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35章 无题

第235章 无题

    众人都惊讶的都看向蓝玉。

    刚才大家的分析你是一句都没听吗?

    这都敢去?

    冯胜劝道:“永昌侯,我知你素来勇武……”

    “但此次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莫要冲动行事。”

    蓝玉面色严肃:“你们能想到的问题,北元人也能想到。”

    “他们肯定想不到,我们会冒着大雪奔袭八百里发动突袭。”

    “以有心算无心,此战必胜。”

    冯胜摇摇头说道:“你说的固然有道理,但草原气候寒冷,突袭又要求速战速决。”

    “将士们顶风冒雪奔袭数百里,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

    其他人也纷纷劝阻:“是啊,永昌侯莫要意气用事。”

    蓝玉嘴角浮起一丝笑容,说道:

    “你们说的我都知道,但我有防寒用的装备,可以最大程度保存将士们的战斗力。”

    冯胜先是惊讶,然后心中有些不愉:

    “竟有此物?”

    他是军队主帅,为何不知道有这样的装备?

    是皇帝有别的想法,还是有人故意隐瞒?

    蓝玉自然知道其中的道道,就解释道:

    “此乃陈伴读发明的御寒之物,还未经过验证是否有用。”

    “就拜托我在辽东试验一下,看看有哪些优缺点。”

    “总共也就一千套,被分发给了我的亲军……”

    “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没有告诉将军。”

    冯胜露出释然之色。

    亲军的私人属性很强,怎么给他们配备装备,主将拥有完全自主权,无需报告任何人。

    况且还牵扯到了陈景恪。

    他和蓝玉的关系人尽皆知,让蓝玉帮忙试验新装备,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对这位陈伴读,他冯胜可不敢得罪,甚至还很巴结对方。

    原因很简单,他也没儿子。

    更准确的说,只有一个女儿。

    这个女儿嫁给了常茂,然后常茂也没有孩子。

    连个女儿都没有。

    天知道为了这事儿,他冯胜都愁成啥了。

    当年蓝玉求子采用的方法,他也一样不落的全试了。

    自然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然后,蓝玉吃了陈景恪开的秘药生出了儿子,还生了俩。

    他冯胜也想生儿子。

    对此事自然是非常的上心。

    但他一直没能和陈景恪攀上关系,甚至因为女婿常茂的原因,两家还间接的有点小摩擦。

    再加上江湖传闻,给人施展秘法配药,会遭天谴的。

    陈景恪结婚那么久,公主的肚子到现在都没动静。

    虽然他们解释的是,公主年龄还小,过两年再要孩子。

    可依然引起了大家的怀疑。

    莫不是真的遭了天谴?

    逆天改命给蓝玉整了俩儿子,老天爷惩罚他自己生不出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他冯胜就是有一百张脸,也不好意思去求秘药啊。

    可越是如此,他就越笃信陈景恪真的掌握有秘法。

    也就越想和陈景恪攀上关系。

    万一能弄到秘药呢。

    本来这次出征,他想把常茂也带上,送点功劳给这个女婿。

    后来被陈景恪给阻止了。

    他不但没有恨陈景恪,反而埋怨常茂不长眼。

    好好的为什么要得罪人家?

    此时听说陈景恪弄了新发明,让蓝玉帮着试验,他也立即就动了心思。

    必须要掺和一脚,说不定陈景恪一高兴,就给他几包秘药呢。

    “陈伴读乃大才,他发明的御寒之物定然不凡。”

    “永昌侯送几件样品给我,我着人打造一批帮他做试验。”

    “若真有用,我大军就不惧辽东苦寒了。”

    众人没想到他的态度转变如此之快,有些惊讶。

    比较亲近的人,则很快就猜到了其中的缘由,也只能苦笑不已。

    这事儿,是真没办法劝。

    之后蓝玉带着人去看了自己的亲卫,主要是看御寒服。

    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就皮靴、头套、帽子、手套、睡袋,加上一件遮风用的披风。

    皮靴、披风、帽子等物品自古有之。

    手套有人认为是舶来品,实际上我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推广开来。

    真正算是新发明的,只有睡袋和头套了。

    所以,在看到实际样品之后,众人都很是失望。

    倒不是说这些东西不能保暖,皮毛制作的衣物,保暖能力绝对没有问题。

    可那又如何?

