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汉家功业 > 第五百三十五章 孟津

第五百三十五章 孟津

    以洛阳城为中心,从昨天中午开始,或者说,刘辩遇刺开始,无数信鸽不断飞向四面八方,一点带带点,消息如同巨大的波纹一样,荡漾着向大汉朝四面八方。

    身在轘辕关的王朗先一步得到消息,其他八关也是仅次于,并没有慢多少。

    此时,曹操还在赶去孟津的路上,而身在山阳郡的黄忠,刘绍,荀攸等人,终于等到了洛阳的消息。

    只有他们三个人坐在不大的偏堂里,死一样的寂静。

    刘绍双拳握的死死的,小胖脸绷的如同铁块,红着眼,小嘴不停的哆嗦。

    黄忠默然无声,瞪着眼,看着横亘在身前的大刀。

    自从被刘辩赏识重用以来,他还没有立下什么功勋,不曾想,还未报天恩,陛下就遇刺身亡了!

    荀攸极力保持镇定,心里却是惊疑不定,不敢置信。

    那个自信从容,仿佛将一切都掌握在手里的皇帝陛下,就这么突然遇刺了?

    太过突然,难以置信!

    原本荀攸还在猜测,宫里将朝廷大员一个个赶出洛阳,是在酝酿什么大事,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一個结果!

    “本宫要回京。”

    突然间,向来沉默不语的刘绍抬起头,看向荀攸道。

    荀攸看着刘绍通红的眼,伤心欲绝模样的太子殿下,犹豫着道:“殿下,现在,洛阳情况未明,此时不宜……”

    “黄中郎将!”

    刘绍不理会荀攸的废话,站起来,抬起手,恭恭敬敬的见礼,道:“请卿家,护送我回京!”

    荀攸刚要阻止,黄忠已经起身,单膝跪地,道:“微臣领命!”

    刘绍没有再说,抬起胳膊,用力的擦掉眼里的泪,大步向外面走。

    荀攸愣了愣,看着刘绍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位太子殿下,好像有些不太一样了。

    黄忠提着大刀,跟在刘绍身后。

    他要去点齐兵马,护送刘绍回洛阳。

    而荀攸没有动,拿起小桌上的几张信纸,神情凝重的思索。

    这几封信,有曹操与荀彧联名的,有荀彧单独的,还有皇甫坚寿的,唯独没有宫里太后与皇后的。

    “按理说,现在做主的应该是太后与皇后,为什么他们只字不提?”

    荀攸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同寻常,明显的在隐藏着什么。

    荀攸心里狐疑着,将几张信揣入怀里,跟着出了偏堂。

    他原本是要去青州见司马防与张辽的,发生了这么大事情,只能跟随刘绍、黄忠一同返回洛阳。

    黄忠很快点齐了一万五千兵马,安排好其他防卫事宜,护送着刘绍,启程返回洛阳。

    黄忠寸步不离,如同亲卫一样,护卫在刘绍左右,不敢丝毫大意。

    荀攸则不断通过关系,联络洛阳,探寻消息。

    等刘绍赶到孟津的时候,曹操已经先行一步抵达了。

    “殿下,”

    曹昂来到刘绍面前,单膝跪地的道:“大司马说,孟津关小,容纳不了太多大军,请大军暂且休整,殿下,荀仆射,黄中郎将进关休息,他即刻赶回。”

    “不可!”

    荀攸断然拒绝,冷声道:“太子殿下在此,大司马为何不来见驾!”

    曹昂道:“回荀仆射,各州郡县得到陛下遇刺,羽林军谋反,纷纷提兵勤王,大司马正在整兵,并不在关内。”

    荀攸双眼冷漠,心里无比警惕,想要刘绍说些什么,但当曹昂的面又不能过于直白,只能以眼神给刘绍警示。

    刘绍一路上都是沉默着,只是双眼越发通红,小脸枯槁,显然多日未眠,他轻轻出声,道:“距离洛阳还有多远?”

    黄忠看着‘曹’字旗飘扬的孟津关,知道荀攸的担忧,躬身与刘绍道:“最多一天时间。”

    孟津是进入洛阳的八关之一,是必经之路。

    “进去吧。”刘绍道,说着,转身走向他的马,拉住马鞍就要上马。

    黄忠在他身后,一把按住他,压低声音道:“殿下,最好等曹操亲自出来,微臣护送殿下穿关而过,确保无虞。”

    刘绍回头看向他,又转向还单膝跪地,声音平淡又清楚的道:“父皇在世时,常与我说,大司马是股肱之臣,社稷柱石,他即便不在关内,也不会有危险,诸位卿家无须担心,随我进关。”

    刘绍在贴身禁卫的帮助下上了马,勒住马绳。

    禁卫护卫在四周,护送着刘绍向前走。

    荀攸见状,来不及阻止,快步到黄忠近前,神情无比严肃,带着警告意味的低声道:“你带着人,亲自保护殿下,他要是有个安危,你我百死莫赎!”

