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九十四年。
匈牙利的宋军挟投降的匈牙利以及波兰军队,浩浩荡荡地朝着德意志的内部进发。
毕竟是封建制。
骑士老爷的土地,都归骑士老爷们自己所有。
因此……
当他们守卫起国土来,也是异常地卖力。
只不过……
前面的战争已经消耗光了德意志地区的大部分的潜力。
这平常只会种地的老实巴交的农民,你也很难指望,在短时间内,他们便能成为一名能够与敌人近战肉搏的合格的英勇士兵。
他们如今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躲在一些小城堡里,通过小城堡城墙上的那些射击孔,用手弩,或者是弓箭,给予宋军一定的麻烦。
说实话!
这南部还比较地有点难以攻破。
但是来到这北方,很多几乎就是一攻就破。
无他!
虽说这些城堡已经被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强。
但还是远远不够。
以至于南方这边都还没来得及有什么斩获,这北方,就已经是频频地传来攻城略地的奏报。
当然!
德意志的贵族们,后来也有联合起来。
把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城堡不怎么好防守的,全都迁移到大的城镇去。
此时德意志王国的首都,只能说不是那么地固定。
不过总体而言,基本上都是在王国的南部区域。
不管是雷根斯堡,还是纽伦堡,都是往日里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长期驻扎停留的地方。
究其原因……
大抵是这个地方离意大利,还有匈牙利,都比较地近吧。
而意大利跟匈牙利,显然,前者是海上商贸比较发达的地区,而匈牙利,则是陆上商贸必经之路。
至于此时德意志王国的北部地区,反倒有可能是一个人少地多的地方。
毕竟北部的区域,在现如今这个时代,冬天实在是有点太过于寒冷。
因此……
北部地区,几乎就是摧枯拉朽。
而南部,则只能是一点点地去啃。
与此同时……
意大利的北部地区。
高丽三兄弟,也没有闲着。
对德意志的西南部进行施压。
因此这一下,德意志就被大宋从三个方向去威胁。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到处都在求救援。
然而即便等来了援军,他们也不一定敢野战。
最后……
也只能是等在城堡里,等着城堡被人家给攻破。
一些小的王国,眼看支撑不住了,也不得不投降。
随着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带路党也越来越多。
以至于最后,甚至都有专门骗自家盟友打开城门,放宋军进去的。
当然!
你真要说的话,其实这些公国也不一定就是一条心的。
几百年了,相互之间,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积怨。
就看谁投降得快,谁便能活。
谁不投降的,或者是投降得没的,就只能是整个家族,都被宋军给从史书上抹除了。
一年后。
德意志的东北部,以及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基本上都被拿下。
也就只剩下西北部,由于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这才没有来得及去征服。
不过貌似打到了这一步以后,这西北部,似乎也不用亲自去打了。
毕竟……
如今这德意志地区,都已经来到了这一步了。
要是再不主动点,找大宋投降,就有点不识趣了。
赵青也乐于看到对方投降。
主要是北部的天气都太过于寒冷,常年只有十度左右,夏季最高温,也不过二十度出头。
这要是去打,也太过于麻烦了。
再加上北部的人口本来就少,即便是攻下了城堡,也多少有点得不偿失。
那还不如让对方交税,削减士兵,把家属送到自己这当人质好了。
而把德意志给吞并后。
赵青的地盘也是来到了极盛。
甚至此时,都不得不有了迁都的计划。
毕竟要想更好地控制这么大块的地盘,无疑,迁到地图的中间,肯定是最好了。
而在德意志王国也被陆续吞并后。
此时的欧洲。
也就只剩下英格兰,丹麦,瑞士,芬兰这几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了。
关键这一年,英格兰南部的港口,还被非洲皇帝,赵文的舰队给袭击了一波。
这使得剩下的那些人,也不由得有点失去了再想要继续抵抗的想法。
毕竟……这怎么打!