    谁不知道这些东西保暖?为何以前没人用?

    是他们不想用吗?

    不,是用不起。

    几十万大军,几十万套皮革御寒物,朝廷也担负不起。

    看着面面相觑的众人,蓝玉强忍笑意,问道:

    “诸位,有这样的御寒之物,区区风雪又算得了什么。”

    冯胜黑着脸问道:“你说这是陈伴读设计的御寒之物?”

    他哪还不知道,蓝玉把陈景恪搬出来,就是为了拿捏他。

    蓝玉点头道:“对啊,这睡袋,这头套……都是陈伴读设计的。”

    冯胜伸手指了指他,好半晌才说道:

    “我知道你想发动奇袭,但不要拿儿郎们的性命开玩笑。”

    其他人虽然没说话,但也都点头赞同。

    还以为你有什么神秘装备呢,没想到就这。

    伱蓝玉不怕死,但也不能不拿手下的弟兄不当人吧?

    蓝玉正色道:“一万套,只要给我准备一万套皮革冬衣,我就能对庆州元军发动突袭。”

    冯胜眉头皱起:“庆州有纳哈出的两万人,还有北元王庭的五万援军,共计七万人。”

    “还有数以十万计的北元百姓,你确定就带一万人?”

    蓝玉肯定的道:“突袭不在于人多,打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当年霍去病以几千骑就能纵横大漠,苏定方以四千人就对颉利汗账发起冲锋……”

    “区区庆州元军,给我一万人足以。”

    冯胜面露沉吟之色。

    一万套皮革寒衣,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大明为这一战准备了两年多,囤积了大量军需物资,抽出一部分打造一万套寒衣并不难。

    他要考虑的是这么做的风险。

    那可是一万骑兵,蓝玉也不是普通将领,一旦有所折损。

    就算将辽东打下来,恐怕也无法弥补。

    蓝玉继续解道:“至于隐藏行踪的事情,更不用担心。”

    “草原天寒地冻,牧民都会藏在毡房里抵御严寒,轻易不会外出。”

    “大雪不便于我军行动,也同样不利于他们出行。”

    “就算途中有人发现了我军行踪,也没有办法通知庆州元军。”

    “所以,此行我有七成把握可大获全胜。”

    行军打仗,七成把握已经足够了。

    其他人也基本被说服,这個险值得冒啊。

    在众人的注视下,冯胜缓缓点头,说道:

    “好,传我军令,全力打造一万套寒衣给永昌侯。”

    “再传我军令,凡参与此次奔袭战者,无论是否杀敌,皆加一级军功。”

    ——

    军队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后勤补给方面立即抽调役夫开始打造冬衣。

    这个时候已经无所谓精致不精致了,将几块皮革缝制在一起,能套在身上就行了。

    蓝玉则从自己的部下抽调了一万精锐,做出发前的最后准备。

    冒着风雪千里奔袭,属实非常危险。

    但所有被选中的人,皆兴奋不已。

    没被选中的,则都羡慕的看向他们。

    平白加一级军功啊,足够一个普通的小卒获得勋位了。

    哪怕是冻死在路上,都是值得的。

    而且这一级军功还是保底,期间要是有斩首,还会有更多的奖励。

    不少立功心切的,甚至心下埋怨自家主将,为啥不能将这个机会给抢了。

    一般人都还在盯着庆州,但有一个人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那就是徐允恭。

    他可是知道陈景恪的‘直捣龙城’计划的,蓝玉主动请缨奔袭庆州,大概率是为了积累经验。

    找到蓝玉问了一下,果然如此。

    就是为后续挂帅远征北元王庭做准备。

    蓝玉还问道:“你对此战可有想法?”

