,还是道:“丞相,陛下也不希望扩大。”

    杨彪提着的一颗心顿时放下,僵硬的笑容瞬间绽放,笑呵呵的道:“过几日,到老夫府里来,卢公当年赠送我的一些书文,合该归你。”

    卢毓双眼微睁,连忙抬手道:“多谢丞相。”

    杨彪点点头,有了卢毓的话,他彻底放心,转身出了房门。

    边让听的一清二楚,等走远了,这才与杨彪低声道:“丞相,现在怎么办?”

    杨彪没理会他,径直走向嘉德殿,心里在计算着这些事情。

    他对朝局异常敏感,同时对宫里的态度十分关注。

    他清晰的预感到,宫里在筹谋着什么,只是无法判断。

    宫里动向不明,杨彪的所为就要愈加谨慎,不能行差踏错半点。

    边让见杨彪不说话,提心吊胆。

    一阵之后,边让看着杨彪向东走,忍不住的道:“丞相,这不是回尚书台的路。”

    杨彪没理会,绕过嘉德殿,瞥了眼大司马府,径直走向兰台方向。

    而御史台,就在兰台,也被称为兰台寺。

    边让有些明悟了,道:“丞相,是要请伏中丞出面吗?”

    杨彪摆了摆手,脸上出现了厌烦之色。

    这边让还不如蔡邕,至少蔡邕懂得察言观色,为人谨慎。

    杨彪到了御史台,伏完已经在等着了,满脸堆笑的道:“丞相怎么有空来我御史台了?”

    杨彪冲着这张笑脸冷哼一声,径直走向刘协的值房。

    伏完一怔,想到杨彪估计还在为鸿都门学的事生气,却也顾不得,道:“丞相是来找渤海王?”

    杨彪也不想搭理伏完,来到刘协值房前,听到里面有声音,还是径直推开。

    里面的刘协与戏志才同时一怔,齐齐转头看向杨彪。

    刘协有些意外,这还是杨彪第一次这般无礼。

    他瞥了眼同样一脸懵的伏完,起身微笑着道:“丞相这是?”

    戏志才跟着起身,心里有些惴惴的看着杨彪。

    杨彪并没有废话,沉着脸,道:“渤海王,老夫请你去一趟太学,将那些禁军赶走。”

    刘协心里陡然警惕,余光看向戏志才。

    这戏志才,也是‘请’他去太学门前,处理现在的对峙事件。

    戏志才微微摇头,示意并未串谋。

    刘协沉思起来,或者说犹豫不决。

    他的尴尬处境,比任何人都清楚。能活到现在已经是不容易,他贸然出头,干预政事,宫里会怎么想?

    杨彪仿佛察觉到了他的想法,道:“这件事,由老夫出面担保,渤海王尽管放心。”

    刘协内心‘为大汉出力’的念头顿时涌动起来,而且有些遏制不住。

    戏志才见着刘协的侧脸表情,道:“殿下,这也是吏曹、户曹二位尚书的态度。”

    杨彪瞥了他一眼,暗自皱眉。

    刘协闻言,心中一定,道:“好。本王就亲自走一趟!”

    伏完有心阻止,却被杨彪不动声色的抬手给挡住了。

    刘协换了官服,带着御史台一大队人马,出了御史台,在宫外又向张杨要了一些羽林军,得到允准,这才放心大胆的前往太学。

    戏志才一直在边上,瞥了眼身后的羽林军,心里起伏不定。

    对于向羽林军借人,洛阳城的各官寺都有,而且十分频繁,人数少就不算什么大事,并不需要惊动宫里。

    可刘协借人,羽林军肯定会禀报宫里。

    也就是说,刘协这一趟,是宫里默许的。

    宫里一直关注着宫外!

    戏志才越发清楚的感觉到,似要有大事情发生了。

    刘协带着近百人,来到了太学门前。

    一众太学生见到刘协,忍不住的激动冲出来,纷纷见礼道:“学生/下官见过渤海王!”

    数百人七嘴八舌,声音嘈杂,纷乱不堪,没人听得清。

    刘协面无表情,站在禁军与太学大门之间,任由太学师生呼喊不断。

    刘协因为几年前在太常寺门口发表的一番谈话,在民间名声特别的好,尤其是在太学内。

    而不远处的黄门北寺狱的禁军则面面相觑,有些惊疑的看着刘协。

    茶馆内的左栗也坐不住了,悄悄出了茶馆,向太学大门口靠近。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