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全民大航海,我开局一条幽灵船 > 第648章 扭曲的钢铁雄心号

第648章 扭曲的钢铁雄心号

    经八个多个小时的孵化,第一台由苏娜操刀设计的工程机器人终于产出,迎来验收与检验。

    其外形像极了装载地面作业组件的小几,但尺寸大了许多,高度为二十米,机械臂展开可以更高,使用大型机器人加工厂产出。

    其功能也几乎和小几一样,但没有了那些后面加上去的武器。

    但相对的,其体内集成了更多的工程工具,适应几乎所有地形,还拥有飞行功能,能快速完成建造。

    这其实是苏娜交出的第二个设计方案,有些敷衍,但完美符合杨逸的要求,要低成本、孵化快、节能高续航、具备一定的智能和攻击能力,最后还要适应各种地形环境。

    综合以上所有要求,苏娜直接照搬了小几的设计,稍微改了改尺寸和集成的组件,弄出了这样一台工程机器人,命名为“大几机器人”。

    其实苏娜一开始的设计不是这样的,她提议制造纳米级机器人,由母体搭载和供能,同时具备利用环境物资,复制自身的能力。

    这样的话,只需一台机器人,就可以产出无穷台新机器,最终实现自动生产建造。

    但这样的设计并不被有限奇迹工厂承认,直接被驳回,理由为“不科学”。

    “这个工厂绝对可以办到,只是故意不生产而已!”

    苏娜笃定道,对这工厂的好感度骤减,然后反手在极短的时间内,交出第二个设计,然后有了现在这台“大几机器人”。

    “这有限奇迹工厂或许不适合类似苏娜那样的学者使用,因为很多危险的想法都会驳回。”

    杨逸暗暗推测道。

    因为苏娜的第一个设计方案其实非常危险。

    一旦纳米机器人失控,那么很快就会波及到整个世界,危险性甚至不亚于死疫扩散。

    后续的机器人设计方案,杨逸可能会亲自操刀,因为设计并不需要太注重科学理论知识,只需要抛出相对合理的设定就行了。

    不过苏娜后续还是发来了好几个设计图,全都和研究有关,因为她意识到一些研究工具改为用有限奇迹工厂生产更具可行性,例如......具备电子显微镜级别放大效果的放大镜。

    只是该道具孵化成本有点高。

    孵化这样一个放大镜需要的物资换算成海螺币,在一百亿以上,因为太夸张了。

    越不切实际的道具,其孵化与生产成本就越高。

    像大几机器人孵化只要五百万海螺币,生产就更便宜了,主要原料是钢铁。

    所以该想法只能暂时搁置,等后面钱和物资宽裕了再说。

    杨逸立刻安排工厂不间断,24小时生产大几机器人,同时把他们讨论定下的商业区的规划图上传到了这些机器人的计算机里,让他们照着建造。

    随后是防御设施,也得基础工厂生产,然后完成组装。

    先简单定为了长射程导弹发射器、水下鱼雷、大炮以及机炮四类,性能谈不上多好,因为要求孵化快,成本低,短时间内造出足够多的数量。

    然后是恐惧灭杀炮。

    这个超级大炮因图纸格式化的缘故,只剩下了炮弹生产工厂,修复和建设却成了难事,还得弄个设计图重新孵化,这几天估计完不成。

    杨逸把武装蒸汽岛的重任几乎全权委托给了钢铁兄弟会,因为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这个了。

    等以后钱和物资多了,他们可以再考虑设计更强、更夸张的武器。

    所有方案都已定下,大几机器人立刻开始建设。

    因一开始机器人数量不多,运力有限的缘故,很多钢铁兄弟会的成员也加入了建设中,还包括换装地面作业组件的小几以及包括老船长在内的铁骸骷髅,全在忙碌。

    最低要求为,四天内完成至少一条街道的建设,然后铺设尽量多的防御性武装。

    这段时间杨逸在岛上,火力不足也没关系。

    ...........

    时间又过去了两天。

    他们购买的基础物资来了大半。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工厂从今天开始火力全开,岛上开始弥漫起白色的雾气,实际为工厂生产过程中冒出的白色雾气,温度并不算高,但能持续存在很久。

    杨逸额外新添了三个大型机器人工厂。

    基础工厂的数量更是翻了一倍,极大的增强了基础产能。

    这些天,他们也产出了两台黑金涂装款的大几机器人,建造速度是普通机器人的三倍以上,力量更大,工具效率也更高。

    而且一些生产处的火炮也有黑金款式,不止是机器人。

    资源暂时不紧张后,余大伟他们也测试了扭曲船舶加工厂。

    (卡文,正在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