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741章 傻子是个风筝迷

第741章 傻子是个风筝迷

    夏青教授讲话后,问:“小梦石,你除了气球外,还喜欢什么?”小梦石说:“我喜欢风筝。”小聪也说:“我也喜欢风筝。”梦弟说:“我们都喜欢风筝。”小波说:“我喜欢自己做风筝,可是,自己做的风筝总是飞不起来。”

    小燕子说:“我很会做风筝,因为我爷爷是个画家,他在风筝上画画,顺便教我做风筝。”小明说:“我不喜欢做风筝,因为总是做不好,但是,我喜欢在海滩,或者在广场,看人们放风筝。”

    计算机姐姐沈琳说:“这也好理解,有的人嗓子不好,不喜欢唱歌,但是喜欢听歌。”刘媛媛也说:“喜欢做风筝的不多,但是我相信喜欢放风筝的人很多。好比喜欢打足球的人有限,但是,我相信,几乎人人都喜欢看足球。”

    黄梅导游也是画家说:“我喜欢放风筝,喜欢欣赏风筝的美,风筝上的龙凤造型,就能够给人带来审美感受。”

    大家正在议论,突然听到穿越号机器人手机说话了——

    我是刘傻子,向大家问好。我从小就喜欢放风筝,可是,风筝需要钱买,也不好买,于是,我们在家做风筝。我做的风筝,总是飞不起来,或者是飞不高。

    奇怪的是,青少年时期,我喜欢风筝,老了,还是喜欢风筝。我生在江城,52岁才从江城武汉来到海南高校工作。大概是家乡情结,我在海南的梦中常听见武汉的乡音,我在海南梦中常在品尝武汉的美食,风筝也时常在我的梦中凌空飞翔。

    每年寒暑假,海口经济学院放假,我都要从海口回到武汉。回到武汉后,我会经常去武汉江滩公园,干什么,我是看人们放风筝。蓝天白云下的风筝,自由自在,像小鸟一样飞翔。天空的风筝丰富多彩,有的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有的像龙一样摇头摆尾,令人叹为观止。

    记得一年寒假,我约文友李任惠、于张喜一起聚会。我们都在硚口区长大,年龄相仿,很是谈得来。我们看见餐厅挂着风筝实物,还有几幅放风筝的图片,我们聊天的话题便围绕风筝转,你一言我一语,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海阔天空,滔滔不绝。

    于张喜说:“我住在汉正街上一个巷子里,离汉水河不远,同学们制作好风筝后,举起风筝又蹦又跳,又喊又叫:‘我们到汉水河边放风筝去。我们像一群出笼的鸡子,从屋子里跑到街上,然后穿过巷子来到汉水河边的河滩上,牵着风筝的线一个劲地奔跑,风筝一个个地从地面上飞了起来。”

    李仁惠说:“现在,我常到武汉沿江大道的江滩公园去看人们放风筝,我望着各式各样的风筝在蓝天下飘飞,禁不住浮想联翩。想当年,我们一群同学约在一起放风筝,有的风筝飞起后,忽然在空中摇摇晃晃,像折了翅膀的小鸟一样,最后坠落在地上。有的同学的风筝顺利地越飞越高,我们仰起脖子观望,实在是羡慕。有的同学的风筝高飞在空中,因为线断了,风筝便在空中像没有舵的船一样漂泊,最后无影无踪,令人遗憾地叹息。”

    刘梦石说:“我读小学时,学校要学生做手工课,做风筝蔚然成风,学校的美术老师还让我们在自己做的风筝上画上水彩画。为了做风筝,有些同学本来就是街坊邻居,便集中在我家里的房间里,买来大白纸,找来竹片与细铁丝,拿来浆糊,将纸片用剪刀裁剪成各式各样,或做成蝴蝶风筝,或做成燕子风筝。我怪自己笨手笨脚,做的蝴蝶风筝四不像,反复拆反复做,终于做好了,我小跑着,风筝贴在地上跑,跌跌撞撞,终于飞了上去。”

    这个时候,沈明贵出现在背后,喊:“刘傻子,吹什么牛,你的风筝根本就没有飞起来。”沈明贵的话,让刘傻子脸上白一阵红一阵。于张喜说:“沈聪明,你这个人说话刻薄,我们聊天我为了回忆童年时期的快乐,即使吹牛也正常。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你何必专门揭人的短。”

