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楞严经修学法要 > 第26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第26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四面,我们讲怨习。

    这一科都是在谈:我们从一念的清净本性,怎么就会有这么多的因缘果报出现呢?

    原来我们在多生多劫当中,有很多很多习气的种子,乃至到了今生,我们又不断的去增长它的势力,不断的生起现行、不断的随顺它;因为种子跟现行的交互作用,就把很多很多痛苦的果报,自己创造出来了。所以我们常说:自作自受,你自己把果报创造出来,还得由自己来承受这一切的果报;六道的果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也由自己去承当这些果报。

    怨 习

    怨──就是隐藏在心中的怨恨。怨恨跟瞋有什么差别呢?瞋心是直接表现出来,你刺激我…我马上就发脾气,这个叫瞋;怨是当下并没有发脾气,而是把心中的恨隐藏起来、把它累积起来,恨累积久了就叫怨!

    总 标:

    【七者怨习交嫌,发于衔恨,如是故有飞石投礰,匣贮车槛,瓮盛囊扑。】

    别 明:

    【如阴毒人,怀抱畜恶。二习相吞,故有投掷、擒捉、击射、抛撮诸事。】

    劝 诫: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家,名违害鬼。菩萨见怨,如饮鸩酒。】

    怨的特点就是嫌──心中有很多、很多的不满;因为不满,他就会造很多很多的业,这个业是嫌恨之业。也就是说,他经常在暗中想要去伤害别人…找机会。因为它累积很多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他已经怀很多的恨,而这些恨,他一再的等待机会去采取行动,就是发于衔恨。

    因为他因地当中,经常想要去报复别人,所以得果报的时候,故有飞石投礰──恨本身也是一种躁动不安的相状,所以他会看到空中有很多的飞石;这些飞石是大石头,在空中飞来飞去;投礰,礰是小石头,空中很多小石头,比较尖锐的小石头;就是一种很躁动不安的相状。或者匣贮车槛──匣就是一个密闭的箱子;槛是一个密闭的车子;他发觉自己被关闭密闭的箱子跟车子当中。瓮盛囊扑──或者他会发觉自己被关在一个大的缸中,瓮就是缸,我们讲水缸,大的缸中;囊扑就是被绑在大的布袋当中…都不得自在!

    怨的相貌是什么呢?佛陀讲出一个譬喻:如阴毒人,怀抱畜恶。就是这个人阴毒,他心中一直想要去报复某人、暗中要去伤害某人。为什么呢?因为他心中已经累积很多很多的怨恨。在过去的种子跟今生的习气相互作用之下…故有投掷,投掷──被人以石头来丢掷;擒捉──就是被抓到大的缸中,或者是被抓到大的布袋当中,不得自在;或者击射──被用很尖锐的利器来加以击射;或者抛撮──在空中被抛来抛去等等诸事。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以智慧眼看到这个怨恨之心,就像危害鬼;危害鬼他不是公然的伤害你,他是躲在黑暗的地方,突然间跑出来伤害你。菩萨见到怨恨之心,就像一个人饮鸩酒,表面上好像是一个甜美的酒,其实是有毒害的。

    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瞋不同。

    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他,他马上发脾气;有些人,他把心中的恨累积在心中。不过现在的医学已经证实,从一个身心灵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经常累积负面的能量,对你身体是很不好的。你不要小看我们内心是无形无相的,《楞严经》一再强调,我们心中会创造相状出来。所以你心中的恨会产生细胞病变,因为它的那一种力量,是无形相的。我们在观内心的时候──即空、即假、即中──它没有形状,但是它有它的作用,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我们一定要适当的把自己负面的能量化解掉!

    蕅益大师他提出了:如何来化解心中的怨恨?

