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 第259章 郑平论势,荀攸欲投刘备

第259章 郑平论势,荀攸欲投刘备

    对于许攸、郭图等人,荀谌再清楚不过了。

    辛评、辛毗相对忠厚,或许还能记挂颍川同郡之情,许攸、郭图、逢纪和审配就未必会念及旧日共举袁绍之情了。

    许攸性贪、郭图性嫉、逢纪性直、审配性专,这可是荀谌给予四人的评价。

    平日里,荀谌就跟这几人不怎么和气。

    倘若真如荀攸说的一样,此行不能功成,回去之后又该如何自辩?

    邀荀攸入涿城本就引起了许攸、郭图等人的嫉恨,结果袁绍将尚书一职虚位以待、荀谌亲自去请却没能将荀攸请回。

    不仅袁绍会对荀谌失望,许攸、郭图等人更会对荀谌落井下石。

    如文丑等被荀谌断了立功机会的武将,亦会对荀谌冷嘲热讽。

    荀谌这走一趟青州回去,直接就里外不是人了。

    “公达,你真不愿意去涿城吗?”荀谌脸色极度难看,喃喃询问。

    见荀攸轻轻摇了摇头,荀谌的心顿时如沉谷底,双眸也多了死灰之色。

    乘兴而来,即将败兴而归。

    而这次游说失败,也会让荀谌今后在袁绍麾下的地位十不存一,泯然众人了。

    “叔父,其实你也不必如此沮丧。”在荀谌心灰意冷时,荀攸再次开口。

    荀谌不由苦笑:“公达不必如此安慰,此行是我顾虑不周,小觑了郑显谋。”

    荀攸却是静静的给荀谌斟酒,一边斟酒一边道:“叔父,你是身在局中,自陷迷茫之中了。”

    “攸不去涿城当尚书,于叔父而言,反而是好事。”

    “庙堂之争,往往风起云涌,杀机弥漫,稍有不慎就会一步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地。”

    “然,攸不愿叔父受此磨难,故而有一计相赠。”

    荀谌的双眸中顿时多了喜色,身体也不由前驱凑近:“公达有何良计,可助我脱离此难?”

    荀攸将斟好的仙人酿递给荀谌。

    荀谌虽然无心饮酒,但闻着就酒香、看着这清澈如泉的美酒,也忍不住酒瘾大动。

    一樽清酒入肚,沁人心脾,让人不由暗道爽快。

    “果然是好酒!此酒可有名?”

    “仙人酿。”

    “仙人酿,好名字,可惜不能长饮。”

    仙人酿下肚,荀谌的心绪也平静了不少。

    荀攸的语气依旧不疾不徐:“叔父来青州,一为邀请攸去涿城当尚书,二为打探刘青州在平原六营立旗的真正目的。”

    “攸虽然不能去涿城,但叔父却已经打探到了六营立旗的目的。”

    “倘若叔父有意,攸可助叔父拿下易京城,让叔父在袁大将军麾下立下大功。”

    荀攸一提点,荀谌顿时理解了荀攸的用意,寻思道:“刘备要救公孙瓒,而大将军要破易京城。若能劝得公孙瓒离开易京城,如刘虞一般抵达青州。”

    “就可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的拿下易京城。”

    顿了顿,荀谌又有疑虑:“可公孙瓒又岂会轻易放弃易京城?即便公孙瓒有意,大将军也未必会遵守诺言。”

    “如今大将军跟刘备,分属两国,兵不厌诈,即便大将军反悔了,刘备也奈何不得。”

    荀攸继续斟酒:“以公孙瓒的傲气,即便放弃了易京城,也不会来青州的。刘青州想救公孙瓒,注定是救不了的。”

    “袁大将军想兵不血刃拿下易京城,亦是不可能的。”

    荀谌疑惑道:“既然大将军不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易京城,刘备又救不了公孙瓒,我去劝降又有什么意义?”

    荀攸目光变得炯炯有神:“救不了公孙瓒,却能救公孙瓒的妻儿。”

    “若袁大将军同意,青州六营的白袍营,会亲往易京城护送公孙瓒妻儿离开。”

    “当公孙瓒的妻儿抵达青州之日,便是公孙瓒弃守易京城的死战之日。”

    “届时,如何布局擒杀公孙瓒,便要看叔父你的本事了。”

    易京城难以攻克,就因为公孙瓒在易京楼当缩头王八。

    若公孙瓒弃守易京城,想要败公孙瓒,那就容易多了。

    荀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也是郑显谋的谋划吗?他就不怕大将军反悔灭了这支青州的兵马?”

