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627章 两手都抓,两手都硬

第627章 两手都抓,两手都硬

    防工委总工对于这个,明显是有研究的,皱了皱眉:“振东同志,你是说无线电三角定位?然后把它放到天上?”

    这是但凡搞过无线电、雷达的人都知道的原理,两个大发射台发射无线电信号,大发射台功率足,能发射很远,小型接收机接收两个发射台的信号,通过信号解算自己与两个发射台之间的距离,如此一来,就能知道自己的确切位置了。

    不过原理归原理,想要实现,在这個时候原本的技术条件下还是有难度的。

    这两个发射台放在地上倒是什么都不担心,位置、功率、工作条件等等,但是地形地物的遮挡,却是个大问题。

    特别是山区、丘陵,就算放在山顶上,也基本没有什么意义,别说收不到信号,就算能收到信号,强烈的多径干扰也很难解决。

    多径干扰,无线电信号在崎岖、复杂空间里多次反射,同一个信号沿着不同反射路径到达接收机的特殊干扰。

    特别是这玩意儿是用来定位的,多径干扰简直就是天克。

    所以不能放地上,那就只能放天上了,这也是防工委总工听到高振东的话之后,想起来的一个事情。

    但是吧,先不说这一坨,有没有飞机能驮着长时间飞行,就算是有了,飞机这东西,自己就是一只不能停歇的鸟儿,自己的位置都跑来跑去的。

    相当于天上的定位基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那前端的定位设备就算知道自己与这两架飞机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同样没啥鸟用。

    这就是防工委总工皱眉头的原因,这条定位链,就断在这里了,好像不靠谱啊。

    高振东点点头又摇摇头:“这个是最后没有办法的办法,我觉得吧,两架飞机浪费了,一架就行。”

    “单站定位?这可能么?”这就超出大家的想象空间了,高振东前世,类似的系统虽然花旗佬是55年左右就搞出来第一代了,但我们是直到80年代才从高卢鸡那儿搞到的,必须承认,那短短的十来年,高卢鸡真给我们弄来不少好货。

    “原理上是可行的,技术上我也评估过,应该能行。细节嘛短时间说不清,在这里就不说了。在假定单站定位技术是可行的前提下,我说说我的想法。”高振东又拿起了粉笔。

    他先在地上画了一个房子,伸出了一根三瓣天线:“我们在地面放一个固定基站,用于空中战术单位的定位,这样一来,空中的定位问题就解决了。”

    他又在天上画了一架飞机:“在此基础上,我们把一套小型化的单站定位设备放到一架足够大的飞机上,比如空军那边正在搞的那东西上……”

    空军那边正在搞的东西,自然就是预警机了,拿到地面杂波处理技术的雷达研究人员,和空军的同志,正捣鼓着往那几架图-4特上面架雷达呢。

    那几架图-4特的使命已经光荣完成,现在迎来了新的使命。

    防工委领导是知道的,陆军领导也有耳闻。

    高振东最后在最远的地面上画了一个小火柴人儿:“这是前端的小型定位终端,这东西可以和前面说的数字化步谈机集成在一起,如果做不了那么小,至少也能集成到背负式电台。这样一来,一条链条就形成了,地面给飞机定位,飞机给复杂地形里的地面部队定位。”

    陆军这边目光火热,盯紧了高振东:“有意思,有意思,如果真能实现,不用后半截,光是前半截,空军那边就能高兴得跳起来!”

    飞机去哪儿了这个问题,骚扰空军的时间可不短,现在的飞机上也有定位设施,但是不太可靠,也不太好用。

    至于高振东说的二百公里这个范围,他没有太放在心上,他也是有一定常识的,地面站加大一下功率,应该还能扩大不少,对空军来说,绝对够用。

    防工委的总工想得更细节一些:“嗯,前半截没问题,可是飞机是运动的,速度还不慢,解算自己位置是需要时间的,这条链条等到最后的定位设备解算出自己的位置,还是会造成比较大的误差吧?”

    高振东点点头:“肯定会有,但是能用。一来,电磁波的速度远超飞机,在发送到解算完成这个时间段里,飞机飞不了多远,几百米顶天了。二来,除了飞机的位置之外,还可以把飞机的实时飞行速度和方向夹在定位信号里传送,地面的定位终端用这几个数据,结合定位信号,就能把自己的位置算得比较精确了。”

    虽然对这些技术不太懂,但是高振东说得比较通俗易懂,大家还是大致能听明白高振东的意思,这事儿,好像能行!

