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家父李隆基 > 第二十五章 碛西节度使

第二十五章 碛西节度使

    李岫、韦坚、王鉷,无诏命,不敢入寿王宅。

    韦坚敢去少阳院,那是因为太子妃是他亲妹妹,符合至亲这一条,其它两人压根就不敢进十王宅。

    那么李琩离开王府,外出射箭,其实就是给别人提供与他见面的机会。

    他奏请给李隆基新修内库,是为了讨好他那个老爹吗?不是的。

    他们父子之间,已经没多少亲情可言了,要不是三年前基哥一日杀三子,影响太坏,他现在杀李琩都不带眨眼的。

    当年那一场震惊天下的大案,也将本就胆小的诸皇子们,吓得更胆怯了,大家一个个的,也都比从前老实本分许多,让李隆基安心不少。

    不要以为虎毒不食子,这里的虎,是母老虎,雄虎在交配之后就啥都不管了,雄狮稍微强点,雄性幼崽长大点才会赶出狮群。

    雄性父子本来就是竞争者,人类也是在繁衍数万年之后,才逐渐摒弃这一野蛮天性。

    曲江池坐落在长安城东南角,引曲江水入城,修筑园林,隋朝时候叫做芙蓉苑,是皇家园林,不准外人入内,唐朝不一样,谁都能进。

    这里是长安最大的休闲娱乐场所,正经的那种,马球场,射击场,驯兽场,斗鸡场应有尽有。

    不过这里的射箭场虽然不要门票,但要看你的身份,普通人是不能进去练习射箭的,因为你不是君子,射箭是君子应该掌握的技能,不是你。

    射箭场被以木栅栏,圈成了六個大方块,称之为六围,六座箭场大小不一,大的直接可以骑马射箭,最小的专供贵族女子射着玩。

    李琩身边带着的杜鸿渐、李晟、武庆,这都是擅射之人,尤其是今年只有十四岁的李晟。

    这小子的爹,是陇右镇西军副使,他爷爷是陇右积石军副使,都是副的,不是正的,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他们家在陇右是地头蛇,老家就在洮州(甘肃省临潭县)。

    李琩之所以将年纪这么小的李晟弄进了王府,是因为李晟今年年初,跟着母亲王氏住进了京师,而且早早开始疏通门路,等到十六岁,就要报名武举当中的,军谋宏达材任边将科。

    李琩射完一轮后,坐在长廊内观看着李晟射箭,不得不说,天赋这种东西,真是怎么追都追不上。

    筒射,平射,步射,这小子都是弦无虚发,十能中六。

    “若非之巽(杜鸿渐字)举荐,我怎能得此良材?”李琩朝身边的杜鸿渐笑道。

    杜鸿渐入王府最早,原本是二十郎延王李玢的幕僚,但是因为李林甫不待见杜鸿渐,所以颇受李玢冷落。

    而李琩熟知历史,知道杜鸿渐是一号人物,于是给要过来了。

    延王玢恨不得早早送出这个烫手的山芋,所以很痛快就答应了。

    王府幕职,在李隆基以前,绝对是个好职位,但现在,随着亲王地位大大下降,他们自然也就不行了。

    而杜鸿渐,走的还是最有前途的进士科,还及第了,七年了辗转两座王府,位置依然不动。

    没办法,杜鸿渐已故的族叔,前宰相杜暹,与李林甫有矛盾。

    其实根本算不上什么深仇大恨,也就是杜暹从宰相位置下来之后,接任了李林甫的礼部尚书,在里面换了几个李林甫的人,结果把对方给得罪了。

    以至于当年的杜暹和现在的李琩几次帮忙,想要让杜鸿渐调任升官,都被李林甫给压了下来。

    谁让李林甫是当今朝堂,最小肚鸡肠的那个人呢。

    杜鸿渐笑道:“属下也是为了人情帮忙,没曾想殿下直接就让良器(李晟)进王府了。”

    他的族叔杜暹,曾任碛(qi)西节度使,与陇右河西的镇军联系颇深,李晟的父亲李钦,就是走杜暹的路子,想要给儿子谋个前程。

    碛西节度使,听起来有点耳生,不知道还以为是个小地方,实际上,是大唐在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下设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

    “良器为良材,可惜王忠嗣遗漏了,不然也轮不到我,”李琩笑呵呵道。

    李晟的生母王氏,出身太原王,与王忠嗣同宗,但是在唐朝,一般涉及到子女前程问题,都是先走父亲这边的门路,实在走不通,才是娘家。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自家子弟都没安排明白,有时候确实也无力帮助外嫁的女儿。

    人家王忠嗣不是看不出李晟是块料子,奈何年纪太小了,本想着等几年王氏再求上门的时候帮忙,结果被李琩给捞走了,这下子,他也就彻底不用管了。

    “王忠嗣那笔钱,不好要啊,”李琩借着话题继续道:

    “朔方皆为骄兵,韦光乘欠饷三年,如今更换节度,边将们肯定都在盼着继任者补饷,王忠嗣深知其理,所以会赖着不走,李林甫拖久了,王忠嗣自然会着急。”

    杜鸿渐不解道:“太子应该会帮忙的,十万贯不多,根本就填不了朔方的窟窿,这么点钱,合东宫与王忠嗣之力,要不来?”

