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 第83章 杀汉奸,凝聚共识!

第83章 杀汉奸,凝聚共识!

    赵佶忽然就明白了,皇帝是故意要针对他。

    之前翻谁的牌子,一切是赵佶说了算;让谁来伺候,也看赵佶的心情。

    现在皇帝给妃嫔和宫女们撑腰,嘴上还鼓励用药,赵佶就无法自己做主了,说不定走到哪里就被麻翻拖走。

    赵佶掌权时一言九鼎,女人是附庸。

    赵佶被囚禁在龙德宫内,连身边伺候的太监都是赵桓安排的,嫔妃和宫女又被赵桓挑动了情绪,谁都想吃赵佶。

    说不定后宫女人会私下串联,自发的组织起来。

    女人可怕啊!

    赵佶越想越怕,愤怒道:“逆子,你要害死朕吗?”

    赵桓轻笑道:“父皇错了,您一向喜欢美人,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不是顺了您的意吗?”

    “父皇放心,朕会让御医送来人参、鹿茸和虎鞭之类的,保证你身体跟得上。”

    “男人最大的成就,就是夜夜笙歌一夜七次郎。”

    “父皇一把年纪了,却老当益壮生出无数的儿女,在历代帝王中清新脱俗,必然是一段佳话。”

    赵佶面颊抽了抽。

    一段佳话?

    你确定不是留下耻辱?

    赵佶越想越气,咬牙道:“逆子,你好毒啊。”

    赵桓淡淡说道:“朕对父皇的态度好坏,取决于父皇的姿态。”

    “父皇谨守本分,当一个合格的太上皇,朕自然不会让您难办的。”

    “父皇要作妖,让朕不高兴了,朕就只能让父皇的乐趣变成日复一日的工作。”

    赵佶气得红了双眼,梗着脖子道:“朕绝不会屈服于你的。”

    赵桓笑道:“过几天,朕再来探望父皇。”

    他又勉励了妃嫔和宫女,以及嘱咐伺候赵佶的太监,不准干涉妃嫔宫娥求子的事情,就大步离开了。

    赵桓一路回到垂拱殿,想着赵佶要躲避女人,忍不住笑了。

    赵佶享受痛并快乐的生活吧。

    夜色降临,赵桓晚上去了朱琏的寝宫休息,又是一夜雨打烂芭蕉式的背道而驰。

    第二天清晨。

    赵桓在朱琏的伺候下穿戴整齐,来到垂拱殿中等待。

    没过多久,李纲、杨时、白时中、吴敏、徐处仁和种师道联袂来了。

    李纲主动道:“官家,董才和高六被押解到南城外,可以准备行刑了。”

    赵桓道:“既然准备好了,咱们去吧。”

    赵桓带着政事堂的宰相,以及枢密使等文武官员,径直来到了南城外。

    董才和高六被押解到了刑场上。

    刑场周围云集了无数百姓,都是来围观的。

    东京城非常大,居住的人口也非常多,每天来来往往的人无数。朝廷要公开处决官员,皇帝还亲自监斩,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以至于,无数人来看热闹。

    赵桓下了銮驾,一路来到台上,他看着聚集的百姓,看着那一张张面黄肌瘦的面孔,看着那迷茫眼神中又夹杂的许多疲倦,心中一疼。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这话对百姓太悲凉。

    不论是太平盛世,亦或是乱世,百姓都苦。

    尤其宋末这样的乱世,皇帝不当人,整天搞艺术搞花岗石。

    地方的官员也一味的贪腐压榨百姓,再加上连年征战,百姓太难了。

    即便是天灾人祸无数,百姓仍然是坚韧的活着,只求能活一口气。

    不应该这样。

    天下不应该这样的混乱,百姓也不该如草芥般卑贱。

    赵桓深眼神渐渐锐利。

    他既然来了,不仅要改变大宋悲凉的局面,更要让大宋治下的百姓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这才是来过的意义。

    否则,就算当了皇帝又有什么意义呢?