    第一个、随缘消旧业想:这是我们一般常用的方法。我对你这么好,你还不把我当一回事……那就是欠你的!前生欠你的,来还债!一个人经常去做一件好事情,但是你所得到的果报,却是跟你所做的因地不相符合,你的果报非常的差,那就是有两种情况:(一)你本身有罪业,先把罪业逼出来。有时候我们做了一个善法,它不是先表现善法,它先进入阿赖耶识,先把恶法逼出来,就是你本来有三恶道的果报…重报轻受。(二)你真的欠他,没办法,没得说!随缘消旧业,这是比较消极的看法。

    第二个、当善知识想:这是积极的!欸!这个是菩萨示现来考试的,我必须通过这个恶因缘来增长我止观的力量、来增长我忍辱的功夫。忍辱的功夫不是在顺境完成的,忍力是从逆境的观照当中,点点滴滴的,不断的调整自己,失败了不放弃,不断的调整,慢慢、慢慢,你的忍力才会培养出来,是从逆境中培养。

    第三个、代众生受苦想:这更难了!代众生受苦想,就是我们从逆境当中学吃亏,从吃亏当中培养一种慈悲的胸怀、菩提心的胸怀。

    忏公师父说:一个菩萨你不学吃亏,你很难生起菩提心!

    菩提心的根本在学吃亏,这个吃亏就是──忍让。

    不过也有人说:你情绪不好的时候,唱唱炉香赞也不错,欸对了!妙境长老就这么讲:有时候我们在修念佛止观的时候,欸!很顺畅,这车子开得很顺,路上没有什么石头;有时候你怎么修,就是都不得力,挫折感很重,欸…唱唱炉香赞…真的有效。你就在山中哼个炉香赞,唱完再去打坐,欸不同…整个情绪有变化…总而言之,你一定要把负面的能量,把它释放出来。

    有一个西藏法王说:一个人经常把负面的情绪隐藏在心中,你很难去关心别人,你就很难发菩提心。

    因为:你自己都不可能快乐,你不可能给别人快乐,这是个很重要的思考!你自己就闷闷不乐了,你怎么去帮助别人呢!所以我们要知道怎么去化解自己的障碍,我们内心本来是没有障碍的——心本无生,因境有。

    我们学习《楞严经》一路走来,得到一个讯息:我们心中是什么都没有的。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因缘假相显现出来的,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

    一个东西──它会假借因缘生,它一定可以假借因缘而灭。

    你有本事把它创造出来,你就有本事让它还灭,它本来就没有的。所以佛教是讲双向的,你能够让它缘起,你就有本事让它还灭。如果说:烦恼是本来就有的,那就糟糕。本来就有你怎么消灭呢?所以菩萨要有善巧──你要怎么去化解…人生的确是充满了不圆满,因为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善业,但也累积了很多的罪业;在得罪业果报的时候,的确是有一些困境,我们应该要不断的去化解它,不要继续让它产生一个怨恨。

    见 习

    见:是指心中的邪知邪见,对于宇宙真理的一种错误认知。

    总 标:

    【八者见习交明,如萨迦耶,见戒禁取,邪悟诸业,发于违拒,出生相反,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

    别 明:

    【如行路人,来往相见。二习相交,故有勘问、权诈考讯、推鞫察访、披究照明、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

    劝 诫: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坑。菩萨见诸虚妄遍执,如临毒壑。】

    我们看邪见因果的相貌——

    八者见习交明,邪见为什么叫明呢?因为一个有邪见的人,他是要假借语言文字来发明他心中的想法,他要表达出去的这叫明。

    关于邪见的相貌,以下提出了三个(应该是有五个,后文再补充):

    第一个、最重要就是萨迦耶见。这叫身见或者我见,这是我们一般凡夫最容易产生的邪见,我们认为在这剎那、剎那生灭的五阴身心当中,有一个真实的自我,由这个我来造业,也由这个我来得果报,这个思想是错误的!我们这个身心世界,完全是假借因缘所生,等到因缘结束的时候,完全觅之了不可得,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

    第二个、边见或者断见、常见。断见就是人死如灯灭;常见就是人死了之后继续做人,猪死了以后继续做猪,这是一种常见。

    第三个见──见取见。是指非果计果,把无想天的果报当作涅盘,就是见取见。

    戒禁取——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戒禁取见──非因计因。比方说,外道持牛戒、持狗戒,把无益的苦行当作生天之因。

    邪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邪见──拨无因果。说:造善业不可能得到安乐的果报,造罪也不可能得到痛苦的果报,生命是没有章法的,人生只是个偶然,既然是偶然,那就实时行乐了,完全不重视自己的罪业,这就是邪见。

    因为五种的邪见,他内心当中就发于违拒,出生相反──他对真理会产生抗拒,而且会产生一种违背真理的想法;出生相反就是相反于真理的一个知见;佛陀说诸法是因缘生,他却说一切法是真实有…相反。所以,他得果报的时候,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他临命终时,就遇到阎罗王,或者是善恶童子的审判,乃至于种种许多证明文件的东西,在临终的时候显现出来,使令他无法争辩。这个王使,就是阎罗王。

    很多人都问这个问题:到底有没有阎罗王?答案是不一定!

