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买活 > 658 卡Bug的知识教

658 卡Bug的知识教

    “船到啦,船到啦——从吕宋来的船到啦!报纸到啦,谁要报纸啊?抄本五块钱,原本二十块,新书预订了,两百一本,最低价,保证能买上!”

    虽然已是十一月中旬,但正午时分,占城港的太阳却依旧辣的,在城外海边的椰林底下,到处都是午休的脚力和小商贩——棕绳在本地是便宜的,谁都坐下来搓一把,自从买活军来了之后,布料的价格也立刻下跌了,因此吊床也比之前普及了,即便是脚力,攒上几天钱也能拥有一张吊床,在此之前,他们休息时很多只能睡在光光的地面上,或者是一领破旧的苇草席,吊床对她们来说,还算是小小的奢侈品呢。

    现在,经过一年多快两年的经营,占城港这里的风貌已经很有些不同了,椰林里吊床一排排地挂着,脚力们藏在阴影中,惬意地吹着海风,让吊床微微地摇晃着,甚至很多人的吊床下方还放了一两双草鞋——这是从华夏人,或者说从汉人那里学来的风俗,本地的土人本来全是赤脚,就没有穿鞋这个概念,但现在他们也学着汉人的作风,开始给自己编草鞋了。

    一来,穿鞋可以使得脚底板免受苦楚,从前他们一天的活并不多的时候,脚底板还算能承受得住,可现在,占城港的生意很好,每天的活干不完,货物也沉重,就算磨出了老茧,脚底也有承受不住的时候,穿鞋还是能够分担一些对足底的磨损的;二来,本来这些土著是不会编草鞋的,可现在,他们时常去知识教做礼拜时,传教士会布置下苦修作业来,编草鞋就是很常见的苦修作业,这些虔诚的土人,可不就一举两得了吗?

    脑子更灵活一些的,还发现他们可以通过不断的苦修编草鞋赚到一点钱呢:知识教是不接手有形物质的供奉的,金钱也好、物品也好,都不接受,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敬奉就是苦修,如果能把苦修的产物换来金钱,通过金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且记叙下来,送到组长那里去,还会得到组长的夸奖,因为这也算是他的功德。

    比起砍掉自己的手脚献祭,又或者是把自己的儿女、妻子用来献祭,或者是通过没日没夜的绝食来表达这样虔心,以学习来受苦,在逻辑上是有些似是而非的,一方面,它的确和其余所有宗教一样,都是通过对近期享受的克制、近期痛苦的忍耐,换取远期的利益——

    知识教的信徒,用学习的痛苦表达自己的虔诚,受到居住在黑洞中的上神的眷顾,在死后成为黑洞上神的一部分,在那里永久地享有对万事万物的透彻,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和其余宗教中,克制着享受,把所得中最好的部分供奉给神灵,确保自己在死后也能过上好日子,或者是确保这样的好日子能够永远持续下去,这种思维的逻辑,其实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如果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待的话,几乎所有的宗教,其实都包含了对眼下短期的节制,这也是为何,在占城港或者其他许多地方,人们都认为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因为倘若没有宗教帮助的话,似乎人们就无法节制过度的,而这种互相碰触,会带来秩序的混乱:譬如说,在野外,一伙人遇到另一伙人,看上了另一伙人穿着的一件衣服,在这样没有律法也没有官吏的地方,是什么阻止这一伙人去打劫另一伙人呢?

    除了对成功可能的疑虑之外,也就只有对死后世界的考虑了,几乎所有的宗教,都会宣扬在死后,人的一生会有一个最终评价系统,这样能帮助大多数信徒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宗教积极的方面,另一方面,它也能缓解百姓对死亡的恐惧,只要相信一个宗教,那么,面对亲人或者自己的死亡,总能多些平静,百姓们信奉宗教,付出的是金钱和时间,也能获得对自我的约束力,以及对死后世界的一点盼望。他们几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等式——用金钱、时间和一点痛苦的付出,来买进自我约束以及心理上的宽慰。

    曾经在占城港流行的多种宗教,虽然教义完全不同,可仔细捉摸的话,这个等式总是能够成立的,只是重点不同而已,从古典的多神教,到婆罗门教,再到各种各样的一神教,有些在威吓,有些在诱哄,但根本上总是在要钱、要人力。可是现在,知识教出现了,它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不同点——虽然也要求信众付出时间,但,信奉知识教是不用花钱的,还一样能获得对自我的约束力,对死后世界的盼望,以及对未来安稳生活的保证!

