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白本想在对方身上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尊者不同那些普通武者,难以掌控,所以还是快刀斩乱麻,祭出飞剑,给个痛快算了。
毕竟刚突破,达成大周天,迫切需要找个地方闭关一阵,稳定下来。
当即掠身过去,先取下那副狰狞的鬼神面具。
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难以形容的怪脸,只能说是“惨不忍睹”。
难怪他不肯以真面目示人,如果显露真容的话,莫说谈话,人都会被吓跑完了。
那上面的痕迹并非天生,而是后天人为造成的,这个样子,已然很难辨认出原来的模样。
果然是个有故事的人。
只可惜,陈留白并不对别人的故事感兴趣。
他现在感兴趣的是收缴战利品,尤其是那块天书残卷。
尊者身上并没有壶天袋,由此表明,他应该是被赶下山的,混得不甚如意。
至于被《小嫁梦术》勾起的念头场景呈现:他是因为偷窥师妹洗澡而被驱逐下山……
有一定可信度。
不过考虑到其是故意伪装,以此来骗陈留白上当,会不会刻意为之,也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不重要,无需深究。
话说起来,彼此之间的接触,对话,也就是这一阵子而已,但给陈留白的感觉颇有些怪怪的。
应该说是这位尊者的表现怪,或许是遭逢大变,使得性情有些扭曲、矛盾了。
开始时,他可能真将陈留白视为“同道中人”,觉得大家都是被赶下山的人,会产生同病相怜的感觉;
只是由始至终,其都在觊觎着陈留白身上的东西。
就不知他把陈留白当成为涉世未深的小年轻来哄,是真得这么认为的,还是恶趣味所然?
或许两者皆备。
孤独的人,有时候总会想着给自己找些乐子……
一叠银票、两张符箓、小袋子零碎的材料……
最后的缴获比想象中要差得多。
至于功法之类,当然是没的。
作为上过山的人,真传秘法,从不会说用笔墨来记载的,像武功秘籍那些形式,论本卖,随便抄,那只是凡俗武道的操作。
看来这货在凡俗中搜集那么多年,真正得到的好东西,其实就那一块天书残卷。
或者说,这才是人间真实。
赵国这等小国地方,哪有那么多好东西?
但还是有些的,比如已在陈留白囊中的大块残卷……
再加上新得的这块,在数量上,就是三块了。
天书残卷的价值,当然不能用数量来判定,而是看上面蕴含的法则道韵多少。
事不宜迟,他立刻催动法念来勘查新的残卷:
“阴阳法则!”
惊喜地发现,这一块碎片蕴含的,和自己在古寺中得到的那一块同出一源。
同样的法则道韵,差不多的形体大小。
如果说它们原本是一个整体的,当把这些碎片寻获起来,能否重新组合?
组合的话,是拼图的那种编号方式呢?
而或另有讲究?
