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大明假皇孙 > 36 堵住吕氏的嘴?

36 堵住吕氏的嘴?

    朱允熥看向李院判,

    “院判,是糕的问题吗?”

    李院判急忙摆手,

    “老夫没这么说。”

    这句话说的飞快,没有一点拖延。

    朱允炆更气了,糟老头子原来都是装的。

    李院判收了银针,起身告辞。

    郑嬷嬷忙问道:

    “院判,殿下现在如何?”

    “应该没问题。”李院判再次回到了字斟句酌。

    朱允炆拉下了脸,

    “应该?”

    郑嬷嬷也急了,

    “院判,殿下还可能闹肚子?”

    那还怎么面圣?

    总不能在谨身殿拉一次吧?

    李院判捻着胡子,自信地说道:

    “殿下等下喝了药汤,加上这次针灸,能撑一个半时辰。”

    郑嬷嬷放心了,面圣最多半个时辰,时间足够了。

    朱允炆不满地瞪了李院判,

    糟老头子!

    说话总是先将人吓个半死!

    ~

    蒋庆说道:

    “各位,快到巳时了。咱们要迟到了。”

    他不想多事,只想用一个“拖”字诀。

    郑嬷嬷也认可,先拖着,等回了东宫,让娘娘出手。

    可是外面很安静。

    学生们都没动。

    他们很重视面圣,但是他们更喜欢吃瓜。

    蒋庆气的连声咳嗽,

    这届学生不行!

    学官们却急了,迟到了学生们没事,他们是要被责罚的,

    他们开始鼓噪着出发。

    黄子澄负责带队,责任更大,

    “蒋大人说的是!”

    黄子澄对朱允熥道:

    “朱允熥殿下,您的嫌疑还没有洗脱。陛见回来,还要说清楚的。”

    他要维护名教伦理,

    维护太子未来的继承人。

    ~

    谨身殿。

    廷议已经进行了两个时辰,朱元璋感觉累了,便下旨休息一炷香时间。

    宫女给重臣们上了茶点。

    看看时辰,朱元璋估计到了巳时廷议还不能结束,

    “传旨大本堂,时间改为巳时末。”

    朱元璋站起身,来回走动,活动活动身子骨,

    无意中看到值守的周云海。

    朱元璋想起来,他兼着朱允熥的武功教习,

    “熥儿最近练武了吗?”

    周云海恭敬地回道:

    “回禀陛下,殿下昨日恢复了习武。”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

    “朕记得,他学的是舞刀?学点也好,强身健体吧。”

    “陛下,殿下现在学的是战阵用的刀法。”周云海回道。

    “哦?”朱元璋站住了。

    周云海将这两天的教学说了一遍。

    朱元璋很意外。

    学杀人的刀法?

    还很刻苦?

    熥儿过去又懒又滑,一点苦也不愿意吃,周云海一度都不想教了。

    这孩子怎么突然喜欢上了?

    不愧有老常家尚武的血脉啊!

    朱元璋缓缓点头,

    “好吧,以后当个勇武的塞王。你好好教!”

    周云海躬身领旨。

    本来还担心传的都是杀人路数,有了这句话,他可以放心地教了。

    朱元璋缓缓走向御座,嘟囔了一句,

    “学武好啊!”

    儿孙多了,惦记皇位的也多。

    喜欢练武,总比喜欢皇位强。

    ~

    景阳宫。

    吕氏得到禀报,已经认定是朱允熥涉嫌投毒,

    不仅没有高兴,反而是忧虑重重。

    真的要较真,那朱允熥毒从何来?

    如何证明不是奴仆的问题,如厨子勾结试吃的太监?

    “炆儿说了吗,为何吃了朱允熥的点心?”

    “回禀娘娘,郑嬷嬷问了,但是殿下没说。”

    “这个孽障!”

    吕氏气的头皮发紧,恨不得现在就给儿子一巴掌。

    这么重要的事情,有什么遮掩的。

    吕氏沉吟了一下,吩咐道:

    “你立刻回去,告诉郑嬷嬷、黄大人,如果可能,就让朱允熥道歉了事。”

    “奴婢遵旨!”

    宫女起身告退。

    刚走到宫门口,又被叫住了,

    “等一下,告诉郑嬷嬷,不许继续追究!”

    吕氏改口了。

    她终于下定决心,不能在大本堂深究。

    那里不是自己的地盘。

    等他们面圣回来,自己来吧。

    那时,自己只需将脏水泼过去就行了,

    不需要听朱允熥辩解,

    也没人听他辩解。

    ~

    朱允熥看着黄子澄,平静地问道:

    “本王有什么嫌疑?”