    徐允恭想了想说道:“此战重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们的行动必须要快。”

    “所以我建议,一人三马,马歇人不歇,三日内赶到庆州。”

    “然后用一日时间修整恢复体力,于夜间发动突袭。”

    “最好先派遣一支先锋军,穿上北元军服杀入敌阵,彻底搅乱敌军。”

    “等敌营混乱,大军再顺势掩杀。”

    “北元人不知道敌人有多少,必不敢迎战……”

    蓝玉不禁点头,和他想到一起去了:

    “怎么样,敢不敢当一次先锋官?”

    徐允恭大喜,说道:“真的?谢将军,末将不会让您失望的。”

    这是泼天大功,但同样也是九死一生。

    他没想到,蓝玉竟然会将这个任务交给他。

    毕竟以他的身份,有任何闪失后果都很严重。

    但凡换个将领,都不会让他来执行这个任务。而是让他跟随大军,安安稳稳的拿一份军功。

    这样对谁都能交代的过去。

    但蓝玉就是蓝玉,自己一直是先锋大将,也敢于打破规则用人。

    在他看来,危险怕什么?

    敢豁出命去干的,才是真正的军人。

    当然,他也不是那种只知道冲锋陷阵的无脑之人,对兵法还是很有一套的。

    决定揽下奇袭庆州之事,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让徐允恭当先锋官,也同样是经过充分考虑的。

    没有五六成的把握,他是不会这么干的。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元朝和别的异族朝代的不同。

    基本上,所有异族入主中原,都会被汉人同化。

    唯有元朝人,始终保持着独立性,维持着自己的生活习惯。

    元朝百姓几乎没有南下,依然生活在草原上。

    贵族官僚虽然会去中原和南方任职,但大多也会住毡房、吃奶疙瘩。

    甚至,他们将山东、河南等大片土地划为牧场。

    南方那边基本都是汉族官僚治理,蒙元只派遣个别官吏去监督。

    朱元璋自己就说过,元朝失之于宽。

    这个宽不是宽仁的宽,是宽松的宽。

    这里提一句,蒙元将北方大片肥沃土地划为牧场,造成了北方经济的进一步萧条。

    但等到元朝末年,这些战马就成了义军的战利品,用来和元朝军队作战。

    就连在南京立足的朱元璋,都不缺骑兵。

    不得不说,报应不爽啊。

    言归正传。

    蒙元一直保持着草原的生活习惯,在中原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庆州这样的草原地区。

    所以,庆州的城池非常低矮。

    当地人以部落而居,住的也都是毡房。

    是的,即便是在城内,他们也是住的毡房而不是土木建造的房屋。

    这就为大军突袭创造了客观条件。

    如果庆州有坚固城池,蓝玉是绝对不会去干这件事情的,那无异于送死。

    三日后紧急赶制的御寒衣全部完成,换装之后全军开拔。

    越过燕山,天地一片白茫茫,再见不到别的颜色。

    万人大军,犹如巨大画卷上不起眼的小白点。

    大风夹杂着雪粒,从每一个缝隙往人身体里钻。

    将士们伏在马背上,尽量让自己和战马贴在一起,减少迎风面。

    同时还能借助马的体温,来温暖自身。

    即便如此,也只觉浑身冰凉。

    每隔半个时辰,大家就集体换乘马匹。

    晚上速度会慢下来,一部分人将睡袋套在自己身上,在马背上睡觉。

    另一部分人则负责引导马匹前行,半夜则轮换休息。

    如此昼夜兼程,只用了两日大军就顺利到达庆州附近。

    徐允恭派出斥候巡视警戒,同时抓了一些人审问庆州的具体情况。

    果然如蓝玉所料,北元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明军会在这样的天气发动突袭,没有丝毫的准备。

    城门大开昼夜不闭,只在旁边摆放了几个拒马以做防御。

    城内百姓和军人更是混居在一起。

    连应有的警戒都没有做好,斥候巡逻也只在周围二三十里范围,草草转一圈做个样子。

    面对敌人给出的机会,蓝玉自然不会放过。

    大军修整一天,让将士们恢复体力也让战马得到休息。

    二月九日夜,大军正式出动。

    徐允恭率领一支五百人的先锋营,全部换上北元军服。

    先是派小股部队悄悄摸到城边,杀掉守卫,将拒马挪开。

    接到消息的先锋营,全部上马开始加速,直接从城门冲进了庆州城。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