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507真实世界

507真实世界

    小小司令员是卡着饭点回来的,并对唐植桐的手艺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要是大大的司令员赞赏,唐植桐也算是小母牛坐了一回飞机,小小的就算了。

    吃完饭,“司令员”还想拉着唐植桐去钓鱼,结果被亲姐给镇压了。

    “妈,我们先回去了,还要把石碾子给安起来。”等小王同学刷完碗,喝了口水,小两口起身告辞。

    出了胡同口,唐植桐跟小王同学说道:“你先回去,我去一趟单位,再带些东西回来。”

    “我陪你一起吧,咱俩能多拿点回来。”小王同学体贴道。

    “不用,你回去把我换下来的衣服洗了吧。带多了扎眼,以后我每天都去单位,咱蚂蚁搬家,慢慢来。”大老远的过去一趟,对体力也是一种消耗,唐植桐找理由将小王同学支开。

    “那好吧。”小王同学没有坚持,衣服确实该洗洗了,省的回去晚了被婆婆给代劳了。

    唐植桐一直骑到花市大街西口,看着小王同学往东回家,才再次上车。

    单位自然是没有粮食的,唐植桐漫无目的的往西慢慢骑,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已经快到方圆家门口。

    得,来都来了,进去坐坐吧。

    唐植桐从空间薅出以前存的几条鲫鱼,弄死,用报纸包起来,放在挎包里,然后又塞了一瓶自己前阵子制作的番茄酱进去,才推着自行车就进了门。

    现在家家户户都挂着棉门帘,唐植桐径自来到方圆所在房间前面,才敲门喊人:“圆哥,在家吗?”

    “来了,大兄弟。”开门的是方圆的爱人金二妮。

    “嫂子好,圆哥这是加班去了?”屋里还算暖和,但孩子小,为了防止孩子着凉,唐植桐反手将门关上,自己站在门里面。

    “没有,前阵子听说宛平山里能打到鸟,他上那边碰运气去了。快坐。”金二妮单手抱着钢蛋,空出另一手去就要给唐植桐拿马扎。

    “嫂子,你抱好孩子,我自己来。”唐植桐紧走两步,自己拿了个马扎坐下。

    宛平啊,也不知道方圆是不是听万向阳说的,这个天去,遭老罪了。

    “家里也没啥好招待的,你帮我抱会钢蛋,我给你倒杯水喝。”金二妮不由分说将怀里的孩子递给唐植桐。

    “哎吆吆……钢蛋怎么这么可爱呢。”唐植桐想推辞来着,但下意识的动作,已经将孩子接了过来。

    细算下来,钢蛋还没有百日,白白嫩嫩、奶香奶香的,两颗黑溜溜的大眼珠看着眼前的陌生人,撇撇嘴,一副要哭给唐植桐看的样子。

    为了不让孩子哭,唐植桐弹着响舌,然后右手承力托着钢蛋,左手在孩子屁股位置轻轻地拍着。

    好在金二妮动作麻利,前后不到两分钟,就给唐植桐倒了一杯水,并将茶壶放在了旁边。

    茶壶是圆柱体的那种,在唐植桐看来,样式挺古朴,上面画有“囍”字,可能是二人结婚时的东西。

    这年头的普通百姓家大多用这种茶壶,街上卖大碗茶的也是用这种,经济条件好一些的,会用新式或者紫砂的。

    “来,给我吧。没想到你抱孩子还像模像样的。”金二妮伸手接过孩子,夸赞道。

    “嘿嘿,小时候在家照看过妹妹。大娘也没在家?”唐植桐将钢蛋交给金二妮,外间没人,里屋也没动静传出来。

    “给钢蛋取牛奶去了,估计一会就回来了。你找圆子有事?”