    “你涉嫌给朱允炆殿下下毒!”黄子澄冷哼道。

    他知道,后宫的食物都有严格的程序,制作、试吃、保管,都有专人专责。

    除了抱着必死的心,否则谁也不会在食物上下毒,因为太容易追查了。

    所以他才大胆地认定,就是朱允熥干的。

    少年以为是调皮,其实问题很严重!

    “证据呢?”

    “两个蜂蜜糕,吃的两个人都生病了,症状相同。”

    朱允熥大吃一惊。

    两个人吃了?

    都闹肚子了?

    他突然想起了早晨杏花说的话,

    她不是说“不要迟到”,而是“不要吃糕”!

    桂花蜂蜜糕有毒!

    一股凉意从后背蔓延,激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朱允熥想明白了一切。

    吕氏顺利地给花瓶,是为了事发后堵别人的嘴。

    你看本宫多惯着孩子,

    要什么给什么。

    早膳没问题,就更不好认定是小院子的吃食有问题。

    吕氏还可以推脱,小孩子乱吃东西,或者惹了风寒。

    这关我太子妃什么事?

    唯一的一套旧常服扔了,只有这一身新的。

    等他闹了肚子,连换的衣服都没有。

    看朱允炆吃了一个就拉的虚脱了,更不用说吃两个,

    那时铁定虚的走不动路,更别提去面圣。

    为何只给了两个?

    怕闹出人命,陛下追查。

    朱允熥忍不住一声长叹。

    这算计的太缜密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兜兜转转,被朱允炆吃了。

    朱允熥从没小看这个“哥哥”,朱允炆的情商远超同龄人。

    遗憾的是,仇恨蒙蔽了他的理智!

    ~

    黄子澄看他神情萧索,以为是后悔了,便讥笑道:

    “朱允熥殿下,事实确凿,别耽搁大家的时间了。”

    朱允熥回过神,看向病鸭子,

    “二殿下哥哥,是我亲手给的你桂花蜂蜜糕?”

    朱允炆心里发虚,冷冷地说道,“蜂蜜糕是你的。”

    “是我亲手给你的吗?”

    “这重要吗?”

    “请正面回答我!”

    听兄弟俩的对话,众人似乎明白了什么。

    门外传来一个声音,

    “那块蜂蜜糕,本来该本王吃的。”

    朱植推开众人,走了进来,

    “蒋大人,黄大人,那块蜂蜜糕,是本王拿一包酱肉,从熥侄儿那换来的。”

    “那怎么炆殿下吃了?”黄子澄疑惑道。

    朱允炆慌了,嘎嘎大叫:

    “这有什么区别吗?是朱允熥的糕,本王吃了!”

    朱权走了进来,

    “本王和卫王打闹,将糕打飞了,掉到炆侄儿的桌上,炆侄儿捡起来就吃了。”

    黄子澄:

    “……”

    蒋庆:

    “……”

    郑嬷嬷:

    “……”

    室内外都安静了下来。

    真相大白!

    即便糕有毒,也完全是朱允炆讨嫌。

    生病之后还碰瓷!

    至于蜂蜜糕是不是有毒,或者说为什么有毒,没人敢去深究。

    当不明真相的群众明白了真相,朱允炆就尴尬了。

    他咽咽唾沫,缩在貂裘里,不嘎嘎叫了。

    其实,他就是因为拉裤兜子了,觉得丢脸。

    加上他和朱允熥的仇恨,就脑袋一热,不管不顾了,将朱允熥当了替罪羊,发泄垃圾情绪。

    过去,朱允熥一直都是他的受气包、背锅侠。

    他已经习惯了,

    却忘记了拿凳子砸人受到的教训。

    他以为能借此挽尊,

    结果,

    他更丢人了。

    ~

    黄子澄有些尴尬,自己白忙活一阵子。

    郑嬷嬷失望极了,殿下早点说,娘娘早就将事情按下去了,

    哪至于闹这么大。

    众目睽睽之下,朱允炆小脸火辣辣的,

    他终于恢复了理智。

    想到自己犯的蠢,后悔的肠子都青了,恨不得给自己几个耳光。

    郑嬷嬷适时站了出来,

    “各位大人,太子妃娘娘懿旨,这事不许追究。”

    蒋庆、黄子澄都拱手道:

    “谨遵太子妃懿旨。”

    众人都以为,这事就这么掀过去了。

    黄子澄招呼一声,

    “时候不早了,该去面圣了。”

    朱允熥却知道,事情远没有结束。

    只是大本堂结束了,

    东宫还没有。

    面圣回去,吕氏一定在等着。

    朱允炆拉成这个样子,又和自己的糕有关,

    吕氏要是不做点文章,她就不是吕氏了。

    东宫都是她的人,

    自己孤零零一个孩子,除了受屈辱,还能做什么?

    ~

    “等一下!”

    朱允熥叫道。

    这里很多人不是吕氏的狗,必须趁机将事情定性清楚,彻底堵住吕氏的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