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买活 > 175 大航海家虎哥

175 大航海家虎哥

    “草!”

    陆大红不由止住了往海鲜米线里加辣椒酱的动作,她有些不可置信地望着前来报信的侍女阿森,“他这么不能吃辣的吗!这款辣椒酱我觉得还好,不是很辣呀!”

    “这种南蛮胡椒,和东瀛的种类不同。家君在东瀛时也时常品尝青椒,并没有感觉什么不妥。”

    阿松的心腹侍女阿森,恭恭敬敬地伏在地上,用带有九州腔调的官话说着,“这个是小人亲眼所见的,在东瀛时,主母时常烹饪青椒,君上也相当的喜爱。因此昨日,甘统领的礼物到港之后,君上先不急着将那郝君书辣椒酱分赐下去,而是自己尝了一点,随后便下令将其封存。”

    由于这都是在外宅时发生的事情,主母阿松并没有亲眼见到,也并未在意一些酱料的去向——固然,酱料在此时可以是相当名贵的礼品,但十八芝家大业大,对于百十瓶酱料一时懒于处置,也是再正常不过。当晚郑天龙回来吃饭时,她便注意到,丈夫情绪低沉,似乎有很沉重的心事,还以为是小甘带来了什么不好的消息,不料半夜起来,听到丈夫吐露心事,原来是由于小甘带回的酱料,似乎蕴含了别样的政治暗示,因此忧心忡忡,对将来不表乐观。

    不论是因为想留在丈夫身边,还是觉得丈夫产生了误会,第二日一早,阿松便连忙遣了侍女前来,登船告知和她交好的陆大红,“……家君一夜都没有睡好,唉声叹气,似乎对将来十分担忧,刚吃过早饭便去船厂了,不知今日午饭会不会返回呢。”

    “我知道了,”陆大红也平静下来,她挑了一调羹辣椒酱放到面里,搅和了几下,又问阿森,“你吃过早饭了吗?在我这里再吃一点吧。”

    郑天龙早年在东瀛讨生活时,事业做得便很大,他所迎娶的阿松,也是九州岛有名有姓的大户之女,虽然表面上浸透了东瀛女子那和婉柔顺的精神,甚至比中原女子还要更加贤良淑德,但实在地说,阿松这几年留在东瀛,要为郑天龙打理家业、生意,若没有一定的质素是办不到的。

    包括她所信用的侍女阿森,也是内秀机灵,她知道陆大红是在邀自己品尝一下这所谓‘警告’的辣椒酱,便请陆大红为她打一碗汤,当下便有一个年轻的买活军,叫做于太平的,跑到后厨去,打了一碗海鲜清汤来,又放了一勺辣椒酱,笑眯眯地说,“请用,请用,先少放些,能多吃,再多放,这个很下饭呢。”

    阿森因为主君的体验,的确是深有戒心的,虽然看见一桌子吃饭的买活军使者,都在往自己的汤、饭里加辣酱,但第一口还是喝得很少,她的眉毛讶异地挑了起来,随后又喝了几勺,回味了一会,将一小碗汤喝得干干净净——因为喝得急还有些呛到了,连忙转过头用袖子掩着嘴,闷咳了几声,面上微红地谢罪,“阿森失态了,请陆将军恕罪。”

    “你也知道,我们这里是不讲究这些的。”陆大红也乘着刚才猛吃了小半碗米线,肚子占饱了一点,便起身回到舱内,取出了一瓶辣椒酱送到阿森手里,解释道,“这个辣椒酱,其实也不是我们买活军官府做的买卖,是本地百姓,拿了新出产的辣椒琢磨出来的吃食。我们中原种的辣椒,和东瀛传入的品种应该不同,东瀛的辣椒是青色的,我们的品种却是红色的,从前年起,收集了好几种,京城的皇帝赐给我们一种,在武林、金陵,又收集到了原本作为盆栽的种子,这几种杂交下来,培育出了一种很辣的品种,去年开始推广种植。所以这辣椒酱是要比东瀛的青椒辣得多。”

    “有些天然不能吃辣的人,吃青椒还无妨,但吃这种辣椒,哪怕只是一点点,也会口唇刺痛、满头大汗,必须大量饮水方能缓解,甚至他会觉得接触过辣椒的手指都火辣辣的,碰到哪里,哪里就一阵烧灼。按照六姐的说法,这是对于辣椒里蕴含的一种叫做辣椒素的东西,格外敏感的缘故。”陆大红指了一下人群中的谢二哥,“我们这位大将军,便是如此,他连青椒都吃不了,一点辣嘴唇都要红肿起来呢。”

