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
终于来了!
朱元璋内心一喜!
“王忠,你还愣着干嘛,赶紧去把奏章给朕拿来啊!”
朱元璋急忙道。
“是!”
王忠点点头,连忙跑了出去。
“陛下,那末将还去宗人府拿人么?”纪纲有些尴尬的问道。
“先别急,你先在这里候着,等朕看完欧阳伦写的奏章再说。”朱元璋摆摆手。
“是!”纪纲拱手,然后很自觉的退到边上站着。
很快,王忠就将一本奏章给送了上来。
“请陛下过目。”
朱元璋一把拿过奏章,然后打开看了起来。
这几天朱元璋可是被这份奏章吊足了胃口,朱元璋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办法,可以既可以解决宗室子弟俸禄、待遇问题,又不至于影响大明江山,朱元璋自己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无一列外都解决不了。
当朱元璋开始阅读奏章上的内容后,整个太和殿都变得安静下来。
而随着朱元璋脸色越来越凝重,王忠、纪纲两人站在边上连大气都不敢喘。
乖乖!
这位欧阳驸马该不会又写了什么惊天言论吧。
陛下要是暴怒,可千万不要殃及池鱼啊!
就在王忠、纪纲内心担忧的时候,朱元璋已经沉浸入这份奏章的内容上。
奏章上面的确是欧阳伦写的解决办法,内容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宗室子弟俸禄、待遇逐年减半,直到和百姓收入齐平,这点早就说了,朱元璋也知道,第二点建立宗室基金,由宗人府统一投资管理,至于资金来源,主要便是宗室子弟原有的俸禄、待遇折算的资金以及其他人宗室的投资,这一点是过去朱元璋从未听说过的,给朱元璋眼前一亮。
“宗室基金.宗人府统一投资只用于宗室子弟的生活、养老、治疗保障.钱生钱.朕只需要持续提供二十年,或者一次性提供一千万,便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这笔生意不亏啊!”
朱元璋内心盘算起来,接着看下去!
奏章内容第三点,要对宗室子弟进行筛选、考核,以皇帝为核心,不出五服可以免于筛选,但仍需考核才能获得领取俸禄待遇的资格,而出了五服的宗室子弟需要筛选一番,才能赐宗室资格,通过考核才可以获得领取俸禄待遇的资格,如此方可以控制人口总量!
第四点,支持宗室子弟入官从商、从事农业等等,鼓励宗室子弟将每月赚到的钱上交一半给宗人府进行宗室基金运作,连续缴纳满二十五年,便可以每月领取上交两倍资金。
第五点,就藩的藩王不再领取俸禄待遇,而且还得向宗人府上交八成获利,用于宗室建设统筹支配。
当朱元璋看到这里,脸色越发凝重,脑海中思绪万千,不停运转,甚至是反复的去阅读欧阳伦写的这几点。
这份宗室管理改革方案可以说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一旦实施,那必然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将有很多不可遇见的变化,但若是能够做好,或许还真就能够为大明未来拔出一个很大的隐患!
只是欧阳伦提出的方案实在是太新颖了,根本没有人想到过,也不知道宗室子弟以及文武百官能不能接受,特别是那些个藩王,这次回来本就是来要钱的,接过钱没有要到,现在还得上交八成,好狠!
历朝历代对于宗室子弟的管理,虽说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大体上是一致的,朝廷出钱养着这些宗室子弟,这些宗室子弟即便什么都不做,也可以活得很好!
你出身在皇族、贵族,那伱就是人上人,你就能活得很好,这已经是所有人的共识!
现在欧阳伦提出的方案,确是除了出身外,还得进行筛选、考核,一旦筛选、考核不过,你就只能去过普通人的生活,这一点恐怕会有不少人反对!
还有支持宗室子弟从政经商、甚至是种地这就相当于要宗室子弟进入各行各业对于这点朱元璋倒是没啥意见,若是各行各业的人才都是老朱家的人,那大明的江山必定稳固,只是.宗室子弟养尊处优,愿意去么?
还有这个所谓的宗室基金真的能够赚钱,而且能够让大明宗室一直有钱领?不过在赚钱这件事情上,欧阳伦还是有些能力的。
看完整个改革方案,朱元璋内心是震惊的,他实在是难以想象,这个欧阳伦到底是如何想到这种办法来的,如果一切真如欧阳伦所写的那般,毫无以为这将是解决大明宗室俸禄待遇问题的最优办法。
欧阳伦这次给出来的答案,远超朱元璋的预期!
其实一开始,朱元璋将解决宗室子弟俸禄待遇问题交给欧阳伦,无非是想让欧阳伦敲打一下宗室子弟,让他们收敛一点,别看着大明局面好了些,就开始要求提高待遇什么的,同时也是想让宗室子弟和欧阳伦对上,朱元璋作为皇帝就可以施展平衡之术!
在朱元璋的预料当中,宗室子弟由于人多,到最后肯定会占据上风,而欧阳伦则是花钱消灾,宗门子弟拿到好处,他朱元璋出口恶气,这事就这样结束。
但万万没有想到,宗室子弟如此不堪一击,或者是说在面对欧阳伦的时候简直就是被碾压,而欧阳伦更是拿出了最优的解决方案!
这让朱元璋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既震惊又无奈还有一丝佩服。
“那些出了五服的宗室子弟虽然和朕的关系较远,但好歹也是朕的亲人,若是他们没有通过筛选和考核,那岂不是过不上好日子?生活也没有保障了?”
