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初涉外交险滩,女主巧周旋
马蹄声由远及近,最终停在林诗雅面前。
使者的话语如同一把重锤,敲击在她的心头,北燕使臣的突然到访,无疑给平静的朝堂投下了一颗石子。
林诗雅心中虽有隐忧,却并未退缩,她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朝廷既有诏令,她自当义不容辞。
“明白了,即刻启程。”林诗雅声音清朗,带着不容置疑的果决。
她翻身上马,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的迟疑。
风声在她耳边呼啸,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如同她此刻的心情,既有对未知挑战的隐隐担忧,也有即将迎战的兴奋。
京城,皇宫。
林诗雅快步踏入金銮殿,目光扫过殿内,气氛凝重,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龙椅之上,皇帝眉头紧锁,显然对北燕使臣的来意不明感到焦虑。
在下方,除了各部官员外,林诗雅看到一个身材高挑,身着异域服饰的男子。
他目光锐利,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透着狡黠与傲慢,正是此次前来拜访的北燕使臣,赵使者。
“林爱卿,你来了。”皇帝见林诗雅到来,神色稍缓。
“臣林诗雅,参见陛下。”林诗雅行礼道。
“不必多礼,今日召你前来,正是为了应对北燕使臣一事。”皇帝略一停顿,目光转向赵使者,“赵使者,朕已将林诗雅请来,你们有话,便可直言。”
赵使者闻言,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挑衅,他拱手道:“陛下,贵国之繁荣昌盛,令我等仰慕不已,此次前来,除了表达两国友好之愿,还想向贵国请教一些问题,增进彼此了解。”
“请讲。”皇帝面色平静,内心却警惕万分。
赵使者目光转向林诗雅,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他慢条斯理道:“我听闻贵国有一项秘密军备,可极大提升军队战力,不知可否向在下透露一二?”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群臣面面相觑,皆知这是北燕使臣故意刁难,探听大庆机密。
礼部钱侍郎更是脸色煞白,冷汗涔涔,他虽主管外交,却对这等外交辞令一窍不通,只能干着急。
林诗雅目光平静地迎上赵使者,心中冷笑,这北燕使者果然来者不善。
她清楚,此事若处理不好,轻则有损国威,重则可能引发两国战事。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缓缓开口:“赵使者此言差矣,我朝素来重视和平,从不以武力示人。若贵国真心希望增进友谊,不如多关注我国的文化与艺术,或许能从中寻得更多共同之处。”
赵使者闻言,眼睛微微眯起,嘴角的笑意稍纵即逝,显然未曾料到林诗雅能如此从容应对。
他轻轻点头,似乎在权衡林诗雅的言辞,但内心却已多了一分戒备:“林大人言之有理,如此便请一展贵国的文化艺术,以示友好。”
林诗雅微微一笑,示意礼部钱侍郎安排相应事宜。
然而,钱侍郎显然对外交礼仪一知半解,站在一旁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他急忙挥手,大叫道:“快,快,把那幅《山河图》取来,一定要展示给赵使者看!”
赵使者闻言,眉头微皱,而钱侍郎的慌乱更是加剧了殿内的尴尬氛围,他的额头沁出细细的汗珠,双手在空中胡乱比划着,仿佛在寻找什么支撑。
林诗雅目光一凝,心中暗自叹息。
她走上前,轻声道:“钱大人,且慢。《山河图》固然珍贵,但这里恐怕不是展示的合适场所。不如请赵使者移步至文华殿,那里不仅环境雅致,更能体现出我国对艺术的尊重。”
钱侍郎闻言,如获大赦,连忙点头应是。
赵使者则微微颔首,他缓缓起身,语气平静而坚定:“既然如此,本使便拭目以待。”
林诗雅心中暗自舒了口气,面上却依旧保持着从容的微笑。
她转身,对皇帝说道:“陛下,臣以为,文华殿更适合展示我国的文化艺术,也更能体现两国友谊。”
皇帝微微点头,满意地看了看林诗雅,随即对钱侍郎道:“钱侍郎,你即刻安排,务必确保无误。”
钱侍郎连忙应道:“臣,遵命。”他转身匆匆离去,脸上依旧带着几分慌张。
赵使者紧随其后,目光却始终未离开林诗雅,仿佛在寻找什么破绽。
林诗雅不动声色,心中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她暗自思量着如何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进一步巩固两国的友好关系,同时不露声色地纠正钱侍郎的错误。
林诗雅不动声色地走到钱侍郎身边,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在场每个人的耳中:“钱大人,文华殿的布置还需稍作调整,国宴礼仪繁琐,不可随意而为,切莫让外宾觉得我等失了礼数。”她微微侧身,将钱侍郎挡在身后,避开赵使者探究的目光,同时,以眼神示意一旁的侍从去文华殿传话。
钱侍郎愣了一下,脸上露出几分窘迫,刚要开口辩解,却见林诗雅投来一个安抚的眼神,便立即闭了嘴。
他虽是主管外交,但对这些细节之处委实不甚了解,此刻也只能听从林诗雅的安排。
林诗雅转过身,面对赵使者时,脸上已换上了一抹得体的微笑:“赵使者,我朝有独特的欢迎仪式,礼部官员略显慌乱,实属正常,还望使者海涵。这文华殿前的等候,也是我们表达对贵客尊重的一种方式。”她顿了顿,继续道:“稍后,我们会在文华殿内备上精美的茶点,以供使者品尝,届时,再一同欣赏我国的文化艺术,岂不美哉?”