    对啊…一般来说佛教徒不太可能遇到阎罗王,一个人临终发现阎罗王一定是外道,邪见的人;我们的心本来没有阎罗王,阎罗王是怎么创造出来,诸位知道吗?是邪见,看经文就知道。所以我们看到那些把阎罗王讲得头头是道的人,这个人一定是外道种性,佛教徒不可能有阎罗王,有阎罗王表示你这个人没有正知正见,狡辩的人,才会产生阎罗王。

    我们的内心——本来清净,但是你打什么妄想,它就会出现什么相貌出来!

    这个阎罗王就是邪知邪见创造出来的,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证执文籍。不过我们一般民间传说有十殿阎罗,本经讲到主要有五个阶段──五殿(待会说明)。

    如行路人,来往相见。这个邪知邪见的人,他平常用语言文字来狡辩、来为他自己的邪见辩护,但是到临命终的时候,就不是这样子,就像一个人在道路行走,完全没有遮障,这时候你的所作所为,完全被别人看见了…来往相见。

    一个经常生起邪见──现行跟种子作用的人,他临终的时候,要经过五个程序:

    第一、勘问:他死亡之后,先到阎罗王的地方,作初步的审问──阎罗王亲自审问。

    第二、权诈考讯:如果不认罪,阎罗王就用种种的严刑拷打,来使令你认罪。

    第三、推鞫察访:如果再不认罪,阎罗王用各种方式旁敲侧击,来证明你的过失。

    第四、披究照明:再不认罪,用一种很特殊的业镜,把你今生所造的罪业,从镜子中把它显现出来!

    第五、善恶童子手执文簿,辞辩诸事:再不认罪,就请善恶童子出来,就是我们头顶上面的善恶童子,拿着记载的文簿,把你在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讲出来,而且配合文辞,加以详细的解释你当时的心态,使令你无法抵赖。邪知邪见特别重的人,他临终就有五个阶段的勘问审查。

    所以十方如来看到邪知邪见,就像一个人掉入到坑洞一样,爬不出来。菩萨见诸不实的遍执,就像一个人堕落到一个充满毒蛇的深坑,是必死无疑的。

    我们都知道──在贪瞋痴当中,痴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痴心造罪,还比不上邪见。

    诸位要把愚痴跟邪见分清楚:

    愚痴是这个人完全没有概念;邪见是说他有概念,但是他的观念是错的。换句话说:愚痴他对真理不会排斥,他什么都不知道,你讲真理,它有可能会相信;邪见的话,他是发于违拒,出生相反,他对真理是抗拒的。

    诸位看《菩萨戒》里面,佛陀是很严重的警告初心菩萨:你没有通达诸法实相,你不可以学外道法门,因为你先入为主。一个人邪知邪见,那就糟糕,你永远没办法回头了,没有人可以导正你。你有过失,你还会产生自觉,一个正知正见的人,最可贵的就是他自我反省,他随着他生命的成长,他不断的自我反省,自觉就会产生自审、然后自调;一个人邪知邪见,他自我反省的功能丧失了,你看这个糟不糟糕!变成外道种性了。

    我们学《楞严经》的特点:

    没有错,我们现在烦恼很重,我们罪业也很深,但起码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就是你启动一个正知正见的方向,你从今以后依止现前一念心性开始修学,你不断的返妄归真,你的生命不断、不断的进步,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邪知邪见就不是,你根本不可能调整自己,所以这个邪见的过失是很可怕的,因为他问题在无惭无愧!