    黄忠目视着刘绍的背影,沉色道:“下官明白!”

    他握紧大刀,亲自步行在刘绍马旁。

    身后的两百亲兵迅速跟上,环顾在刘绍左右。

    荀攸见状,又瞥了眼曹昂,深吸一口气,大步跟上。

    进入孟津关,荀攸看着纪律严明的士兵,双眸暗沉,心里更加警惕。

    这些不是他之前看过的孟津关守卫,而且明显是经过严格训练,经历过战阵的老兵!

    黄忠将一切尽收眼底,不动声色更加靠近刘绍。

    刘绍恍若未觉,绷着小脸,紧握着缰绳,目光始终望着洛阳方向。

    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心中藏着无法言说的悲伤。

    刘绍刚刚进入正厅坐下,还没喝上一口茶,曹昂带着曹洪,乐进,夏侯渊等十几个大小将领,来到刘绍跟前,齐齐行礼道:“末将参见太子殿下。”

    刘绍端坐笔直,道:“免礼。”

    “谢太子殿下。”一众将领站起来,分列两旁。

    荀攸坐在一旁,扫视一圈,心中更紧,出声道:“殿下只是休息片刻,将立即启程回京,大司马几时能回?”

    曹洪道:“回荀仆射的话,最多不过一炷香时间。”

    荀攸神色不动,这个时间,是太子能等的极限,

    曹操卡了一个好时间!

    刘绍无不可的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而后兀自沉默不语。

    荀攸将这几个将领尽收眼底,情知他们都是曹操的心腹,余光瞥向黄忠。

    只有两百多亲卫,在这孟津关,简直是曹操的鱼肉!

    他也不知道,曹操密集调集了多少兵马,意图是什么。

    一旦曹操露出獠牙,再无人可制!

    不说他们这些人的性命,便是大汉的生死存亡,尽皆取决于曹操之手!

    曹昂,曹洪等人不再说话,恭谨的立在一旁。

    正厅之内,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之中。

    无声无息,时间流转,一身戎甲的曹操,大步进来,目光一扫,抬手行礼道:“臣曹操,参见太子殿下。”

    刘绍双眼泛起亮色,小脸期待的道:“曹卿家,你能护送我回洛阳吗?”

    曹操面不改色,沉声道:“殿下,小平津被破,逆贼已经杀向洛阳,人数不明。三羌那边威逼三辅,长安连连告急。洛阳城内,羽林军已经完全控制,臣建议殿下安坐孟津,待臣发兵,收复洛阳,再请殿下归京!”

    刘绍嘴角动了动,双眼失望,小脸全是落寞。

    荀攸神色一沉,低喝道:“大司马,孟津关,现在你有多少兵马?”

    “不足两万。”曹操道。

    荀攸沉着脸,道:“禁军大营的兵马,为何还未到?”

    曹操道:“我去信询问,暂且还没有回信,不过,有消息说,是禁军大营内乱,皇甫尚书忙着平乱。”

    荀攸没有收到这个消息,沉吟再三,道:“收复洛阳,用不着大司马亲自出征,不过区区一个张杨罢了,由黄中郎将领兵前往即可。”

    曹操直接拒绝,道:“我在洛阳时,与大司马商议好,一切兵马,暂且归我调动,统一调配,荀仆射莫要僭越。”

    荀攸没想到,他只是稍一试探,就迎来了曹操如此凌厉果决的反击。

    “依大司马所言。”不等荀攸再想对策,刘绍忽然轻声道。

    曹看着这个明显悲伤过度的太子殿下,神情缓和了几分,道:“殿下放心,臣一定能平灭所有反贼,护送殿下回京!”

