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

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

    裴康住进了王衍家,两个老壁灯商议了一阵后,又喊来了好几个人。

    最显赫的当属督洛阳守事、尚书左仆射刘暾了,其子刘白也跟着来了。

    另有十余人,皆洛阳实权人物——

    王府主簿裴遐,王衍女婿,裴康之侄。

    王府监军裴邈,裴康族侄。

    司徒掾杨俊,出身弘农杨氏,其父杨准为名士,曾仕司马颖府,与裴頠、乐广交好。

    司徒幕府参军王玄,王衍之子。

    司徒府长史潘滔。

    镇军将军司马毗(司马越之子)幕府长史周顗,历任秘书郎、吏部尚书。

    太子洗(xiǎn)马卫玠。

    太尉(王衍)幕府东阁祭酒温峤。

    ……

    其实这些人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

    首先,王衍自成一系,其子王玄、祭酒温峤都是他的人。

    裴家自成一系,以裴康为首。

    潘滔、杨俊、卫玠、周顗、刘暾、刘白算是“散人”,第三派系。

    但三个派系之中,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如,裴遐是王衍的女婿。

    杨俊与裴頠、乐广关系很好,而卫玠又是乐广的女婿。

    潘滔又和王衍有些私下里见不得人的关系。

    对了,温峤还是庾亮的好友。

    周顗、刘暾关系不错。

    周顗的弟弟周谟投靠了邵勋,任阳翟令。

    刘暾与邵勋关系尚可。

    总之,仔细论一论,世家大族之间关系复杂着呢。

    眼前这帮人,最终算起来,都有一個共同点:与邵某人有关。

    今日聚在一起,倒不是说他们投靠了邵勋。

    事实上,这是一个正在重组、成型的政治集团,有自己的利益。

    “司徒昨日召集幕府僚佐,商议对策。”王衍开门见山道:“他对匈奴入寇洛阳将信将疑,今日已遣使至河内、弘农查探。”

    说这话时,王衍多多少少是有点无奈的。

    他在河东、太原有点关系,小女儿整理材料后,明确说了匈奴必然要来洛阳。

    裴康更是河东大族,在河东、平阳等地的消息比他还灵通,同样说了匈奴要入寇。

    奈何司徒还是不太相信,非要实地查验一番后才肯做决定。

    甚至于,就连被关在深宫中的天子都派人垂问了,司徒仍然执迷不悟,如之奈何。

    “司徒为人谨慎,并非坏事。”裴康为女婿开脱了一句,道:“其实,匈奴只要一出师,过河之时,必然被侦悉,届时再做准备,还来得及。老夫只是担心,匈奴即便大摇大摆过来,最后也挡不住。而今禁军是个什么情形,诸君想必也知晓。”

    众人闻言皆叹息。

    禁军的脊梁骨被司马越生生抽断了,士气还很低落,即便提前做了准备,真打得过匈奴吗?谁都不敢如此乐观。

    “禁军还不是最大的麻烦……”潘滔与王衍眼神交汇了一下,开口说道:“司徒沉疴难愈,这才最让人揪心啊。”

    听到这话,正在捋胡须的刘暾的手顿了一下。

    如果说司马越是洛阳事实上的最高统帅的话,那么他刘暾则是名义上的洛阳大都督。

    司马越的身体状况,懂得都懂,无需多说——这也是他们聚在这里的重要原因。

    一旦司徒故去,谁来整合洛阳朝堂,谁来控制军队,这是个值得细究的问题。

    那可是熏天的权势啊,谁不眼热?

    卫玠、周顗在一旁默默听着,他俩都有点后悔今天来了。

    司徒还没死呢,一群人就在虎视眈眈,想要瓜分其遗产,真是不知所谓。

    还好王衍明智地结束了话题。

    他只是放风试探一下罢了。事到如今,随着司徒的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他的命令已经无法被很好地执行了。

    三心二意之辈越来越多。

    找后路的人越来越多。

    到了最后,当司徒咽气的那一刻,或许权力已经重新分配好了。

    继承者直接走马上任,没有任何滞涩,一切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在这个过程中,唯一的不确定将是宫里那位。