    枉 习

    枉就是用不真实的言词来嫁祸于对方,他明明没有做,你冤枉说他有做,这叫做枉习。

    总 标:

    【九者枉习交加,发于诬谤,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硙耕磨。】

    别 明:

    【如谗贼人,逼枉良善。二习相排,故有押捺槌按,蹙漉衡度诸事。】

    劝 诫: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枉,如遭霹雳。】

    枉习的烦恼──就是种子跟现行的交互作用引生的;这个人过去很喜欢诬谤别人,今生也有这样的习气,没有自我反省、自我调伏,他所造的业就是诬谤,经常用不真实的言词,来毁谤陷害对方。

    我们知道──毁谤对方,会给对方产生压力,因为他明明没有做,你一定说他有做,对方就会产生一种冤屈,就有压力!所以我们自己得果报时,就给自己产生压力。在《楞严经》上说,你释放出的任何东西,最后一定回到你的身上,所以最后是合山合石,你就会遇到这些山、大石头,当你走进去之后,就马上合起来——来压迫你。碾硙耕磨,碾是用火热的铁轮,在头顶当中来压迫这个罪人;硙是尖锐的小石头,在你的身上来压迫你;耕是用犁来耕你的舌头;磨就是用大石头压在你身上,不断的研磨。

    这种枉习的情况——如谗贼人,逼枉良善。一个谄媚的盗贼,用暴力的方式来逼迫善良的人,这样种、现相互的作用,来生就有押捺槌按,蹙漉衡度诸事;押是你经常被东西押在身上;捺是重物在身上不断的左右揉捺;槌是上下的震动;按是压着不动;蹙漉是身体被捆绑在布袋当中,然后上面有一块石头,把他压住;衡度是整个人被悬空吊挂起来。因为我们在因地的时候,去诬谤别人,给人家产生很多、很多的伤害,很多、很多的压力,所以得果报时,就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压力在压迫我们。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看到怨谤,以怨恨心来毁谤对方,就像谗虎──就像一只老虎去伤人一样,当然最后是伤到自己。所以菩萨见到枉——如遭霹雳,就像一个人被闪电莫名其妙电击到一样,这种突如其来的伤害叫做枉。

    枉有很多的因素,是因为嫉妒心而来的,嫉妒别人的功德,所以就用不实的言词来毁谤对方。

    讼 习

    讼就是本身有了过失,却用言词上的争辩,来隐瞒自己的过失叫做讼。

    总 标:

    【十者讼习交諠,发于藏覆,如是故有鉴见照烛。】

    别 明:

    【如于日中,不能藏影。二习相陈,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

    劝 诫: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这里的烦恼相是──讼习交諠,就是在言词上的争辩。那他为什么争辩呢?因为他要覆藏自己的过失。他的内心当中,因为不断的争辩,要覆藏自己的过失,最后就有鉴见照烛──他就会不安。为什么不安呢?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是觉得好像…内心有一个眼睛,在看他一样;就像一面镜子…他经常感觉到有一面镜子在看他一样,这就是鉴见照烛,使令他内心不安稳。

    比方说:如于日中,不能藏影。这就像太阳出现时,他再也没办法隐藏,因为真如本性不同意的!

    当我们造了恶业之后,内心会不安稳。为什么?表示西方有人不肯!

    真如本性是良善的,你在真如的心中,不断塞脏东西,佛性当然不同意!

    当我们造了恶业以后,夜深人静时,我们心中会不安稳,这个《大乘起信论》叫做真如内熏──真如在警告你,你不可以这样子了!所以说是如于日中,不能藏影。

    二习相陈──种子、现行相互的作用,所以临命终时,有恶友──过去跟你共同造罪的同伴,来和你对质;业镜──显现善、恶造业的情况;火珠──明亮的水晶球,来显现你当初的想法;披露宿业──就是前面的恶友、业镜跟火珠,来彼此的对照,披露这个造罪人的过失,依此来加以对照检验,使令我们无法逃避。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的过失就像阴贼,躲藏在暗处的贼,他并没有真正的消失,随时会跑出来。菩萨看到覆藏,就像一个人戴着高山,要通过生死大海;覆藏的人,内心很沉重、很不安,你要通向解脱生死的大海就很难,因为你的负担太大了。