    沈明贵看见大家都指责自己,说:“我先上厕所再来。”沈明贵正要扬长而去。小梦石这个时候现身拦住沈明贵说:“沈聪明,我看见你刚从厕所出来就来到这里,怎么又要上厕所。我记得,你与刘梦石请几个邻居去餐厅吃饭,说好了你结账,结果你说要上厕所,让刘梦石给你买单。”沈聪明说:“你是哪里来的小孩,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小梦石说:“我认识你们,我是从2024年穿越到2000年的。”小梦石说的话,让沈明贵无地自容。李任惠私下对于张喜说:“张喜,这个小孩是不是看穿越的电影看多了,居然这么说。”于张喜说:“虽然好像是看穿越电影看多了,说的很神奇,但是,他说的却是事实。”李任惠说:“沈聪明总认为刘梦石有点傻,总是欺负他。”

    这个时候,沈明贵干脆不去厕所,说:“李任惠,于张喜,你们两个非议我不对,你们说我把刘梦石当傻子,一对夫妻在江滩,为放风筝在吵架,女人怪自己的丈夫,将线扯断了,风筝飞不见了。丈夫怪自己的妻子,啰里啰嗦,弄得自己心烦意乱,才把线扯断。吵架导致打架,刘梦石将男人推倒在地,那个男人的妻子,骂他说:‘我们夫妻之间吵架是亲,打架是爱,你凭什么打我丈夫。’女人说完,打了刘梦石一耳光。”

    于张喜说:“沈聪明,你记得吗,你去看风筝比赛,钱包被小偷偷了,你去要,挨了小偷一耳光,结果,刘傻子拼命将你的钱包夺回来,挨了几个流氓一拳一脚一耳光,你怎么不讲呢。”李任惠说:“我可以作证,刘梦石之所以被称为傻子,就是经常在朋友同学同事遇到歹徒时,能够见义勇为,伸张正义,难免挨打。”

    刘傻子看见沈明贵尴尬的样子,笑道:“我以为是应该的,过去的事情不提了,你们记得风筝是怎样发明的故事吗?”李任惠说:“据说与与斗笠有关。古代的斗笠,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人们的防雨防暑器具。斗笠制作简便,系绳就地取材,多用柔软的树皮纤维。传说一农夫正在耕作时,忽然一阵狂风卷飞了他头上的斗笠,农夫赶紧去追,一下抓住系绳,斗笠便像风筝一样在空中飘飞。这农夫觉得十分有趣,便当着一群村民的面,表演放斗笠,激起大家的兴趣,放斗笠的人越来越多。后来,放斗笠演变成放风筝。”

    小梦石居然插嘴说:“还有人说,风筝的发明与树叶相关。古时候,人们看见风卷树叶满天飞,觉得十分新奇,便用麻丝拴着树叶放飞,制作风筝放风筝的活动逐渐应运而生。”

    于张喜对文史颇有研究,他说:“小家伙,你还懂得这些。东周春秋时期,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距今已2000多年。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民间开始以纸做风筝,古籍记载的‘纸鸢’就是风筝。”

    李任惠写过风筝的科普文章,他说:“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随着造纸业的兴起,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渐渐发展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文体活动。中国风筝文化源远流长,从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可以看见寓意吉祥的各种图案,留下中国风筝文化的印记。”

    张喜说:“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之所以创造出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绘画,反映人们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刘梦石说:“后来,想不到看起来很普通的风筝,引起世界上对中华风筝文化的关注,世界上有些国家的博物馆中,展示各种各样的中国风筝。美国国家博物馆一块牌子醒目题写:‘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英国博物馆,则将中国风筝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于张喜问:“荆洪,你记得你写过一篇《武汉有个风筝王》吗?”刘梦石说:“记得,这篇文章发表在《江城日报》上。”刘梦石翻出手机中存放的剪报图片,记忆的闸门打开了。

    那是一年初春的一天,张喜邀请我去他家中见识一位老人,说他会制作风筝,爱放风筝,是风筝王姚钟镇,希望当记者的我能够采访他。姚钟镇满面红光,衣着整洁,一点也看不出他已年届七旬。姚钟镇告诉我们,放风筝是一项有益的体育活动,宋李石《续博物志》载:“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內热。”清代人富察敦崇《燕京发时记》中说:“风筝在天,以能清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