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 第八十六章 姐,我不后悔

第八十六章 姐,我不后悔

    方艳梅往年都要在娘家住到正月初八才回来。

    可今年,因为年礼的事,她在娘家生了一肚子的闲气。

    初二那天,强忍着在娘家吃了饭,便和李学农带着几个孩子打道回府了。

    本来今年家里赚了钱,日子宽裕了,给老爹老娘的年礼,还比往年还要多了一倍。

    两瓶白酒,两盒点心,还准备了两个大猪蹄子,两只腊鸭子。

    这份年礼就算是城里的新姑爷上门,也绝对拿得出手。

    可就算是这样,父母还是不满意,几个姊妹,还有弟媳妇自打她们一家进门,就话里话外的挤兑她。

    说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有了自己的小家,就不管娘家了。

    不管?

    这些年,管的还少吗?

    方艳梅就差把家里的口粮都搬回娘家了。

    难道这还不够?

    因为这个,李学农气得都要和她离婚了。

    说到底,不就是知道了李家台子往城里卖鱼赚了钱,她没把钱送回娘家嘛!

    不就是大儿子天会成了钢厂工人,端上了铁饭碗,她没把这个工作的机会拱手让给弟弟方大龙嘛!

    可怎么就不能替她想想,大儿子天会今年都18了,后面还有四个小的,眼瞅着也要长成了,总不能让她真的掏光家底来补贴娘家吧。

    自从上次被李天明说过一次之后,方艳梅这些日子也在反思。

    她又不傻,冷静下来以后,越琢磨越不对劲。

    这些年自己就好像是疯了一样,但凡家里有点儿啥好东西,都一个劲儿的往娘家划拉。

    最后得到什么了?

    父母的夸奖,方大龙的感激,还有就是……

    作为娘家顶梁柱的自豪。

    可这些有啥用啊?

    弟弟一家被养的膘肥体壮的,自己的五个孩子却面黄肌瘦。

    最小的天青,细长的脖子挑个脑袋,简直没法看。

    现在就因为她不愿意继续像以前那样,不顾一切的帮扶娘家,自己就成坏人了。

    这让方艳梅感到特别心寒。

    从娘家回来,方艳梅扑在炕上大哭了一场。

    本以为李学农会安慰一下,结果过去好几天,男人始终没搭理他。

    今天又挺在炕上生闷气,二儿子天林回来告诉她,宋晓雨的姐姐来了。

    顾不上再为娘家的事伤心,方艳梅立刻在心里盘算起来。

    宋晓雨的姐姐过来干啥?

    只是稍一琢磨,方艳梅立刻意识到了大事不妙。

    村里也曾来过知青的家人,可也没有大年初五来探亲的。

    只能是宋晓雨和李天明的婚事,被她家里人知道了。

    于是就火急火燎的杀过来,想要搞破坏。

    这下可糟了,万一宋晓雨被她姐劝着变了主意,这不是又把天明给晃了一下子嘛!

    这门亲事,可是方艳梅保的媒,再不成的话,她可就里外不是人了。

    赶紧一路小跑着到了知青点,刚进院子,就听见了厨房那边有动静。

    进门之前,方艳梅已经在门口听了一会儿。

    听到宋晓雨说,愿意和天明过一辈子,这才松了口气。

    “晓雨,这是……你娘家姐姐?”

    宋晓雨忙道:“是,四婶儿,这是我姐。”

    “唉呀,你好,你好,这姑娘,长得可真俊,你们俩站一块儿,不用问,一看就是亲姊妹。”

    其实,宋晓雨和宋晓瑛除了眼睛,长得一点儿都不像。

    宋晓瑛的身量更高,模样也更漂亮些。

    “晓雨,不是四婶儿说道你,家里来人咋不说一声呢,她姐,还没吃饭吧?这冷锅冷灶的,在这儿站着干啥,走,去婶子家,家里有现成的。”

    说着,上前一把拉住了宋晓瑛的手。

    呃……

    宋晓瑛被方艳梅的热情,弄得手足无措。

    “那个……那个……”

    “别这个那个的了,远来是客,更别说还是晓雨的姐姐,到了家门口,哪能不上家里吃。”

    “四婶儿,这里啥都有,不用麻烦了。”

    宋晓雨见状,赶紧把李天明刚刚送来的那碗肉递了过去。

    “这是……天明送来的?”