    “鲁阳县公邵勋以久战疲惫、粮械不足为由,拒绝前往白马。”王衍说道:“王车骑飞章请调邵勋东行,愿以钱粮器械相助。司徒已然应允,但老夫觉得邵勋未必同意。值此之际,当以弥合鲁阳、司徒二人关系为要。大敌当前,不能生乱。”

    “这事老夫来操办一下吧。”刘暾说道:“调令晚几天发没甚关系,先拖个旬日再说。”

    王衍微笑点头。

    官场之中,有无数看起来合理的拖延方法。

    先拖个五日、十日,看看情况再说。

    “弘农太守垣延又请移治宜阳,上一次司徒否了,这次多半还是一样。”王衍继续说道:“鲁阳县公同时上表,以弘农残破不堪为由,请移治宜阳,以为固守。此时非但不会有成效,可能还会弄巧成拙。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是压下去吧。”

    王衍看向杨俊。

    杨俊点了点头,道:“太尉放心。”

    一群人接下来又讨论了些其他事情。

    处理手法尽可能照顾了每个人背后的利益,同时加强了默契与信任感。

    这就是司马越病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他无法掌控局面,不能“开大会”的时候,底下人就会分成几个小圈子“开小会”。

    幕府的权力,事实上已经在一点一点被转移。

    司马越能有效掌控的,或许就只有军队了,毕竟军中徐州人太多了——清洗禁军旧将后,司马越多以徐州、兖州二地将校顶替。

    有些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终究在一点一点起变化了。

    众人罢散之后,裴康、王衍二人私下里又密谈了一会。

    “刘灵的话到底准不准?”王衍再一次确认道。

    “应该没错。”裴康说道:“老夫从河东、平阳得到了些消息,诸部杂胡齐聚河东,不打一场,刘渊都没钱遣散他们,肯定是要来的。”

    王衍闻言叹了口气。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匈奴十余万步骑,禁军可顶得住?

    方才刘暾已经同意,利用他有限的职权,调派一部分军队前出,至外围各个要点布防。

    但王衍不是很看好。

    他说不出为什么,就是觉得不看好,倒是别吃了一连串败仗,再被人逼到洛阳城下,那可就危险了。

    同时,他也对邵勋的态度有些不满。

    他一副坐定宜阳的样子,根本不动弹,有点过分了。

    当初还说好同进退呢,而今却耍滑头,这小子!

    “听天由命了。”王衍神色郁郁地说道。

    洛阳面临两大危机,一是匈奴入寇,二是司马越病重。

    两件事有一个处理不好,都会产生巨大的动荡。

    偏偏这两件事,王衍都没把握。

    ******

    十月初八,就在洛阳方面还在疑神疑鬼的时候,安邑城外已经成了骑兵的海洋。

    汉国楚王刘聪、始安王刘曜、汝阴王刘景、侍中王弥、征虏将军呼延颢五人站在高台上,接受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片刻之后,刘聪、刘曜、呼延颢依次下了高台,然后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千余骑紧随其后。

    然后是数千骑、一万骑、两万骑……

    整整四万骑,走了两三天才全部走完,呼啸着向东,出轵关陉,奔赴河内。

    刘景、王弥二人则率一万骑、汉军步兵两万余(王弥部)、匈奴步军六千,越中条山至大阳。

    当天夜里,第一批数百骑经渡船过河,其余人督造浮桥,于十月十二日大部渡河完毕,再一次袭占陕县。

    而在更北边的平阳,大司空呼延翼筹集到一批粮食,就发一批人至河北(县名,河东郡属县)、大阳,着其渡河,归属刘景、王弥指挥。

    十三日,弘农太守垣延带着一批军民向南,转进朱阳。

    十四日,郡城为匈奴夺取。

    十六日,再拔湖县,掳掠一空。

    另外一个方向,刘聪等人率四万骑横行整个河内,四处劫掠。

    同时向坞堡、壁垒征集粮草、丁壮,队伍有所壮大。

    河内太守裴整飞表乞援。

    到了这个时候,没人再怀疑匈奴的决心了。

    他们确确实实地南下了,并且兵分两路,一路出轵关陉奔河内,一路南下弘农,连克数城,似有经新安道逼近洛阳的企图——但或许也只是虚晃一枪。

    总之,他们来了。

    司马越的幕僚们,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无用。

    河内铺天盖地的匈奴骑兵,也在向他们发出无声的嘲笑。

    洛阳保卫战,即将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