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大明假皇孙 > 46 再遇阳谋

46 再遇阳谋

    朱允炆低着头,万念俱灰。

    最后的机会被抢走了,今天白来一趟。

    他在疯狂地推测谁泄的题,这人比黄子澄厉害,因为朱允熥的答案也是真知灼见,黄子澄给的答案里却没有。

    他太专心了,没听到朱元璋在叫他。

    朱元璋再次叫道:

    “炆儿。”

    “朱允炆!”

    朱允炆被身边的同学提醒,才如梦方醒,

    自己竟然在谨身殿走神了!

    吓得心都跳到了嗓子眼,脑袋要炸开了。

    御前不同于课堂,走神是大不敬!

    朱允炆手忙脚乱地施礼,

    “呃,皇爷爷,皇爷爷陛下!臣在!”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没再说话。

    朱允炆吓得大汗淋漓,战战兢兢,眼前一阵发黑,几乎要晕过去了。

    脑子一片空白,心里就知道惹皇爷爷生气了!

    黄子澄也吓了一跳,急忙上前解围:

    “陛下,炆殿下是身体不适,早晨突然腹泻,还请御医李院判诊治过。”

    朱元璋淡然道:

    “打起精神来。要是撑不住,就下去休息。”

    他没再追究,毕竟还是个孩子。

    朱允炆的心放回了肚子,急忙回道:

    “回皇爷爷陛下,臣能坚持。”

    ~

    经这么一闹,朱元璋没有提问的兴趣了。

    朱元璋看向黄子澄,

    “黄卿,今天孩子们的表现,你如何看?”

    这是让黄子澄来评点。

    黄子澄拱手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今天各位贵人的表现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尤其是宁王、卫王和韩王三位殿下,还有熥殿下。”

    韩王就是朱松,老朱的第二十一个儿子。

    最后,他很不情愿地提了一下朱允熥,不提不行,今天太耀眼了。

    黄子澄顿了顿,又继续道:

    “虽然有个别贵人考的不佳,但是有了陛下的鞭策,臣相信他们很快就能迎头赶上。”

    朱元璋微微颔首。

    这正是他今天考核的目的,

    揍一顿,震慑一番,让孩子们安分守己,将精力放在学习上。

    黄子澄继续道:

    “就是有两名贵人,衣着过于光鲜。”

    “炆殿下是因为衣服脏了,中途被迫换了一身。”

    “臣建议少年郎还是要勤俭,远离奢靡之风。”

    朱允熥知道被针对了,可是黄子澄的理由冠冕堂皇,因为陛下提倡勤俭,尤其是皇宫,朴素之风盛行。

    第一次上殿,就连遇两次阳谋。

    朱允熥犹如透过一条门缝,初窥朝堂争斗的凶残。

    朱元璋缓缓道:

    “俭以养德,黄卿言之有理。”

    “熥儿,你可记住了!”

    朱允熥拱手道:

    “回皇爷爷陛下,臣记住了!臣感谢黄编撰的指点。”

    “臣是因为很久没见皇爷爷了,所以特地选了一身新衣服,图个喜庆。”

    朱元璋点点头,

    “善!”

    凤阳老家有这种习俗,拜见长辈要收拾干净,换最好的衣服。

    何况还是孩子,喜欢新衣服也是人之常情。

    黄子澄有些失望,又让朱允熥躲过去了。

    朱允炆竖起耳朵,听着陛下的动静,唯恐再次走神。

    他现在只有懊恼和悔恨,没心思去关注朱允熥了。

    ~

    朱元璋看了周云奇一眼。

    周云奇心领神会,走过来道:

    “黄大人,各位贵人,今天就到此为止吧。”

    黄子澄带领学生,向朱元璋施礼告退。

    朱元璋点点头,

    “算术有错的,去一旁订正,先生在等着你们。”

    话音未落,太监来禀报,“陛下,宁妃娘娘来了!”

    “快宣!”

    郭宁妃走进大殿,施礼后提醒道:

    “陛下,该用午膳了。”

    朱元璋看了眼沙漏,“传膳吧!”

    郭宁妃看看孩子们,又提议道:

    “陛下,让孩子们也先用膳,之后再补课吧?”

    “你安排!”朱元璋同意了。

    朱允熥注意到,不少人面露喜色,朱植甚至有点迫不及待了。

    他有些疑惑,这里的午膳这么好吃的吗,竟然能战胜对老朱的恐惧?

