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太多?”
颜良一脸愕然,疑惑地看着袁绍:
“袁公何出此言?”
袁绍微微一笑,目光深邃:
“颜校尉,你可曾想过,这天下大势,真的能因一人之力而改变吗?”
颜良闻言,陷入了沉思。
他不得不承认,苏曜的崛起确实令人震撼,但要说仅凭他一人就能扭转乾坤,似乎也有些过于夸张。
“袁公的意思是……”颜良试探性地问道。
袁绍轻轻摇头,缓缓说道:
“大汉积弊已久,非一日之寒,即便苏曜有万夫不当之勇,又能如何?他能打败董卓,难道还能打败天下所有的诸侯和乱民吗?”
“更何况,只有马上打天下,未闻马上治天下的,苏曜此人虽勇,却非治世之能臣。”
“他过于依赖武力,缺乏政治手腕和长远的眼光,即便他能暂时稳定局势,也难以长久维持。”
“更何况,你看他平素里那个抽象的样子,他对这大汉可抱有一点敬意?”
抽,抽象?
颜良不知袁绍这是被苏曜稀奇古怪的用词带跑偏了,但他还是对袁绍的话语产生了些许共鸣。
他知道袁绍说的没错,乱世之中,武力固然重要,但政治和智谋同样不可或缺。
那冠军侯虽然是勇猛无敌不假,但在政治和智谋方面,确实还有所欠缺。
不,已经不是欠缺的问题了,他根本想不到那个小子监国理政模样。
人董卓好赖还知道提拔,拉拢一部分士人为己所用,也有着明确为政方略,只不过大家不理睬他罢了。
那冠军侯???
想不到,根本想不出他日后得势,治理国政是个什么模样。
“对吧。”
袁绍点头笑了笑,又说道:
“而且,我断言他必然不能成事还有一点。”
“哦?请袁公明言。”
袁绍抚了下胡须,看着城门内那来来往往,收编降兵的人群,微微的眯起了眼:
“不知颜校尉可曾注意,这苏曜手下亲信都是些什么成分?”
“成分?”
“没错。”
不待颜良细想,袁绍便直接明说了:
“你可注意,他麾下除了那姓王的小子还有个临阵叛逃过来的贾诩勉强算是世家外,其他的不是寒门,就干脆直接是泥腿子出身,可谓与他是一丘之貉。”
这一说,颜良顿时了然。
还真是如此。
他所认识的苏曜麾下大将,吕布赵云关羽典韦,这四人,吕布和赵云倒还算是良家子出身,那关羽和典韦干脆就直接是卑贱的逃犯。
那王凌和贾诩虽然是太原和武威的世家子,但比起中原世族来说,跟寒门出身也无甚区别。
当然了,苏曜手下也有如荀彧和钟繇这等颍川中原世家的子弟。
但是,这些人与其说是苏曜手下,他们不如说更多的是迫于形势,而且也是团结在卢公周围,难说对苏曜到底有多大投入,自然也就更难说能从那里得到多少回报了。
“就更别提他之前还整出了个什么活字印刷,想要让皇帝大力推广,号称什么让天下人没有难读之书一事,更是不知所谓。”
“他根本不懂经学的传承是一件多么严肃的事情。”
见颜良若有所思,袁绍呵呵一笑:
“冠军侯,就凭他这般如此轻慢世家利益的做法,又怎是成那大事者?”
“轻慢世家.”
颜良缓缓点头,虽然他是武人,但他到底是世家出身,马上就明白了袁绍的意思。
世家,乃是大汉的根基所在。
自文景之治以来,世家便与皇室紧密相连,共同支撑着这个天下的局势。
他们掌握着土地、财富和知识,是国家的中流砥柱。
而苏曜此人,不积极拥抱世家,大用寒门,还试图打破这种平衡。
尤其是推广活字印刷一事,无非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取知识,这无疑是在削弱世家的地位。
汝南袁氏因何起家?
便是因为其祖袁良求学《孟氏易》,其家世代研学,得举孝廉才能保证代代有官当。
他家琅琊颜氏因何至今不坠?