    “哦,没啥事,今天去钓鱼来着,钓到几条鲫鱼,我拿过来了。”唐植桐从包里掏出用报纸包裹的鲫鱼,连同番茄酱一起放在了脚边。

    “唉,你这三番五次往这拿鱼,我都不好意思了。”金二妮看看怀里这个小的,叹口气,但没有拒绝。

    “瞧嫂子说的,都不是外人,等钢蛋会叫人了,让他多喊我两声叔叔就行了。”

    “中!我先教他叫叔叔。”金二妮为人接着就逗起了孩子,“来,钢蛋,叫叔叔。”

    钢蛋自然是不会的,不过看到妈妈笑眯眯的模样,跟着咧开嘴笑了起来。

    这也许就是方圆大冬天的前往宛平的动力吧。

    唐植桐没有多待,喝了半杯水就起身告辞了,拽着门,没让金二妮出门相送。

    回家的时候,唐植桐没有走花市大街西口,而是经崇文门内大街,走建国门大街,从东便门回去的。

    这边人少一点,而且绕一圈也能耽误些工夫。

    唐植桐这次带回来的东西除了玉米,还有硬货:猪头肉。

    “妈,今晚有口福了。”唐植桐拎着麻袋进屋,从里面掏出自己准备好的猪头肉,用报纸包着,没有汤汤水水啥的。

    “啥东西?”张桂芳好奇的解开袋子。

    “猪头肉。”唐植桐伸手从里面将报纸包裹的猪头包出来,掀开报纸,大半个猪脑袋,得有个五六斤的样子。

    “哪来的?”张桂芳问道。

    “嗐,肯定是大伯怕我不要,给塞进去的。我去单位带玉米,结果盛着盛着就看到个这玩意,吓我一跳。得亏天冷,得亏我今天过去了,再放两天说不定就坏了。”唐植桐胡诌道。

    猪头肉是唐植桐自己煮的,昨天忘记带了而已。

    这猪头肉是三个小西八找茬那天煮的,走的匆忙,没有冻太结实,正好拿来凑数。

    美中不足,没有卤汤,只能一会自己再调制,砸几瓣蒜,倒上点醋一拌,也别具一番风味。

    “唉,让你大伯费心了。”张桂芳叹口气,回头去找盆。

    “大娘还给拿了些咸菜,那个不怕坏,我放单位了,回头带回来。”唐植桐又补了一句。

    “你这孩子,去一趟东北,怎么啥都往家带?咱家还能缺了咸菜?”张桂芳将报纸揭开,把猪头放在盆里,埋怨道。

    “嗯嗯,您说的对,我下次去再给大伯买点稀罕东西过去。”唐植桐也不犟嘴。

    “文文,明天早上你带一饭盒,给你妈带过去。”张桂芳不理儿子,转头把猪头肉安排的明明白白。

    唐植桐笑着,也不搭茬,将裹猪头肉的报纸叠一下,放在炉子旁边,明儿一早张桂芳点炉子用。

    稍微一收拾,全家出动安石碾。

    这个石碾虽然体型比较小,但石盘依旧不轻,张桂芳、唐植桐、小王同学和凤珍一起下手抬,才堪堪抬起来。

    凤芝虽然年龄小没有下场,但站在一旁负责加油鼓劲。

    这么重的玩意,不用在与城墙砖的缝隙中抹水泥,蹲上即可。

    石碾有一百多斤沉,唐植桐徒手抱起来放上的,成功弄脏衣服一身。

    后面安框倒没费多大功夫。

    安装好后,张桂芳提着水,仔细冲刷了一番,等明儿晾干,就能用了。

    晚饭有肉有菜,虽然粮食仍旧没有放开吃,但吃个八九成饱还是不成问题的。

    一宿好眠,等唐植桐睁开眼时已是12月21日,星期一,去邮电学院上学的日子。

    路坚可没有小王同学的待遇,自从唐植桐请假后,他就一直盼着他赶快回来,想知道自己那三十块钱能买多少粮食。

    千呼万唤,今儿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生活委员,路坚没等唐植桐屁股坐热,就拉着他出去抽烟。

    “舍长,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早上上课的时间段,楼道里全是学生,唐植桐索性带着路坚来到了教学楼外,站在了草坪上,这边人少,也没有什么“青青小草,踏之何忍”一类的标语。

    “行,你先说。”路坚给唐植桐点上烟,心里有些忐忑。

    “情况比想象中恶化的更快,那边粮价不便宜……”唐植桐将对岸西八如何卖高价、如何为难国人、如何心黑讲了个遍,临了临了感叹道:“唉,只有出去走走,才知道外面的真实世界。”

    “那……买到了吗?”路坚抱着一线希望问道。

    “嗯,费了不少功夫,就买了点玉米,价格也不便宜,八毛一斤。”唐植桐点点头,满是歉意道:“比我想象中高出不少,如果舍长觉得价格不合适,我把钱退给你。”

    粮食一天比一天金贵,对至亲之人可以说两毛一斤,但对于其他人,唐植桐觉得还是报一个比黑市略低的价格比较合适。

    “哎吆,唐老师,你这口气喘的,吓死我了,还以为没买到呢。八毛就八毛!”路坚喜出望外,压根就没往唐植桐赚自己钱的方向去想。

    八毛确实比平价粮贵,但已经比外面的粮食低了太多,路坚最近又收到了家书,说当地的玉米都一块二一斤了。

    “舍长不嫌弃就好。这些粮食啥时候给你?”

