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武道侠心 > 第一卷:凤鸣于皋 第75章:离去前(一)

第一卷:凤鸣于皋 第75章:离去前(一)

    大明崇祯十三年,八月,距离夜凌空穿越到此,差不多快有三年。

    如今他即将离去......

    过去一年中,他见识到太多千古风流人物。甚至,其中有不少人都和他结为了好友。千古忠烈、盖世奇侠、悲情公主、末代帝王......而在这里面,最特别的就是崇祯帝。

    皇帝者,孤家寡人。

    在至高无上的权利面前,即便夫妻、兄弟、父子,也会为此相残。

    就像很少有家主会和家奴做朋友,皇帝也很少会和人做朋友,包括妻子、儿女在内,身边的所有人都是天子的臣子。

    在皇帝面前,就连皇后也要自称臣妾。太子、黄子、皇女,也要自称儿臣。大多数人在坐上皇位的那一刻,其生命里就只剩下孤独。

    崇祯更是如此。

    朱由校撒手离去,却给他留下一片烂摊子,担在肩膀上的重担压的他几乎时时刻刻,喘不过气来。因为那里装的是大明的江山社稷、苍生黎民。

    巨大的压力让他对己对人都极其苛刻,同时也让他变得更加猜忌多疑,不相信任何人。

    这样的人,生命里自然不会有任何朋友。

    或许崇祯曾经有一个朋友,但却被他误信谗言,最终下旨给处死。

    不过,夜凌空却和他结为了忘年交。

    倒不是因为他有擅于交际,情商有多高,恰恰相反,其从来不看崇祯的脸色,两人相处时,反而大多是崇祯在迁就着他。

    原因很简单。

    因为崇祯已经知道,这是一个‘天外之人’,仅能在此间停留一载光阴,所以没有任何权利、财富,能够诱惑他。

    更重要的是......

    夜凌空有着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武力,正面尽管不是一群大内高手的对手,但只要他想,布置再多的人也留不住他!

    一剑在手,百无禁忌!

    其可以随时潜入皇宫,刺死崇祯,正因如此,他不用顾忌皇帝的脸色,对他说的,都是不掺杂任何利益的真话、实话。

    崇祯最想听、但听得最少得就是这样的话。

    当这样一个人出现在其身前,不管对方说的在不在理、好不好听,他都会听一听,看看对方说什么。

    而夜凌空也不负他的期望,其虽不怎么通经义,但对于治理天下、国情局势,却有着许多令人耳目一新,一针见血的见解,且也非是只会夸夸奇谈的大论,乃是真的懂得实干,只是相比那些几经沉浮的朝臣,手段尚县稚嫩,欠缺不少经验。

    两月前,蒲州府发生饥荒。

    蒲州的贪官污吏勾结奸商,囤积粮食,且州吏还发明了一种“双层仓”,粮仓用木板从中隔断,下面是空的,上面薄薄的一层粮食,专门应付朝廷的例行检查,再把赈粮拿去盗卖。

    夜凌空过去后,当即发现了端倪,却密而不发。

    回到城中,其一边假意应付众官员,麻痹对方,一边暗调锦衣卫搜集证据,把贪官污吏一举拿下,又故布疑阵,抬高米价,骗得外地米商运粮过来,再散布流言,让米商以为朝廷很快就会发下赈粮,纷纷抛售粮食。

    朝廷得以用低价收购了大量粮食。

    回过头,再调兵把本地奸商一并拔起。

    最终平息了这场饥灾。

    身在北京的崇祯接到奏折后,万分欣喜,当场作诗三首,并在夜凌空回来后,率领于十里坡外百官迎接。

    这一年里,他助崇祯查处了众多贪官污吏,皆是铁证如山,又推荐了一干人才。

    其跟和孙传庭二人改革朝廷机构,

    政事上,成立大明皇家银行、海关、天科院,同时把地方权利进行拆分,府、州、县,长官总事政、经治理、但将审决讼案的权利拆分出来,在刑部下建立警察院及所属各级地方机构。原各级佐官,如县丞等,及部分地方卫所编制,改编入此机构中,负责抓捕缉拿和审查之权。

    改革大理寺、都察院,大理寺下设所属地方各级法院,掌审决松案之权。

    其实,就是建立后世的警察、法院制度,避免地方政府权力过大,出现类似破家县令这种现象出现。

    此事在朝野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军事上,成立元帅部和军机委员会,进行军政分离,崇祯兼任大明总帅,王在晋、孙传庭任副帅,在北京主持大局,前者专责负责对清统筹、后者专责负责对内谋划。

    原蓟辽总督洪承畴,改任陕西三边总督,经略西北,专事李闯。

    原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改任四川总督,经略四川,专事黄虎。

    原石柱总兵秦良玉,任湖广总督,经略西南、湖广,专事曹操。

    而空下的蓟辽总督位置,则由袁承志担任。

    有意思的是,这事倒不是夜凌空干的,而是他自己提出来想去辽东杀敌,以承其父之志。正好当时,朝廷把洪承畴调去西北,蓟辽总督的位置空了出来。本来,王在晋心中另有人选,但也不知道崇祯脑子抽了什么风,当即任命袁承志为蓟辽总督。