    甚至,如果稍微聪明一点的人,他们在信奉了知识教之后,通过苦修还发了大财,治好了亲人的顽疾,从港口的脚力,一跃而成大商人、大官吏,还有一些人被选拔到了知识神在世间的使者谢六姐身边去侍奉了!

    这些事迹,不是传说,不是故事,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真事儿,这一年多以来,占城人看到太多例子了,聪颖的孤儿入教之后,从苦力一步步做起,现在成为了港口的商人,得了一场怪病之后,身上装满了脓疮,被家里人厌弃的贵族小少爷,入教之后,脓疮被治好了,甚至连疤都完全脱落了,现在去做了知识教的传道士……这些例子数不胜数,简直……简直就像是城里的几间商铺,原本卖的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可突然间有一家新商铺,不但价格是别的商铺的几分之一,卖的东西更是好得不能再好,别说商铺了,就是皇宫里也没有这么好的货物。只要走进商铺,店家就把这么好的东西,用几乎白送的价格卖给你!

    信仰当然是很严肃的事情,但归根结底,这里面的道理和买卖是完全共通的,占城港的许多土人,都没有去商铺购物的经验,但只要把商铺换成摊位,将这个道理比喻给他们听,他们也会连连点头的——人总是在做更划算的选择,这样的商铺,注定会顾客盈门,把其余商铺都排挤得只能关门大吉。就好像这一年来,知识教几乎以传统宗教无法比拟也无法抵抗的迅猛之势,席卷了整个占城港,不论贫富,国民均以入教为荣,甚至就连占人的国君,都皈依入教,公然宣布自己聘请了知识教的祭司来做自己的私人教师。

    现在,知识教的学习小组已经完全遍布了全城,蔓延到周边的乡村去了,时不时地就能看到学习小组的组长,神情严肃地赶路前往教堂——这些传教士,他们一样是非常忙碌的,因为他们也承担了传播知识的责任,虽然已经完全掌握了知识教给大多数信徒布置的入门苦修,但还是总要抽出时间,去多掌握几门苦修技艺,这样才能更好地考验想要入门的信徒。

    所谓的入门苦修,是根据学习小组的设点而因地制宜的,比如说,对于设置在农村田间的学习小组,组长一般来说会给农民布置的苦修,就是按照买活军传授的方法种一块田,确保他们学会堆肥、播种、拔草——这对于从山间刀耕火种的部落里走出的占人,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苦修了!

    除此之外,能从一数到十,认识这十个数字,就算是完成了苦修,成为了正式的知识教教徒,能享受一些教徒专属的好处了,譬如说,有时候会在学习小组里开的义诊,以及偶尔会分发给优秀信徒的铁质餐具,一年中有几次时间,最优秀的信徒还能享受圣餐——从遥远的北方运来的罐头,那些罐头里有珍贵的肉类,滋味让人一吃就忘不了。山间的土人们,经过三个月的苦修,学会了种田,在新的安居地便可以开始劳作了,他们哪怕一年只种两轮水稻,收获也比从前多得多了,足以养活所有新生的人口,生活也安稳下来,人们也不像从前那么容易生病,部落里总是时不时地在死人。

    而在城里呢,学习小组布置的苦修,则是认识拼音,用拼音来标注占城的土话,同时是学会一百以内的数字,还有加减乘除——这种苦修是受到了小商贩们的广泛欢迎的,甚至还有人格外申请了‘学会说汉话’的苦修,因为这对他们的生意极其的有利。现

    在,会说汉话,在占城港这一带简直太好做生意了,因为这里现在来了许多许多的汉人,他们有来这里定居的,也有来这里做生意买木头的,因为占城港在大规模的开垦良田,这也就意味着有非常多的千年古木被砍伐下来,其中不乏贵重的酸枝木、红木,这些汉人商人,在占城港要吃饭,要向导带路,甚至还有城里不够住,住在船上的,这些在海边休息的脚力和小商贩们,有一多半都是等着做他们的生意呢!

    “什么,报纸来了?!”

    孩子们的喊声,惊动了林间摇曳着的吊床们,吊床就像是怪兽的嘴巴,突然间仿佛得到了什么命令似的,噗噗地往下吐人,人们下饺子一样地落在地上,半点也没有耽搁,立刻便趿拉上草鞋,向着港口边飞奔过去,张望着远处缓缓靠近的大商船。“真的是吕宋的航船来了!”