    荀攸目光复杂似有疑惑:“攸亦如此询问过,但郑显谋却言,倘若袁绍有胆,可以试试。”

    荀谌凛然:“敢说这话,必然有后手。连公达也看不透郑显谋的谋划吗?”

    荀攸摇头:“郑显谋向来善诡计,能让你看到的,往往只是郑显谋想让你看到的。”

    “此人诡术,变化莫测,常人很难猜中他的真正心思。”

    “就比如曹操奉孝杀戮,兴兵讨伐陶谦。”

    “这本是曹操跟陶谦的私仇,结果,先是演变成刘备以假节号令关羽和曹操一同征讨袁术,之后又演变成太史慈入扬州,兵不血刃定扬州四郡。”

    “郑显谋仿佛早就料到陶谦会死于曹操之手一般,不仅趁此机会定鼎徐扬,还借孙坚之手将豫州牧曹操打了个半残。”

    “而孙坚,如今却又是青州六营中的破军营主将!”

    “曹操忙前忙后,除了杀了陶谦、损兵折将外,几乎没得到什么好处,反倒全让刘青州得了利。”

    “这样的结局,谁又能猜得到?”

    “叔父,攸善意奉劝你一句:千万别去打白袍营的主意,公孙瓒家眷到青州,袁大将军破易京城,各取所需就可以了。”

    “即便有人要献策攻杀白袍营,叔父你也决不可附议。一定要以信义二字反驳,记住,只论信义,不论其他,否则会引祸上身!”

    荀谌愕然:“公达,你就如此断定,攻杀了白袍营,大将军就会吃大亏?”

    荀攸轻叹:“叔父,攸只是不想你被引祸上身,郑显谋行事,向来诡异莫测,不可不防。”

    荀谌细思一阵,但没有将荀攸的忠告当回事。

    此时的荀谌,只想回去破了公孙瓒的易京城,立下让许攸、郭图、逢纪、审配等人不得不仰视的定幽大功!

    荀攸暗暗摇头,没有继续劝谏,而是将一封书信递给荀谌:“这是刘青州的亲笔书信,本想寻个信使送往易京城。”

    “既然叔父来了,就劳烦叔父送一程了。”

    “书信没有封口,叔父或袁大将军若想看书信内容,可任意观之。”

    荀谌更是吃惊,当着荀攸的面,取出了刘备写给公孙瓒的书信。

    书信的内容很简单。

    刘备追忆往事,述说跟公孙瓒昔日一同拜入卢植麾下等种种。

    希望公孙瓒能放下执念,带着家眷来临淄城。

    而刘备也会派遣白袍营的五百骑兵,来易京城迎接公孙瓒及其家眷返回青州。

    几乎没有多余的废话。

    袁绍若是同意,就可以将书信送去易京城。

    若袁绍不同意,就将这封信当废纸扔了。

    “我会将此信,尽快回递给大将军的。”荀谌眼神复杂。

    书信的内容越是简单,荀谌心中就越是疑惑。

    就这样一封信,真的能让公孙瓒送出家眷、弃守死战?

    “这郑显谋,到底在玩什么诡计!”荀谌内心亦是疑惑不已。

    待荀谌离开。

    郑平却是自内屋而出。

    “公达兄,你这可不地道。”郑平一边摇扇一边轻笑:“你都提醒荀谌提防我了,我还如何用计啊。”

    “倘若白袍营因此遭遇危难,公达兄你可得担责。”

    荀攸亦是笑道:“别驾语气如此轻快,想必早已预料到了攸会提醒叔父。”

    “攸只是不想叔父掺和此事,避免遭受别驾的算计。”

    郑平摇扇而道:“公达兄,不必如此见外!你既然肯奉令行计,必然也有了效力刘使君之心。即将成为同僚,这私下里呼我表字即可。”

    荀攸这些日子里,一直都留在青州考察刘备的德行。

    对于荀攸而言,道听途说终究会有夸大胡说之处,若不能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是不能让荀攸下定决心的。

    刘备也知晓荀攸是不可多得的大才,除了以礼延请外,不会去干涉荀攸在青州的言行。

    对于如何延请贤士,如何让贤士对自己有好感,刘备是这方面的翘楚。

    不同的贤士,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结善。

    荀攸没有客套,这称呼也随之一变:“听闻刘使君上书请天子迁都回洛阳。”

    “天子东归,刘使君是准备继续当一外臣,还是如张邈、陈宫一般,于庙堂之上执掌权柄?”

