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内塔正在大发雷霆着。
叙利亚内战平息,让他很不高兴,。
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这是与以色列国土接壤的,也是与以色列关系最差劲的。
这四个国家结成了同盟,真正的攻守同盟,使得以色列感受到巨大的威胁,是那种事关生死的大威胁。
牵一发而动全身。
打一个国家,其他三个国家都会采取军事行动对付以色列。
这让以色列都不敢轻举妄动。
叙利亚内战,叛军背后支持的势力不言而喻。
对于叙利亚,以色列的敌视态度丝毫不下于巴勒斯坦。
因为叙利亚控制着戈兰高地,那是真正的军事战略高地,对于以色列而言是如同锋铓在背。
只要叙利亚控制戈兰高地一天,以色列就没有战略主动权。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范围之内,这句话哪怕到了现在也没有过时。
在戈兰高地的叙利亚大炮射程范围的以色列国土,理论上都是不安全的。
而且叙利亚控制的戈兰高地,那可是被称为中东地区的‘水塔’,每年年降水量500-800毫米,以色列国内使用的40%的水源都是来自这里,以色列都得跟叙利亚买水。
戈兰高地居高临下,是真正的战略要地,从戈兰高地可以俯瞰以色列和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战略地位可想而知。
以色列没有一天不想重新夺回戈兰高地的控制权。
甚至不止一次怂恿美军充当维和部队,进驻戈兰高地。
只是美国一直有所顾忌,不曾答应以色列的要求。
原本还想着,叙利亚叛军发展壮大,至少拖住叙利亚政府军,等到双方消耗得精疲力尽的时候,以色列便采取军事行动,夺取戈兰高地。
现在这个计划随着叙利亚叛军被消灭而破产。
更让内塔忌惮的是,此次阿联军展现出来的军事力量。
这简直是让内塔很是不爽,毕竟与阿拉伯的冲突,这是涉及到生存空间。
以后总难以避免,阿联军会介入战争。
毕竟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都是阿盟的一员,理论上都是可以请阿联军进驻的。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不断收集到相关情报。
随着这些年,无人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战场,美国对于无人机的重视也在不断地往上提升。
在无人机领域,美国开展是非常早的,早在1915年,美国的斯佩里公司和德尔科公司就曾研制出第一架无人机,这架无人机总重只有272公斤,由1台30千瓦的活塞式发动机作为动力,装在一个4轮滑车上,草地上铺设滑轨。随后,美国陆军的查尔斯又研制出一种无人机,并取名为‘凯特林飞虫’,该机是双翼机,总重量为238.5公斤,可携带82公斤炸弹,飞行速度达到每小时88公里。
30年代,美国的霍金纳德为美国陆军研制出了供打靶用的无线电遥控机,1939年研制出了一种上单翼无人机,取名为RP-4。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因战争所需,美国陆、海军开始大批订购靶机,其中OQ-2A靶机984架,OQ-3靶机9403架,OQ-13靶机3548架,后两种靶机均安装上了大概率的发动机,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225公里,飞行高度达3000米。
在二战之中,美军大量使用无人靶机,并在太平洋战场上使用过携带重型炸弹的活塞式发动机无人机对日军目标进行轰炸。战争期间,美军甚至还打算将报废的B-17和B-24轰炸机改装成携带炸弹的遥控轰炸机。
二战结束后,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家族也逐渐步入鼎盛时期,而美国在无人机领域始终是引领者。
比如大名鼎鼎的全球鹰无人机,这是美国格鲁曼公司研制的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航程达到惊人的2.6万公里,飞行高度1.8万米,续航时间42小时,可从美国本土起飞到达全球任何地点进行侦察。
但是正如美国其他武器装备一样,全球鹰无人机同样非常贵,最新美军的采购价高达8000万美元!
其他美国无人机,价格都非常贵,往往是华夏同类产品的数倍价格,有的甚至超过十倍价格。
在如今美国削减控制军费的背景下,美国军方也没有能够大力采购无人机。
现在战场上的无人机,就是美军都感到头疼。
因为美国发现,无人机给美军带来很多麻烦,一架无人机,想要摧毁的话,往往花费远比无人机价格高。
比如美国爱国者导弹,就是美军采购价格也已经达到200万美元/枚。
而一架无人机,才多少钱?
用爱国者导弹击毁一架无人机,这代价就是一贯财大气粗的美军都感到肉疼。
更何况,爱国者导弹可不是发射一枚就能击毁一架无人机,有时候往往需要发射两三枚爱国者导弹。
这里面的成本,简直是大得离谱。
现在如何预防战场上敌方的无人机,也是美军的重要研究课题。
每次珠海航展,美国都会很关注,是因为真的可以在航展获取有用信息,是可以学习到的。
珠海航展上面展示的防无人机武器设备,对于美国而言都是借鉴。
比如激光炮反无人机系统!
