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三十二章 收复湖北

第三十二章 收复湖北

    清末洋人的照相机传入我国,民间纷纷传说它是洋人的摄魂法器,拍一下就能摄人魂魄。

    还有火车、汽车,都觉得是洋人妖物,甚至不敢用蒸汽机拉火车,改用马拉。

    后世人自然知道这是科学,但古人却不知道,他们愚昧无知,很多时候把无法理解的东西归为鬼神之说。

    所以当朱云峰展现出无人机的时候,他们就信了大半。

    再展现平板,他们就彻底信了。

    毕竟吕大器、李乾德、刘熙祚等人都是真去过了洪武年,再加上有这样的仙器佐证,一时间众人慢慢接受了太祖下凡的事实。

    甚至众人很快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难怪献贼这么快平定,原来是太祖陛下来了,也只有太祖陛下能做到。”

    “太祖陛下来了,大明就有救了。这煌煌乱世也要终结,真是大明江山之幸,天下苍生万民之幸也!”

    “快快快,去觐见太祖陛下,希望太祖陛下原谅我们刚才的无礼之举!”

    “是了,快走快走。”

    有人高喊一声,其余人如梦初醒,连忙小跑进城,争先恐后,生怕比别人慢一步,到时候太祖陛下责怪。

    见此朱云峰挠挠头。

    这帮人还真是迷信,不过话又说回来,或许也正是因为古人迷信,才能这么轻易让他们相信。

    不然的话,放在后世,如果没有照片、视频佐证,恐怕根本没有人信。

    当然。

    也不好说。

    毕竟噶腰子的地方都能有无数人被骗过去。

    傻子太多了骗子都骗不过来。

    搞不好说“朕是朱元璋,打钱,封你为太子”这种骗术都能骗到几个笨蛋。

    下午时分。

    汤和冯胜傅友德指挥着二三十万流民安营扎寨,辎重也全都妥善保存起来,存放于军用帐篷当中,派了士兵严加看管。

    不开玩笑的说,这些物资比满城官员的脑袋还要金贵。

    贪官污吏们杀了就杀了,这些物资要是保管不当,出现火灾事故,那老朱的北伐大计都要落空。

    所以为了保护辎重,光调配的士兵就有一千五百人。

    老朱自己去了趟州府衙门后,就如同巡视领地的雄狮,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沿着城墙走了一遍。

    这是他早年打仗的一个习惯,每到新的地方,都要观察地形,以方便备战。

    等朱云峰他们安排好了物资去找老朱的时候,老朱已经入驻了州衙,诸多官员们被拦在州衙外,一个个小心翼翼地站着,也没有人敢走。

    傅友德留在城外,汤和、冯胜、朱云峰与季赫,还有李乾德刘熙祚径直进去了,守卫们没有拦他们,也不可能拦。

    等他们进去的时候老朱正在看公文。

    是王扬基上交的目前武昌、汉阳、黄州等地明军的人数、粮草、占领情况的详细报告。

    由于左良玉赶跑了张献忠,收复了黄州府、武昌府以及承天府德安府部分地盘,而李自成部则占领了承天府中北部与德安府中北部。

    因此现在留守在武昌等地的大明文武官员正在承天和德安跟李自成的留守部队进行拉锯战。

    沔阳知州章旷本是富豪家庭出身,倾尽家产得黄金千两,募集数千兵马,光与白旺部争夺沔阳就三夺三失,前不久章旷才刚又被赶出沔阳。

    而堵胤锡与王扬基也率领着武昌和黄州府的兵马,与罗戴恩、杨彦昌部也多有交战,双方围绕着二府,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些地方其实就是后世湖北仙桃、安陆等地,李自成部实力比明军强,但忌惮左良玉,又被勋阳明军夹击,腹背受敌,因此双方暂时处于僵持阶段。

    朱云峰进去后看到毛骧正在把大量地图一张张铺在桌子上,把各类存放了资料的笔记本和平板电脑也拿了出来。

    电子产品是不缺电的,因为他们带了不少太阳能充电板。

    只是充小电可以,充大电就不行,所以像电动车、电动三轮车他们就没办法搞过来,严重拖慢了大军的移动速度。

    不过也无所谓。

    朱云峰上去先跟老朱打了声招呼,然后去操作笔记本,把笔记本里关于1643年湖北地区李自成部的资料,大明官员资料,地图以及各类情报提了出来。

    吕大器在一旁低声问老朱道:“陛下,湖北官员现在已经相信了您下凡临世的事情,现在都在官邸外,是不是该召见一二?”