    此事又引起一阵轩然大波,但崇祯帝一向强势惯了,真要横下心做什么事,群臣也拦不住。

    好在袁承志也不负众望。

    袁承志知道自己不通兵事,但这时候,崇祯早下了罪己诏,替袁崇焕及其旧部正面。上任后,这小子以自身名义,向天下召集袁崇焕旧部,并凭借着自身高强的武艺、胆魄,收服了辽东的一干骄兵悍将。

    大局上事事请教中央的王在晋,具体军务上,又有众多将校的辅佐,接连几次挫败了女真的攻势。

    如此竟然稳住了局势。

    短短半年,其就从一个名不见传的江湖侠客,成长为闻名天下的边关大将!

    前几天,袁承志收到朝廷密令,从山海关快马加鞭,赶了回来,留孙仲寿主持山海关大局。

    叫他回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崇祯。

    崇祯知道夜凌空即将离去,而后者跟袁承志情如兄弟,另外再过几天,就是袁崇焕的忌日。

    因此,尽管他知道山海关离不得这位少年上将,却还是破天荒的做了一次完全出于私心的决定。

    ......

    御花园中。

    看着犹如天人的少年,崇祯心里多希望对方不是一个天外之人。

    “臣袁承志参见皇上!”

    一进来,袁承志上前见礼道。

    崇祯轻轻抚了一把胡须,微笑道:“起来吧。”

    “谢皇上。”袁承志道。

    崇祯打量了一下,道:“不错,看着比以前更沉稳了......”接着道:“怎么样,边关生活不容易吧?”

    “还好,有孙仲寿、白广恩、马科、吴三桂这些大将帮衬,臣倒也能不负所托。”

    这些年来,袁承志对崇祯的态度不咸不淡,大有一副老子是为天下人,为了先父遗志,才帮你坐镇山海关的,不稀罕你那些封赏,也懒得给你好脸色。

    然而越是这样,崇祯还越吃这一套。

    而且据锦衣卫密报,似乎他的宝贝闺女长平公主,时常跟其有书信来往,似乎对其有好感一样。

    故而,崇祯差不多都把他当做自己的女婿了。

    “见过夜兄弟了没?”崇祯问道。

    袁承志道:“还没,臣一回来就赶来复命,过后再去见夜大哥。”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

    俩人又聊了一会儿军务、国事,随后崇祯道:“夜兄弟和孙姑娘在‘护龙山庄’了,去吧。”

    “谢皇上,臣告退!”袁承志露出一笑离开。

    护龙山庄是夜凌空利用一部分建文宝藏的微余财力在琼华岛上建起山庄,见过崇祯后,其暂代锦衣卫首领,原锦衣指挥使骆养性则成了他的小弟。

    他以一人之身,统领东厂、锦衣卫。

    崇祯在位期间,这两大大明传奇特务组织虽然还存在,但功能差不多已经荒废,几乎形同虚设,直到处死袁崇焕后,崇祯出于对领军朝臣和武将的猜忌,又启用了一部分太监安插在军队中进行监视,结果却被曹化淳用来聚敛钱财。

    当其宣布全面启用这两大机构时,顿时引起东林党人集体哗然,一个个就差没再来一次“大礼议”,群臣齐跪左顺门。

    于是,崇祯、夜凌空只能来个偷梁换柱,成立护龙山庄,训练密探,说是用来刺探对外情报,这才打消了群臣的反对。

    密探也确实训练,也确实是用来对外刺探情报的。

    但又不止这些。

    护龙山庄中有:天、地、玄、黄,四种密探,分别负责对清、对蒙、对洋,及对寇的情报打探。另外,庄主还兼领东厂、锦衣卫,分别在暗中探查大明军队和文官集团的贪污。

    山庄建成后,夜凌空就把办公之所搬了过去。

    不久后,其带着证据查处了诸多贪官,群臣这才反应过来上当了,再次纠集反对,然而却被夜凌空利用报纸舆论,反倒为自身的举动正名,并和崇祯借机改革大明的司法机构。

    这里面,袁承志、孙仲君也提供了很多帮助。

    那日之后,袁承志用其父和华山派的名望,聚集一批军伍、江湖好手,成立金蛇营,在护龙山庄兴建之初,替夜凌空打探各种江湖消息,跟随征讨不法。

    之后,前往辽东赴任,其把金蛇营也带了去。

    但那时,夜凌空也建起了自己的护龙密探。

    至于孙仲君,如今她跟夜凌空的关系有些复杂,其本是为了给自家师父的儿子取药,这才不远千里迢迢前往华阴县。

    结果,华阴县的酒楼里,一遇误终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