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一个神的成长 > 第三十章 真理大道

第三十章 真理大道

    涡……

    就在白莲绽放的时候,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青莲和金莲的身上。

    作为青莲的持有者,被广成子砸飞的多宝如来根本就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整个身体便扭曲着被吸入了青莲之中。

    “什么?”

    一脸懵逼的看着这发生的一切。

    多宝如来的身影凭空出现在了真理界的门户前。

    然后一股更加强大且强制的力量作用在了多宝如来的身上,让祂直面了那近在咫尺的真理界。

    各种宇宙概念和秩序规律,如幻灯片般倒映在多宝如来的脑海中。

    祂的身体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扭曲、变化,成为了那些宇宙概念和秩序规律的承载体。

    这才是启明者的本质。

    在成为启明者之后,无论它们前身是碳基生物还是机械生命体,都会成为某种概念般的存在。

    对应的概念会扭曲它们的身体,把它们变成完全契合自身概念的实体存在。

    这是一种意识扭曲物质的真实作用,也是无数启明者所追求的蜕变。

    在屠神者文明这个群体中,唯有蜕变成为概念的集合体,才有资格以“启明者”自居。

    然而这种对于启明者来说极为可贵的蜕变,对于多宝如来却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在演化那些宇宙概念和秩序规律的时候,多宝如来自身的力量也被一点点剥夺。

    肉体消失了、精神超越了……

    多宝如来能够感觉到,自己正在成为某种更加宏大概念的一部分。

    那是宇宙间最原始的“一”,亦是诸天万界本身。

    真理、寂灭、根源、大道……

    无论外人如何称呼它,都不影响它的本质。

    【不……我是多宝!永远都是多宝!】

    眼看着多宝如来即将被同化的最后时刻,青色的莲花自其体内绽放。

    而借助莲花的力量,多宝如来终于从那大道的感悟中惊醒过来,一脸惊恐的想要重聚自己的肉身和元神。

    祂不想成为大道的一部分,不想成为真理的延伸。

    多宝如来又不是那群人均疯子的启明者,祂对这个世界还有眷恋。

    ………………………………………………………………………………………………

    同一时间,婆娑世界。

    “阿弥陀佛!”

    坐下的金色莲台同样绽放出光芒,可释迦牟尼却始终没有被卷入其中。

    或者说,释迦牟尼早就感悟了数千万年,却始终不愿意踏出那成为大道的最后一步。

    毕竟释迦牟尼和多宝如来不同。

    作为诸天万界第一梯队的强者,只要祂自己不愿意,就算是天父也休想动摇祂的意志。

    每一位天父的道路都独一无二,是不可复制的奇迹。

    哪怕是尚未诞生的天父,祂的存在本身便已经触及到了宇宙的真理。

    释迦牟尼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点——像三尸魔那种东西,有广成子一个就够了。

    “贼秃,东西该物归原主了!”

    就在这时,不知何时退出战场的独角兕跨界而来。

    宛如巨神般出现在婆娑世界的中央,那头独角青牛与释迦牟尼对峙而立,言语间毫不掩饰自己的轻蔑。

    “施主说笑了,这金莲您随时可以拿回去。”

    并没有因为独角兕的言语而动怒,释迦牟尼主动让出了自己坐下的莲台。

    事实上,释迦牟尼原本是想将这金莲还给元始天尊的。

    不过元始天尊却在最后时刻拒绝了释迦牟尼,并且说这金莲自有他人来取。

    因此,当独角兕试图强闯婆娑世界的时候,释迦牟尼便知道对方就是元始天尊口中的那个“他人”。

    “你果然比那广成子要聪明得多。”

    有些意外的看了释迦牟尼一眼,独角兕没想到对方居然会这么轻易的就归还了金莲。

    “单论智慧,广成子要胜我不知凡几。”

    “我修行这么多年,唯一自豪的便是这定力。”

    “饶是如此,我也贪恋了这金莲数千万年,只是没有走到那最后一步罢了!”

    当真的舍弃了这金莲之后,释迦牟尼眉宇间似乎都透露出了几分轻松。

    正如释迦牟尼自己所言,祂和广成子唯一的区别,仅仅在于祂没有那么强的执念,没有走到那最后一步而已。

    “哼!智慧有余、欲念不足,这或许就是你最大的缺点吧!”

    没有再与释迦牟尼过多交谈,独角兕在接过金莲的瞬间,就如同多宝如来一样被吸入了其中。

    涡……

    转瞬之间,独角兕与金莲便消失在了婆娑世界。

    “阿弥陀佛!”

    目送着独角兕的离开,释迦牟尼轻颂了一声佛号。

    “世尊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那‘功德金莲’?”

    无声无息之间,满脸笑容的弥勒佛出现在了释迦牟尼的身边。

    随着弥勒佛的出现,其祂在婆娑世界留有化身的佛陀也纷纷现身。

    这其中甚至包括了诸如阿弥陀佛、燃灯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等等几个量劫之前的古佛。

    “何为功德?”

    “功德乃知足、乃善果、乃人心所向。”

    “区区一朵金莲,又如何能够被冠以‘功德’之名呢?”

    微笑着和众佛打着禅机,释迦牟尼的语气显得十分从容。

    “那金莲的本质是大天尊三分之一的位格,虽拥有无上的力量,却也汇聚了无限的因果。”

    “大天尊不死不灭,又有何人能够摆脱那份因果呢?”

    “所谓斩三尸、断因果,终究只是徒劳罢了!”

    “强如那道德天尊,最后不也只能够借助广成子短暂脱身吗?”

    事到如今,释迦牟尼已然明了了数千万年前,那场发生在佛界的超越者之战的本质。

    那是一场意外的伏击,也是一场命中的定数。

    “天命无常,惟有德者居之。”

    “我佛能够独占那金莲数千万年,并且最终成功脱身,本就是大功大德的体现。”

    说这话的是阿弥陀佛,也是释迦牟尼之前的古佛。

    古佛之所以会被单独列出来,是因为古佛本体早已寂灭,留在世间的基本都是化身和倒影。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古佛的存在,佛界的智慧才能够累加,成为如今诸天万界的几大势力之一。

    “阿弥陀佛,真没想到在这有生之年,我竟然还能够再见到一位天父的诞生!”

    月票/推荐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