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 第255章 国子监试射燧发枪,朱棡提醒李文忠警惕倭寇发展火器

第255章 国子监试射燧发枪,朱棡提醒李文忠警惕倭寇发展火器

    整个过程仅耗时短短三个弹指一挥间,然而这已经是张龙经过无数次练习、熟能生巧后的成果了。

    若是换成一个从未接触过燧发枪的新手来尝试,恐怕就算花费整整一炷香的时间,也未必能够成功发射出五次子弹。

    待装填工作结束之后,张龙手持火枪,将枪口高高抬起。

    他径直指向辽阔无垠的天空,丝毫不敢有半点疏忽大意,生怕误伤他人。

    就在这时,朱棡注意到一旁的李文忠满脸兴奋之色。

    他似乎对这新奇的武器充满了期待与好奇,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见状朱棡赶忙出言提醒道:“表哥啊,还是让张龙先来试试吧。

    毕竟此枪的精度尚有不足,对于未曾用过它的人来说,想要击中目标并非易事!”

    据历史记载在十四世纪火绳枪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膛线的概念。

    奈何当时的加工精度,使得膛线只能提供轻微的膛压加成。

    造成的效果无非是让初速高一点,顺便提供可怜的一点伤害。

    甚至早期的膛线范围还会影响精度,导致武器出现炸膛风险。

    再加上加工过于费时费力,因此膛线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普及。

    随后一段时间内,膛线的加工越发纯熟。

    等到1700年之后,膛线的加工已经到了可以让线膛枪批量生产的地步。

    然而线膛燧发枪依旧没有大量装备,原因是有了膛线的燧发枪装填会更加麻烦。

    从枪口到枪膛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完成装填,这就导致线膛枪比常规的滑膛枪射速更慢。

    本来燧发枪的射速就够慢了,再加上毕竟打的还是球型弹丸杀伤力堪忧,射速优势便不容小视的。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太原铳械研究所最终并没有给燧发枪加工膛线。

    这种情况精度便成为了一个问题,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在战场上也要等到敌人进入五十米之内的距离后才能开枪射击。

    “好吧,那就让他来好了。”

    沉默许久的李文忠,终于打破了僵局。

    他的话语仿佛一道闪电划破长空,让陷入沉思的朱棡,瞬间回过神来。

    朱棡心中暗自感叹,在涉及到火器这样的专业领域时,自己这位表哥确实展现出了对专业知识和人才应有的敬重。

    得到朱棡眼神示意后,张龙稳步向前迈进,来到离木桩大约五十米远的地方停下脚步。

    他深吸一口气,双手稳稳地握住长枪,眯起眼睛仔细瞄准着木桩上那块坚固的板甲。

    此刻时间似乎凝固了,周围一片静谧,唯有张龙紧张而专注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他全神贯注地凝视着目标,不敢有丝毫松懈。

    额头上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张龙的脸颊滑落。

    然而他全然不顾,全部心思都集中在眼前的任务上。

    经过一番调整与判断,当张龙确信自己已经牢牢锁定目标时,他便毫不犹豫地用力扣动扳机。

    然而期待中的火药爆炸声并未响起,取而代之的只有轻微的“咔哒“一响。

    围观的国子监众官员,惊愕地望着那根纹丝不动的木桩,以及其上毫发无损的板甲,一时之间都有些不知所措。

    李文忠先是疑惑地看了看木桩,随后又将目光投向张龙。

    他的脸上也露出不解之色,显然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何事。

    就在这时,朱棡轻声说道:“表哥,这把燧发枪哑火了。”

    他的语气虽然平静,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无奈。

    紧接着朱棡补充道:“即使将来制造工艺日益精湛,此类火枪仍有可能出现约两成的哑火概率。”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心头。

    让原本满怀希望的李文忠,也不禁心生忧虑。

    朱棡面色平静,眼神毫无波澜地看向张龙,仿佛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继续吧。”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对于朱棡这样见多识广、历经沧桑的人来说,接受眼前的现实并非难事。

    在漫长的岁月里,无数的历史事件早已向他揭示了,燧发枪存在的种种弊端。

    然而此刻亲眼目睹这一幕,朱棡心中仍不禁涌起一丝感慨。

    站在不远处的张龙,此刻则显得有些局促不安,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用力咽下一口唾沫,双手微微颤抖着。

    张龙不断揉搓着掌心,试图缓解内心的紧张情绪。

    终于在深吸一口气后,他再次举起手中的燧发枪,全神贯注地瞄准前方的目标。

    只听“咔哒”一声清脆的响声,紧接着便是“嘭”的一声巨响!

    刹那间,火花四溅,烟雾弥漫。

    击锤与枪口同时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天际。

    随后滚滚白烟腾空而起,迅速笼罩住整个场地。

    待到烟尘散去,国子监众人定睛望去。

    只见那原本坚固无比的木桩上,赫然出现了一个直径约数寸的圆形穿孔。

    透过孔洞,可以清晰看到后面破碎不堪的木块。

    那颗致命的子弹犹如一道闪电,深深地嵌入其中,几近穿透整根木桩。

    若不是因为木桩稍粗一些,恐怕早已应声断裂。

    面对如此惊人的破坏力,在场的国子监众官员们皆瞠目结舌,目光也变得有些呆滞。

    他们难以置信地盯着眼前的景象,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一般。

    许久朱棡缓缓开口,语气轻柔却又带着几分凝重:“各位大人,时代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大明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必将被淘汰于历史的洪流之中!”

    李文忠上前仔细查看,木桩上的破损程度。

    他用手翻看着破损的板甲,越看越高兴。

    “这要是打到敌人身上,恐怕救都救不回来。”

    朱棡见时机已经成熟,便故作忧虑的说道:“表哥有所不知,与我们大明一衣带水的日本,目前也已经拥有了火绳枪。

    根据锦衣卫的调查,这与沿海地区泛滥的倭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我们不想办法加以遏制的话,相信用不了几年时间,日本也可以研制出类似的火器。”

    实际上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在嘉靖二十二年,日本才通过种子岛家第十四代当主——种子岛时尧,从葡萄牙人那里购买到火绳枪。

    从而仿制出了第一批火枪,这也标志着日本正式开始拥有火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