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红楼天子 > 第147章 君与臣,兄与弟

第147章 君与臣,兄与弟

    国不可一日无君。

    帝业繁冗,想当一位好天子,不可能不累。

    这个道理,袁庆柏早就明白,早从景安、承泰两代天子身上深刻感受到。

    哪怕是过年期间,袁庆柏也只是在除夕那天得了一日清闲,元旦在保和殿进行了开笔仪,就意味着他这位天隆帝已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他已对自己去年的天子工作进行了总结。

    他于去年三月登基,一共当了十个月的天子,做了大大小小很多事情,但他自己总结起来,其实三点就可简单概括。

    其一,稳定皇位,缓和承泰年间造成的朝堂紧张气氛,调节各方面的矛盾,包括了朝廷和地方缙绅的矛盾,也因此更张了承泰帝的一些章程。

    其二,尝试了一些改革,比如钦天监、太医院之革新。

    其三,筹备大战准噶尔。

    袁庆柏自忖,这十个月的大周天子,他是称职的。虽不像承泰帝那般每常睡眠不过二三时辰,却算得上宵旰忧勤,算得上勤政。而且,他没有自矜自满,也没有耽于享乐。

    他也知道,路漫漫其修远兮,他的天子之路还漫长,未来国事纷繁,等着他躬亲探索,勤勉以赴。

    时值正月十四,明日即为元宵佳节,又称上元。

    上午,袁庆柏待在养心殿暖阁,正批阅着一份奏折。

    这份奏折是工部侍郎兼顺天府尹宋嘉涵所上,标题醒目,乃是《臣宋嘉涵为奏军机大臣汤承远、詹尔廷事》!

    “……汤承远、詹尔廷深受先帝隆恩,先帝遗诏中誉汤承远曰:‘器量纯全,抒诚供职’,誉詹尔廷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安民察吏,绥靖边疆,洵为不世出之名臣’,令二人配享太庙,以显皇恩浩荡。”

    “圣上践祚以来,遵奉遗诏,擢此二人为总理事务大臣,授以重权,寄予厚望。然,圣上御极未及一载,此二大臣竟擅权作威,各树朋党,彼此争名逐利,斗争之势愈演愈烈……”

    宋嘉涵的这份奏折,洋洋洒洒写了千字,主要就是弹劾汤承远、詹尔廷擅权植党,斗争愈炽。

    袁庆柏仔细审阅了这份奏折,反复审阅了三遍,却莞尔一笑,心中感叹:“不愧是宋嘉涵,真乃当今‘第一谏臣’了,真不怕死啊!”

    早在承泰年间,宋嘉涵就以敢言直谏闻名遐迩,多次向承泰帝谏言,有一回还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字,建议承泰帝“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

    幸而,承泰帝虽严峻刻薄,对宋嘉涵却赏识器重,未尝加以罪戾,不过,对于宋嘉涵的谏言,却采纳不多。

    袁庆柏登基后,宋嘉涵继续着“第一谏臣”的作风,短短十个月就已先后二十多次向袁庆柏谏言,所谏之事有大有小。

    比如,宋嘉涵谏言解除对原二皇子、原七皇子、原十二皇子的圈禁。

    比如,宋嘉涵揭发贾珍于国丧百日中纳妾,谏言惩处。

    又比如,因承泰帝驾崩百余日袁庆柏就移居圆照园,宋嘉涵有一次为此上奏折指责袁庆柏,后来又上奏折指责袁庆柏在圆照园居住时日过久。

    就在几天前,宋嘉涵上奏折指责瑞郡王袁庆树不务正业,倚仗威势,傲慢任性,肆意妄为。为此,他在宫里被袁庆树当面骂了一顿。

    而今日,宋嘉涵又将锋镝对向了汤承远、詹尔廷,将这两位实权宰相一起弹劾,劾的还是“擅权作威,各树朋党”这不小的罪名。

    难怪连袁庆柏都不禁感叹此人实乃“第一谏臣”,是个不怕死的。

    文死谏,武死战。

    像宋嘉涵这样的谏臣,若是放在历史上某些朝代,就会死于直谏,要么被天子处死,要么遭权臣害死。

    幸亏承泰帝不是这样的天子,袁庆柏也不是。

    跟承泰帝一样,袁庆柏也赏识器重宋嘉涵,既赏识其敢言直谏,也赏识其清正廉洁,还赏识其治政之才。

    袁庆柏未因直谏加罪于宋嘉涵,反而保护着宋嘉涵,且心有谋划,以后要利用宋嘉涵整饬吏治,严治贪腐……

    至于宋嘉涵此次的奏折,袁庆柏赞成一半,否决一半。

    袁庆柏作为初登大宝的天子,对汤承远、詹尔廷这两位实权宰相很关注,虽说不是事事皆在掌握,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对两人的了解,比起宋嘉涵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嘉涵在此次奏折中陈述的某些情况只是风闻,未得确证。

    据袁庆柏了解,汤承远、詹尔廷这两位宰相,确实已成两派相争之势。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袁庆柏故意为之!

