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445章 围魏救赵(三)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445章 围魏救赵(三)

    李鸿基在长乐宫中,听说郝永忠在临潼城外大败,又很快逃奔汉中的消息,他还来不及为此而生气,便听到有人禀报说,冀国公府一系主力,已经进入临潼城内,距离长安只有几十里路,称得上是旦夕可至了。

    毕竟是一方雄主,不可能听说周进要来,他便立马跑路。

    李鸿基这时候也开始打起精神,一方面整饬长安城防,分派诸将把守城门,一方面向袁绵侯、田玉峰等外地军头发出勤王诏书,连远在金城的侄子李补之,李鸿基也急命他立即赶来,路上不得有丝毫耽搁。

    好在周进知道长安城高墙厚,急切之间难以骤然攻下,故而在临潼这里,多停留了三五日。

    一直等到数十门红衣大炮,被辎重队从豫西运送过来,他这才下令拔寨启程,向西北第一大城长安蜂拥而去。

    李鸿基不想困守孤城,命令老营骑兵和燕赵军骑营将卒交战了数次,奈何近战厮杀,不及那些女真勇士,远程对攻,火力又不如燧发枪齐射那般犀利。

    虽然李鸿基的老营骑兵作战骁勇,造成燕赵军骑营数百人死伤,但老营骑兵自己也损伤惨重,再也无力出城骚扰了。

    燕赵军骑营在长安城外控制住了局势之后,冀国公周进便在韩老三、张诗卿、谢希平、胡永等人簇拥下,率领数万大军,如乌云压境般朝着长安浩浩荡荡而来。

    这支大军旌旗蔽日,刀枪林立,马蹄声如闷雷般滚过大地,所到之处,尘土飞扬,让人心惊胆战。

    当大军渐渐逼近长安城下,周进勒住缰绳,举目远眺那巍峨的长安城。他眼神坚毅,心中满是对胜利的渴望。

    周进抬手一挥,大声喝道:“全军停止前进,准备安营扎寨!打呆仗,结硬寨,做好长期相持的准备。”

    在各级将领的指挥下,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训练有素,分工明确。先遣部队迅速散开,勘察地形,寻找合适的扎营地点。

    不一会儿,回报传来,在长安城下的一片开阔地上,地势较高,不易被人偷袭,且视野开阔,便于观察长安城内的动静。

    周进满意地点点头,下令道:“我等就在此处扎营,以此充作前线指挥部吧!”

    士兵们纷纷忙碌起来,他们扛着木桩,拿着绳索,开始搭建营帐。有的士兵在挖掘壕沟,壕沟又深又宽,里面布满了尖锐的木桩,以防敌人突袭。还有的士兵在设置栅栏,坚固的木栅栏将营地围得严严实实,如同一个坚固的堡垒。

    在营地的中心,周进的帅帐格外醒目。帅帐高大宽敞,用红色的绸缎装饰,上面绣着金色的麒麟图案,彰显着主帅的威严。

    帅帐周围,卫兵们手持长枪,神情肃穆,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与此同时,锦乡伯韩老三则负责指挥火炮部队。一门门巨大的火炮被推到营地的前沿,炮口高高扬起,对准了长安城。

    韩老三亲自检查每一门火炮,确保它们状态良好。

    他对炮兵们喊道:“将士们,等战斗打响,就看我们的了。给我狠狠地轰向长安城,让他们知道我们冀国公府一系的厉害!”

    炮兵们齐声应道:“是!”

    张诗卿则在方靖、西讷布库、周兴等人的陪同下,检查在营地一侧待命的燕赵军骑营将士。

    骑营将士们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铠甲,手握装备有刺刀的燧发枪。

    他们的战马不时地打着响鼻,似乎也在期待着战斗的到来。

    张诗卿对骑兵们说道:“将士们,我们是大军先锋,一旦有机会,我们就要像闪电一样冲向敌人,给他们致命一击!”