朱元璋也算是念旧之人,特别是在对待亲人这一块。
欧阳伦的一句话,就让他放弃对这些关系较远亲人的照拂,一时间朱元璋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的。
朱元璋从一个乞丐打下大明江山,说白了不就是为了能让自己和亲人朋友过上好日子,如今整个江山都是老朱家的,自然也得让后代享受这份胜利果实,想到他的后世子孙可能会沦为普通百姓甚至过得还没有普通百姓好,走上当乞丐的老路,朱元璋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这个欧阳伦明显是在逼朕下决心啊!”
朱元璋思索很久,叹息一口气。
不得不说,欧阳伦写的解决办法挺好,就算是将这个问题公布全天下,估计也没有人能够想出比这个还要好的解决办法。
“这背面好像还有信息。”
朱元璋将纸张翻开,发现背后也写了字的,于是再次阅读起来。
背后的内容主要是对第五点的具体阐述,大致内容为,藩王与普通宗室子弟不同,裂土封王,每一个都是老朱家的一大支脉,既然是支脉就应该承担起支脉的责任来。
可以成立支脉宗人府,各项制度照搬京城宗人府,支脉宗室子弟的俸禄待遇由支脉宗人府负责,接受宗人府和藩王的双重领导,鼓励支脉宗人府运作支脉宗室基金等等。
如此一来便可以减少宗人府的工作压力,也能够对支脉宗室子弟更好的照顾!
藩王能够从封地内的税收中获得百分之一的税收。
看完后面的内容。
朱元璋的瞳孔收缩起来。
乖乖!
欧阳伦你可真的敢想啊!
直接取消藩王的俸禄待遇不算,还要让藩王去样下面的宗室子弟,要不是朕还活着,就你这方案发出去,估计所有的藩王都得起兵造反。
太狠了!
朱元璋已经开始担忧,即便他还在,也会有藩王忍不住造反,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清的就是你欧阳伦!
对于欧阳伦对于藩王的安排,朱元璋也是明白其用意,这就是在逼藩王能够治理好各自封地,提升封地的经济、税收,这就将藩王和封地绑定起来。
不过百分之一这有点少了吧,而且这百分之一里面还有一半要上交给宗人府。
少点也好,免得藩王实力增长过快,对朝廷造成影响!
“现在就看宗室子弟的反应了!”
“不过让藩王掌握税收,即便是这点税收占比很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也可以会让藩王做大做强,若是这些藩王不甘心只是当王呢?未来会不会出现藩王之乱?”
“前面的朝代可都是有血淋淋的例子!”
朱元璋很清楚,藩王之乱的印象可以说是和百姓起义是同样危险的,都是代表着中央朝廷对于江山掌控力的下降!
比如汉朝的七国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那都是藩王有了作乱实力导致的。
也正是因为这些先例,所以朱元璋对于藩王的权力设置了不少限制。
政治权利限制,朱元璋为了防止藩王篡夺政权,对藩王的政治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例如,规定藩王各于本国哭丧,不必赴京;禁止藩王给皇后和皇太后奔丧;禁止藩王以往每年的常规朝觐,即便是非必要朝觐,也必须在一定顺序下进行,且不可多王同时朝觐。
经济权利限制:朱元璋还规定了藩王的经济收入,只能领取固定的俸禄,使得藩王无法积累过多的财富。
地域自由限制:朱元璋还将藩王的活动区域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如规定藩王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最高的权威,但在其他地区则需要遵守朝廷的规定,且不能贸然出现在其他区域内。
社会行为限制:还对藩王的社会行为进行了限制,比如禁止藩王私自出城,以防藩王聚集力量对抗朝廷。
对外交往限制:对于那些原本负责屏藩帝室的边防藩王,明朝政府禁止了与外藩的往来。
医疗资源限制:藩王在寻求医疗服务时也需要向朝廷申请,反映了明朝政府对藩王医疗资源的严格控制。
个人隐私限制:还对藩王的私人生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监控,地方监察御史会监控藩王王府的情况。
当然了,即便是朱元璋对藩王做出了这么多的限制,但是大明藩王的权力依旧是在历朝历代中比较大存在。
明朝藩王制度有自己的特色,既不同于汉晋,也不同于唐宋。
汉晋宗藩裂土临民,权力过大,唐宋宗室不胙茅土,权力又过小,明朝就以前史为鉴,采取折中的方式,对历代政策取长补短,具体表现就是明朝藩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士农工商四业。
也就是说明朝的藩王只有封号,没有封土,只有爵位,没有治理百姓的权力,只有俸禄没有治理所在地的权力,还不能与百姓一样参与士农工商之事
唯一的好处就是明朝的藩王爵位能够世袭罔替,边疆藩王的权力还会大一些,因为戍边会有一些军权,不过藩王本身没有募兵权,只有一定数量的护卫。
总的来说,明朝的藩王有很大的权利,可以带领军队,领取终身俸禄,以及在自己管辖的土地内可以拥有管理权。
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每个王都有三个护卫,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护卫不是指三个人。所谓护卫是一个总称,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按照这个规定,藩王所能拥有的军力是九千人到伍万七千人。
经济上,藩王不仅终身有俸禄,而且待遇很优厚。岁禄单是米一项,即达5万石,是正一品大臣的50倍。此外,还有册封、宫室、婚姻、丧葬等费用,并给予厨役、斋郎、铺陈等杂役人员。
如果按照欧阳伦的改革办法来,那就相当于将朱元璋给藩王们设置的这些限制打破了不少,对于藩王来说,虽然俸禄、待遇减少了,但是自身却是更加自由。
有税收收入,可以经商种地,本身也有一定的军事实力。
一旦没有弄好,很可能让大明陷入更大危险当中。
想清楚这一点,朱元璋顿感头大,嘴角抽抽。
“欧阳伦你特么这是故意的吧!”
或许是郁闷,也或许是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更或许是对欧阳伦生气,朱元璋猛的一拍龙案!
这可把王忠、纪纲吓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