其祖颜回乃是孔子门生,被人尊为复圣颜子,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正是祖宗留下来的家学,才保证了他们在琅琊乃至士林间尊崇的地位。
其中颜安乐所创的颜氏春秋——《春秋公羊颜氏传》乃是大汉显学公羊学派中的两大学派之一。
而颜安乐能做到这些,还不是因为自家那秘传的家学吗?
倘若让苏曜那什么印刷术的搞成,经书贱卖,朝廷搞起了正经公学,泥腿子们都能随便对圣人们的经文碎嘴上两句自己的看法。
那家伙,这天下异端将何其多也?他们这些名家的发声不就淹没在人潮之中了吗?
倘若不能鹤立鸡群,他们又如何保证传承,保证地位呢?
袁绍见颜良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颜校尉,你我都是世家子弟,自然明白世家对天下的重要性。”
“苏曜此人,虽然勇猛无敌,但他却不懂得如何与世家相处,更不懂得如何借助世家的力量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这一点,他甚至连那董卓都不如。”
“要知道,董卓当政后,第一件干的事情便是封存销毁了那活字模板——异端之术不可现世也。”
这一点,其实也是袁绍相当鄙视董卓的地方。
那个呆子,傻子,愚蠢的憨货,不要说和他袁本初比了,连何进都不如。
当年何进掌权,虽然手下也有不少世家鼓动,但是何进依然在按着刘宏的计划推进印刷术活字的雕刻。
但是董卓就被人两句华而不实,耗费甚巨云云,直接就给那项目毁了,着实令人可惜。
没错,可惜。
袁绍虽然嘴上说活字印刷伤害世家利益,但是他可没打算禁绝这个技术。
倒不如说,若是有朝一日他建立自己的霸业,他定然会大力推广此术。
一个王朝,一个声音,这天下世家,有他袁家就够了。
可惜那愚蠢的董卓看不到这一点,如此短视又易受人影响的家伙,自然是必败无疑。
颜良不知袁绍真实想法,只觉得袁绍深思熟虑,目光长远,自己之前只重武力方面,似乎是有些轻视此人了。
到底,袁家四世三公,袁绍年纪轻轻又能被推为诸侯盟主,果然非寻常之人。
当即,颜良便虚心请示:
“那袁公认为,这天下大势将如何发展?”
袁绍闻言脸上略有得色,目光中充满自信:
“颜校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历史之必然。”
“然而,在这乱世之中,谁能最终一统天下,笑到最后的,却绝非是那完全依赖武力之人!”
“袁公所言极是。”颜良点头赞同。
“苏曜虽然勇猛,但他缺乏根基,亦不得人心,其势难以长久。”
“而那董卓,虽然残暴强横,却是外强中干,今日战后已不值一提。”
“唯有我们世家大族,拥有深厚的底蕴和广泛的影响力,才是这乱世中最有力的力量。”
“那袁公认为,我等应该如何行动呢?”颜良问道。
袁绍沉吟片刻,然后说道:
“首先,我们自然是要继续积蓄力量,借着与苏曜同盟的机会巩固我们的地盘和势力。”
“那小子,也不知是为了急于讨伐董卓,还是天真的想要拉拢我袁本初,竟然送上了南阳这么块好地方。”
“只要咱们全取了南阳,再把颍川,汝南等青豫之地纳入掌中,则天下人才尽入我手,再图河北,天下定矣!”
“他苏曜就是拿着洛阳和关中又有什么用呢?”
“现在的关中,可早就不是前汉时的关中了。”
颜良听得是连连点头,颇为认可。
真正的英雄便是如袁绍这般,不可被收买的。
“那苏曜显然是太天真,给袁公送上了天下首郡的南阳,有此王霸之基,不愁大业不定啊。”
袁绍颜良哈哈大笑。
一时间,苏曜速取函谷的震撼便也被他们抛之脑后。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就在自己这边大笑的时候,南阳那边,得到袁术授意的孙坚已经动手了。
袁绍的谋划,在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空。
想了太多的人,恰恰是他自己呀。
袁绍是万万想不到,在他不知道时候,苏曜早就把他们兄弟二人都给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