    郑平不答反问:“公达兄问的是使君之志,为何却要从我这里寻答案?”

    荀攸目光灼灼,多了几分正色:“刘使君有匡扶汉室的大志,但当外臣还是朝臣,必然要采纳显谋你的意见。”

    “显谋又何必瞒攸?”

    郑平见荀攸郑重询问,轻笑而道:“天下未定,若将精力耗费在庙堂之上的蚊蝇苟且,岂不是让袁绍徒增笑料?”

    “天子东归,刘使君依旧只是外臣,镇守青州以防袁绍,何必去跟张邈等人争权?”

    荀攸凝视郑平,又问道:“攸又听闻,豫州牧曹操也曾上书请天子迁都。”

    “倘若天子东归,以洛阳如今的残破,必然难以再当帝都,曹操很可能会邀请天子迁都许县。”

    “曹操此人,比张邈、陈宫更谙权谋之术,又有叔父荀文若辅佐,必然会杂以王道和霸道执掌朝中权柄。”

    “明奉天子,暗令天下。”

    “届时,显谋又会如何应对?”

    郑平不假思索,笑而答道:“颍川荀氏子弟,大抵继承了先祖荀卿学说,礼法并施,王霸兼行,而荀文若又是个中翘楚。”

    “故而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主张,欲让曹操注重礼法尊卑,以王道抚士,霸道御民,进而定鼎天下。”

    “只可惜,荀文若虽有其略,却不得其时。”

    “若是在两帝同天之前,曹操以此略号令不臣,我还可能会觉得棘手。”

    “可如今,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县,又能如何?”

    “一不能制吕布、张邈、陈宫,二不能抚天子旧臣,三不能御豫州之民,四不能令青、兖、徐、扬、荆、益六州之兵,五不能讨伐伪帝袁逆,六不能得天子信任。”

    “有此六弊,曹操自顾不暇,哪还有精力来寻刘使君的麻烦?”

    “我还未出手,曹操就已经倒下了,何须应对?”

    荀攸细细的打量郑平的表情,却见郑平双眸之中,尽显笃信之意,丝毫未将曹操迎天子入许都当回事。

    荀攸并不知道,暗中推动曹操迎奉天子入许都的人,就是郑平本人!

    弈棋的棋手,会在意一颗入了棋局的棋子吗?

    曹操迎奉天子入许县,只会让本就复杂的庙堂势力,变得更复杂。

    刘协与皇甫嵩、马日磾、杨彪等公卿,以及吕布、张邈、陈宫,尽皆不是久居人下之辈。

    这群人若是到了青州,连郑平都会头疼,即便有荀彧帮助,曹操也难以平衡这诸多势力。

    曹操想要真正执掌权柄,就只有一个选择:效仿董卓,挟天子,杀不服!

    而这样的局面,才是郑平想要看到的!

    只有曹操失了大义,刘备才能拥有大义。

    “郑显谋果然善诈,让刘青州上书请天子迁都,便是为了将这六弊施加给曹操。”

    “曹操自顾不暇,不仅不敢招惹刘青州,还得利用刘青州来震慑朝中的不服。”

    “郑显谋不虑曹操,反而开始布局北伐,图谋袁绍。”

    “料敌机先,掌天下大势;最有可能定鼎天下者,唯有刘青州了。”

    荀攸心中豁然开朗,这长久以来对刘备的考察也接近了尾声。

    虽然是荀氏人,但荀攸跟荀彧的主张向来不同,荀彧走的是皇帝和士族共治路线,因此荀氏一族必然要处于核心地位。

    荀攸更侧重于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因此荀攸敢效仿刺客之流密谋刺杀董卓。

    而如今,荀攸的想法同样如此!

    选择一个最有希望定鼎天下的势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纷乱的天下。

    “显谋,刘使君近日可在临淄城?”荀攸斟酒问道。

    郑平轻摇羽扇,大笑而道:“使君曾以桃花泡酒,密封七七四十九日,以待天下贤士。公达兄若有意,可往临淄城桃园。”

    今日停电一天,吓得我连夜赶了一章存稿。今天就一更了。(还差200月票,能赏给小作者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