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1章 弘治【第八卷】

第1章 弘治【第八卷】

    朱见深走了,一个时代也结束了。

    成化二十八年九月,太子朱祐樘继位,成为大明第九位皇帝。

    次年改年号为“弘治”。

    弘治元年初,太监怀恩去世,为表彰其忠心和功德,朱祐樘特批为其建造显忠祠。

    朱祐樘也并没有忘记父亲临终前的交代,弘治元年夏,便下旨恢复了杨轩的名誉。

    不过因为其晚年的一些事,朱祐樘并不能追封其王爵,只能沦为遗憾。

    为进行弥补,朱祐樘又下旨让胡德禄继承长平侯爵位,并对胡家的后辈进行重用。

    以前查抄的一些产业,朱祐樘也下旨进行归还。

    这一切,朝中百官都看在眼里,很显然,胡家的苦日子要结束了。

    除了这些之外,朱祐樘还让人将杨轩这一生写成一本书。

    有臣子不理解朱祐樘为什么这么做,但后者却说:“朕知道他晚年做了错事,朕也不会辩驳,朕著此书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关于他的是非功过,就交由后人评说去吧!”

    他的父皇已经将一切真相都告诉他了,可惜这些他并不能说出来。

    恢复肯定其前半生的功绩已经是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毕竟其晚年所做的那些事,是绝对不能肯定的,不管是因为什么,一旦肯定了,就相当于告诉后世的臣子,你们尽管效仿,反正最后都是可以被原谅的。

    当恢复杨轩名誉的旨意传到金陵的时候,小虎激动的老泪纵横。

    他是知道一切的真相的。

    有时候他真的想不明白,付出那么大的代价,连生前身后名都保不住,值得吗?

    或许是他的觉悟不够高,理解不了爷爷吧!

    不过朱祐樘的这份旨意,却是给了小虎慰藉。

    当天晚上,一家人都喝了不少。

    终于,苦尽甘来!

    第二天,小虎就悄悄来到了安置杨轩的密室。

    他看着还在沉睡的爷爷,轻轻开口:

    “爷爷,陛下恢复了你前半生的名誉,还下旨为你著书。”

    “对了,陛下还下旨让我继承长平侯爵位。”

    “小虎,吉祥他们也都得到了陛下的提拔!”

    “咱们家的好日子回来了!”

    小虎说着,控制不住心中的酸涩,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许久,小虎才停了下来,他看着躺着一动不动,宛若死人的爷爷。

    “爷爷,二十多年了,您什么时候才醒过来啊?”

    “孙儿真怕等不到您醒过来啊!”

    他现在虚岁已经八十了,暗卫的事情都已经交给了胡磊,几个孙子也都陆续成婚,有了孩子。

    十年前,他的妻子李氏就已经去世了,他这些年,除了帮孙子带带孩子,就是守在爷爷的身旁。

    小虎絮絮叨叨说了很多,但床上的杨轩并没有醒过来的迹象,不知道还需要多长时间才会醒过来。

    …

    长平侯府的牌匾重新挂上,金陵城中的达官贵人近水楼台先得月,纷纷前来道贺,口称“老侯爷”。

    落寞的时候,所有人都恨不得躲得远远地,生怕扯上关系,现在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就都围上来了。

    不过,小虎并非不懂人情世故,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就是要将朋友搞得多多的。

    他办了开府宴席,宴请道贺的众人。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给朱祐樘上谢恩的折子。

    ……

    京师,朱祐樘对于金陵的事一直关注着,一直以来,长平侯府依靠的都是老祖一人,如今老祖早就不在了,长平侯府还能否恢复当年的景象,不得而知。

    胡天福这一代人都已经三十左右了,未来长平侯府主要还是靠他们。

    朱祐樘已经将机会给了他们,能否撑得起来,就得靠他们自己了。

    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朱祐樘对于朝中的各项事务已经基本掌握。

    沉寂了这么长时间,也是时候有所动作了。

    首先就是整顿吏治,清理冗余官员。

    然后就是选拔贤臣。

    他提拔刘健为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入内阁参与国家机务。

    还有李东阳也同样进行了提拔,和刘健一起参与《宪宗实录》的编纂。

    而《杨轩传》的编纂,他选的是另一个人,叫做谢迁。

    谢迁乃是成化十六年的状元,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就当他的讲官了,所以对于谢迁,朱祐樘还是比较亲近和信任的。

    …

    朱祐樘的性格相比于他父亲朱见深,温和许多,其广纳谏言,勤政爱民,继位后,君臣矛盾得到极大的缓解。

    百官也非常喜欢这位皇帝,尽心竭力辅佐,属于是双向奔赴。

    弘治四年,《宪宗实录》完成,随即《杨轩传》也完成了。

    对于《杨轩传》,朱祐樘审核了十几次,他强调不要带有个人情绪,从客观方面将其一生记录下来,这是要留给后人的。

    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对于朱祐樘来说是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因为…他有儿子了,他当父亲了。

    朱祐樘抱着儿子,笑得像个傻子。

    开心过后,朱祐樘的心情又低落了下来,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若是父亲还在的话,看到孙子,应该会很开心吧?

    次日,朱祐樘就赏赐了皇后娘家,皇后诞下皇嫡长子有功。

    随后,他又下旨给礼部让其准备太庙祭祖事宜,他要告诉列祖列宗大明后继有人了。

    朱祐樘开心,百官也同样开心。

    毕竟皇帝成婚都四年了,终于有了继承人。

    此时的百官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小家伙将来会有多么的折腾人。

    弘治五年三月,朱祐樘给自己的嫡长子赐名“厚照”,次日便册立为太子,确立皇储。

    弘治七年正月,朱祐樘的第二个孩子出生,是个女孩儿,封号太康公主。

    同年十二月,朱祐樘的嫡次子出生,取名朱厚炜。

    可惜这两个孩子有福无命,弘治九年,朱厚炜薨逝,追封蔚王。

    弘治十一年,太康公主薨逝。

    朱祐樘悲伤不已。

    自此之后,朱厚照成为了他的独子。

    时间一天天流逝,朱厚照也在茁壮成长。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