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 第三章:千秋功过

第三章:千秋功过

    在西域三十六国变成了如今的西域九国之后,这些小国家瞬间安定了许多。

    他们开始称呼大汉的天子为天子,觉着大汉的皇帝便是他们的皇帝。

    一时之间,天下和和美美,再也没有什么战事了。

    而因为楼兰的此次“挑衅”,大汉也是痛定思痛,觉着自己实在是因为太过于和蔼了,所以才被人欺负,因此决定要在史书中大写特写。

    执笔的人是司马迁。

    司马迁作为武帝年间的臣子,在没有李广等人的事情之前,是一位十分著名的史学世家。

    而因为没有乱说话,所以此时的司马迁还是“完璧之男儿身”,并没有少了些什么重要的东西。

    他作为大汉官方的史学家,虽然不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但大汉都被西域小国挑衅了,总不能是博望侯的人自己自残的吧?

    所以他在史记这么“宏伟”的巨著中,专门为楼兰写了一篇“蛮夷列传”。

    是的,用的还是超规格的“列传”。

    这是一个比起来古时候某些帝王篇幅本纪都要长的“列传”,也正是因此,后世中有许多关于“破楼兰”的诗句,有名的大诗人们都将“破楼兰”作为一个典故。

    龙凤四年就在天下人都声讨楼兰的氛围中过去了。

    可这一年注定是不平静、也是十分悲伤的一年。

    龙凤四年的年末,那个冬天。

    大将军、大司马、长平公卫青病倒了,当时太医令专门前去看了看,甚至陈无实也从民间将扁鹊找了过来,想要为卫青延续寿数。

    只是,知天易,逆天难。

    大将军卫青的命数,也确实是到了。

    刘彻坐在卫青的窗边,目光中带着泪痕,他不明白为何卫青的身体那么好,却还没有活过自己,也为自己这几年见着老朋友们的一个個离去而悲伤。

    “卫青啊。”

    “你也走了,要朕怎么办?”

    卫青躺在床榻上,嘴唇发白,脸色发紫,明显是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他轻咳一声:“陛下啊——”

    “臣到下面,为您先探探路,届时你我君臣,在.在九泉之下,再造大汉。”

    刘彻只是眼泛泪光。

    而刘据站在一旁,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他望着自己的舅舅,心中百感交集。

    “舅舅——”

    卫青只是笑了笑,然后又咳嗽了几声:“去岁太后病逝的时候,我就觉着我的命数当尽了,只是放心不下关于楼兰的大战,因此熬了一年。”

    “我这一生,从一个马奴开始,到如今的封侯、手握兵权,已经是知足啦。”

    “陛下不必为我伤心。”

    “我只是累了,该休息了。”

    他又咳嗽了几声,此时的他明显是进的气息少,出来的气息多了。

    卫青又看着霍去病交代道:“去病啊,你这几年算是安生了些,但还是不够慎言,你且要记住,君子要独善其身、谨慎其言行,不可再像年轻时候一样莽撞了。”

    他脸颊上的神色显得十分疲惫,眼睛怔怔的望着远处的方向,有些无神。

    “陛下啊”

    一声陛下还未曾说完,大将军卫青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缓缓闭上了征战一生都未曾闭上的眼睛,卫亢、卫登两人跪伏在地上,涕泗横流,他们两个看着那床榻上的父亲,整个人都像是天塌了一样。

    而长阳长公主则是怔怔的站在那里,她这一生嫁了三次,直到第三次嫁给卫青才算是过上了安生的日子,生下了两个孩子。

    如今卫青去了。

    她像是丢失了魂魄一样。

    刘彻声音中带着哽咽:“传朕的旨意,着卫青长子卫亢继承长平公之爵位,三代后降为候爵,而后世袭之。”

    “加封卫青次子卫登为“思青候”,世代袭之!”