    此次买活军派来的使者,的确规格是不低的,有谢六姐的兄长在,便不能说买活军轻慢了十八芝,不过阿森和主母私下议论起来,却觉得使者的首脑,似乎还是这个陆大红陆将军,按二老爷地虎的说法,陆大红也是谢六姐最为信用的武将,虽然是个女娘,但却不可以小看——他们倒不会小看陆大红的年轻,因为十八芝本身也是个很年轻的团队,二老爷地虎今年也就二十岁出头,才刚娶妻不到一年呢。

    这位谢将军,生得十分胖大威风,平日寡言少语,只喜爱带着买活军的使者们锻炼,若有本地的兵士好奇想要学习,他也一起教导。听到陆大红略带调侃的话语,他也只是哼了一声,一副不和陆将军计较的样子,只问道,“那你今日还去上课吗?你不去我们就先走了。”

    这群买活军的使者到平湖湾一个多月,别的事没有怎么做,花费了大量时间在开班授课上,主母阿松、侍女阿森都去上过她的课,而平湖湾这里有限的女子——多为海盗们的家眷,也有许多都去上课,这是她们中大多数人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成体系的教育,买活军的到来对于平湖湾的女子们来说也是很新鲜的。

    今日,因为阿森带来的消息,陆大红到码头上去给大家上课的时候,便带来了辣椒酱,并借由辣椒的扩散,说起了世界地理,她取出一张图让大家观看,“这就是我们生活着的天下宇内,我们此刻便在这里,而辣椒的发源地是在这里——”

    女子们便啧啧地赞叹了起来,“隔了这么长的一段啊!”

    “西洋人跑得可真远!俺们的船按说也不差,为何不能开过去呢?”

    “这其中也有缘故,西洋人的老家物产不太丰饶,生意是不够做的,庄稼也不太够吃,他们一直都在寻觅新的土地,种地、做生意,而我们华夏地大物博,什么都有,便是远航了出去,到了这些地方,也觉得穷乡僻壤,又有什么用呢?也带不回什么特产来。”

    陆大红便解释了起来,“便是南洋,那也是这些年来,实在活不下去的人家,才迁移过去的。这里便是南洋吕宋了。”

    此时能住在平湖湾的女眷,一般也都有丰富的航海经历,他们多数都是十八芝与手下海员的亲眷,搬迁到鸡笼岛耕种的百姓,都不在这里,而是在屏南一带——往常郑天龙也经常在屏南居住,这次是为了接待买活军的使者,才到平湖湾小住,他对买活军显然还是有提防的,不愿他们和那些刚搬迁过来,心思还没有完全定下的百姓多接触。

    平湖湾这里,一切都是刚刚兴建,虽然也的确繁华,但木料都用来造码头,造船厂了,屋舍并不宽绰,大多数客商都只能住在自己船上,但这里的物产是很丰饶的,常住民的日子也很宽绰,而且她们对世界地理的了解,甚至远胜于一般的官员,譬如此时她们还能在地图上指指点点,“这里便是夫人的老家九州岛了吧?”

    “是的,辣椒传入东瀛的时间,要比传入华夏更早几年,便是先传入九州,随后再传入武林、金陵。现在九州岛的百姓们听说已经有食用菜椒的习惯了,不过,他们的辣椒辣味少,不比我们的刺激开胃。我们的辣椒,现在已经琢磨出了好些吃法,辣椒炒肉、辣椒泡菜、辣椒泡酒,辣椒粉、辣椒酱,都是走得很好的商品。昨日到港的货船,也带了一批辣椒酱来,我们这里分到了三瓶,一瓶半斤,听说只要三百文,也不算十分的贵,上面一层可都是上好的红油。”

    陆大红便拿出辣椒酱来,又取出了切成小块的馒头,请大家品尝,笑眯眯地说,“若是能吃的,便觉得非常的开胃发汗,可以祛湿、壮元气,和胡椒是有些像的,只是便宜了许多,若不能吃的,会满头大汗,感到舌尖和嘴唇,凡是和辣椒接触的地方,都发痛,这有些像是吃槟榔,喜欢吃的人,极喜欢吃,不喜欢吃的人一口也碰不了。不过这东西和槟榔比要更好,槟榔对健康是非常有害的,也不雅观,但辣椒对身体健壮的人,却是只有好处,便是有些人吃了会胃痛、腹泻,那么不吃了也就没有关系,不会留下什么隐患。”

    这些主妇们,是非常能接受调味料的刺激性的,实际上,很多人也吃不了大蒜,觉得那味道太过刺激。而且在她们来看,对调味料的追逐完全属于人类的本性——糖也好、盐也好,为什么能卖得上价格,不就是因为大家都喜欢吃吗?若是鲜食,还有储藏问题,

    酱料和酒的生意,在港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关系到了民生的幸福度。她们便纷纷热情地品尝起了辣酱,并彼此议论了起来。

    “很下饭呢,只这么针尖大的一点,可以下这么一块馒头去,嘴里还咸滋滋的——确实也开胃!”