根本就不可能打得过。
在德意志,英格兰地区战争打得正酣之时。
澳洲、美洲的移民,也是陆陆续续地到位。
澳洲这边,目前主要是在靠近印度尼西亚的北方地区进行开发。
也有一小部分的人,直接到了澳洲的东南。
其实从宜居来说,东南肯定是更合适的。
只不过……
这北部也得发展一下,弄一个港口,以后方便可以路过进行沿途的补充。
这边的土地,当从大宋来的人踏上的那一刻,只感觉茫茫看不到边际。
而一看地方这么大!
却连个人影都没有。
好吧!
接下来也只能是慢慢地开发了。
当然!
有着印度尼西亚的粮食的供应,这边却是完全不缺吃的,甚至,到了水果旺盛的季节,搞不好还能吃上各种水果。
对当地的开发,基本上采取的是大片的机械式的农业开发。
不过这北方其实主要还是以放牧为主。
也就是沿着河流的一小块的地方,才会去考虑种种地。
那些从万里之遥,飘洋过海地来到这片新大陆的马匹,还有牛羊,一落地,也是撒了欢地跑。
如今看着这么大的草场,却是不用担心再没地放牧了。
很快……
一些简易的棚屋便被搭建了起来。
只是有一说一。
这边毕竟是热带草原气候。
因此……
一年下来,又能有多少人能够适应下来,能够存活下来。
说实话!
这仍然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不少大宋的北方有钱人家的子弟,只能说在这待了半个月,由于天天下雨,便有些受不了了。
可受不了也没办法!
这来都来了!
也只能是咬咬牙,看看能不能闯出一片天。
从第一天的新奇,到后来的麻木,再到后来的只知道埋头干活。
不过在下一年的冬季到来之前,总算是给聚集地,给搭建出了一个小县城的规模。
然后一些实在是受不了的人,也开始去探索其他的地方。
有的人往西边走,有的人往东边走。
于是……
这不管是西边,还是东边,也开始有了人。
虽说这样不太好进行集中的管理了。
不过……
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
有赵家宗室,也是凭借信息差优势,直接来到了澳洲的东南。
只能说……
果然是个风水宝地。
起码比北边的天气、气候要好得多。
也赶紧驻扎了下来。
很快,便利用蒸汽机、柴油机,给开垦起了土地。
由于用的都是高科技产品,因此,这开荒起来,倒也不难。
如果还是人手用锄头一下一下地开垦,那说实话!
这日子恐怕真的过不了一点。
仅仅只用了一年多的功夫,很快,这大片的农田,便被开发了出来。
甚至,在澳洲地区,他们还能看到老家的大黄狗。
这乍一看,还真有点家乡的感觉。
可这些大黄狗可不是什么好相处的。
只能说野性有点大。
这也让那些看到这些大黄狗的人不由得心想,这些大黄狗是怎么来的?
难道……
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他们汉人带着这些大黄狗来到这一片大陆了?
只不过……
当他们越是深入了解这片土地,便越是发现。
这里一个黄种人都没有,反倒是有一些类似非洲黑人的澳洲土著。
双方只能说互相试探。
打,目前倒是没怎么打起来。
毕竟这边的地方这么大。
双方基本上谁也碍不着谁,但随着农田什么的,进一步被扩大。
相信,将来还是要打一打的。
尤其是当你把一只绵羊放到地上去吃草,结果却被土著给拿弓箭直接射杀后。
那你这矛盾肯定也就来了。
马匹则是被拿来前往澳洲的内部进行探查。
讲道理!
就这么骑马往澳洲的大陆里面跑,只能说跑个几天几夜,都见不到尽头。
唯一比较可惜的,就是内陆比较地缺水。
相比起澳洲的直接进行开发。
美洲这边,则是先到非洲进行集中。
然后再一同前往。
在此之前,赵文已经派船去把路给探好。
至于说中途会不会出什么意外,比如说遇到暴风雨天气什么的,那就不好说了。
只能说看命吧!