    以上十习因──我们看经文,都是种现相熏。不是说你今天人家刺激你,你生气了就马上堕地狱,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你辗转相续、无惭无愧,没有加以对治,然后产生这样的结果。

    圆瑛老法师在十习因这段文,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大家要注意──

    他说:十习因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的,但是站在净土宗──带业往生的角度,他提出一个重要的思考模式,这是合乎唯识学的。

    圆瑛老法师说:什么叫带业往生呢?有因无缘,苦果不生这八个字。

    什么叫做因呢?就是我们过去累积的种子,我们没办法去控制过去,所以当我们觉悟的时候,我们对于过去,只有概括承受,你不可能回到过去去忏悔,忏悔只能够忏悔现在,过去都已经累积了这么多的种子,因是不能改变的,从唯识的思考,的确是这样。但是改变在缘,你要注意你的现行──你不能让它增长广大;你从缘来断,它就不能得果报,所以苦果不生。有因无缘,苦果不生这是净土宗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这个思想跟唯识学是相合的。

    唯识学它提出业有两种:一个叫增长业,一个叫不增长业。

    我现在问大家关于业果的问题────比方说:

    一、某甲:某甲去做一个罪业的事情,他第一天造一次,第二天造两次,第三天造三次,第七天造七次,他造业是不断增加的,这是某甲。

    二、某乙:他第一天造了七个罪业,第二天造六次,第三天造五次,第七天造一次,这是某乙。

    两个人造罪的次数完全一样,你们看哪一个业比较重?某甲?某乙?…

    对啦!有智慧!某甲比较重!

    为什么?因为他在造增长业,某乙在造不增长业,因为他开始在抗拒了。

    诸位要知道:业的可怕就是你放纵它;一旦放纵,它就有气势,你绝对不能让业的气势增长起来!

    我们讲造势、造势,你看我们台湾选举很喜欢造势对不对?他本来是选票落后,但是他那个势力越造越旺、越造越旺;一开始你本来领先,结果你不断的节节败退,因为你的势头在衰退中,他的势头正在提升中。

    春秋战国有一场战役叫长勺之战,从这个故事你就了解业的消长。长勺之战是齐桓公小白,他那时候还没有回国做国君之前,是公子小白,在外面流浪,因为他跟父亲不合,他爸爸要杀他,所以他往外逃,后来他父亲死了之后,他就回国去做国君。他在流浪诸侯国的时候,鲁国对他很不客气…羞辱他,所以公子小白回到齐国登位以后,得到管仲的扶持,军事强大,齐桓公相管仲,九会诸侯一匡天下,他要报鲁国一箭之仇,就派鲍叔牙领着大军攻打鲁国;鲁国那时候只是个小国,怎么经得起齐国大军压阵呢,当然节节败退,打到了鲁国的京城,在春秋的战争很少这样,分出胜负就应该停止了,没有人说一直逼攻的,几乎要把鲁国灭掉。鲁国国君非常紧张,苦无对策,好不容易在民间找到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叫曹刿…把他请出来。这个曹刿本来是隐居山林的一个修行者。曹刿说:好吧,看在鲁国即将灭亡的份上,我帮你打这一战。这就是长勺之战。

    曹刿到了战场上看──哦,对方是鲍叔牙领着大军,当齐国大军攻击的时候,曹刿就说退兵,第二次再击鼓攻击,又退兵;第三次又退兵…退到第三次的时候,曹刿才击鼓开始攻击,结果一下子把齐国打得落花流水。鲁国国君就很奇怪说:哎呦…他们的军队将近我们的十倍,你是怎么打的。他说:打仗不是看人数,打的是气势,曹刿用军重在气势。他说:他气势旺的时候,我们退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打到最后他自己没有气势了,我们气势正旺,就把他打败了。

    诸位要知道:造业也是这样──

    你看你念佛,你以前念一万声,后来变三千,现在变一千…欸这样糟糕了!越念越没有气势,你这样念佛在造不增长业;你最好是今天念一百声,明天念两百声,后天念…欸,这样不错啊!因为你那个势头越造越旺,到临命终的时候,刚好是你势头最旺的时候,这个最好。

    什么叫带业往生呢?

