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隐世村长,满朝文武为我打工 > 第两百八十七章 新农村就是这样的!

第两百八十七章 新农村就是这样的!

    验收完房子,秦牧就去村委大楼忙了。

    村子革新的确有很多公务。

    而且下午还有几场公务员考试需要他巡视。

    此外,还有老村干部的学习培训,也作为主讲员也是要听的。

    李贞也没时间陪李玄明,因为他也要上课培训,还要考试。

    秦达父子在躺尸。

    李玄明只能带着孙武两人在村子里逛游。

    “那是什么?”李玄明指着不远处一个人声鼎沸的地方说道。

    “好像是村子里新开的老年活动中心!”鱼朝恩道。

    “走,过去看看。”

    来到老年活动中心。

    李玄明这才知道为什么叫老年活动中心。

    这里面全都是五十五岁以上的老者,有的打牌,有的打麻将,有的则是在外面打马球,还有拉奚琴(二胡)的。

    男女都有,非常的热闹。

    再活动中心旁边,还有一个棋牌室,里面也有不少老年人正在打麻将,打牌。

    他诧异道:“我记得村子里是不允许公开赌博的,逸云怎么还设立赌场了?”

    这时候,一个扫地的大爷笑着说道:“这可不是公开赌博,村长说了,我们年岁大了,劳作一辈子,晚年生活要过得丰富一点,特地开了活动中心跟棋牌室,供我们玩乐消遣,大家都打的很小的,都是一文钱一把,一天也输不了多少。”

    李玄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村子已经不为衣食住行和温饱困扰,所以就开放了一些平时不允许的事情。”

    他又问,“我方才还看到广场上有一群人跳舞,是村子要庆祝什么吗?”

    “你说哪个呀,是妇联为村子妇人准备的乐子,总有人不喜欢赌博的,村长就命赵主任编排了一些舞蹈,供村子里上了年纪的妇人学习。

    我家老婆子现在吃完饭就去广场跳舞!”扫地大爷乐呵呵的说道:“村长说,新农村就是这样的。”

    “新农村?有说法吗?”李玄明递了一根烟过来。

    扫地大爷接过,“你是新入村的吧?”

    李玄明拿出自己的居民身份证,“刚入村没多久。”

    “哟,人才引进的?”大爷笑容都变得更加真挚了。

    “老哥还认识字?”李玄明惊了。

    “嗨,扫盲的时候,跟着俺儿学了几天,认识几个大字,我以前就是个给地主放牛的,要不是运气好来到这里,别说识字了,饭都吃不饱!”

    说起这件事,大爷脸上满是庆幸。

    李玄明也是感慨,在秦家村,一个扫地的放牛的大爷,居然都识字。

    可见村子里的识字率有多高。

    他不由的想到了秦牧的那一句‘人人如龙’,真不是吹牛的。

    秦牧是真的在脚踏实地朝着这个方向去做。

    给扫地大爷点上烟,李玄明也没催促,默默等待下文。

    “这烟不错。”

    扫地大爷夸赞了一句,说道:“这新农村呐,就是新时代农村,咱们村子弄了个五年计划,目标都实现了,所以村长又带着众人弄了个新五年计划,这个新五年计划,主要是围绕新时代农村来进行的。

    这其中包含了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孩子的教育以及工作,还有生育和商业等等,这些计划的中心就是围绕着新农村来的。

    咱们农人以前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在土地里刨食。

    现在不一样了。

    咱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房,比地主老爷住的还好。

    咱们不用上交粮税,也不用徭役。

    不用为了温饱发愁。

    更不用为了孩子婚娶烦恼。

    生老病死村子都包了。

    孩子们教育也不用管,你说这种生活美不美?”

    李玄明默默点头,“美!”

    “我说句难听的,这么美的生活,就算让我当皇帝,我也不想当。”

    大爷呼出一口烟气,旁边的人都笑话他,“你少吹牛,真让你当皇帝,你不当?”

    “当个屁,皇帝是那么好当的?老子这辈子就这点能耐,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李玄明点点头,看着这老年中心内的老年人,他们不再年轻,早就失去了青春。

    都是半截脖子入土的人,能奢望他们心怀大志吗?

    这一刻,他才懂,秦牧那一句,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舒适区,是多么厉害的事情。

    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一定能够让一个底层的百姓找到自己舒适区的。

    扫地大爷不想当皇帝,是因为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比当皇帝还痛快。

    如果人人都过的向这个大爷这般轻松,世上还有人反对他李玄明吗?

    没有!

    “你先忙,我去其他地方走走。”

    李玄明笑了笑,离开了老年活动中心。

    他记得自己第一次来村子里的时候,村子每个人都很忙碌,而现在,每个人似乎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他们开始有了生活。

    是的,生活。

    这个村子之外的人,人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

    可秦家村的村民,却在享受自己的生活。

    孩子们没有烦恼,无忧无虑的在学堂读书,无论男女,都被老师一视同仁。

    青年女子,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努力的养家糊口。

    老人们,不是种地,便是在老年中心享受自己最后的人生。

    他在这里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看到了一个完整,趋于完美的社会结构。

    而主导这一切人,是秦牧。

    在这里,村干部是不能作威作福的,百姓是可以随便检举的。

    他们深入百姓之中,去设身处地的了解百姓的困难,并给与帮助。

    百姓只需要跟随这村子的脚步走,就能够实现富足。

    上上下下,一条心。

    李玄明突然就明白,为什么秦家村能藏这么久了。

    不似世家以权势压人,世家伪装的再好,也不过是剥削底层的百姓。

    隐匿在世家领地的百姓,也只能勉强温饱,是远远达不到秦家村集体百姓富足的标准的。

    他们都是发自肺腑的热爱这个村子,并且上上下下,同一条心。

    李玄明突然顿住了脚步,他不知不觉来到了广场,看到了秦牧雕像前的几个字:“五年内,攻克一切困难,打造新时代农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