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 第308章:朕心甚慰!

第308章:朕心甚慰!

    “不错!”

    梁萧点头,注视着武帝,旁敲侧击,“臣冒昧一问,陛下如何看待司马家?”

    武帝环顾左右,似是有些不放心,便咬牙切齿将内容写在纸上,让玄奇交给梁萧。

    梁萧接过来一看。

    【朕希望司马家永世不得翻身!】

    最后一个“身”字,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量去倾诉,在最后一笔糊成了一小片。

    梁萧大致明白,武帝多半是怨恨司马家的。

    这位武帝少年时曾被以司马家为首的门阀所架空,连婚姻都不能自主。

    王腾为了表示对梁萧的支持,特地向他透露一事。

    武帝怀疑,自己的爱妃——也就是那位公主的母妃暴死,便是司马家所为。当年爱妃暴死,武帝连看一眼都不被允许。

    毕竟两位皇子的母妃都是出自司马家,武帝的那位爱妃能成功生育,便说明生育能力没有问题,将来自然有机会再为武帝生下皇子。

    一个帝王,连今生挚爱都保护不了,其委屈可想而知。

    当然,这也只是梁萧与卓子房的猜测而已,武帝作为九五之尊,如今似乎有意大展身手,因此他仍是要谨慎应对。

    “臣此行,也是为打击司马家而来!不知陛下有无支持臣打击司马家的决心。”梁萧试探道。

    武帝注视着梁萧,微微颔首。

    “梁爱卿,朕只能向你保证,只要你对朕有功,以后朕该给你的都会给足了。你若能狠狠打击司马家的气焰,让朕满意,朕不介意再给你加官进爵。”

    “车骑将军,万户食邑,只是一个好的开始。你莫要忘了,这天下是咱们梁家之天下,而你也是梁家人!”

    梁萧郑重点头,又环顾左右。

    武帝会意,屏退左右,只留玄奇在场。

    “陛下,京城之中,可有见过左贤王的匈奴使节?”

    “有匈奴使团,带队的正是左贤王的妻弟,赫连克,一直驻留京城,希望能为匈奴讨回左贤王的首级。但司马凌云明确表态,左贤王首级已在他的撤退途中被他丢入山涧,不知所踪……”武帝撇了撇嘴,郁闷不已。

    梁萧又问:“那陛下的股肱之中,可有人见过左贤王?”梁萧又问。

    武帝一愣,与玄奇对视一眼,指着玄奇,“玄爱卿曾为朕出使过匈奴一段时间,正好认得左贤王。毕竟,只有玄爱卿办事能让朕放心。”

    梁萧又看向玄奇,见他点头,这才表态。

    “臣斗胆请求陛下,为臣召集京城及附近士族,多多益善!七日之内,臣定让司马家原形毕露!”

    武帝一怔,打量着梁萧,心中疑惑。

    “难道,此子是想证明,杀左贤王者另有其人?”

    一念及此,武帝打了个冷颤,连忙提醒。

    “梁爱卿,你为朕排忧解难的心意,朕心领了,自然也会支持你!不过你还年轻,未来可期,若无绝对的把握,不可鲁莽行事!”

    “当然,你若真能成事,朕还是那句话,该给你的,都会给足了!”

    “臣谨记教诲。”梁萧点头。

    他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就差直接明牌,也是对武帝的一种暗示。

    毫无疑问,武帝已经有底气支持他揭露真相。

    欺君罔上,可是大罪!

    不过,就算扳倒一个司马家也远远不够,还有其他三家虎视眈眈。

    若他所料不差,京城的纸业都被他的政敌把持,不可能卖纸给他。

    揭露真相不难,难的是如何让此事第一时间广为传播,给司马家以致命一击,让他们连狗急跳墙都来不及。

    报纸,正是关键!

    “此事你看着办,梁爱卿,你也看到了,四大门阀沆瀣一气,权倾朝野,朕当初愧对你家,其实也是因为他们施压……”武帝一脸愧疚。

    “臣晓得!”梁萧微笑,又取出袖中备好的内容,递给玄奇,“关于门阀垄断之事,臣有一策,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武帝从玄奇手里接过来阅览,片刻之后,震惊失声,“科举??”

    梁萧呈递的内容,正是科举的部分机制。

    推广科举制度,一定会得罪四大门阀和各地的世家大族,目前是没有可能成功的。

    天子不能集权,科举制一样能被门阀垄断。

    这是向武帝表明忠君报国、忧国忧民之心,再把这天大的难题推给武帝去处理。

    “这是你自己的意思?”武帝又看向梁萧。

    梁萧道:“是臣有感于门阀误国,召集徐州一众仁人志士讨论,只希望于国有利!”

    “朕心甚慰!”武帝惊叹之后,又无奈苦笑,“但科举之推行非一朝一夕之事,除非朕能收回六部,让六部俯首听命……”

    梁萧只是一言不发。

    “不愧是忠武侯之后,没有让朕失望……”武帝再不怀疑,郑重表态,“你放心,徐州之事,由你全权处理,朕不会允许任何人干涉。三年之内,朝廷也不需要徐州上税。毕竟,户部向来不愿为徐州拨款……”

    梁萧这才微笑道:“陛下放心,徐州会定期向陛下上税,而非户部!”

    “哦?”武帝一脸不信,“单凭白糖和书籍支持徐州,朕可不认为你还有余力孝敬天子。”

    梁萧道:“稍后请陛下派人随臣去往宫外,臣有薄礼献上,不让陛下失望!”

    武帝顿时来了兴趣,“玄爱卿,就由你去吧!”

    玄奇也颇为好奇,欣然应允。

    不管怎样,眼前的武君确实赢得了他们主仆二人的好感,至少他一直在为国家百姓办实事。

    武帝目送梁萧随玄奇离开之后,怅然若失。

    “只可惜,这不是朕的儿子……”

    半个时辰后,玄奇带回来十车精盐。

    御书房内,武帝的桌上放了两个盆子,分别装了梁萧的精盐和其他精盐。

    武帝仔细对比,失声惊叹,“梁爱卿送来的精盐,质量显然更胜一筹,看起来也更干净!”

    玄奇连忙解释:“陛下!武君的意思是,无论精盐还是平民百姓所用之盐,以后徐州都可以产出。各家门阀都在幕后支持本国盐商,他希望能借此机会,为陛下打击门阀盐业!”

    “当真??”武帝手中毛笔滚落在桌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