    依然在会场里的那批战士,更是听得满脸向往。

    “班长,这位同志好厉害啊!打仗厉害,搞科学也厉害!”

    “开玩笑,能在这里开会的,能是一般人儿?”

    “要是我退伍了,也能像他一样就好了。”“那你可得努力了,你的文化课还得加把劲。”

    “也不一定都像他,只要像他一样的工作态度和思想作风就好。”

    “对对对,革命没有高低贵贱。”

    “……”

    防工委领导笑呵呵的对高振东道:“振东,这些事情,你想了很久了吧?”

    从他自从参加相关工作开始,一步一步的引导来看,他应该是早有安排,思虑良久。

    高振东笑道:“是的领导,这事儿,我的确想了很久,现在条件开始慢慢成熟,也就可以推动了。”

    陆军领导笑道:“振东,我看你是在不遗余力的,想把咱们陆军打造得铁桶一般。这除了你出身就是我们这里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

    高振东笑了笑:“领导,您说对了,除了对老部队的感情之外,的确有些战略战术上的原因。我是这么考虑的……”

    在各位领导听来,高振东的目的是明确的,思路也是有条理的,他的目标,是将陆军打造成一个能基本独力完成所有任务的刺猬!

    哪怕现在的海空军,有了个别项目上的技术优势,但是其成本规模,决定了技术优势不能转化为决定性的胜势,太他妈花钱了!

    在高振东的预想中,海空军的任务,是靠着局部技术优势,阻止敌人进场,将陆军送到预定作战区域,并将敌人拦阻在核心交战区域之外,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够对陆提供一点支援,那就更好。

    而陆军本来就是我们的强项,天下第一轻步兵,那真不是吹的,这个名头,是我们在技术上完全弱势的情况下,用意志和鲜血,一点一点打出来的威名。

    高振东就想在现有意志的基础上,用技术将陆军武装起来!

    意志、技术,两手都抓,两手都硬!

    如此一来,看天下谁能阻挡!

    在双方空军都难以进场,或者不能取得决定性优势的条件下,陆军自行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

    为什么前世我们不论是身管火炮还是火箭炮,都做到了自身条件下的极致,原因就是陆军这边,其实一直没怎么指望空中的支援,还是在致力于自行解决问题。

    听完高振东的话,几位领导都在点头,尤其是陆军这边,简直觉得高振东这话,说到自己心窝子里去了。

    要什么空中支援,不要!你们能把空中的敌人挡住就行,剩下的事情,我们自己搞!

    空军:那轰炸机改攻击机我们还改不改了?

    “嗯,你这个想法不错!的确,在现有技术能力和经济能力来看,我们还是只能用陆军解决问题。谢谢伱为老部队所做的一切。”

    空军:嘁,说得好像没给我们做似的。

    海军:对对对,你说得对。

    防工委领导笑道:“他可不止为你们,哈哈哈。对了,振东,你说了通信、定位,剩下机动怎么说?”

    高振东就说了三个字:“直升机!”

    直升机?这种特种飞机的确好用,但是为什么高振东在机动这一块儿,就只说这三个字?

    “嗯,你说得有道理,为边防部队配备直升机,提升处置突发事件的机动能力,很有必要。对了,搜救型和武装型垂-5就是你提议搞的嘛,就是为了这个?”

    高振东笑道:“搜救型主要还是为了救援,和陆军的机动能力关系不是太大。武装型倒是真的为了这个,我的想法,是不是可以把一部分直升机集中使用,搞几支规模不大的部队,以直升机为主要运输和支援工具?垂直打击,步兵只负责到作战地点之后的下机作战。这样机动能力可以提升到极致,在某些环境下,应该能有不错的效果,比如山区、丛林之类。”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这次这个战斗,敌人明显是存心挑衅,如果敌人规模再大一些,可能我们的交换比就不会这么好看了,但是原本的部队配置,想快速支援同志们,又没法做到,如果有一支这样的空中突击部队,控制支援周边数百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哨所,想来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