    “很辣吗?倒觉得不如茱萸,和花椒相差得不多。”

    的确也有一个女学员,吃了一点便满脸通红,忙着到处寻水,众人都发笑了起来,除此以外,大家是公认这个酱很划算的——最关键是经吃,这些主妇们,不是儿子在船上,就是丈夫走海,船上的伙食成了她们的心病,一款不易坏,而又很经吃的酱料,一瓶至少能吃上一个月的酱料,别说三百文,哪怕一两银子,也是舍得买的——这些主妇们手里并不缺钱。

    “这个酱我们这里也没有多少,听送酱料的人说,是你们甘统领买回来试吃的,他买了一百多瓶,应该都在天龙军主那里。”陆大红笑道,“我不过是帮他绍介绍介,你们要买,自己设法吧。来,今日教几个生字,就教红油辣椒酱,大家先用拼音来进行拼注……”

    买活军是习惯了一天只上半日课的,这安排适合这年代的大多数人,尤其是主妇们,一大清早打发了家里人的早饭,便来上课了,下课后回去正好捎带手买些海鲜,或是新出缸的泡菜——鸡笼岛的气候要比泉厦都更暖和,按照陆将军的说法,终年都受到鸡笼岛暖流的影响,这里的作物,一年是可以三熟的,而青菜也可以一年不间断的耕种,澎湖湾里也有一些家眷自己开凿的菜地,不过风大,收成不算很好,仅够自己吃的。在鸡笼岛本岛的农户,则已经可以自己收获青菜,很多人用买活军的糖和盐,还有外来的醋,做酸甜口的泡菜,带到澎湖湾来卖,那些跑远海的船都是成缸成缸的买。

    买点泡菜,买一条肥肥的鲳鱼,回到家里,把自家种的红凤菜割了一点,切一抿子猪油炒了,再滴一勺虾油,便是本地人很爱吃的清炒红凤菜。下一点买活军的糖在锅里,烧起糖色来,红烧鲳鱼这就有了,出锅前喷一点镇江香醋,香味扑鼻,还有一碟泡菜,一整锅大米饭,若是在中原内陆,农户过年都吃不了这么好,而鸡笼岛这里,物价的确是廉宜的,贵的其实是调料和大米——所以能为她们带来物美价廉的调味品的买活军,在主妇们心中形象本就很好,现在,有了辣椒酱,哪怕什么大船的谣言都是假的,她们也益发地信奉起六姐天妃了。

    “可听说了,昨日来了一批新的辣椒酱,是甘统领带回来的……”

    午饭桌上,不少主妇都和自家的丈夫提到了这件事,郑地虎的妻子林氏也说了起来,“这是什么好东西,怎么没听你说起呢?我尝了一口,便知道你一定是喜欢的,莫不是在那里时,这东西还没有得卖?”

    郑地虎是好吃辣的,回岛上后几次和妻子提到了辣炒海瓜子、辣炒海螺等,极言风味之妙,此时听到红油辣椒酱,也是一怔,道,“买活军那里的新东西真多,不过回来一个多月,又折腾出了什么新东西?你怎地不拿一瓶回来呢?”

    以他在十八芝中的地位,以及平湖湾物资的丰饶,要一瓶酱根本不算什么事,林氏便把这酱的来龙去脉说了,“既然收在大哥那里,听大嫂说着,还没送入家库,那便应当是先要分给叔叔伯伯们,咱们且等等再说。”

    又道,“今日阿森是和陆将军一块过来的,大嫂派她去,不知是和陆将军商量什么事。”

    郑地虎一听,便也叹了口气,有些抱怨,“已经一个多月了,大哥不知还在犹豫什么,他是只见了买活军的恩,未见买活军的威——”

    还要再说,见厨娘捧着菜上来,便不讲了,只道,“今日吃马鲛鱼么?我从云县带回来的线鸡呢?还有几只?那鸡再养就老了,不如杀了炸着吃,拆了鸡架,先卤后炸,再炸鸡翅、鸡腿,鸡胸肉也能腌起来,做铁板鸡里脊吃。”