    “要不等放假再给我?方便在你那放放吗?”路坚脱口而出,这个问题他早就想过,还是自己带回去最放心。

    日子越来越难,最近也没有同事往这边来,即便有,路坚都得掂量掂量。

    “行,那就等放假再说。”

    “嗯,谢谢唐老师。作业我都记下来了,一会给你看。”

    抽完烟,两人又聊了两句,才回到教室。

    唐植桐看了路坚记得作业,确实不少,够自己补两天的。

    一上午埋头苦干、奋笔疾书,唐植桐的手指头硌的疼,手腕也发酸,更是干出来一管墨。

    眼下的钢笔大部分采用塑胶墨仓设计,可重复使用,具有弹性,用手指捏下,利用内外气压不等的原理上墨,比旋转上墨式墨仓或几十年后那种一次性墨囊使用起来麻烦一点点。

    唐植桐拧开钢笔,控制着笔头,尽量使笔头刚刚全部漫入墨水中,然后捏动墨仓,多捏几下,墨水就上来了。

    之所以不任由笔头全部探进墨水中,是因为灌完墨水得把外面的墨水擦掉,不控制着点,不仅浪费墨水,还会浪费擦笔头的纸。

    唐植桐用的纯蓝墨水,眼下也被叫做纯兰墨水。

    随着教育的普及,用钢笔的青年人越来越多,对墨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墨水也逐渐迎来了国产化,全国各地大部分都有很具代表性的品牌。

    像天津的鸵鸟牌,四九城的BJ牌,上海的英雄牌、永生牌、爱字科学牌,广州的飞马牌、蜘蛛牌、红狮牌,重庆的红岩牌、光华牌,太原的红旗牌,济南的海鸥牌等等。

    琳琅满目的国产墨水只有三种颜色,纯蓝、蓝黑、红色,考试用蓝色或蓝黑色都行,碳素也行,但用的人少,因为碳素墨水全是进口货,价格贵,要等1966年才由天津墨水厂突破技术难关实现国产。

    墨水一般有两种包装,小瓶和大瓶,小瓶50毫升,大瓶900多毫升。

    墨水的生产成本并不高,包装成本反倒成了大头,所以很多人第一次都是买个小瓶装的,然后用完之后拿着墨水瓶去商店打墨水。

    唐植桐就不同了,直接买大瓶实惠装,然后找了几个药瓶,刷干净,分灌出来,全家用。

    中午吃饭的时候,唐植桐发现舍友们都开始吃粗粮了,没有一个吃米饭。

    “才几天不见,都开始节约了?”唐植桐有些好奇。

    “嗐,前阵子不是米饭增量嘛,一下子买的少了,结果过了没几天,食堂不仅减少了米饭的供应,就连窝头也开始增量了。米饭一下子又抢手起来,去晚了都抢不上。”罗志平摇摇头,吃着水尿巴汤的玉米面窝头说道。

    “嘿,你就知足吧,现在还有玉米面窝头,过阵子说不定玉米面也没了呢。”窦永昌想到老家前两天的来信,那边已经买不到白面了,玉米面也成了稀罕货,供应最多的是白薯面和高粱面。

    “咱这可是四九城,应该不至于吧?”罗志平听后歪着脑袋想了想,又坚定道:“不至于。”

    确实不至于,唐植桐在心里默默回了一句,无论是正式材料中,还是亲历者的口述中,四九城城市居民在接下来几年里的白面供应比例绝大部分时间都维持在30%的样子,大米占20%,剩下的是粗粮。

    当然,不排除为了节省而用细粮票去购买粗粮的人。

    至于定量嘛,正式材料中比较含糊,只有一个大概人均,倒是亲历者有些不同的说法,只是无法代表全部。

    该来的总该会来,唐植桐觉得自己已做好了准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