    刚进来,方艳梅就看见了灶台上的柳条篮子,那还是她给编的呢。

    宋晓雨有点儿不好意思,第一次接受李天明送的东西,她心里还慌得很,时间一长,渐渐的也就习惯了。

    她自己都没察觉到,已经开始喜欢上了这种被人关心、惦记的感觉。

    “这都冻上了,咋吃啊?还得生火,不嫌麻烦啊?走,听我的,今天这顿饭,你们姐俩无论如何都得上我家吃。”

    说完,不由分说的拉着两个人就走。

    宋晓瑛这会儿都懵了,她是来劝妹妹打消结婚的念头,怎么还要去男方长辈家里吃饭了。

    “婶子,婶子,我们自己走,自己走就行。”

    她也看出来了,这位四婶并不是说说而已,要是再推辞,能叫人把她给绑了过去。

    为了保住李天明的这桩亲事,方艳梅也是拼了,直接用上了最简单直接的办法——秀实力。

    农村最高规格的接风宴,八大碗摆上桌,宋晓瑛看着丰盛的一餐,顿时就不淡定了。

    农村的日子现在都过得这么好了吗?

    就算是过年,也不至于这么丰盛吧?

    要知道,他们棉纺厂每年还要组织人手下乡助农呢。

    可要是农村的日子都过得这么好……

    宋晓瑛感觉需要帮助的,应该是他们城里人才对。

    按照定量每个月八两肉,也不是经常能吃到。

    有时候,海城一个区的市场上就来那么几扇猪肉,不早早去排队都买不上。

    过年的时候,她家年夜饭也只有两个肉菜。

    可是……

    好像下乡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啊!

    这顿饭,宋晓瑛极力克制,才没有失态。

    可走的时候,还是被撑着了。

    饭桌上,方艳梅把李天明夸得天上少有,地上绝无。

    宋晓瑛也获取了不少信息量。

    回到知青点,便迫不及待的问了宋晓雨。

    “晓雨,你……那个李天明就是前段时间上过报纸的那个?”

    年前,海城的好几家报社都对农民施工队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报道。

    宋晓瑛自然也看到了。

    “是啊!”

    宋晓雨也知道这件事,李天明能上报纸,她也觉得很自豪。

    如果是这个李天明,妹妹嫁给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上过报纸的人,未来说不定会大有前途,没准儿啥时候就被上面看中,调到市里去,到时候,宋晓雨不也就顺理成章的回城了。

    “晓雨,你真的想好了?”

    宋晓雨点点头。

    “不后悔?”

    宋晓雨的表情格外坚定。

    “姐,我绝不后悔。”

    话说到这个份上,宋晓瑛也不愿意再做破坏妹妹姻缘的恶人了。

    更何况,李天明如果真的像报纸上说得那么优秀,也能配得上自己的妹妹了。

    “你想好了就行,以后……多长个心眼儿。”

    宋晓雨嫁到农村,离家里远,交通和通讯都不方便。

    身边连个娘家人都没有。

    算了,那样的娘家,有和没有都一个样。

    “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宋晓雨闻言,不免有些羞怯,小声道:“他……他说等天暖和了,就盖房子,等房子盖好了就结婚。”

    还要盖房子?

    宋晓瑛突然想到,刚刚在那个婶子家,院子里堆着砂石料,还有红砖。

    “都是他备下的。”

    砂石料和红砖,李天明年前就拉回来了,全都放在了四叔家里。

    备齐了这些料,一共花了李天明两千多,算上投资集体养殖场的1500块钱,他手里的资产大幅度缩水。

    宋晓瑛听着,对未来妹夫也是越来越好奇了。

    只可惜李天明今天去宝安县串亲戚了。

    要不然还能当面考察一番。

    “等结婚的日子定下来,记得通知我,把信……把信寄到棉纺厂。”

    与此同时,李天明带着三个弟妹,已经在前往宝安县的路上了。

    完全不知道,媳妇儿又差点儿被人给鼓捣走。

    “哥,还没到吗?”

    小五一上车就开始睡,这会儿又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

    “快了,快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