忽然间,陈留白萌生出这个想法,当即把两块碎片放到一起,然后施展法念来研究。
下一刻,一股充满了苍莽玄奥的古老气息蓬勃而出。
两块天书残卷如有灵性般,竟合并到了一起,渐渐融成了稍大一点的一块来。
单从面积大小来看,并非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那种结果,而是略小于二。
由此证明,天书残卷的合成方式并非常规上的拼图形式,而是以蕴含的法则道韵为内核,只要是同类的,便能进行融合,形成稍大的新卷。
瞧着手上的残卷,陈留白感觉有了新的理解认识。
于是将其放入壶天袋内,就地挖了个坑,将尊者的尸体埋了进去,当是入土为安了。
这家伙在赵国经营多年,肯定有别的存货,比如血食那些,就不知藏在哪里。
人已死,无从询问。
陈留白却也不贪图那些,毕竟最有价值的已到手,别的,皆为旁枝末节,想要全部搜刮,据为己有,那就是想太多,并非好事。
贪念,当忌。
然后施展遁法离开。
他并没有返回京城,而是向着野外深山处走。
这一次,是真正意义上的闭关,隐在城中闹市,环境就不合适了。
……
京城,内城,小宅院中。
叶火生在角落处挖了个坑,把郭林的尸身埋掉。
对于其身上的东西,包括那柄宝剑在内,叶火生毫不动心,什么都没拿,原封不动,尘归尘,土归土。
他就是这么个有原则的人。
大晚上的,发生这般打斗,好在地处偏僻,没有惊动旁人。
又或者,就算惊动了,寻常百姓人家也不敢声张,老老实实睡自己的觉,不会想着出来管闲事。
叶火生身上多处受伤,好在不是致命伤,及时用了金疮药等,包扎起来,休养一段时日后,即可痊愈。
做完这些,他便坐在台阶上等,等陈留白回来。
然而直等到天亮,仍是不见踪影。
心里未免有些担心,不知道陈留白去了哪儿,会不会有事。
可担心也没用,对于陈留白的事,叶火生很难帮得上忙,他所能做的,就是替书生看好这个小家,不让胭脂马饿着。
日常生活用度倒也不愁,因为之前陈留白留了不少钱给他,足够支撑一阵的。
最大的问题是住在京城中,吃喝花销着实不小。
幸亏,“住”的这一块不用花钱了。
这才是大头。
近年来,妖邪出没,各种灾祸频发,城外越发不得安宁,为求安全,人们都是往大城市里跑。
没能力没跟脚的,变成了流民,而稍有些门路的,都是要在城中谋求一席之地。
这就造成府城郡城物价暴涨。
至于天下第一雄城的京城,就更不在话下。
想当初,叶火生的购房梦,就是这么破灭的,干脆破罐子破摔了。
现在有了地方落脚,不再担心会落魄街头。如果身上的钱用光了也不怕,叶火生有手有脚有本领,怎么都饿不着。
望着东方天边,今天依然是个可能下雪的阴天,并没有朝阳升起。
他莫名有一种感觉:这次陈留白可能会离开好一阵子,才会回来……
……
赵国,延康十四年,一月中旬。
春风不见影,冬雪仍有落。
一队行伍在冒着凛冽的北风赶路,居中簇拥着一辆马车,马车上插一根旗杆,旗帜猎猎,上书“镇远镖局”四个大字。
看这名字,就知道是老字号的招牌了。
当下时世,动荡不安,对于走镖行业来说既增加了风险,但又充满了机遇。
不过眼下这一趟镖,护送的并不是什么贵重货物,而是人。
领头的镖头名叫“傅城”,身材矮壮,擅使一口三尖两刃刀,在江湖上有个名堂,人称“穿云刀”,本事不俗。
他头戴斗笠,抬头观望天色,勒转马匹,来到马车侧边,叫唤一声:“宁公子。”
一会之后,一个身穿厚实棉袍的青年探头出来:“傅大哥,怎么啦?”
不叫“镖头”,而是称呼为“大哥”,以拉近彼此关系。
傅城说:“天色将晚,想要下雪的样子。附近又没有村镇,驿亭皆已崩塌,我们要找个地方落脚才行。”
这么寒冷的天气,如果在野外露宿的话,很难顶得住。
那宁公子忙道:“这等事务,傅大哥安排便是。”
其为读书人,虽然也曾练过拳脚,但在江湖上的经验,哪里比得过镖头们?