也有不少人,走到一半便打了退堂鼓的。
这并非是没有。
或者是干脆直接在非洲跟着赵文一起混了。
反正非洲那么大,现在赵文一个人也管不过来。
赵文自然也乐于接受这些人的投靠。
关键……
这些人还给他带来了大量的蒸汽机以及柴油机这样的新技术。
要知道……
这些玩意,此前可是不对朱罗出口的。
就连现在的索兰吉,都没有这些玩意。
当然!
索兰吉也完全不需要这些玩意。
反正……
光是这人力,就已经是够用了。
其实去美洲的话,也不是说不能跑日本的航线。
只是……
怎么说呢。
赵昕需要的,其实是让他们把美洲的东部,都给最好控制下来。
这才没有选择早就跑过无数次的日本航线。
第一批抵达美洲的人在抵达美洲后,一个个都有了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
而且光是来到这,就花了他们差不多一年多,两年的时间。
只能说来这一趟,真的有点不是很容易。
一些来投资的商人,更是感觉有一种被骗的感觉。
就这一路上的遭遇,你说,就算是种出来大量的棉花,感觉也赚不了几个钱。
如果是把棉花给卖回到大宋去,那确实!
或许真赚不了几个钱。
但是……
如果是拿来卖到欧洲去,那感觉还是可以的。
毕竟……
如果是快的话,最多一个月多一点,就可以从美洲重新回到欧洲地区。
去到美洲最大的好处大概是,土地宽广,任你耕种。
黎元九十五年。
作物都种了下去。
黎元九十六年。
立刻大获丰收。
只是……
这吃的问题确实是解决了。
可没有娱乐,这只能说,也不太是个办法。
最后……
黎元九十六年。
又有不少人,从美洲,又重新回到了非洲,再返回大宋。
当然!
也有一些人,是跑到欧洲去,看看这边的情况又是如何。
最后再从埃及,返回索兰吉,再返回大宋。
也就只有一些穷苦人家,此前连吃都吃不饱的,可能觉得这环境还行。
很快……
像是澳洲、美洲的情况,也被反馈回到了大宋去。
风评自然是直线下降。
只是……
这其实是一开始,就应该要有所心理准备的。
一时间,移民遇冷。
不过还是有人会出去。
毕竟……
在大宋,确实很难活得下去。
当然!
公平地说,美洲有一点其实还是比较不错的。
那就是……
至少,美洲是有不少的黄金的,而且你用很普通很普通的东西,就能跟当地人换。
如果能够把握住这种商机的话。
也就辛苦个十几,二十年吧,到时候,把黄金往大宋用大船一拉,这下半辈子的养老金,锦衣玉食,也就有了。
这岂不比你在大宋打工强?
当然!
一般只会埋头打工的人,或许也不会有这等胆魄跟远见就是了。
而为了能让去到当地的人更好地工作。
赵家这边,也不得不把原来承诺的土地,给他们翻倍。
因为就这情况,还不让他们多占一点,赵家子孙真的怕他们都跑光。
于是……
现在一户普普通通的家庭的土地,很快便来到了一千亩。
这么宽广的土地,放到大宋,那高低也是个土财主了。
只不过……
现在就好比在打私服游戏,你有钱又怎么样?
其他人一样有钱!
这就没地方显摆了。
只能说……
美洲这边接下来十分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个可以购买他们的商品的地方。
自然!
赵家子孙这边,肯定也派人到外进行考察。
不过考察来考察去,目前也只能是把东西卖到欧洲去。
然后……
再从欧洲,购买适合自己的东西。
当然!
其实作为商品,棉花还是可以的。
反正……
这玩意又不需要看保质期。
两三年后。
不管是澳洲,还是美洲,很快便解决了温饱的问题。
而且说实话!
是真的可以吃到吐的那种。
剩下的,就是多养点鸡,多养点羊。
要想再享受点,那就用粮食、棉花,再去换点黑奴。
然后给自己当女仆、当佣人。
只能说不出三五年,这日子必然越来越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