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和林阳两人翻阅着账本。
沈霄看向黄泽,问道:“黄管事,我听说这钱庄以前是你黄家的?”
黄泽闻言,眼眸突然湿润,满是委屈,“唉......当初都怪老夫财迷心窍,被贾康做局,不但赔光家产,就连我女儿都被贾康以我性命相威胁,被迫进入江夏侯府为奴为婢。”
说着,他不禁哭了起来,狠狠的给了自己一个嘴巴,“我可真是个混蛋!”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沈霄看着他,沉吟道:“不过钱庄我不能给你,你的女儿我倒是可以还给你。”
听闻此话。
黄泽先是一愣,而后面露震惊,“沈公子你......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沈霄微微点头,“我了解你的情况后,已经将你女儿送回你家,你回家之后便能与她团圆。”
黄泽的闺女确实颇有姿色,她就在那被李隆选出来的三十名美人之中。
沈霄今后要好好经营钱庄,自然少不了黄泽鼎力相助,所以他权衡利弊便将她闺女送回了家中。
李隆还因此不愿意,又挑选一名女子凑足三十人。
“沈公子!”
黄泽瞬间跪倒在地,老泪纵横,满是感激,“今后老奴奉公子为主,刀山火海、肝脑涂地、当牛做马也要偿还公子的恩情。”
他原本还担心自己和女儿遭受江夏候府的牵连。
但他实在没想到,沈霄不但留下自己,还将他闺女放回了家中。
这真是老天有眼。
“无妨。”
沈霄沉吟道:“我知道你办事能力很强,今后只要你帮助我好好经营钱庄便是,好处少不了你的,肯定让你将自己失去的东西全都赚回来。”
说着,他扫视其他账房先生和伙计,“你们也一样,我沈霄这个人,恩怨分明。如果谁胆敢背叛我,那我一定让他生不如死,但你们若是跟着我好好干,我肯定不会亏待你们!从今日开始,你们所有人的工钱翻一倍。”
此话落地。
三名账房先生和五名跑堂伙计先是一愣,而后面露惊喜,纷纷揖礼,“多谢沈公子!”
给一棒子然后再给一颗甜枣的套路,所有人都清楚。
但他们这么多年挨的棒子不少,甜枣可真是没吃过几颗。
沈霄刚刚接手钱庄,不但救他们一命,还将工钱给他们翻一倍,简直就是他们的恩人。
沈霄也查过,这些人都是黄泽的老班底,只有那些护卫是江夏候府的人。
所以他决定放心大胆的用这些人。
看着沈霄的所作所为。
李隆和林阳两人倍感敬佩。
他们感觉沈霄这段时间的成长真是非常大。
沈霄现在真是可以独挡一面,这人情世故被他拿捏的死死的。
“大家不用站着。”
沈霄扫视众人,沉吟道:“都坐下,今日我跟大家开个会,主要是针对钱庄未来的发展,既然我接手这钱庄,自然是要将其做大做强,令其成为整个楚国最大的钱庄。”
说着,他看向黄泽,沉吟道:“黄掌柜,你来说一说,钱庄之前的业务和盈利模式。”
“是,公子。”
黄泽重新收拾心情,心中已经发誓要为沈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钱庄的主要业务有两种,分别是货币兑换与财物保管。”
“虽然朝廷规定一两白银兑换一千文铜板,但实际上我们一两白银的买入价是九百八十文左右,卖出价大概是一千零二十文左右,每两赚取四十文左右的差价。再有便是金银兑换比率会波动,我们钱庄会低买高卖。钱庄还有白银成色鉴定费,我们会扣除一部分火耗当做利润,这些的利润大概在二到五厘的利润(2%-5%)。”
“除此之外便是财物保管的费用,按照财物的贵重程度,每年按照寄存总价收取三到四厘的保管费用。这就是目前钱庄的所有业务。”
听着黄泽的话。
沈霄好奇道:“应天府的钱庄没有经营借贷业务吗?”
“目前没有。”
黄泽解释道:“新朝成立没几年,之前各地兵荒马乱的,应天府的人又鱼龙混杂,所以应天府钱庄少有借贷业务,不过小人听说江南那边的钱庄,好像已经慢慢开展这类业务,有些大型钱庄还有票号业务(钱庄自行发行的可流通票据),据说他们的票号比宝钞还受商人追捧。”
听闻此话。
沈霄微微点头,“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宝钞没有节制的发行,且朝廷并未建立任何信用机制,所以导致宝钞信用度越来越低,甚至是贬值,这就给了其他商行票号业务的发展机会,毕竟票据总归是要比携带真金白银来的方便且安全。”
黄泽闻言,面露惊讶,“没想到公子对钱庄业务竟如此通晓。”
“略懂一二。”
沈霄将账本拿过来,“从明天开始,我们钱庄也要拓展新业务,我方才看过,账本上有顾客存银超二十万两,这钱就在钱庄内放着不是浪费吗?我们可以将钱借出去,以钱生钱。”
“二郎。”
李隆闻言,面带担忧,“这不好吧?你将客人存在钱庄内的钱借出去,那安全性将大大降低,那今后谁还敢来咱们钱庄存钱?”
林阳附和道:“是啊二郎,江南那些大的钱庄背后都有门阀支持不差钱,咱们这......”
“无妨。”
沈霄沉吟道:“我们可以跟客户说好,我们钱庄除现银纯保管业务之外,还推出保管加资金运作的业务,他们若是选择这业务,我们不但不收他们的保管费,每年还给他们五厘利息,不过他们必须存满一年,若是不满一年支取,那我们将不付利息,而且还要收取他们的保管费。”
“如果我们拿他们的钱出去放贷,那可就不是年息五厘这么简单了吧?”
听闻此话。
黄泽面露震惊,忙解释道:“自然不是,如今外面放贷的利息已经达到月息六至八厘(6%-8%),年息七至九分(70%-90%)的地步,五厘年息跟放贷利息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
“卧槽!”
李隆闻言,忍不住爆粗口,“这......这么暴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