    你要去抗拒!你不能让业的气势,越造越重──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不能这样子。比方说,你造了某一种业──杀盗淫妄业,你一定要让那个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这个业力就很难主导你;只要保证它的次数是越来越少,它那个气势被你破坏了,你就可以带业往生。我们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业,哪一个得果报,当然是强者先牵。

    什么是强业呢?唯识学说增长业叫强业。

    我们要让佛号的力量,对阿弥陀佛的皈依,是与日俱增,每一天不断的进步;我们要让罪业不断的在减损,你一定可以往生的。因为你罪业的势力,被你破坏了,你的罪业变成不增长业了,而你念佛的业是增长业;就像这个齐国跟鲁国打仗一样,它的气势衰,你的气势旺,所以打仗跟修行一样,重在气势。有些人念佛没有气势,念得好像有念,又好像没有念一样,这个就很糟糕,没有那种皈依的力量。

    我们常说忏悔业障,其实很多人误解这一句话,我们不是在忏悔业障,我们是在忏悔我们的心念——断相续心。

    业障你忏不完的,你怎么忏得完呢?如虚空一样这么多。忏悔业障的根本精神在断相续心,忏悔恶念的相续,把那个相续心破坏掉,它的气势也被你破坏了,这个业由增长业转成不增长业,就很难得果报。这就是圆瑛老法师所说的──净土宗的修学者,一定要让自己的烦恼跟罪业变成有因无缘,苦果不生就是在这八个字,说穿了就是断相续心──破坏你的现行。

    丁三、结劝(分二:戊一、显妄果本空。戊二、示妄因颠倒)

    戊一、显妄果本空

    首先佛陀先显示:这六道的果报其实是不真实的,它的本性是空寂的。

    依妄而成

    【阿难!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

    本无所有

    【于妙圆明无作本心,皆如空华,元无所著,但一虚妄,更无根绪。】

    佛陀说:这六道的果报当中,比方说地狱、饿鬼、畜生、人跟仙道;这个『仙道』是从人道开出来的,我们一般讲六道,《楞严经》讲七道,就是修仙术的人;修仙道的人,有点像道家;天、(洎就是及)阿修罗,总共是七趣。

    七趣的果报是怎么来?

    就是:一念的攀缘心而产生的,所谓的妄想受生,妄想随业。依照次第应该是妄想随业,妄想受生──由妄想而产生业力,由业力而去受生这个果报。

    当我们把这一切法,回归到一念的妙圆明──微妙圆满光明的心性当中,这个不生灭心当中,我们站在心性的角度来看六道轮回,就像空中的华;空中应该没有华,华应该长在陆地上,因为你眼睛有毛病,才看到空中有华,所以它根本是元无所著──没有真实的体性,只就是一种虚妄的假相,根本没有来处。所以我们看到有:人天的果报、三恶道的果报,就像空中的华;当你眼睛有毛病,你看到空中有一个华,你说有?还是没有?

    如果我们没有学佛,六道轮回对一个颠倒众生来说──就真实有,因为你找不到回家的路,对你是如此的真实。

    对一个觉悟的人来说──它是没有的,我们讲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

    你说:六道轮回到底是有?还是没有?答案是:很难讲…我怎么知道有没有?你是颠倒的,那当然就是有;你觉悟了…你找到一个回家的路,你就可以慢慢的有因无缘,苦果不生,有办法让它不得果报。所以有没有六道轮回,是看你的心,你要继续颠倒下去,那是没完没了的,那肯定是有的;你开始回光返照,它会慢慢消失,你开始在治疗眼睛了,华是因为你有毛病,才创造出来的──攀缘的心;我们因为真如不守自性、向外攀缘,就是妄想随业,妄想受生。所以六道轮回是你一念的妄想创造出来的,当你开始消灭妄想的时候,这个果报已经慢慢在消失当中……

    既然六道轮回是妄想创造出来的,那怎么就有妄想呢?妄想是怎么来的呢?