    “让他们候着吧。”

    老朱淡淡地道:“当务之急,是先做好部署。”

    “是。”

    吕大器应了声。

    朱云峰说道:“我刚才看了一下,外面挺多贪官污吏的,怎么处置啊?”

    “先不急着杀,事后再找借口便是。”

    老朱随口说道。

    作为有成熟政治经验的开国皇帝,他深知现在杀人不太妥当。

    湖北幸存官员里虽然有不少贪官污吏,以及后来投降清朝的人,但眼下还需要他们治理湖北,安稳地方。

    要是直接开宰,外面可能要杀一半,很容易造成剩余的官员人心惶惶,惴惴不安。

    因此最理智的方式其实是先保持稳定,等把湖北彻底收复了,把各地的官府先建设好,秩序重新立起来,就是大开杀戒的时候。

    反正开刀名单就在那里,又跑不掉,何必急于一时呢。

    “行。”

    朱云峰又道:“老四那边已经打败了李自成,李自成估计最近几天就得退回南阳,我感觉这是顺势消灭李自成的最好时机,就是老四那边没什么弹药了。”

    “嗯,我知道。”

    老朱把手中的公文扔在桌上,闭上眼睛思考道:“李自成部多马匹,而且现在已经成为惊弓之鸟,想全歼可不容易。”

    “张献忠是不知道我们底细,还以为我们是左良玉呢。他在湖南招兵买马,自以为实力强大,又想拿湖南江西为根基,所以才敢在衡州与我们决战。”

    旁边吕大器也说道:“但李自成此人我深知其狡猾,潼关一战,我们展现出来的实力已经能够把他轻松击败,恐怕以后又是场追堵。”

    “慢慢来吧。”

    老朱思索片刻,然后说道:“汤和。”

    “陛下。”

    “你明日就带三百人渡过长江,先收取承天府,再进逼襄阳。”

    “是。”

    “冯胜。”

    “在。”

    “你也带三百人北上,收取安陆。”

    “是。”

    “吕大器。”

    “陛下。”

    “你坐镇武昌,即刻恢复民生治理。”

    “是。”

    “速战速决,不要拖泥带水。”

    老朱下达指示道:“对付流寇,就得秋风扫落叶。李自成退回来后,肯定会把部队集结起来想下一步行动,我们就该迎头痛击,不让他有反应和逃跑的机会。”

    “是。”

    众人齐齐应是。

    虽说老朱开口就是三百人,搞得跟三十万大军一样。

    然而现在已经没有人会怀疑五百人能不能对付李自成的几十万人马。

    弹药带够,别说五百人,就算一百人,光用自动步枪交织成火力网,都能把李自成的几十万人射成筛子。

    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武力是碾压级别的,所以五百人收复安陆承天二府,已经足够了。

    布置完任务之后,老朱这才开始接见湖北的地方官员。

    这其中有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也有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的,毕竟史料不可能把大明每一个官员都记得清清楚楚。

    能够记下的要么是级别比较高,或者力主抗清殉国,或者最后投降清朝,要么是有特殊贡献。

    比如其中甚至还有武昌生员程天一、白云寨长易道三这样的秀才和土匪头子。

    在国难之际,他们散尽家财,投身于明军中保家卫国。

    反观不少官员连个姓名都没有。

    朱云峰已经把整个网上能找到的资料全找了,各种《明史》《永历实录》《明史纪事本末》《明季北略》《崇祯长编》等等书籍几十本。

    其中甚至还有湖南湖北等地方县志、府志,记载了当地历任官员以及他们在明末亡国时期的表现。

    里面肯定也有记载不详,或者缺失错误的地方。

    但基本上大多数情况老朱都已经了解,包括目前湖北大大小小的官员情况,也了如指掌。

    因而面对那些清廉的官吏,力主抗击流寇和清军,最终殉国的官员,老朱和颜悦色,给予鼓励。

    而对那些贪官污吏,他的态度稍差一点,不过为了先维持稳定,也是三言两句说了句。

    不过当中还是有个问题。

    那就是“世界即不黑也不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的问题。

    里头有一些贪官污吏,作风很差,该贪的贪了不少,该捞的也捞了不少,但最后居然殉国了。

    如罗田知县汪洋识,在境内与士绅盛世彦、周明伟等人勾结,贪赃受贿干了不少。

    然而张献忠攻湖广,他奋力保境安民,罗田被攻克后他跑到了山里躲起来,左良玉收复武昌回到罗田,明亡后抗清殉国。

    又有蕲州通判陈策,也是个贪官。

    张献忠来时与知州徐希明守城,亲率军队奋力杀贼。明亡后依旧率领乡勇抗击清朝,落马被俘,誓死不从,最后就义。

    所以人性是复杂的,有些人是清廉的官吏,但能力平庸,甚至投降清军。有些官员贪赃枉法什么坏事都干,结果居然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实在是令人意想不到。