美国不是造不出激光炮反无人机系统,而是与‘寂静猎手’车载激光系统差不多,美国的造价要高十倍,这才是让美国头疼的。
也就是说,美国造一套差不多的车载激光系统,不如跟华夏买。
真正的造不如买!
再者,越来越多的无人机被各国装备,也是在相当程度上减小了各国与美军军力上的差距。
毕竟无人机这玩意,哪怕是非洲部落酋长,都买得起。
此时美国普通人,都没有去关注叙利亚,毕竟叙利亚是小国、穷国,正常人都不会去关注,此时美国正在关注着,第二次生命舱发射前往月球。
在此之前,美国发射了生命舱前往月球,结果很尴尬的是,生命舱着陆的时候,没有着陆好,翻掉了。
生命舱能不能正常运行,按照NASA的说法,虽然生命舱倾覆,但是依旧能正常运行。
此次第二次生命舱再次发射,一旦送往月球表面,那么两个生命舱,可以支持10个航天员长时间在月球值班工作。
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
此时很多媒体来到现场,正在直播着。
发射架上,庞大的德尔塔IV型火箭竖立着,准备着发射。
德尔塔IV型重型火箭,是美国现役并已执行任务的最大型运载火箭,根据美国报道的消息,这种火箭可以将最多28.79吨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将11吨有效载荷送入通信卫星所在的地球同步轨道,并且还能将11吨重有效载荷送上月球,将8.8吨有效载荷送入火星轨道。
至于马斯克提出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原计划2013年首次发射,只是后来因各种原因推迟,宣布要在2018年发射。
蓝色起源公司宣布的‘新格伦’(New Glenn),则是要到2025年才能进行首次发射。
在现在,德尔塔IV型重型火箭就是美国最大型运载火箭。
上一次生命舱发射,便是采用德尔塔IV型重型火箭运载。
至于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制造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据说月球轨道45吨、近地轨道118吨,据说技术资料丢失,无法再制造新的‘土星五号’运载火箭,而美国据说还封存着两枚‘土星五号’运载火箭,至于为何不用‘土星五号’运载火箭,这就不清楚了。
终于,搭载着第二个生命舱的德尔塔IV型重型火箭,开始点火发射了。
高差不多72米的德尔塔IV型重型火箭,爆发出强大的推力,开始踏上前往月球的旅程。
这时候,地球上的探测器、太空中的侦察卫星,都观测着。
以现在的观测技术,想要作假可不容易。
与此同时,华夏在月球轨道的侦察卫星,也开始进行变轨着,月球上的玉兔,也在做调整。
地球太空中的空间站,同样在观测着这一运载火箭。
生命舱和运载火箭,会在地球轨道不断进行变轨,以节省火箭燃料,大概要4天左右,最终抵达月球轨道,再在月球轨道不断变轨,最终在适合的窗口,进行月球表面的软着陆。
这一次美国第二生命舱的发射,同样也是世界瞩目。
毕竟一旦此次发射成功,美国下一次就会进行载人登月。
载人登月,这一直是代表着地球航天的最高水平。
全世界想不关注都难。
而且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也将很好的证明,当年美国到底有没有载人登月,将航天员送到月球并返回地球。
当年美国载人登月,航天员开着月球车飙车,这一幕可是到现在还让人印象深刻。航天员返回地球,还能生龙活虎,简直是让人目瞪口呆。
美国到底掌握了怎样的黑科技,到现在依旧让人一直猜测着。
美国上一次送生命舱到月球,结果生命舱倾覆,都得等到航天员到达月球后才能让生命舱归正。
月球车,更是没看到。
经过四天的飞行,终于抵达月球附近,开始进行近月制动,顺利完成太空刹车,被月球捕获,进入了近月点月100公里的环月轨道。
这一幕,被华夏在月球侦察卫星拍到,发送回了地球。
甚至于,央视进行着直播,因为在通信技术方面的领先,直播更加流畅,全世界观看的人更多。
央视进行着24小时直播,不断地记录着生命舱的飞行位置和轨迹,收看人数少则几百万,多的时候有几千万。
美国在航天技术方面,也不断地被分析着。
对于美国有能力将航天器送到月球,说实在的全世界没有什么怀疑。
毕竟当年苏联多个月球探测器都是送往了月球,其中不乏进行软着陆的。
此次华夏的月球侦察卫星,近距离地拍摄生命舱,将画面发送回地球。
终于在不断进行变轨后,已经到了适合的窗口,生命舱开始进行软着陆,生命舱呈现着一抛物线,然后当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火箭发动机启动,火箭推力让生命舱的速度不断下降。
生命舱到了一定高度后,火箭与生命舱进行分离。
此时生命舱距离地面已经不高了。
随后,生命舱自带的推进器,对生命舱的位置和方向进行微调着。
正当无数人暗暗祈祷,生命舱要稳稳落在月球表面的时候,意外还是出现的,这个生命舱距离第一个生命舱的降落地足足有三公里,而且也是大幅度倾斜了。