    戊二、示妄因颠倒

    妄想就是一念的颠倒想,自己的颠倒想创造出来的。

    迷真起妄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

    辗转相续

    【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前面讲到:我们六道轮回的果报,是一念的妄想创出来的,那怎么就有妄想呢?佛陀回答: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应该再加一个不识本心,用诸妄想,就是我们没有好好的回光返照我们这一念真实的心;我们没有真实觉悟这一念心是本自清净,所以你总是觉得:我好像要向外攀缘,我才会快乐,你就会有一种向外攀缘的心,结果就妄想受生,妄想随业,就受此轮回。虽然经过无量劫的时间,你永远不可能得到清净,因为你方向错了…向外攀缘,你永远找不到家的。

    这六道轮回是怎么来的?结果会怎么样?

    前面是讲因,这个是讲最后结果,皆由随顺杀盗淫故,皆由前面的文有点省略,就是三恶道的果报,都是因为我们随顺杀盗淫的妄想所产生的。

    三善道是怎么产生的呢?

    反此三种──我们产生无杀、无盗、无淫的善念,又创造了人天的果报。所以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杀盗淫的恶念叫鬼伦,没有杀盗淫的果报叫做天趣。那么有跟无之间呢,由是互夺不已,生起轮回的本性。

    流转三界中,是谁在流转?一念妄想在流转。

    妄想为什么会创造出六道轮回来呢?(这一段很重要)

    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关键在有无相倾这一句话很重要!

    我们一般不学佛的人──是一个不知道真如本性、整天向外攀缘的人,为什么到三恶道去呢?因为他遇到染污的因缘,起了恶念,造了杀盗淫就得果报了。那么一个人到三恶道的时候,他在苦中,会起惭愧心;惭愧心久了,累积到一个能量,他的惭愧心,又变成一种坚固妄想了;惭愧心表现出来,他就产生无杀盗淫的善念,变成他的一个强大的势力,就出现人天果报:人天果报久了以后,他那个惭愧的善念,又慢慢放松了,累积了一个放逸的坚固妄想;一个人一旦放逸了,就骄慢;骄慢之后,贪瞋痴慢又出来了,又累积一个恶念出来…所以他的生命,就永远在恶性循环,痛苦的时候起惭愧心;惭愧久了,得到快乐又开始放逸,然后就这样不断的轮回!

    印光大师提出一个观念,跟有无相倾,起轮回性。这句话相符的──

    他说:善中有恶,恶中有善。这一句话是针对凡夫。说:凡夫在造善的时候,已经产生一个恶的因缘在里面,因为他贪爱果报,所以他造善之后,快乐果报现前的时候,他肯定会放逸的,结果就埋下三恶道的一个因种。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从事相上的觉悟是不算的。你说:我现在很痛苦,我真的不敢造恶了。这个觉悟还不够!因为事相的觉悟,好了伤口,忘了疤。我们过去在三恶道多痛苦,却没有一个人记得了,所以真正的觉悟是从道理上的体会。

    我们没有通达心性的人,怎么作,都不可能离开轮回:造善、快乐的时候,开始放逸;放逸久了,产生痛苦;痛苦了,又起惭愧心,惭愧心…又开始造善、放逸。就是这样──善中带动恶,恶中带动善,而产生一种恶性循环,这就是我们三界的果报。

    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了《楞严经》…你才知道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原来我的本性是清净的!所以读《楞严经》的人,会觉得自己真的是很冤枉,无量劫来,白白的受苦,实在是很冤枉!所以你会重新开始创造未来。

    我们要强调一个观念──善心跟觉悟的心是不同的!

    慈善的心是隐藏恶念的,因为他贪爱这个果报,所以诸位要把慈善的心跟觉悟的心分清楚。一般的宗教徒、慈善家,他们的确有慈善心,但是慈善的心,就如本经说的,有无相倾,起轮回性。善心当中夹带着恶的因种,所以你慈善心的背后,一定要有觉悟的心──正念真如,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才能够从轮回中跳出来。

    这个地方,在分别什么是慈善的心、什么是觉悟的心。我们一定要证得无生以后,才能够把空中的华慢慢的熄灭…光是修善不可能的,因为善中,你就是夹带一种攀缘的、有所得、恶念的因种在里面,你还是在轮回当中,这一段,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跳出轮回的方法。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估计应该还有两堂课就把《楞严经》讲圆满了。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