    “抄本四块钱,原本十五块,多少都要!”

    还不会说汉话的小商贩,立刻就和这些会说汉话的小孩子讨价还价起来了,这是土人商贩内部的生意,虽然大家都一样在港口边混,但会说汉话,哪怕不算太流利,能赚的钱也就硬是多了一份——这些小商贩们,很多都发狠了想把自己的孩子舍给知识教几年,让他们在教堂中做杂活,只要给点猪食就行了,他们认为这也是一种苦修,只要教堂能让他们学习汉话作为苦修,那就是值得的。

    “还有新书,所有新书都要,给多少我们收多少!”

    “价格是不讨价还价的!”

    “怎么不讨价还价了?!我们虽然不会说汉话,但我们知道,你们在船上买货物,也和那些商人们讨价还价!”

    吕宋的船要来了,这个消息,在港口这些吃外贸饭的人,他们的争吵中很快传遍了全城,半下午,太阳稍微转到云层后头去,凉风开始起来时,城外也比之前更热闹得多了,城里的,靠海那些村子里的百姓,很多都来港口边凑热闹,望着天边的大船,缓缓靠近——从看到帆影,再到船靠岸,有时候得要多半日的功夫,如果是遇到潮汐,等个一两天的都有。尤其是现在有了千里眼,那从瞭望到靠港,时间差可就更长了。

    “错不了,看形状,颜色,就是吕宋来的航船!”

    除了土人以外,新的一批看客也过来凑热闹了,和土人不同,他们说的是华南口音很浓郁的官话,而且,比起土人们那种迎接新生意的兴奋,这些汉人的情绪多少带了一点忧虑,“也不知道这船上有没有六弟他们——这一次若没有接到,那就空了两个船期了,若连给咱们的信都没有,那就只怕……”

    “唉,你们这还好,这人在何处,总是有个说法的,船上没有,那就是在上一次写信来的地方呗,是哪里,鸡笼岛还是吕宋?”

    在他们身边,也有相熟的汉人林场主,有些忧虑地说起了自己的担心,“我们老家还不知道怎么样了呢!您也知道,我老家是广府道的……唉!这都半年了,也只收到一封信,只盼着家里一切都好,还能平安吧!”

    占城这里,对于华夏本土的消息,大概要迟滞三个月左右才能收到消息,因为要计算消息被收集到船上,船只启航的时间,因此,这会儿大家已经知道了广府道的动乱,买活军出兵,但对结果却还不甚了然。这些出海的华人们,自然也焦心地等候着家人们的消息,每次船来,必定要前往探看。今日也是一样,到了晚上,他们就直接租了吊床,睡在海滩上,船只在曙色中刚一靠岸,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拥上前去,大声地喊叫了起来。

    “老六,六弟、黄六儿在不在!”

    “二哥!我在这!我在这儿呢!”

    甲板上已有旅客兴奋地跳跃了起来,和亲人相认了,“上一期船我都买到票了,却得了痢疾!托人带了信,你们收到了没有?!”

    这口信大概是已经遗失了,这也是常有的事情,并不妨碍堂兄弟们重逢的喜悦,刚一下船,两人就狠狠地抱在了一起,“老六,船上受苦了吧!”

    “还成!多亏了是在鸡笼岛得病,医生技术好,我恢复得快!几乎没有什么感觉!二哥,来,这是我这次带来的兄弟,以后我们糖厂,便更加如虎添翼了—”

    这是搞甘蔗田、红糖厂的,兄弟久别重逢,喜气盈盈往回赶时,搞林场的张阿定,却是从水手那里得到了一个让他很不安的消息。

    “什么?!广府道已经全失陷了!”

    张阿定不由失声喊叫了起来,“尤其是敬州,更是战事最激烈的地方?”

    很显然,敬州正是他的老家,乘客们纷纷同情地望着张阿定——他的双眼已经不自主地发红了,但事实不会因为他的情绪而有所更易,有些乘客已经接口说起了广府道的情况。

    “确实是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敬州那里很多人都被强制迁徙到南洋来了。”

    这一身馊味的汉子,往后比了比空茫的海面,“在我们之后,还有一艘船从吕宋来呢,运的就都是各地迁徙来的客户人家,你姓什么?张?也是客户人家?原籍敬州?”

    旅人叹了口气,拍了拍张阿定的肩膀,“那,在这儿多等几日吧,说不定下一艘船上,就有你们的亲友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