    胡永作为侍卫亲军参将,则负责临时后勤保障和整个营地的巡逻,他组织士兵们搭建粮仓和物资仓库,确保大军有充足的粮草和弹药供应。

    他还亲自带领着巡逻队,日夜不停地在营地周围巡逻,防止敌人的偷袭。

    随着时间的推移,冀国公府一系营地逐渐成型。

    一座座营帐整齐地排列着,壕沟和栅栏坚固无比,火炮随时可以发射,士兵们都严阵以待。

    整个营地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严肃的气氛。

    而在长安城内,守军们得知冀国公府一系主力在城下安营扎寨,有长期围困长安的打算,顿时陷入到了一片慌乱之中。

    城墙上,士兵们神色紧张,来回奔走。他们看着城下那密密麻麻的敌军营帐,心中充满了恐惧。

    大顺左丞相牛聚明作为长安城防负责人,面色凝重,他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

    “敌军来势汹汹,为何我们的准备似乎还不够充分?城墙上的守军这么少,究竟是这么一回事?”他对身边的副将刘飞虎说道。

    副将刘飞虎忧心忡忡地回答说:“牛丞相,实在是没有办法,敌军兵力众多,我们兵少将寡,恐怕难以抵挡啊。”

    大顺军兵败山海关城下以后,在返回长安的路途上,不断损兵折将,好不容易在长安修整了一段时间,但因为内部不和,田玉峰、袁绵侯、李补之等人先后出走,郝永忠在临潼城下又损失了五千新兵,导致长安城防守军严重不足。

    牛聚明瞪了副将刘飞虎一眼,批评他道:“我们身为大顺将士,岂能畏惧敌人?你等不要慌张,只需要坚守城池,等待援军到来即可。”

    然而,长安城内士兵们的恐慌情绪却难以平息。

    有的士兵在私下里议论纷纷:“这么多敌军,我们怎么可能守得住啊?”

    “听说他们的火炮很厉害,我们会不会被炸成碎片?”

    “都怪那两个丞相不讲义气,好女子都被他们得了去,气走了田将军和袁将军,要不然我们眼下何至于兵力不足?”

    ……

    城内的百姓们也听到了消息,他们纷纷关门闭户,心中充满了不安。街道上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叫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长乐宫中,皇帝李鸿基得知敌军在城下安营扎寨,也不免忧心忡忡。

    他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大臣们纷纷进言,有的人建议求和,有的人建议坚守城池,还有的人建议派出使者请求援军。

    “比如晋阳副总兵左争先,他难道真的愿意屈居人下?说不定便可以说说动他前来相助。”

    李鸿基心烦意乱,他挥了挥手,说道:“都给朕闭嘴!朕要好好想想。”

    就在这时,李鸿基最心爱的妃子窦氏走了过来。她依然像往常一样,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枝招展,想要挑逗皇帝,缓解他的压力。

    窦氏娇笑着说道:“陛下,何必如此忧愁呢?不如让臣妾给陛下跳支舞吧。”

    李鸿基正在气头上,听到窦氏的话,顿时火冒三丈。

    他站起身来,狠狠地打了窦氏一个耳光,说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只知道玩乐!”

    窦氏被这一巴掌打得愣住了,泪水瞬间涌上了眼眶。她捂着脸,不敢相信地看着李鸿基。

    李鸿基也意识到自己有些过分了,但此时他心中的焦虑让他无法平静下来。

    长安城内,恐慌的气氛越来越浓。守军们在城墙上紧张地巡逻,时刻关注着敌军的动静。

    而城下,冀国公府一系主力则静静地等待着进攻的时机,他们根本就不急于进攻长安,而想着能否在正式攻城之前,先吃下对方一部分援军再说。

    比如说袁绵侯。

    凤翔总兵袁绵侯非常郁闷。凤翔府位于金城和长安两地中间,如今大顺皇帝李鸿基要求李补之东进支援,他袁绵侯若是表现不积极,就有可能面临李鸿基和李补之这一对叔侄俩的两面夹击。

