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从下邳救吕布开始 > 第82章 孙策大婚

第82章 孙策大婚

    李术匆匆扫了几眼身后这惨烈的战场,只觉头皮发麻,寒意从脊梁骨直窜脑门。

    只见张辽大军如恶狼扑食,杀人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兵器每一次挥舞,都带起一片血雾,惨叫与哀号交织在耳畔,犹如阿鼻地狱的景象。

    李术吓得肝胆俱裂,拼命地催动坐骑,哪还顾得上身后的其他人,唯有逃命要紧。

    而这一日,皖城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庆的气氛将整座城池装点得热闹非凡,街上人来人往,欢声笑语不断。

    原来,今天正是孙策和周瑜的大喜之日,这场盛大的婚礼,让整个皖城都呈现出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

    先秦时期,婚礼通常在黄昏时举行。《仪礼・士昏礼》记载:“昏礼下达。”郑玄注解:“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

    古人对于婚礼时辰的选择,有着深刻的讲究。之所以选定黄昏,是因那时崇尚阴阳观念,黄昏时刻恰是阴阳交替之际。

    男子属阳,女子属阴,此时成婚寓意着阴阳调和,也契合婚姻融合二人、开启新生活之意。而且,“婚”字本身,古时写作“昏”,这也反映了早期婚礼与黄昏时间的紧密关联。

    虽说东汉基本承袭了先秦的礼法规矩,但孙策此次却选在了午时举办婚礼。

    一来,时间紧迫,昨夜刚刚传来紧急消息,黄祖应刘勋的请求,已经出兵相助。

    再者,广陵那边局势也不明朗,孙策心中放心不下。

    还有孙策毕竟年轻气盛,自从相中了大乔后,只觉得度日如年,一心都盼着能早日成就好事,抱得美人归。

    孙策和周瑜同时举行婚礼,这等场面自然是热闹非凡,规模盛大。韩当、周泰等人忙得不亦乐乎,个个都乐得合不拢嘴,满心欢喜地为两人操办喜事。

    孙权作为孙策的弟弟,也在一旁帮着哥哥张罗,跑前跑后,忙得脚不沾地。

    看着兄长今日的风光,他心中既为哥哥高兴,又忍不住有些羡慕,盼着自己日后也能有这般艳福,寻得一位心仪的佳人相伴。

    孙权指挥着下人采买了不少酒菜,准备带回府中好好庆祝一番。

    路过一家庭院时,恰逢一位丫鬟陪着一位小姐从院中款步走出。

    只见那女子窈窕迷人,身姿婀娜,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气质,尤其是那双美目,流转间颇有一股醉人的妩媚风情,如同春日里娇艳的花朵,瞬间吸引了孙权的目光。

    那少女似是并未察觉孙权的异样,只是轻轻瞥了他一眼,便莲步轻移,与丫鬟相伴着走了过去。

    孙权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门上写着两个大字“步府”

    心中暗自思量:“这庐江还真是个好地方,怎会有如此多的佳人。等兄长喜事结束后,定要好好打听一下。”

    此刻的孙权,一颗心都被这偶然邂逅的女子搅得波澜起伏。

    孙权今年已十八,正值青春年少、情窦已开。他的母亲吴夫人早已为他娶了妻室,对方姓谢,乃是会稽当地有名的豪族,属于江东的书香门第。

    谢氏的父亲谢煚,担任过东汉尚书郎、徐县县令;叔父谢贞为建昌县长,在任上去世。谢煚在黄巾起义后辞官回乡,而孙权的父亲孙坚,在黄巾起义前曾担任下邳县丞,二人同为江东人士,早年又都在下邳为官,有一定的私交,于是谢氏与孙权的联姻也就水到渠成了。

    可这毕竟是父母指定的政治联姻,孙权内心深处对此还是有些抵触。人都是叛逆的,他何尝不想找一个自己心仪的女人。

    再说孙策这边,一切都已准备停当,眼看吉时将至,他和周瑜二人早已穿戴一新,身着华丽的喜服,骑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气宇轩昂。

    两人相伴而行,身后跟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一路上张灯结彩,鼓乐喧天。

    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围观,将道路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想亲眼目睹这两位英雄迎娶美人的盛况,现场好不热闹。

    孙策骑在马上,春风满面,心中满是喜悦。

    拿下皖城,这是第一喜,意味着他的霸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抱得美人归,这是第二喜。

    美人在怀,壮志得酬,双喜临门,孙策仿佛看到了未来无限美好的前景。

    他今年才二十五岁,年轻有为,朝气蓬勃,有着足够的理由和自信畅想未来。

    望着围观的人群,孙策心中不由得豪气陡生,遥望北方许都的方向,心底不由得冒出了一个狂热的念头:“这天下未必不能姓孙!”

    韩当、周泰、程普、黄盖、太史慈等一众将领也紧紧跟在后面,迎亲队伍吹吹打打,热热闹闹,一直来到乔家的府门前。

    乔玄早已得到消息,笑着从家里迎了出来,连连拱手行礼。

    孙策刚要下马,就在这时,远处急匆匆地跑来一名小校,那小校跑得满头大汗,满脸的惊慌失措,生生地挤开了人群,来到了近前,“报!启禀将军,城外突然出现吕布的人马!”

    “吕布?”

    孙策顿时一愣,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众人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到。

    喜庆的氛围仿佛被一盆冷水当头浇下,瞬间冷却,众人面面相觑,眼中无不充满惊愕与疑惑!

    那些鼓乐手依旧沉浸在演奏中,还在卖力地表演,周瑜脸色一沉,厉声喝道:“都给我停下!”

    声音中透着威严与急切,瞬间压过了喧闹的鼓乐声,整个迎亲队伍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瞪大了眼睛,空气霎时间都凝固了。

    “来的是何人?有多少兵马?”周瑜又问道。

    那小校气喘吁吁的回道:“是吕布的帐下大将张辽和高顺,人数不下两千人,距离东门已不到五里。”

    “两千人?”

    孙策的眉头登时拧成了疙瘩,如果是刚来皖城的时候,他手握两万大军,兵强马壮,自然不会把这区区两千人放在眼里,可如今皖城的情况已然大不相同。

    大部分兵力都被抽调走了,有的被派去追击刘勋,有的前往广陵对付陈登,他还抽调了一部分兵力迁移百姓,还给李术派了一些人,让他帮自己收服整个庐江。

    若不是因为要大婚,韩当这些得力战将甚至都不会留在皖城。

    眼下晥城的兵力只有三千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