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祸害大明 > 第474章 起复老将

第474章 起复老将

    作为武将之首的徐达,此刻,他的二儿子徐增寿正在征南大军中。

    徐达十分紧张,他从地上将红册一一捡起,然后细细看了起来。

    当他看到红册之上,李景隆跟徐增寿的名字一栏,后面写着因病缺考时。

    徐达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同时,他也明白了朱元璋为何会暴怒的原因。

    徐达向前迈了几步,他躬身说道:“这帮子武官子弟实在难堪大任,皆是臣等之过。”

    “老臣烦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以免伤了龙体。”

    听见徐达这么一说,被蒙在鼓里的一群武将站在一边干着急。

    同样站在前列的信国公汤和,在三天以前,已经向兵部上交了兵符。

    没成想,会在今日朝堂上节外生枝。

    此刻的他,一心只想回到凤阳老家养老。

    对着昔日的老搭档,汤和催促道:“徐大眼,你这老小子在这节骨眼就别卖关子了,赶紧告诉大家伙,发生了什么事?”

    徐达一脸苦笑,他直接将手里的一摞红册给递了过去。

    “呐,都在这儿了。你们还是自己看看吧。”

    汤和接过红册,一本本的翻阅了起来。

    看完以后,汤和的脸色变得比锅底还黑,红册上面他的大儿子汤鼎只混了一个“勉强合格”。

    红册上还有不少他昔日老部下的后人,这些子侄辈的成绩真是一个比一个还差。

    汤和将手里的红册翻完,又塞到了众将的手中。

    他吹胡子瞪眼,怒骂道:“这些个小崽子,平日里一个个胡吃海喝,现在骑不上马,拉不得弓。哪里还有半分将门子弟的样子?”

    等到众将传阅完了红册,看到那上面详细记载着他们的后人在考场上的表现。

    这些个戎马大半生的将领,一个个脸色变得比猴子屁股还红。

    偶尔有那么几个“成绩合格”的家长,他们高昂着头颅如同打了胜仗一般。

    因为得知了在座的同僚,有不少人的儿子都考了“鸭蛋”,也难怪他们会骄傲。

    朱元璋站在台上,他的胸口正在不断起伏。

    他的本意是用这些年轻的将门子弟,在沙场上建功立业。

    借此,来一步步的替换掉他们的父辈。

    因为这帮淮西老将在军中的威望实在是太高了,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不利于皇权的稳固。

    没想到老二搞的这次“突击检查”,宛如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的抽在了朱元璋的脸上。

    朱元璋喘着粗气说道:“开国立朝不过十六年有余,这帮后辈们一个个真是令咱大开眼界啊。”

    说到这儿,朱元璋对着空气用力的挥舞了一下拳头。

    “他们平日里不仅是荒废武备,而且还是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咱还指望着这些个酒囊饭袋,跟废物点心将来能拱卫咱的大明江山。咱真是茅坑里找屎,糊瞎了眼。”

    看到这帮勋贵子弟们集体现了原形,朱元璋内心的愤怒可想而知。

    用将门子弟完成军中的新老交替,不仅可以解决老将尾大不掉的祸患,还能成全他跟这些老伙计的君臣之谊。

    可是现实却狠狠打了他的脸,老将们集体被他解了兵权,年轻的一代将领担当不了大任。

    眼下,他朱元璋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看到家中子侄一个个表现的差强人意,武将们齐齐低下了头,口称:“还请陛下息怒,臣等万死不能赎罪。”

    另一边的文臣,不少人脸上露出了喜色。

    开国勋臣们身上都有爵位,天然要比文臣高上一头。

    文臣武将立场不同,天然不合。

    好不容易见到这帮爵爷们吃瘪,文臣那边比过年还要热闹。

    他们一个个埋着头窃窃私语,脸上抑制不住的窃喜。

    朱元璋捏着拳头说道:“就眼下这群酒囊饭袋的表现,真要是派他们去守卫大明的边疆。朕在这紫禁城里还睡得着觉吗?”

    朱元璋是个分得清,轻重缓急的人。他现在第一要务,就是要召回这些老将。

    做皇帝头一遭遇到打脸来的如此之快,不过朱元璋并不埋怨朱樉。

    如果不是朱樉提前发现了问题,真让这群武官子弟们带兵上了战场。

    很有可能会丧师辱国,葬送这二十多万大军。

    到时候,不仅解决不了云南的问题,还会让大明大伤元气。

    朱元璋闷声道:“邵学士拟旨:加封魏国公徐达为大都督,执掌五军都督府事。由魏国公主持京营每年一次小考,两年一次大考。凡武官不合格之人,一律裁撤回家。”

    临了,他又补充了一句:“但凡勋位袭爵,必须参加武考。弓马娴熟之人,方能承袭爵位。”

    朱元璋算是给他发的铁饭碗上了一道保险,以后那帮纨绔子弟想要在他的这里继承爵位,门儿都没有。

    此话一出,台下的那群开国勋臣脸色难看,一个一个如丧考妣。

    家中子嗣是什么成色?他们作为长辈自然比谁都要清楚。

    说完,朱元璋还嫌不够放心,他对着那群忐忑不安的武将说道:“老伙计们,平心而论。咱也很想放你们卸甲归田,可是这帮年轻的儿郎们实在不成器。”

    “咱迫于无奈,只能将你们重新召回军中。还希望咱们能跟从前一样同舟共济,不计前嫌。”

    朱元璋现在十分头疼,他原本是不计后果,想要扫清威胁皇权的障碍。

    给老朱家的后人留下一个铁桶江山,可是眼下西南尚未平定,北元还在漠北蹦哒。

    他只能向现实低头,重新起复这群淮西老将。

    听到这个好消息,开国勋臣们一个个喜不胜收。

    他们原本以为下半辈子只能在田间地头,与锄头为伍。

    过着收租子的包租公生活,没想到,年轻人们不争气又给了他们重新掌权的机会。

    武将之中,只有徐达还有汤和两人,脸上没有半分喜色,只有愁容。

    以他们对金台上那位的了解,迟早会有那么一天,这紫禁城的天会下起红色的雨。

    到时候,这群武官脸上的笑容会变成深深地恐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