    卫亢、卫登悲伤中拜谢刘彻的恩典,这也是为什么卫青在临死的时候,只是将卫亢卫登呼唤而来,却没有与他们说任何话的原因。

    卫青十分聪慧。

    自己这一生都不曾有过,更是谨言慎行,得到皇帝的宠爱。

    他走在了皇帝的前面,皇帝只要看见他的儿子就能想起来他来,看在他的面子上,一定会有所加封。

    而且,卫青知道,刘彻一定不会只让自己的长子袭爵,而对次子毫无加封的,因为刘彻一定不忍心看到他死后,两个儿子反目成仇。

    陈无实站在一旁,与陈多病、陈去虏一样看着这一幕。

    卫青的政治智慧让陈氏动容的同时,也让三人都明白,这才是皇帝的恩情啊。

    于是,陈无实更加坚定了急流勇退的决定。

    而陈去虏则是暗自叹了口气。

    陈氏可以退,他却不能退。

    在卫青死了之后,这大司马的位置除了他之外,还有谁能够担任呢?

    霍去病么?

    他无论是战功还是家世、还是皇帝的宠爱,都在霍去病之上,这个大司马只能他来。

    陈多病则是没有多想,甚至还偷偷的打了个哈欠。

    陈氏对于“急流勇退”这件事情已经做的驾轻就熟了。

    当年始皇帝时期陈氏退了,后来的四世皇帝时期陈氏也退了,再往后,文帝在位的时候陈氏也能急流勇退。

    陈氏,总能够在合适的机会选择“急流勇退”。

    也正是如此,陈氏才能够从先祖陈野开创的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都能够保持第一世家的身份。

    不过——这跟陈多病没有什么关系。

    鸿胪寺本来就不算是什么实权衙门,就算陈无实、陈去虏都离开了,他也是可以、也是要留在朝堂上的,毕竟陈氏若是全都走光了,那皇帝就真的该着急了。

    留一个没有心机的人在朝堂上,这个人还是陈氏家主。

    刘氏天子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若是还有不满意的,那也就太过分了。

    龙凤五年。

    春暖花开,可好像是老天爷对大汉有意见了一样。

    大汉丞相、陈氏家主、安国王陈无实病倒了,太医令匆匆来了一趟,说陈无实是年纪大了,所以扛不住这冬日与春日的交替,因此不算是病,但需要好好的将养。

    而大汉的太上皇听到了消息之后,急匆匆的来了,然后就在安国王府住着了。

    天子也同样着急忙慌的来了,跟着的还有太子。

    皇后悄然的也来了。

    一群人挤在屋子里,陈茗只是看了床榻上的陈无实一眼,就撇了撇嘴,然后低着头,装作红眼睛的什么都不说了。

    天子、太上皇都是心中悲痛。

    陈无实则是病恹恹的拉着刘彻的手:“陛下啊,我这一辈子也够了,不知道还能活几年。”

    “只是有一件事情,我这一生在长安城中度过的时间,比在官渡城还要多。”

    “我想要回官渡去养老了。”

    “丞相的位置,我瞧着霍光那个小子已经很不错了,不如便让他接手吧。”

    刘彻叹了口气也不说话,刘据则是连忙点头。

    毕竟他身后,皇后已经开始掐着他的腰,让他赶紧同意了。

    陈茗叹了口气,抹了一把眼泪:“陛下、父皇,父亲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见面了,恐怕这辈子都见不到了。”

    “因此,臣妾恳求陛下允诺,让臣妾留在府中照顾父亲,直到父亲回官渡启程之日吧。”

    对此,刘据两人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等到屋子里的人都走了之后,陈茗才一改方才的伤心,直接坐在了床榻边:“父亲,这又是闹得哪一出啊?”

    方才还躺在床上病歪歪的陈无实,则是咳嗽一声,而后周围瞬间安静。

    “陈氏的权势太盛了,因此该退一退了。”

    他闭着眼睛,像是没有力气一样。

    “下一代的天子身上有陈氏的血脉,皇后是陈氏的人,大将军大司马也是陈氏的人,丞相难道还能是陈氏的人?”

    “那会让天子和太子都在心里嘀咕一件事情,这天下到底是陈氏的还是刘氏的?”