    迫于无奈之下,袁绵侯只能调转枪头,把进攻汉中的人马紧急调回来,再转而救援长安。

    不过,袁绵侯也留了一个心眼,他派出新兵数千人打前阵,被燕赵军骑营击败之后,他便立即后撤数十里,至永寿县境内才停了下来。

    袁绵侯在写给大顺皇帝李鸿基的奏折中,言道他兵力不足,需要等到李补之将军的人马赶到之后,双方兵力汇合一处,才能和冀国公府一系主力再战一场。

    而李补之此时还远在秦州,按照他的行军速度,估计至少还得有十天半个月时间,才能看到他的人马在长安府出现。

    袁绵侯知道自己不是冀国公府一系主力的进攻目标,他在永寿县境内立稳脚跟之后,便开始上山捉鸟,下河摸鱼,日子快活得不得了。

    但很快,有人偷偷地找到了他,让他陷入到了一种两难的心理挣扎之中。

    来人亮明身份,居然是保州府学教授傅检和以前闯王帐下的老兄弟李信。

    “你们俩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来到我这里,也不怕我一刀杀了你们。”袁绵侯十分凶狠地说道。

    对于袁绵侯的恐吓,傅检浑不在意,他自知背靠实力雄厚的冀国公府一系,任谁都得把他奉为座上宾。

    毕竟打狗还要看主人不是?

    真要是把他给得罪狠了,或者说是把他给杀了,难道不怕招致冀国公府一系今后的血腥报复?

    李信却有些尴尬,他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自来熟一般,找了一张座位坐下。

    原本,他也属于闯王帐下心腹,还和袁绵侯、李补之这些人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酒。

    但他后来遭到诸人排挤,被迫作为闯王李鸿基的特使,前往松江府,和时任松江知府周进洽谈合作事宜,结果却遭到周进软禁,失去了人身自由。

    周进甚至还胁迫他前往宝岛,替这厮管理那些曾属于闯王帐下的伤亡士卒家属。

    不过,随着周进逐渐势大,其治下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对比李鸿基,更符合他对明主的想象和期望,李信终于从李鸿基的铁粉,变成了周进的拥趸。

    在冀国公府一系,他至少不会看到抢夺财物、滥杀无辜、欺辱民妇等恶性事件发生,更不会因为坚决反对这些行为,而和冀国公府一系其他高层闹出矛盾。

    更为重要的是,李鸿基称帝时,封他李信担任海昏侯,充分说明这位大顺皇帝,在心中对于李信产生了一些芥蒂。

    在官场上,信任不绝对,就是绝对不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李信再转投李鸿基,不是纯属找虐吗?

    他安心在冀国公府一系缓慢发展,逐步升迁,现任燕赵副总兵,不比他当初在闯王帐下混得差。

    而且,他带领大批闯王帐下伤亡士卒家属,从鄂省前往松江府,又从松江府前往宝岛定居,长期共同生活与工作,彼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李信和这些人的命运,早已和冀国公府一系捆绑在了一起,即便李信愿意转投李鸿基,他身边部众也不会同意了。

    这次李信随同傅检过来,意在拉陇袁绵侯,即便短时间内,不能说服袁绵侯立即为冀国公周进所用,但也至少要保证,在冀国公府一系主力进攻长安的过程中,袁绵侯这一部分兵力最好按兵不动,不要给冀国公府一系主力增添麻烦。

    袁绵侯也不是说不肯投降,而是不肯立即投降。

    他当然不会说,冀国公周进还没有充分展现出定鼎天下的气象,还不足以让他在匆忙间立即下场。

    但袁绵侯也明确表示,他的先头部队已被燕赵军骑营所击败,在没有得到充分修整之前,即便他想要有所行动,也没有这个军事实力了。

    言下之意就是说,对于冀国公府一系进攻长安一事,他袁绵侯不再干涉。

    此次对外联络,傅检和李信算是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他们俩还不满足,还向袁绵侯兜售产自于保州兵工厂的四百步有效射程的燧发枪。

    “你们会有这么好心?”袁绵侯有些不敢相信道。

    冀国公府一系向外倾销燧发枪一事,袁绵侯早就有所耳闻,但西北这一块,也就汉中守将曹化蛟,因为曾和冀国公周进有旧,能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到军火。

    大顺这边各军头,虽然也能买到,但价格上可就没有那么实惠了。

    现在傅检、李信二人这么卖力兜售,价格又给得相对公道,是不是隐藏着什么阴谋?

    但他实在抵制不了物美价廉的诱惑,又担心这批军火被大顺一系其他军头得了去,让他的现有地位不保,便掏空自己内囊,一口气订下了五百支燧发枪和两万发子弹,打算先试用一番再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