    袁庆柏自从登基,一直故意引导汤承远、詹尔廷彼此斗争,互相拆台,他居中调节,不让一人压住另一人,务令平衡,让两人不得和睦共处,更不得互相勾结。如此,有利于遏制两位宰相的权力,稳定他这位新皇的皇位,加强他的皇权。

    此乃帝王术!

    显然,此事须把握分寸。

    此刻,袁庆柏审阅完宋嘉涵的奏折后认为,汤承远、詹尔廷现在还不至于达到“擅权作威,各树朋党”的程度,不过已是时候对两人警告一番了。

    另外,袁庆柏早有打算,待到时机成熟,要增加军机大臣的人数,如此也既能防患权臣,又能加强皇权。

    ……

    ……

    这日,汤承远、詹尔廷先后在养心殿被袁庆柏警告了一番,警告的语气有些严厉,让两人都心惊胆战了一场。

    袁庆柏登基以来一直厚待两人,赏赐颇丰,且不止一次微服到两人府上探视,过年期间就探视过。哪怕有时对两人有不满,一般也是温言相劝,严厉的警告,今日还是头一次。

    汤承远、詹尔廷都是忠臣,加上两人都知道袁庆柏警告得有道理,都不会因为这次被严厉警告了而对袁庆柏生怨怼之心,都自省其过。

    此事毋庸赘陈。

    且说,谦郡王袁庆松为了考查推广土豆、红薯、玉米,去年离京大半年,直到岁末方回京。

    袁庆松比起以前,肌肤晒黑了一些,也粗砺了一些,盖因大半年来他在各地奔波着实辛苦,没少上山下田,他的表现则让袁庆柏颇为满意。

    过年期间,袁庆柏已跟袁庆松、袁庆树这两位兄弟团聚过。

    今日正月十四,袁庆柏传唤两人进宫,陪何太后一同饮酒赏月,明日正月十五则不便宜。何太后在名义上也是袁庆松、袁庆树的母后,对两人都有些类似母慈般的感情。

    于是今日下午,当袁庆柏依然在宫内养心殿忙着国事,瑞郡王袁庆树坐着一乘华丽的轿子,来到了谦郡王袁庆松的王府,准备跟袁庆松一同进宫。

    此刻,袁庆松、袁庆树正待在书房。

    这是袁庆松的内书房,因他好读书,尤耽于诗词之道,这内书房的布置颇为考究。空间不小,却布置得井然有序。书橱书架林立,藏书不少,琳琅满目;壁上悬有名家字画,丹青妙笔;案上置有文房四宝,墨香袭人;又设炉焚香,青烟袅袅;窗外则竹影摇曳,景致幽雅。

    袁庆松一面品着香茶,一面对袁庆树道:“五弟,听闻前日你在宫里遇上了宋嘉涵,怪他弹劾你,便将他大骂了一顿?”

    袁庆树拿着一个精致的铜胎画珐琅鼻烟壶,打开精美的盖子,用鼻烟勺取出适量鼻烟,用手指蘸取后放在鼻孔下吸闻了一口,才回应道:“骂他是轻的,若非念及他还算个好官,我便要动手锤他一顿了,竟在折子里那般指责我,呵!”

    汉人吸闻鼻烟始于明朝,不过,明朝鼻烟进口很少,仅广东有人吸闻。

    景安帝在位时开放海禁,西方传教士携了大量鼻烟和鼻烟瓶来到大周,景安帝还找了一群擅长制作鼻烟壶的西方人,在皇宫里制作鼻烟壶。

    如今,鼻烟之习遍于大周,玩赏鼻烟壶也成了风尚,鼻烟壶甚至成了某些贵胄豪贾显示身份的象征。

    袁庆松见袁庆树当着自己的面吸闻鼻烟,已惯以为常,继续说着自己的想头:“宋嘉涵指责你不务正业,且倚仗威势,傲慢任性,肆意妄为,在我看来,皆非虚言。”

    袁庆柏登基后,给了袁庆树议政的权力,然而这位五弟却极少议政,而是耽于享乐,且有一些傲慢任性的行为。

    袁庆松继续道:“虽说三哥同你兄友弟恭,然三哥毕竟已贵为圣上,你若长此懈怠骄横,有朝一日闹了大事,或圣上对你失了耐心,恐有祸事了。”

    袁庆树将鼻烟壶收了起来,凝视着袁庆松,笑道:“四哥,我是任性惯了的。头里父皇在世,待咱们那般严厉,都未能驯服我,我这性子是难改的。而且,只要我真心敬重三哥,不闹出大事,三哥必能容得下我,且不会防范我有不轨之心!”

    袁庆松听到这话不禁怔住,双目直视着袁庆树,心中暗叹:“好啊,敢情这位不成器的五弟,竟藏着这般深沉的用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