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穿越乱世成兵户,从领媳妇开始 > 第229章 营造大监

第229章 营造大监

    在大梁这个时代。

    修造大型建筑或是筑城的时候,除了聘请工匠之外。

    一般都会请一位经验丰富的营造大监,负责统筹规划整个项目的施工。

    这位大监必须能够绘制整个建筑所需的营造图。

    比如类似后世平面图的【地盘图】,建筑的垂直剖面图在大梁被称为【侧样图】。

    其中的高手甚至可以制作所谓的【烫样】也就是建筑的等比例模型。

    最终,大监要能绘制出基于【营造法式】等官方范本的标准施工图。

    也就是所谓的【法式图】。

    这种法式图会详细绘制,建筑所有构件的尺寸,材料,比例以及施工工艺。

    熟练的工匠一般只要看到法式图,就能完成整个建筑的修造。

    而建筑修造完毕之后,这些法式图也会存档,作为建筑维修保养的依据。

    哪怕建筑损毁或是遭受火灾,只要法式图还保存完好,依旧可以完整重建。

    在大梁,工部负责管理全国的工匠与营造事宜。

    同时也会出版规范的官方营造范本。

    文秀姑娘一直看的那本【大梁营造法式】便是范本之一。

    也是成为营造大监的必修课。

    在大梁,会营造法式能担任大监之责的人才极为稀缺。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这样的人才不但要营造经验丰富,懂得材料学,结构学甚至算学。

    最关键的还得是一位制图高手。

    一般人如果有这个才学和能力,比起当什么营造大监,还不如去考科举做官收益更大。

    之前在青原县中,唯一一位够资格担任营造大监之人,便是钟友才的兄长。

    只是两年前,钟友才的兄长不幸在工地摔成重伤,不久便去世了。

    这青窑村,其实砖瓦生意只占收益的三成,更多的则是承揽北川道各地的营造工程。

    大到官府筑城修衙,小到地主乡绅的亭台宅院,这些收入才是青窑村的大头。

    而且不止是青窑村,周围数个匠户村落中的木匠,石匠,瓦匠泥水匠。

    也都是靠青窑村承揽到的工程过活。

    因为他们可没有一位能承揽大型工程的营造大监坐镇。

    青窑村失去了营造大监,便等于失去了六七成的财源。

    为了整个青窑村的生计,兄长的女儿钟文秀,不得不以女子之身担起了大监的工作,负责绘制工程中的营造图与法式图。

    但是在大梁,男尊女卑的思维是深入骨髓的。

    外人如果知道这青窑村的营造大监,竟然是位十八九岁的女子。

    哪怕是钟文秀的能力远超其父,对方也不会答应的。

    所以,对外便由村正钟友才担任营造大监。

    但实际上,工程所需的营造图,法式图施工规划,皆是出自侄女钟文秀之手。

    所以,这青窑村真正的营造大监,其实就是眼前的这位文秀姑娘。

    李原来自后世,自然不会对女子担任大监有什么看法。

    他反倒觉得此女并不简单。

    至少刚才砸翻张皮子的那一板砖,让他对这位文秀姑娘颇为的刮目相看。

    在李原这位青原县伯面前,钟文秀自然是不敢坐的。

    只是在一旁侍立,等着李原问话。

    李原则是让人取来了桌椅,笑着对钟文秀说道。

    “我想将东乡村,改建为东乡堡。”

    “想向文秀姑娘请教营造之事。”

    “站着多有不便。”

    “姑娘先请坐。”

    钟文秀回头看了一下伯父钟友才。

    老村正微微的点了一下头。

    她便举止大方的坐到了李原身旁。

    她本以为,这位什么县伯大人也就会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便会草草了事。

    毕竟大人物,一般只会关注修造所费的财帛多寡,谁会关注营造的细节。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位青原伯显然是有备而来。

    李原从怀中掏出了一摞纸,摆到了桌子上,温声对钟文秀说道。

    “这些是改造东乡村的设想。”

    “想请姑娘帮着看看,是否可行。”

    听闻此言,这位文秀姑娘的眼中露出了一丝兴趣。

    她将面前的图纸小心拿起,神态颇为认真的看了起来。

    这些图,是李原在返回青原的路上,亲手绘制的东乡村改造规划。

    李原的草图,说不上绘制的多好。

    但却是融入了后世的一些制图理念,将图绘制的颇为详细。

    而且将各个区域的划分,建筑的功能,标注的清清楚楚。

    这位文秀姑娘虽然没有学过后世制图,但也看的分明。

    甚至草图中各种标注的使用,隐隐的让她心中称奇。

    李原拿出了这些草图,钟文秀知道人家定然不是随便问问,是要拿出些真东西才行的。

    于是快速的进入了状态,非常专注的翻看着草图。

    口中似乎还轻声念叨着什么。

    两人的距离很近,李原也忍不住打量起了这位文秀姑娘。

    年龄也就十八九岁的样子,面容颇为清秀,脸上还带着些许少女的稚气。

    身上穿着一件麻布缝制的灰衣,将身形完全包裹,看不出身材如何。

    不过让李原有些在意的,是这位姑娘的头发随意盘起,而那个发簪似乎是一把铜尺。

    正在这时,这位文秀姑娘,似乎是想判断下草图中标注的尺寸是否正确。

    于是便顺手从乌黑的头发间拔出了铜尺,放在草图上表情认真的测量。

    完全不顾及已经如瀑布般披散的头发。

    在贵人面前发髻不整,其实是有些失礼的。

    一旁的老村正钟友才,面色一紧,连忙有些歉意的对李原说道。

    “我家侄女,性格有些古怪。”

    “有时候,这图样看的认真了,便什么都忘了。”

    “请伯爷勿怪。”

    李原随意的摆了摆手,面色温和的说道。

    “无妨,无妨。”

    “文秀姑娘自然随性,颇为难得。”

    “我怎会怪。”

    见李原并不在意,一旁的村正钟友才,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时,这位钟文秀姑娘随手又将头发盘起,将那铜尺又插入发髻中。

    然后回身对着李原施礼说道。

    “伯爷,这些草图小女看完了。”

    “这图画的,颇有些想法。”

    “不过呢,却是有些疏漏。”

    李原点了点头,笑着回应道。

    “哦,姑娘不妨指正。”

    “我洗耳恭听。”

    这位文秀姑娘,说图中有所疏漏。

    李原心里,微微的还有些不服。

    毕竟这图可是他自己亲自画的,其中还用了不少后世的制图之法。

    他倒是想看看,这位文秀姑娘能说出些什么道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