    刘绍僵硬的微笑点头,而后越发的沉默。

    荀攸心里轻叹一声,想起了刘辩继位的那一天。

    他没有资格参与全部过程,可后来也了解的清清楚楚。

    当初的陛下何等英明,从来不会由着他人安排,在缝隙中寻找生机,以巨大的冒险,博得了胜利。

    而这位太子殿下,完全没有主见,任由曹操摆弄。

    曹操将一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不动声色的道:“殿下,臣请黄中郎将入臣麾下,统一军令。”

    “可。”荀攸、黄忠来不及说话,刘绍已经点头了。

    而后,他似疲惫到了极点,艰难的起身,与一众人轻声道:“我要睡一会儿。”

    曹操立即道:“臣已经将房间收拾好,殿下随臣来。”

    刘绍嗯了一声,跟着曹操向外走。

    荀攸与黄忠对视一眼,两人心里都忐忑起来。

    太子殿下,已经落入曹操之手了!

    曹操是大司马,这样安排有理有据,尤其是在孟津关,曹操的地盘,两人根本无从反对。

    曹操亲自送刘绍来到房间,道:“殿下,如果有什么需要,只管吩咐,臣为殿下准备了几个婢女,供殿下使唤。”

    刘绍太累了,和衣躺到床上,歪头看着曹操,轻声道:“曹卿家,小平津不会失守的。”

    曹操双眼微不可察的一动,道:“殿下何出此言?”

    刘绍脸角绷起,强打精神,道:“我之前听父皇提起过,小平津的守兵,是从乌桓降卒中精挑细选,守将臧洪与马超,不会轻易败给叛军的。”

    曹操神色不动,继而思索起来,道:“这么说,是有人给了臣假消息,故意迷惑臣。”

    刘绍眼帘挣扎了几下,还是闭上,发出轻轻的鼾声。

    曹操狭长双眼眯起,无声的注视着脸色逐渐缓和平静的刘绍。

    他无从判断,刘绍话里的真假,也不知道刘绍的话,是有意为之,还是真当他可托付的忠臣。

    这位太子殿下,毕竟是那心智如妖的陛下的儿子,真的会那么简单,轻信于人吗?

    陛下,就没有与太子殿下评点过朝臣,有所交代吗?

    曹操沉默良久,走出房间。

    穿过士兵们层层把守的岗哨,曹操来到了孟津关深处,一个不起眼的小房间。

    砰砰砰

    曹操站在门口,十分有礼貌的敲门,安静的等候。

    不多时,门被从内拉开,门槛之内,站着一个白衣胜雪,一尘不染的中年人。

    “曹公请。”贾诩侧身,道。

    曹操面无表情的走进来,在软榻上坐下,神色沉思。

    贾诩关上门,在他对面坐下,看出了曹操眼中的犹豫,道:“曹公遇到了麻烦事?”

    曹操抬头看向他,道:“洛阳发生的事情,我还是觉得太多诡异,说不清道不明。”

    贾诩道:“曹公不是从宫里一直随着陛下出城,上了羽林军守卫的城头,也亲眼看到陛下遇刺,见到了陛下的尸体?”

    曹操越发拧眉,道:“我可以确信陛下遇刺了,但是,这……我总是心里不安,隐隐觉得,暗中有一双眼睛,形影不离的注视着我。”

    贾诩若有所思,道:“曹公,是否对陛下忌惮过深?即便是天子也是人,没有人能算无遗策,算尽所有。”

    曹操的眉头略微松了松,道:“现在,太子殿下就在孟津,我想再等一等,看看风向,先生怎么看?”

    贾诩道:“曹公是担心禁军大营的十万大军?”

    曹操摇头,道:“不止,这是陛下放在明面上的,陛下肯定还藏有其他后手。太子殿下刚才与我说,从乌桓挑选的锐卒,一万三千人,全数被藏在小平津。”

    贾诩倒是不意外,道:“小平津,确实是个意料之外的地方,我之前还以为会在轘辕关或者三辅。”

    曹操看着贾诩,道:“先生觉得,我也该坐观风向?”

    贾诩却神色一正,认真的道:“不!曹公现在要做的,是尽快发兵洛阳,抢下收复洛阳,扶持太子登基的不世大功!”

    曹操闻言,下意识的伸手拿起腰间的酒壶,大灌了一口。

    贾诩的回答,与曹操的预期完全不同。

    在曹操想来,陛下遇刺身亡,大汉朝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危机,分崩离析也不为过。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乱局,堪比秦末,始皇帝突然驾崩,群雄逐鹿,大丈夫当有所为!

    他原本想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可贾诩的话,更为有道理。

    他要是抢先剿灭张杨,收复洛阳,扶持太子登基,那洛阳、皇帝,太后,皇后都在他手里,以他大司马的身份,加上从龙之功,必然再上一层,届时,谁还能说个‘不’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