傅城边道了声“好”,立刻安排趟子手去做事了。
约摸两刻钟后,趟子手回来禀告,说在前头数里处,发现有一座废弃的山神庙,建筑尚好,可以留宿,以避风雪。
傅城大喜,立刻带领队伍过去。
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好忌讳的了。
那山神庙位于官道右侧外的一处山坳上,有一条弯曲的路径通行,可知以前是有香客过来拜祭的。
只是后来不知何故荒废掉,没了香火。
其实像这样的山神庙土地庙多得是,行镖的人,走南闯北,住过不少次数,早已习惯。
到了山坳处,马车内的人下车。
两个人,乃是兄妹俩。
兄长名叫“宁启”,和他的妹妹“宁子琪”。
他们来自遥远的南方江州,此番北上,是因为宁启要进入国子监读书。
路途凶恶,万里迢迢,单靠家里长随很难照应得来,所以斥重金雇佣了镇远镖局的人来一路护送。
走到如今,正来到潼关地域了,顺利的话,再赶几天路,即可入关。
宁启长身玉立,相貌堂堂,是个美男子;而妹妹宁子琪身穿披风,头戴宽边纱帽,把面孔遮掩了几分,但见身影娉婷,定然容颜不俗。
“小妹,注意点脚下,别被绊到了。”
宁启叮嘱道。
往前走着,忽见路旁横倒一物,色泽斑驳,正是一尊被废弃的山神像。不知是不是被盗贼搬了出来,但太过于沉重,又没有多少价值,所以扔在此地。
见状,宁启连忙对傅城道:“傅大哥,咱们在庙中借宿,当要对主人家表示尊敬。这神像,还请你带人把它搬回去,放回原位上。”
“行。”
傅城答应了,其实他的观点与宁启不同,认为这不过是一尊石雕死物罢了。
不过宁启为读书人,难免有几分酸腐气,又是金主,便随他的意。
一会之后,这神像就被搬回到庙里了,端端正正地安放在原来的神座上。
见神像身上泥垢污迹甚多,宁启便去取水来,用一块布进行拭擦。
见状,傅城暗暗摇头,觉得这位宁秀才果然有些傻气,如果山神有灵,怎会沦落至此?
但也不管他,吩咐手下打理清扫,然后生起火来,烧水做饭吃。
篝火燃起,带来了温暖,随着食物的香气弥漫,众人赶路的疲劳开始褪去,有说有笑起来。
此时外面风声呜呜,裹挟着大片的雪花落下。
真是一幅风雪山神庙的景象!
傅城暗自庆幸找到了过夜之所,否则的话,在外面不得活活冻死?
此时宁启把山神像拭擦得干净了,露出原来的样貌来。
不过多年的风霜侵蚀,使得那面目斑驳,坑洼不平,看上去,倒显得有几分凶恶之意。
妹妹宁子琪递给他一块烤软了的炊饼,低声问道:“哥哥,你不是一直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要敬而远之’的吗?这次怎地做这些事?”
宁启答道:“敬而远之,首先得有个‘敬’字。而今山神蒙难,被遗弃路旁,我们路过,要借庙而居,岂能坐视不理?请神像归位,此乃仁义本分。”
宁子琪“哦”了声,觉得有几分道理,便不再多说。
时间很快过去,入夜了,外面的风雪竟是越来越大的样子。
赶了一天路,众人俱是疲倦不堪,除了安排守夜戒备的人,其他人纷纷找好地方,凑着火堆的暖意,倒地睡去。
不多久,熟睡的打鼾声此起彼伏。
宁子琪却没多少睡意,在路途上,她不用走路,基本都是呆在马车上,困了的话,会在车内打盹,小憩一会。
先前吃干粮的时候,多喝了点水,如今憋着难受,想要找地方小解。
于是抬头张望。
这座山神庙其实不算小的,前面一个院子,有着围墙;正殿内又分成两部分,堂上与堂下。
众人便都集中在堂下休息。
而神座神像的位置,就在堂上,彼此相隔一段距离。到了夜间,虽然有篝火照明,但稍远些的地方就显得晦暗不明了。
宁子琪正在张望间,猛地看到神像那边出现两点蓝莹莹的光,像是一双诡谲的眼睛,正与她对视。
“啊!”
少女立刻惊骇地叫了出来。
感谢书友“0462”的慷慨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