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慕老夫人也不想就这样轻易放弃这次机会。
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对她来说非常重要。
平阳侯府内还有两个未出嫁的女儿。
一位住在北院,另一位则住在南院。
北院的那位是慕渔,而南院住的是慕珠云。
提起渔姑娘渔儿……
一想到她,慕老夫人心中便感到有些无奈。
这位渔姑娘向来以个性倔强闻名,如果让她去做这件事,只怕即便施加压力也未必会有用。
她的性格太过强硬了,不会愿意顺从安排。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了南院的慕珠云可以考虑了……
想着想着,慕老夫人的目光渐渐变得锐利起来,她想起过去那些年间,章氏一直在暗暗与自己竞争。
特别是在上一次科考失利之后,南院那边可谓是闹得天翻地覆、人仰马翻。
要是把这个消息告诉章氏,或许她就会同意。
因为这将是一个扭转局势的好机会,对于章氏而言,这也是一次能够扬眉吐气的机会。
想到这里,慕老夫人的眼眸微眯。
“那老夫人,我们就选慕珠云吧?”
无论是瑞珠还是站在旁边的慕雅楠,并不在意最终决定由谁去完成任务,只希望有人能够让皇上记住慕家这个名字。
面对这个问题,慕老夫人没有立刻作出回答,而是深思片刻后才说:“不妨等到了慕嘉和结婚那天,我们再派一个人去看看慕珠云。看看她是否真的适合这个重要的任务。”
听了这话,瑞珠点了点头道,“如此也好,奴婢这就回去将您的意思汇报给慕嫔娘娘听。”
……
随着祝家和慕家的婚事日期越来越近,整个侯府上下开始进入了紧张忙碌的状态之中。
这场突如其来的联姻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甚至可以说,在此之前没有人会料想到事情竟然进展得如此迅速。
短短时间里一切都定了下来,让大家都感到了一阵阵的错愕与惊诧。
大家正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慕渔却忽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
今天是二哥慕武安正式入朝当官的第一天。
“祝二哥一帆风顺,未来可期!”
慕渔充满期待地对他说。
慕武安听后,只是淡淡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谢谢你的祝福。”
但他心中其实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
因为现实比期望的复杂多了。
哪有那么容易呢?
前阵子那场轰动一时的“银票雨”风波实在太大了。
这件事情影响广泛,在短短几天时间里,不仅整个京城的人们都在议论纷纷,连附近几个城市也传开了这消息。
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就算是想要护着太子的武安帝,最终也被民众的强大压力所逼迫,不得不作出了相应的措施。
前几天,皇帝陛下刚下令剥夺了太子的称号,曾经身份尊贵无比、地位崇高的太子殿下,如今变成了一个普通的皇子,甚至连出行自由都被限制住了。
他被关在家里反省,除非得到皇上特别许可,否则不能出门一步。
更糟糕的是,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吏部尚书还直接拍板决定把他分配到了最麻烦的一个部门去——工部。
大家都清楚得很,自从老袁尚书离职以后,整个工部早就乱成了一锅粥。
因此,接手这份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面对这样的处境,慕渔非但没有沮丧反而鼓励起哥哥来:“越是艰难的情境越能彰显出你真正的实力和才能。”
正如古人说过的那样,“英雄多磨难而出”,她相信,自己的二哥说不定能够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政坛中大放异彩。
“你啊……”慕武安听了这话笑着摇了摇头。
尽管形势不容乐观,但每当听到妹妹这样乐观的话语时,心情总能稍微好些!
记得在科考之前,妹妹就曾信心十足地告诉他肯定会中举。而事实上证明她的直觉相当准确。
这次同样不例外,慕武安笑着向妹妹表示感谢,并且模仿了一个古代官员常用的拱手礼姿势说道:“那就借渔妹吉言啦!”
他知道时间已不多,应该准备动身去上班了。
只不过,在临走之际……
左右看了看周围环境,慕渔发现并没有看到弟弟慕庭文的身影。
“奇怪,明明今天对于二哥来说如此重要,怎么小弟却没有出现来送别呢?”
她心想。
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
慕武安倒是不介意,“可能他有什么别的事儿在忙吧。”
他对这件事情似乎并不怎么在意,仿佛这并不是什么值得担心的大事。
府里的小厮提过,这些天来,慕庭文总是天刚亮就出门了,要直到晚上才会回来。
每天早晨,第一缕阳光才刚刚露出地平线时,他已整装待发。等到夜色深沉,万籁俱寂之时,他的身影才会重新出现在府中。
每天回家时都是一脸疲倦,不知道他在搞什么名堂。
每当这个时候,他整个人就像是从头到脚都被疲惫包裹了一样,连脚步都显得异常沉重,让人不禁好奇,究竟是什么事能让他这样一位精力充沛的人变成这般模样。
“是这样吗?”
听到哥哥的话,慕渔忍不住嘟囔了一句,同时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她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确实好几天都没见过庭文了,心里不由觉得有些奇怪。
真是古怪……
她在心里默默地想道,感觉这件事并不那么简单,但又找不出具体的问题所在。
时间真的不早了,慕武安得出发了。
此时的阳光已渐渐变得炽烈,预示着新的一天已经开始。
目送二哥离开后,慕渔打算和知书一起回沉香院。
但这时——
“公子这件衣服怎么了?袖子这地方咋这么一大片黑呀?”
一个急切而带着疑问的声音从不远处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
说话的是侍奉二公子的小厮义辰,只见他正拿着一件衣裳从屋里走了出来,神情中透出浓浓的疑惑与不解,眉毛紧蹙着,像是在极力想找出问题的答案。
顺着他的目光一看,那正是慕武安参加殿试时穿过的那件袍子。
当时因为这件衣物的重要性以及制作的精美程度,在家中的地位非同小可,每个人都能清楚记得它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