    “相公说得是。”林氏便道,“那鸡子只有一只了,本想是等五日后你小生日时做的,既然这样猴急,那今晚便差人收拾了来做——”

    郑地虎一听,顿时便纠结起来,依依不舍地道,“罢了,还是等五日后吧,到时候把大木接过来,这小子,上回吃了鸡翅,便成日惦记着,最后一只鸡,不和他小子一起可不行。”

    林氏也是莞尔一笑,因问道,“小甘带回报纸没有?可有出什么新话本?”她平日在家闲居无聊,自从上了课,识得拼音了,便很热衷于看从前不要看的报纸和话本。

    “不知道,若有,昨日应该就送来了。不过下午大哥或许会把仙器送来,若还有一点电,你也可以看看仙画。”

    其实,从郑天龙送仙器来充电的频率,便可看出大哥心中其实也是犹豫不决——郑地虎在船上没少摆弄那仙器,甚至很热衷于给别人录像,只可惜,他的大多数手下,虽然对仙器颇为敬畏,但却没有谁和他入镜时那样丢脸。

    按照买活军吏目的说法,经常录像、删除什么的,会很容易耗电,不过即使如此,郑地虎手里的仙器也能做到三四天一充电。而这仙器自从被大哥要去开始,隔天充电那都是最起码的,而且绝不是只看仙画看出来的,由于仙器是让郑地虎来传递的,他经手时偶尔也摆弄几下,在仙器内部很多其余的地方发现了大哥的印记,比如说大哥也拍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些极其突兀的图像得让他辨认好久——比如一片模糊的绿,郑地虎想了半天,这才自己试验出来,大哥是对着叶子不断的扩大镜头……似乎是想拍叶子的内部。

    此外,他还在仙器内置的一款叫做‘贪吃蛇’的神奇游戏里,发现大哥留下的分数,大哥甚至触类旁通,自学会了输入拼音,留名为:泉州郑天龙是也。和郑地虎的‘大航海家虎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这些大哥是不会承认的就对了,有时候郑地虎还因为把玩得太过,把充电后的仙器送过去时,电量并未显示为100而遭到了警告。自那以后,他就只在收仙器去充电时,偷着用剩余的电量玩一会。

    “虽说那仙画也是令人叹为观止,但也看了数十遍了……”林氏却是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若是能看到你所说的,那种在极大屏幕上播映的仙画,那就好了……”

    这仙画,连郑地虎都是听人说起,自己并未看过呢!郑地虎一下也就被勾起了心事,叹道,“这要看大哥的了,不过无论如何,大哥当也看得清楚,打,肯定是打不起来的了。”

    这一点,十八芝中所有人都是认可的,事实上,十八芝内部也的确面临着较大的分歧——不过分歧点也只是到底是立刻完全答应陆大红提出的条件,彻底归顺谢六姐,还是试着再讲讲价钱而已。

    打,怎么打?不说这个梦幻一般的大船,那一艘俘虏十艘的新闻大家都看了,射程比自己的炮远,射击精度比自己的炮准,这红衣小炮成为了海战中无解的存在,更不说买活军压根没有迷路的危险,随时便可以驶向深海——他们手里甚至还有洋流图!又能分星定纬,这世上所有的船迷路,他们都不会迷路。

    打是肯定不打的,生意也是一定要做的,因此十八芝不论是哪一芝,对买活军的使者都很客气,郑地虎甚至不是最巴结的那一芝。但……不论是东瀛人还是西洋人,最多也就是要求十八芝做买办而已,是不会干涉他们内部的事务的。要说彻底归顺,这……他们这些老海狼之所以来到鸡笼岛,不就是不甘于人下吗……

    也因此,鸡笼岛这里的态度,多少是有些僵持住了,虽然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此时的敏人来看并不是很久,但却让见识过了买活军速度的郑地虎有几分心痒难耐了,他沉吟了许久,便对妻子说道,“不如这样,下午我去要酱,再劝大哥几句,你看如何?”

    郑地虎和这个新婚妻子,感情一向是很好的,也很肯听林氏的劝,尤其是从云县返回之后,可以说是大力栽培妻子,非常鼓励她去买活军那里上课。林氏觉得丈夫逐日来的变化非常可喜,也让她说话时仿佛都多了一丝底气,也不知为何,脑子仿佛因此还更明白了许多,闻言沉吟了一番,便道,“其实,与其去见大哥,倒不如去见陆将军……”

    说着,便对郑地虎说出了一番话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