“航天技术是高精尖技术,代表着地球人类最高发展水平,美国人能够控制着降落地仅仅距离3公里,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平。”专家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们华夏人有句话,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话也适应在航天器的着陆上面,也许误差只是1毫米,可是实际着陆点可能偏差数公里甚至十公里。”
“据说美国生命舱质量极好,这种倾斜度,生命舱都能照样运行,只需要航天员抵达月球,因为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航天员借助工具很容易就可以将它归正。”专家介绍着:“两个生命舱,可以帮助十个航天员在月球生活一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按照NASA公布的计划,下一步就是美国载人登月,将航天员送到月球。”
与此同时,CNSA也在官网发了祝福信,祝贺NASA将第二个生命舱送往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从而证实了NASA确实将第二个生命舱送到月球表面,特别是那张倾斜的生命舱照片,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但是第二个生命舱成功在月球进行软着陆,并没有让美国人太高兴。
毕竟以前美国都进行了好几次载人登月了,现在区区将生命舱送往月球,有什么可高兴的呢。
要知道,央视直播,还有在直播着华夏将机器人、玉兔工程车送往月球表面,每天都在进行着工程施工。
这些月球机器人、玉兔工程车,每天24小时在进行工程施工,那简直是如同科幻一般。
到现在为止,华夏在月球的机器人已经有20个,玉兔工程车有3辆。
这一切都在表明着,华夏航天局要进行载人登月以及在月球建立永久性科考站,并不是开玩笑的,而是真真正正地在做。
而且更让全世界无语的是,华夏航天局将再次进行无人登月,将更多的月球机器人和玉兔工程车送往月球表面,用于修建在月球的设施。
每次看到华夏的月球机器人和玉兔工程车,很多人都不禁头皮发麻,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里面可不仅仅体现着华夏的载人航天技术,确确实实地可以将人送往月球表面,更重要的是华夏在仿生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水平。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简直是比华夏载人登月更加恐怖。
当年华夏提出的华夏制造2025,可以说全部实现。
甚至可以说是超额完成。
想当年,华夏提出华夏制造2025,那可是被冷嘲热讽的,觉得华夏这是异想天开。
但是华夏就是这么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去努力,结果现在距离2025年都还有10年,华夏却已经实现了当年华夏制造2025所规划的目标。
华夏将机器人、工程车送往月球,还能每天24小时工作,这种简直是难以想象。
至少目前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做得到。
哪怕是美国将生命舱送往月球,也没法像华夏这样,将机器人、工程车送往月球然后让机器人、工程车进行工程施工。
这可代表的,不仅仅是华夏在月球轨道的通信技术很强,更代表着华夏已经在月球表面建设了通信基站,更代表着华夏对月球的研究很深、而且在仿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领先于世界。
虽然说,那一次华夏航天局是将机器人、月兔车送往月球,太空舱并没有返回月球,但是世界各国都会忍不住猜测那太空舱,是不是有什么奥秘。
或者说,那太空舱是不是华夏在月球永久科研基地计划内容之一。
与美国两个生命舱东倒西歪不同,华夏这个太空舱,那可是完完整整地非常正。
世界各国看着央视直播,看着月球表面那条宽80米的跑道不断地在变长,可以说不同的人感受是绝对不同的。
在地球上,华夏是基建狂魔。到了月球上,华夏也是一副基建狂魔的样子。
美国将生命舱送往月球表面确实很受关注,但是华夏的月球机器人和月球工程车在月球施工修路同样引人注目。
至于俄罗斯,往月球发射探测器,并带回200g月壤,就显得没有太多关注了。
因为在苏联时代,苏联通过无人登陆器在月球进行了三次月壤采集,分别获得101克、30克、170克月壤,这次带回200g月壤,无非是比苏联时期进步一些而已。
再说了,现在华夏以月壤作为礼物赠送给友好国家进行对月研究,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
所以,往月球发送探测器并带回月壤,这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顶多算是还可以。
当然,俄罗斯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华夏的了。
其他国家,哪怕是欧洲航天局也没能独立将探测器送往月球采集土壤后带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