    ~

    郭宁妃带着孩子去了西窗前,按辈份重新排了座位。

    皇子在前,皇孙在后。

    朱允熥和几个小朱坐在了后面,朱允炆又坐在了他的右侧,和教室里一般。

    兄弟俩谁也不看谁。

    他们的心情却大不相同。

    朱允熥心情很平淡,今天参加的是小孩局,通杀是很正常的,没什么好得意的。

    朱允炆却心情灰暗,耷拉着小脸,沮丧极了。

    ~

    宫女送上吃食。

    午膳很简单,一碗米饭,一荤一素,一份鱼羹。

    唯独朱允炆,面前什么也没有。

    不等他询问,郭宁妃过来了,

    “炆儿。”

    朱允炆起身,躬身施礼:

    “孙儿拜见宁妃娘娘!”

    他已经恢复了理智,一举一动尽显良好的皇家礼仪。

    郭宁妃解释道:

    “李院判说了,你还得喝两次药。”

    “中午的药,医生在给你熬着呢,喝了之后再用膳。”

    “晚上的药方,太医院已经送给你母妃了。”

    朱允炆再次施礼道谢。

    宁妃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了。

    郭宁妃又说道:

    “权儿、熥儿考的好,本宫各奖励一份吃食。你俩想吃什么?”

    朱权起身施礼,毫不犹豫地说道:

    “谢娘娘的赏!孩儿要千丝白玉卷。”

    “好,不过这个要现做。”郭宁妃让宫女去吩咐御膳房。

    朱允熥施礼后说道:

    “谢娘娘的赏!孙儿有肉就行。”

    郭宁妃笑了,

    “你这么瘦,是该多吃肉。御膳房给陛下炖了羊肉,就分你一碗吧。”

    “谢娘娘!”朱允熥。

    ~

    孩子们吃了午膳,又上了甜点。

    大家都吃的很香甜,

    这都是陛下享用的美食。

    无论是做工,还是用料、口味,都不是其他宫殿可比的。

    甚至有那么一两种,他们平时也难得吃一次。

    虽然明天要挨揍,但是不妨碍现在享受。

    郭宁妃带着慈祥的笑容,在一旁看着。

    朱植吃的最快乐,低声叫道:

    “蜂蜜糕啊!”

    “天呐!这是白糖做的。”

    “真好吃!”

    朱权连连咳嗽,提醒他注意仪态,这可是谨身殿。

    郭宁妃走过去,摸摸朱植的脑袋,

    “小胖子,少吃甜食,你的马快驮不动你喽。”

    众人轻笑。

    朱植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不过,郭宁妃还是给加了一道甜品,

    “听说了,你问题回答的好!也赏一份!自己挑吧!”

    朱植眉开眼笑,

    “孩儿谢娘娘赏赐!孩儿也要千丝白玉卷。”

    ~

    朱允炆闻着糕点诱人的香味,咽了咽口水,

    他的面前只有一碗药汤,黑乎乎的,散发着淡淡的苦味。

    朱允炆没用勺子,直接端起碗。

    喝吧。

    喝完药就有好吃的了。

    忍着苦,咕嘟咕嘟一气喝完。

    宫女送来了一碗白米粥,然后就站在了一旁。

    朱允炆不敢置信,低声问道:

    “还有吗?”

    郭宁妃急忙过来,轻声解释道:

    “炆儿,李院判说了,你现在肠胃不好,今天只能喝粥,明儿才能恢复正常饮食。”

    朱允炆乖巧地回道:

    “是!”

    他吃起了粥。

    味道很好,只是太寡淡了,难以冲去嘴里的苦味。

    他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很快去了大半碗。

    心中将李院判、朱允熥、朱权、朱植轮流一顿诅咒。

    都是这些家伙害得!

    难得吃上皇爷爷的美食,自己却只能看着别人吃。

    难受!想哭!

    郭宁妃很欣慰,炆儿毕竟只有十四岁,面对美食的诱惑,他竟然没哭没闹,

    单是这份意志力,已经很不简单了。

    她揉揉他的脑袋,

    “乖孩子!”

    朱允炆的眼圈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郭宁妃又低声安慰道:

    “这是御田的米,产量很少,平时只供你皇爷爷。”

    “你看,别的孩子都没有呢!”

    “你是有口福的!”

    朱允炆记得,附近的同学是没有!

    朱允熥也没有!

    他的心里平衡了,瞬间有了幸福感!

    竟然和皇爷爷喝唯二的粥!

    朱允炆笑道,

    “是的呢,孙儿尝着就觉得不一般。”

    剩下的粥更香甜了。

    ~

    朱允熥吃了七八分饱,又吃了两口甜点就放下了筷子。

    看了眼朱允炆,正在大口吃粥,桌子上空荡荡。

    朱允熥不禁赞叹,竟然没闹情绪,这份心智不是一般少年可比!

    他也警醒自己,食品安全太重要了!

    眼前就是反面的例子。

    在外绝不能乱吃东西。

    当然,在家更不能。

    想到这儿,他有些头疼。

    怎么才能将小院子的宫人换掉?

    这事扎在心里,不时跳出来折磨他的大脑。

    让他郁闷,却又束手无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