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汉家功业 > 第五百七十章 归来

第五百七十章 归来

    刘辩看着躬身低头的司马懿,目光深邃,幽芒一闪,继而笑着道:“还是委屈了,朕的掌宫令,不能这样委屈。你去荆州,给关羽做军师吧。”

    司马懿瞬间就想到了扬州、袁绍,正色道:“臣领旨。”

    荀彧若有所思,道:“陛下,臣听说,袁绍病了。”

    刘辩继续踱步往前走,笑着道:“去年袁绍从南海郡撤兵回来,就在吐血了,据说是被瘴气所伤,加上郁结,需要将养。”

    荀彧知道,眼前这位陛下,知道的肯定比他多,边思索边道:“陛下,今年,臣以为还不是对扬州用兵的时候。”

    荀彧现在很难。

    ‘新政’推行十年了,现在总算有些成效,庶民得到喘息,朝野士气得到改善,正在恢复的关键时期,要是朝廷再次用兵,不止需要无数青壮,更是要抽走好不容易积攒的那点钱粮。

    在荀彧看来,朝廷已占据了绝对优势,平灭叛乱只是时间问题,那边就不用在时间上着急,完全可以再等一等。

    但现实是,朝野不知道多少人,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急吼吼的想要尽速发兵扬州,趁袁绍病,要了他命。

    他近来收到近百封朝野官员的‘建议’,言辞激烈,言之凿凿。

    而武将的反应更大,各地中郎将不说,连革职多年的刘备也上书了,而荆州中郎将关羽在荆州一直大肆演练,时不时逼近扬州各郡县,使得扬州紧张不安,同样的,朝廷也不安,担心真的触发征讨战争。

    刘辩眺望凉州方向,道:“大司马给朕提了一个新建议,发兵凉州,他有把握,三个月内,彻底收复三羌。”

    荀彧脸色微变,道:“陛下,臣不同意!”

    凉州最大的问题,不在于马腾,韩遂,宋建三人,也不在于打不打得下来,而是打下来之后怎么办?

    这里地广人稀,胡汉交杂,极难治理,攻下之后,不但要驻守大军,还要花费大量的钱粮以及精力去巩固,对于现在的朝廷来说,完全是得不偿失!

    田丰,司马懿等人也是面露凝色,从表情上看,他们也不同意。

    刘辩望着凉州,道:“大司马说,只要拿下凉州,半年之内,他能攻下益州。”

    荀彧稍稍思索,就摇头道:“陛下,三羌没有那么容易攻克,攻克之后,朝廷也无力再征讨益州。益州多险,蜀道难行,强行攻打,三五年都未必有成效。对于益州,臣的想法,还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从长计议。”

    荀彧看着刘辩不置可否的侧脸,回头看了一眼跟随的人,欲言又止。

    潘隐有所会意,悄悄慢了一步,将荀彧,田丰,司马懿以外的其他人,阻挡下来。

    走了一阵,荀彧这才道:“陛下,益州,天险无数,易守难攻,沃野千里,多年无战乱,祥和安宁,更有带甲十数万,不宜强攻。真若是不得已攻之,臣请以刘备为主帅,大司马坐镇中枢。”

    刘辩眉头动了动,听出了荀彧话里的意思,道:“你是说,曹操不宜入蜀?”

    荀彧点头,道:“是。刘玄德仁厚,忠义天下,是最适合讨伐刘璋之人。”

    刘辩哦了一声,不可置否。

    曹操是有野心,全天下人都看得明白,那刘备,他真的没有野心吗?

    荀彧没有再多说,眼前的陛下,是心思最重的那种人,说多了,会引发某些不必要的‘反弹’。

    田丰倒是面状思索,道:“陛下,臣赞同丞相之言。若真要讨伐益州,刘玄德最为合适。益州,还是有众多心向朝廷的忠直之士,只需加以配合,或有奇效。”

    刘辩转向益州方向,想了想,道:“早在多年前,皇城府,黄门北寺狱都向益州派了很多人,到时候可以拿出来。”

    司马懿神色越发恭谨了。

    陛下将这等密事都当众宣之于口,那么讨伐益州,已是不远。

    荀彧同样明白,不由得担心起来。

    凉州,益州,都不是容易攻克以及抚定的地方,这对刚刚有所恢复的大汉朝廷来说,是一项极其艰巨、充满考验的任务!

    是否应该找曹操谈一谈?

    眼前的陛下是劝不住的,唯一阻止这件事的,或许只有曹操。

    “陛下!”

    潘隐突然急匆匆跑上来,喜色道:“从日南传来消息,说是发现了周瑜舰队的踪迹。”

    刘辩双眼一睁,语气激动的道:“到日南了?”

    潘隐道:“是皇城府的消息,只是看到了船队,但还没有具体的。”

    日南郡,在交趾郡以南,属大汉的最南端。

    刘辩双眼微微眯起,感受着心脏的急切跳动,道:“给皇城府去信,让他们继续追踪,如果确实发现了周瑜的舰队,想办法联络,要周瑜在朱崖州先落脚,休整一番,直接北上吴郡。再传旨给,给孙权,让他代朕亲自去迎接,长公主一起去。”

    “小人领旨!”潘隐急忙道。

    刘辩没想到周瑜回来的这么晚,但终归是回来了,神情难以抑制的激动,来回踱步,道:“丞相,你亲自给士燮写一封信,要他协助,对了,朱崖州,那边没有什么问题吧?”

    所谓的朱崖州,便是日后的海南。

    荀彧没有刘辩那么激动,至始至终,他都反对周瑜带着两万人出海的。

    两万水师,大量钱粮,在茫茫大海上,极有可能一去不归。

    最为重要的,探索什么呢?

    不过,这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荀彧道:“陛下,朱崖州人口不足五万,想来周瑜进入朱崖州,问题不大,不过,臣建议,还是夷州更为稳妥一些。”

    夷州,便是日后的台湾岛。

    刘辩点点头,道:“去的时候,已经路过了,这次就不去了,以后有的是机会。朕要见周瑜,让孙权尽快将周瑜迎接到洛阳。”

    “是。”荀彧心里实际不明白,这位陛下到底要出海探索什么,听到周瑜回来,为什么这般激动?

    这位陛下已经不是当初的少年,极少喜形于色,不怒自威。

    至于外界传言的‘学始皇,谋长生’,荀彧是半点不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