    李琩点头笑道:“因为李林甫压根就不想给,如今我又借着给圣人新修内库,户部肯定要额外拨钱,李林甫更有借口推诿了。”

    “边疆大事,不能这么干吧?明年万一突厥真的内乱,我们岂不是错失机会?”杜鸿渐摇头叹息。

    李琩拍了拍杜鸿渐的肩膀,笑道:

    “王忠嗣的安排,本是圣人内定,李林甫口头举荐的,但是李林甫并不希望此人压阵朔方,他是在倒逼王忠嗣主动请退,那么除了王忠嗣之外,朔方还有谁可以坐镇呢?”

    杜鸿渐思索半晌后,还是摇了摇头。

    李琩凑过去,小声道:

    “安西都护府都护,田仁琬。”

    杜鸿渐嘴角一抽,诧异道:“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吧?圣人会同意吗?”

    如今大唐在西边的三大军事区域,

    河西节度使,是去年刚立了大功的盖嘉运,本来还兼着陇右节度副使,结果因为来长安献俘之后,赖着不走,被裴耀卿给弹劾了。

    当时基哥一怒,撸了他的副使之位,顺带着把正使荣王琬也给撸了,将陇右交给了皇甫惟明。

    到底李隆基是冲着盖嘉运还是荣王琬,李琩比较倾向于李琬。

    人家盖嘉运赖在长安,也不是多大的事。

    那么现在西域掌管两个都护府的碛西节度使是谁呢?是李林甫遥领,上一任是盖嘉运,再上一任是皇二十子,延王李玢,杜鸿渐的老上司。

    安西都护是田仁琬,李林甫的人,北庭都护是夫蒙灵察,盖嘉运的人。

    众所周知,大唐最能打的,就是安西军,下来才是陇右。

    那么由田仁琬调任朔方,负责明年的战事,其实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人家不比王忠嗣差多少,只是名气没他大。

    关键是田仁琬坐镇朔方的话,那十万贯李林甫就不会再拖了。

    拖这个字,很有巧妙,王忠嗣不肯让,那这笔钱就一直在筹集当中,让出来,钱立马就筹备完毕。

    不是我故意拖延啊,纯素凑巧!

    李琩笑道:“朝堂的水,深得很,每一项任命,都是权力博弈后的结果,别说朔方节度了,我几次想将你推荐至兵部,尚不能行,为什么?别人不愿意,而我呢,拿他们没办法。”

    杜鸿渐忍不住苦笑道:“那殿下又觉得,王忠嗣会让吗?”

    “不会的,”李琩笑道:

    “十万贯嘛,小钱,太子若真心为王忠嗣着想,肯定会想办法的,户部尚书赵国公王琚,倾向太子,眼下恐怕会跟李、牛二人因为这笔钱,大斗一场。”

    杜鸿渐恍然大悟,心中直呼佩服,这就是为什么,他一个进士,在寿王府担任一个小小幕职,一点都不觉得失意,因为他在李琩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而学到的这些东西,会是他将来厚积薄发的最大本钱。

    十万贯,真不算大钱,李琩都能拿的出来,太子自然也可以,王忠嗣也有。

    但是呢,朔方的钱,叫做欠饷,你不能拿自己的钱,去补国家的亏空,那叫什么?打皇帝的脸,怎么?你收买边军,想造反不成?

    要是真能自掏腰包的话,恐怕王忠嗣早就拿钱去朔方了,跟李林甫他们费什么劲啊。

    射箭场上,一直到傍晚时分,内史严衡来报,李林甫的儿子,李岫来了。

    “四郎耍几把?”李琩笑着递给对方弓箭。

    李岫也是一身戎装,在隔壁的三围已经耍了半个时辰了,直到到日头下落,他才找上门来。

    接过弓箭之后,李岫射了几轮,随后将长弓扔给一旁的随从,坐下道:

    “休沐过后,寿王怎么也得给圣人一个交代了,想好了没有?”

    他跟李琩是老熟人,交情还算不错,如今知道韦坚在打新库的主意,所以一直派人盯着十王宅的动静,得知李琩来了曲江池,他便也跟着来了。

    “没想好,”李琩笑道。

    李岫一脸着急道:

    “伱该不会倾向韦坚吧?这个啖狗肠如今可是太子的一条狗,东宫有意举荐他为陕州刺史,一直被我阿爷压着,你要是给他这个机会,我阿爷可就压不住了,孰轻孰重,你心里清楚。”

    最了解韦坚的,正是李林甫,所以才害怕韦坚起势。

    李岫从前不认为李琩会拒绝他,但现在不一样了,韦坚都能抛弃他阿爷,投靠太子,人家寿王和太子是兄弟,为什么不能呢?毕竟眼下尘埃落定,两人已经没有竞争关系了。

    李琩淡淡一笑:

    “我是真的还没有想好,你明白的,我现在不敢得罪太子,一个嗣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啊。”

    “有我阿爷,你怕什么?”李岫道。

    李琩笑而不语。

    你爹才是最不值得信赖的,还不如太子呢,李琩很清楚,自己在李林甫眼里一旦没有价值,人家根本不会管你的死活。

    而李琩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