    当然。

    贪官就是贪官,不能因为他以后殉国了就能把以前做过的坏事一笔勾销。

    所以对于这部分官员,老朱虽然情绪比较复杂,但还是表态殉国归殉国,将来该治罪还是治罪,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的问题而已。

    接见官员之后,老朱让他们各自回本地,并且减免当地赋税,根据情况从他带来的辎重中调拨物资,救济灾民。之后组织本地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以备来年春耕。

    打仗归打仗,种地还是要种。就算是李自成有了河南这块地盘之后,该屯田还是得屯田。因此农事是首要大事,先维持占领区的稳定才能继续出兵北伐。

    很快。

    翌日清晨,汤和与冯胜就各自率领三百人,再加上一千多名推神威将军炮、拉粮草辎重的辅兵,浩浩荡荡过长江。

    汤和部除了带着本部人马以外,还有沔阳知州章旷跟随,他不仅是清廉官吏,还是殉国官员,老朱对他的态度就好了许多,让他作为汤和随军参谋。

    明代的沔阳就是后世仙桃市,不过并非在仙桃市区,而是在仙桃西南通海口镇一带,距离武昌直线距离约120公里,实际距离为150公里左右。

    仅仅三天,十月二十四日,大军抵达了沔阳城外。

    这还是因为带了三十门速射炮拉低了行动效率,不然的话急行军两天就能赶到。

    沔阳城被白旺部占领,章旷最后一次逃离沔阳是上个月,他倾尽家财募集数千人把沔阳夺回来,但又被白旺部将世大益击溃,从小路逃到武昌。

    此刻正直初冬,湖北萧瑟,沔阳城外潜水滔滔,波涛滚滚。周边沃野千里,农田无数,还有大量的湖泊分布在旷野。

    只是战乱后原本肥沃的田地已是杂草丛生,周围村庄农田破败,在冬风中枯黄的草枝摇摆。

    汤和带着军队顺着大路向西南沿潜水进发。

    没过多久就看到了远处矗立在风中的那座古老的城市沔阳州府城。

    眼下城门紧闭,城头有流寇巡逻,更远的地方还有关卡。

    似乎是发现了官军的到来,仅仅一会儿的功夫,就有苍凉的号角声音响起,惊起野外飞鸟。

    紧接着城门打开,一大堆骑兵蜂拥而出,浩浩荡荡向着这边杀来。

    以汤和征战多年的眼光来看,粗略估计,应该有个三四千人左右,兵马并不是很多。

    章旷骑在马背上,用望远镜扫视之后,指着贼首愤愤道:“信国公,那人就是贼首世大益。”

    “呵呵。”

    汤和笑了笑道:“倒是没想到他们居然还敢出城来战。”

    “许是见我们人少。”

    章旷回过头看了眼身后的部队。

    汤和战兵才三百人,后面也就一千多辎重部队,在旷野上一眼能感觉出人数少得可怜。

    “那就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

    汤和一挥手道:“迫击炮准备!”

    随即就有五十名士兵翻身下马,来到后方辎重部队,搬来迫击炮。

    敌人还在驰骋马匹,速度不慢不快,距离他们应该还有个四五里左右,正匀速前进。

    炮兵们从容将迫击炮架设好,然后调整好炮口方向,做好提前量等待命令。

    过了一会儿,世大益部接近三里左右,汤和道:“开炮!”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迫击炮特有的出膛声音响起,数十枚炮弹径直落入对方人群。

    顷刻间,人仰马翻。

    “杀!”

    只是一轮炮击,世大益部就已经乱作一团。

    汤和挥挥手道:“全歼他们!”

    “杀!”

    憋疯了的将士们策马疾驰,如洪流一般向着敌人杀去。

    双方甚至都还没有接触,世大益部便已兵败如山倒。

    将士们骑在马背上冲到近前,停马直接AK扫射。

    残余闯军慌忙回头往城里逃窜。

    汤和部继续展开追击。

    闯军逃入城中关闭城门防守。

    然而在神威将军炮面前,这种防守毫无意义。

    下午时分,汤和轰破城门,占领沔阳!

    而北面的冯胜,同日也攻破安陆,收复了德安府。

    之后他们继续北进,将整个汉水以东尽数收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