    赵桓思绪回归,下令道:“肃静!”

    一声令下,士兵高呼,周围的百姓噤声,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赵桓伸手指着董才和高六,沉声道:“这两个人,一个名叫高六,一个名叫董才,都是大宋在北方抵御金人的官员。”

    “去年底金人南下,董才和高六带着军队投降了金人。”

    “今年完颜宗望带着大军南下,两人作为金人的走狗,一起来肆虐我大宋,手上沾满了我们大宋百姓的鲜血。”

    “你们说,这样猪狗不如的东西,该不该杀?”

    一句话问出,百姓齐齐高呼‘该杀。’

    喊声沸腾,杀意冲霄。

    宋人对金人很怕,可是赵桓取得了胜利,俘虏了金国的二太子,更捉拿了背叛的人,百姓自然同仇敌忾。

    赵桓听到百姓的话,没有任何迟疑,果断下令道:“杀!”

    刽子手大步的上前,手起刀落。

    鲜血喷溅,两颗脑袋落地,高六和董才直接被处死。

    赵桓处死了两个人,继续道:“叛国的将领已经伏诛,谁敢叛国,这就是下场。”

    “朕在这里,也还有些话想和乡亲们说一说。”

    “很多人说金人难以抵抗,割地赔款算了,为什么明明挡不住,却还要继续去抵挡呢?”

    杀了人,宣泄了百姓情绪,赵桓要进一步引导百姓的思想凝聚共识。

    这是提振人心的机会。

    赵桓掷地有声道:“抵抗的原因很简单,要向金人投降,就必须割地赔款。”

    “这钱从哪里来呢?”

    “朝廷没有钱,要更多赔偿的钱,就只能摊派赋税。一旦摊派下来,不知道多少人要家破人亡,你们愿意吗?”

    “不愿意!”

    人群中,百姓再度高呼。

    赵桓继续道:“不赔款不割地,金人得不到好处,就隔三岔五的南下,要来抢劫我们。”

    “金人要抢咱们的土地,要掳走我们的妻儿,要奴役我们。”

    “不打金人,就没有安稳的日子,你们愿意被奴役吗?”

    “不愿意!”

    百姓情绪高涨,再一次齐齐喊话。

    赵桓声音越来越大,继续道:“不是我们要抗击金人,是我们没有退路了。”

    “事到如今,只能和金人斗下去,一直斗到金人全面撤离我大宋境内。打赢了金人,我们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打倒金人。”

    种师道、李纲等人也跟着喊起来,他们都明白了,皇帝是借此凝聚人心和共识,形成全面抵挡金人的意识。

    无数百姓也跟着呼喊,喊声萦绕许久才停止。

    赵桓杀了汉奸,鼓舞了士气,又说了朝廷一定会废掉花岗石,会减少苛捐杂税,会尽力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一番的长篇大论后,赵桓才带着一众政事堂的人离开,任由舆论继续发酵。

    不是说赵桓说了几句话,就凝聚了共识。

    这是不可能的。

    舆论发酵要时间,凝聚人心也要时间,所有事情要一步步去做。

    赵桓也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一定能改变孱弱的大宋,真正让大宋屹立不倒。

    赵桓回到宫中都已经过了午时,吩咐人传膳,让李纲、杨时、白时中、吴敏、徐处仁和种师道一起吃。

    吃完了饭,赵桓才问道:“李卿,牵羊礼准备好了吗?”

    李纲说道:“准备好了。”

    赵桓眼中闪烁着炽热光芒。

    历史上,宋钦宗和宋徽宗沦为俘虏,被金人扒光衣裳,强行披上羊皮,四肢跪地,用绳索牵着去金国太庙。

    如今,该复仇了!

    赵桓起身大步往外走,沉声道:“走吧,我们去军营见完颜宗望。”

    一行人跟着赵桓出宫,径直往军营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