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梁清霜羞得面红耳赤。
武帝只是摆手道:“等他回京再说吧,父皇自会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总之你不能做妾!”
梁清霜不敢回应,只是心头狂跳。
琅琊西北,匈奴大国师亲自统领一支精锐骑兵,来观察琅琊情况。
若不能夺回此地,匈奴的宏图霸业便是痴人说梦!
琅琊已经坚壁清野,南方和东方的城外也各有一处军营,严防死守。
大国师站在高地上,放目远眺。
远处琅琊城郭上的守军密密麻麻,军容整齐。
看在眼里,大国师回头看向匈奴皇子罗迦,“琅琊守将如今是何人?”
“秦牧之孙,镇西将军秦勋。”
大国师又重新望向琅琊城郭,抚膺长叹:“真乃国之铁壁也!”
罗迦等人郁闷不已。
秦勋率众来援,彻底断绝了匈奴人在短期内夺回琅琊的希望。
整个琅琊至少有五万守军,而且还有百万民众与守军同仇敌忾,城防之强可想而知。
但真正让他们感到棘手的,是琅琊的布防。
琅琊范围不小,能如此面面俱到,近乎天衣无缝,着实让他们感到头皮发麻。
这如何能打下来?
“琅琊本就囤积了本国大量物资,如今失守,本国想要在徐州全力支援之前夺回此郡,至少要出兵三十万……”大国师叹息之后,拨马便走,“通知其他各郡,严防死守,莫要重演琅琊之事!每日派遣精骑袭扰琅琊城外,禁止敌军在城外耕种!”
罗迦、赫连泓等人顿时面如死灰。
大国师算是对琅琊失守之事盖棺定论了。
匈奴需要好好准备,重新集结重兵,否则琅琊是打不下来的。
集结三十万部队,也不是一两个月之内能办成的,两个月时间足够琅琊整军备战。
匈奴人终于尝到了苦果,接受了琅琊回归武朝的现实,暂时放弃夺城。
琅琊城内,以秦勋为首的众人正在城楼上观察敌情。
与秦勋并肩而立的,是一名面容俊朗的麻衣青年,气度从容。
见敌军骑兵潮水般退去,众人开怀大笑。
秦勋回身向麻衣青年抱拳道:“仰赖钜子指导,琅琊固若金汤。相助之恩,没齿不忘!”
这位麻衣青年,自称“朝雪”,乃是墨家现任钜子。
墨家在北方反抗匈奴人对武朝遗民的压迫和剥削,门中墨者损失惨重,深感力不从心。
琅琊回归之后,这位墨家钜子率众来访,并提供了部分守城器械的设计图,又献上多种守城之策,让琅琊的城防更上一层楼。
朝雪提醒道:“匈奴有大国师等人,神秘莫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秦勋郑重答应,又有些失落道:“钜子既然不愿留在徐州,接下来有何打算?”
朝雪道:“听闻西南方天和教抬头,我有意前往一探究竟。但愿秦将军能莫忘初心,以百姓为念……”
秦勋当即表态:“我若为祸苍生,钜子大可替天行道!”
朝雪见他一脸诚恳,抱拳道:“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墨家钜子悄然而来,只留下几名门人为秦勋办事,又匆匆离去。
姚泽云之死进一步发酵,正当京城士族为之激愤时,梁萧的商队在城外羽林军的看护下,带来了上万份报纸。
“徐州日报第二期,目前只卖八文钱一份!”
京城百姓纷纷抢购,一日之间,报纸销售一空。
“这姚泽云是什么意思?居然当众抹黑侮辱为国而死的英烈,还要把将士们好不容易收复的琅琊归还匈奴?这还是人么!”
“其心可诛啊!!”
京城百姓了解情况之后,无不义愤填膺。
各大门阀终于开始慌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梁萧会把矛头指向姚泽云侮辱英烈这一点。
“按道理,姚泽云不会蠢到这种地步,一定是梁萧添油加醋,反正报纸怎么写都由他说了算!”
“不能任由舆论发酵!这一次无论花多少钱,一定要压下此事!”
司马家众人第一时间站了出来,收买更多喉舌,又大量雇佣书匠,日夜誊抄舆论内容,只为对抗一份报纸。
司马延年看着支出清单,也不免肉痛。
“这梁萧真该死啊!只为一场舆论,咱们家便要花费三万两银子!!”
三万两银子不多不少,司马家还拉不下这个脸去让其他几家出资补偿。
司马凌云脸色阴晴不定。
梁萧和司徒落月之事,如今已是人尽皆知,搞不好自己还要白送梁萧三万两银子,才能平息众怒……
“要赶紧研究梁萧的报纸技术,否则何时是个头哇!”司马家众人痛心疾首。
而在广陵郡,盐场经过赶工和改进,终于在十二天后产出了第一批海盐。
足有十万斤!
梁萧亲自带人过来视察。
钟离晚雪等人看着相对洁白的海盐,欣喜若狂。
不依靠柴火,仅凭日晒,便能产出这种质量的盐?
简直不可思议!
要知道,以前的海盐又苦又涩,食之有害,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柴火去提纯,并不比生产其他种类的盐轻松多少。
梁萧提供的详细晒盐法,无疑是领先时代的制盐技术。
梁萧看着车上还算洁白的海盐,只是微微颔首。
“可以了,至于进一步提纯的精盐,高价供给达官贵人。”
这种质量的海盐,已经远超市面上的所有普通盐,但进一步提纯的成本较高,普通百姓也买不起。
不过,只要经过报纸宣传,达官贵人也不介意购买每斤一百文起步的精盐,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只是跟普通盐的收入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
精盐也可以用于赏赐梁萧麾下一众文武。
当天,梁萧又亲自示范,提纯更细更干净的精盐。
盐场陆续产出食盐,所用的材料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成本大大降低。
海盐,也将是梁萧用来示好武帝的关键,可以保证他在回京之后给足武帝好处。
适当地让利于武帝,让武帝更有底气对抗门阀,分担门阀的火力,对他这个徐州牧也有好处。
等武帝驾崩之后,若新君不长眼,便是海阔天空任鸟飞了。
徐州盐场成功生产海盐,梁萧亲自安排重兵把守之后,终于放心带上两千精锐亲兵,踏上回京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