    陈无实拍了拍女儿的手:“陛下和太上皇也都看出来了,方才也都是在演戏罢了。”

    “等我走了之后,陈氏的门生故吏会下沉到各地郡县当中去,大隐隐于市便是这样的道理了。”

    “届时,即便是陈氏遇到了什么事情,陈氏也能够迅速的将这一股力量给掌握在手中,而后肃清吏治。”

    他淡淡的说道:“所谓的第一世家,就像是一个靶子一样。”

    “陈氏不想当这个靶子,所以陈氏要离开,潜藏到这茫茫的天下之中去,届时会有其他的第一世家站在陈氏之上。”

    “但”

    陈无实笑了笑:“但,那些对陈氏来说,不过是土鸡瓦狗!”

    他为陈茗解释着:“就像是上党赵氏、关中秦氏一样,如今朝堂上不也有许多秦氏和赵氏的官员?天子并不在乎这两个家族,也并不担心秦氏和赵氏会想要复国。”

    “因为有陈氏在。”

    “陈氏再往后的朝代,在明面上只会有一个人位居三公、亦或者是十九卿,但陈氏在地上却有无数的子弟、门生故吏。”

    “如今大汉六十郡,陈氏子弟为州牧的有五州、陈氏门生为郡守的有十八郡,至于郡守之下的郡丞等就更是多了。”

    “这已经足够了。”

    陈茗听了陈无实的解释之后,幽幽的叹了口气:“我知道父亲心中的担忧,只是我看陛下并不像是那样的人,何必如此做呢?”

    陈无实倒是摆了摆手:“这跟陛下是不是这种人没有关系,这是陈氏的选择,无论当今天子是谁,都无法影响陈氏的决定。”

    “女儿啊,哪里有长盛不衰的家族呢?”

    “盛极而衰的道理,不需要我再给你讲了,陈氏只是暂时韬光养晦而已。”

    “不必那么在意。”

    父女二人又是交谈了许久,许久后陈茗才离开这安国王府。

    椒房宫中

    刘据父子二人坐在椒房宫中等着陈茗的回来,而陈茗回来后将陈无实的话转述了一遍。

    刘据这才叹了口气:“岳丈何必呢?”

    “不过急流勇退的道理,岳丈既然说了,那便是一定要做的了。”

    刘进挠了挠头:“这有什么关系呢?”

    “难道外祖不再是丞相了,就会影响陈氏的地位么?”

    陈茗、刘据二人听到这话愣了一下,继而大笑着。

    是啊。

    难道陈无实回到了官渡,就能影响他的地位么?

    当然不能。

    龙凤五年,秋。

    陈无实告病、辞官归乡,天子加封为“镇国王”,加封其子为“安国王”,这已经是一个老传统了。

    陈氏的上一代家主离开朝堂的时候,加封为镇国王,陈氏的下一代家主加封为安国王。

    若是去陈氏的宗祠中看一看,就能发现,陈氏中爵位最低的竟然是几个第二代的先祖,不过后来也都给了加封。

    只是在死后的追封,与死前的加封还是不一样的。

    龙凤六年的时候,天子就经常带着太子在朝堂上处理政务了。

    朝臣们对此也没有表示什么,毕竟权利是天子的,能顺利的交接政务,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既然不是坏事,那怕什么?

    而这一年,十分长寿、甚至是比原本的历史中更加长寿的太上皇病逝了。

    谥号为“武”。

    所有人都觉着,武这个谥号与太上皇十分匹配,毕竟在太上皇的这一生,武功实在是太高了,甚至完成了当年故秦没有完成的事情。

    太上皇在去世之前,曾经与身旁的人说,便不要树立什么丰功伟绩的石碑了。

    他的功过自有他自己知道,没有这石头,他刘彻也依旧是刘彻。

    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吧。

    龙凤六年,陈去虏成为了大司马,但整日里病恹恹的,整日就是睡觉。

    而在陈多病推辞了丞相的位置后,霍光终于还是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丞相。

    金日磾等人也一个个的都成为了十九卿中的一员,但与原本的历史不同,这几人就算是“霍光”也没有原本的权势。

    因为陈无实还没死。

    因为当今天子不是刘弗陵。

    也因为.陈多病、陈去虏、霍去病三人还在。

    霍光只能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忠臣。

    这一年,是龙凤六年。

    也是刘据成为皇帝的第六年,更是原本历史轨迹被改变的第六年。

    官渡

    陈无实看着面前的少年,脸颊上带着赞叹:“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