赵使者闻言,原本微蹙的眉头稍稍舒展开来,他看了看林诗雅,又扫过那些神色各异的朝臣,他轻轻点头,嘴角再次勾起那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林大人果然聪慧过人,既如此,本使就静候佳音。”
林诗雅的解释,巧妙地将钱侍郎的失误转化为大庆的独特欢迎仪式,既维护了国家的颜面,又化解了外交上的尴尬。
她眼角的余光扫过龙椅之上,皇帝正对着她微微颔首,眼神中带着几分赞许。
就在这时,林诗雅感受到一道炽热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她微微侧头,与慕容复的眼神交汇。
他的眸子如星辰般深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林诗雅的心头微微一暖,她朝他回以一个浅浅的微笑,便迅速收回了视线。
在这压抑的氛围中,慕容复的目光如同一股暖流,给了她无尽的力量。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文华殿走去,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味道。
林诗雅走在队伍的前方,她衣袂飘动,发丝在微风中轻轻拂动,她每一步都显得坚定而有力。
她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她必须步步为营,为大庆争取最大的利益。
赵使者走在她的身后,目光却始终未曾离开她的背影。
他望着前方那个单薄却挺拔的身影,走到文华殿门口时,他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林大人,不知你对这朝堂风云,又有着怎样的看法?”他的话语刚落,便戛然而止,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林诗雅脚步一顿,微微侧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赵使者,我朝之事,自有我朝之人处理。至于风云变幻,不过是过眼云烟,何足挂齿?”她语调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在宣告着自己维护国家尊严的决心。
赵使者闻言,”
进入文华殿,早已备好的茶点散发出诱人的香气,精致的瓷器在柔和的灯光下更显光彩夺目。
钱侍郎早已换上了一身得体的官服,脸上也恢复了平静,他指挥着侍从将茶点摆放妥当,动作井然有序,与先前慌乱的模样判若两人。
赵使者品尝着茶点,频频点头,赞叹道:“贵国的茶文化果然名不虚传,这茶香醇厚,回味无穷。”
林诗雅微微一笑,趁机介绍了大庆的茶文化,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
她谈吐优雅,举止得体,将大庆的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殿内气氛逐渐轻松,原本紧张的朝臣们也开始小声交谈,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林诗雅的表现赢得了他们的钦佩,她的威望在朝堂中初步建立。
皇帝看着这一切,眼中满是欣慰。
他缓缓起身,举杯道:“今日,朕很高兴能与赵使者共聚一堂,希望两国友谊长存。”
赵使者也举杯回应:“陛下所言极是,愿两国世代友好。”
宴会结束后,赵使者起身告辞,林诗雅亲自将他送至宫门外。
“林大人,”赵使者突然停下脚步,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今日一见,本使对贵国刮目相看。只是,不知明日在驿馆,我等能否沟通无碍?”他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目光如炬,仿佛要看穿林诗雅的内心。
林诗雅心中一凛,驿馆……
她突然想起,北燕使臣的随行人员中,似乎并没有通晓大庆语言的翻译。
明日的接待,恐怕会因为语言沟通问题出现状况。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着平静的笑容:“赵使者放心,我朝定会妥善安排。”
赵使者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去。
他的背影在夜色中显得有些神秘,仿佛隐藏着什么秘密。
林诗雅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
“大人,”一个侍卫匆匆赶来,神色焦急,“驿馆那边传来消息……” 他欲言又止,眼神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