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重塑咸鱼人生 > 第 125 章 余波未了

第 125 章 余波未了

    当夜幕缓缓笼罩整座沪市时,这座繁华都市瞬间被华丽璀璨的灯光所淹没,五光十色的霓虹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如梦如幻的景象。然而在这看似热闹喧嚣的背后,却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正在悄然上演。

    袁景灿的心绪纷繁复杂,他不动声色地找了个借口,带着徐韬悄悄地离开了下榻的酒店。

    在距离酒店不远处的街角,一辆沪市本地牌照的黑色本田雅阁静静地蛰伏着,车身在路灯的映照下泛着冷硬的光。袁景灿和徐韬眼神交汇,微微点头示意后不动声色地登上了车。

    不多时,车子缓缓驶入一处略显偏僻的居民区。这里与市中心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周围的灯光昏黄黯淡,透着一股静谧又有些神秘的气息。老旧的电线杆歪斜地立在路边,几盏路灯时明时灭,勉强照亮着坑洼不平的小道。

    车稳稳停下,袁景灿神色凝重地凝视着某一扇窗户,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有节奏地敲击着车扶手,每一下敲击都好似在叩问自己内心的抉择。

    徐韬心领神会,轻轻推开车门稳步走进一栋陈旧的居民楼。楼道里弥漫着一股潮湿发霉的气味,昏暗的灯光忽闪忽闪;他顺着让人有些压抑的楼道往上走,最终停在了一扇略显斑驳的房门前。

    徐韬抬起手轻轻敲了敲门。不一会儿,门缓缓开了一条缝,露出曹婧怡那张机警的小脸。但当她看清门外是徐韬后,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她赶忙把门打开把徐韬让进门里。

    徐韬走进屋内,这出租房面积不大却布置得倒还算温馨。墙壁上贴着几张有些褪色的碎花壁纸,简单的家具摆放整齐,桌上还摆放着几盆绿意盎然的小绿植,给这小小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

    曹婧怡穿着一身素净的家居服,眼睛亮晶晶的,比起初见时多了几分从容与活泼。

    石柔原本正安静地坐在简易的小沙发上,此刻也站起身来,她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眼神中透着怯意,小声地叫了一声 “哥哥”,整个人显得有些拘谨。

    而此时,袁景灿依旧坐在雅阁车里。他透过车窗缓缓降下的一条缝隙,深深地看向徐韬刚刚进入的那户房子。

    车内光线昏暗,唯有仪表盘上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光。郭文龙派来的人在驾驶室探出脑袋,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恭敬向坐在后排的袁景灿开始汇报:“你好袁总,我的行动代号是‘竹节’。”

    袁景灿仿若未闻,只是一直凝神望向窗外,他心中清楚,郭文龙既然敢让他来接应自己,那必然是心腹中的心腹绝对可靠,自己无需担忧。

    “竹节” 没有丝毫停顿,继续沉稳说道:“袁总,您放心。我们已经妥善安排曹小姐在沪市某私立贵族学校就读,这孩子在理科方面天赋异禀,成绩十分优异,每次考试在班里那都是名列前茅,老师们都对她赞不绝口。”

    袁景灿目光深邃如渊,静静地听着这一切。片刻后他开口问道:“石柔呢?”

    “竹节” 顿了顿,语气变得稍显慎重,接着说道:“石小姐比较特殊,她之前没什么任何文化基础。不过您放心,我们已经给她请了一对一家教,老师经验丰富,正耐心努力辅导她跟上这个年龄段该有的学习进度。等她能达到一定水平后,再考虑送她去正规学校上学,让她慢慢融入集体生活当中。”

    袁景灿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嗯,我知道了,辛苦你们照顾着。一定要确保她们的安全,其他方面也不能落下。她们都是好孩子。”

    “竹节” 应了一声,随后车窗缓缓升了上去,黑色本田雅阁再次融入夜色,仿若从未出现过一般。

    ......

    另一边,在阡陌县公安局内,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

    距离爆炸案发生已经快过去三个月了,这段时间里专家组经历了之前的种种曲折后,却只找到了一些看似毫无关联、零散破碎的线索。

    警力资源本就紧张,不可能所有人一直都守在阡陌县。因此一部分专家和警力已经逐步开始撤离,去处理其他紧急任务。

    但是有一个人始终坚守,那就是秦永利。越是狡猾的犯罪分子,越是能激发他内心深处的斗志。

    这天,他的学生王俊杰像往常一样,埋首于堆积如山的资料之中,逐页仔细翻查、比对。

    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一个之前被大家忽视的小细节上。在案发现场的边缘,有半个模糊不清的脚印。经过反复比对和技术分析,这个脚印似乎有些奇特,比起一般成年人的脚印小了许多,像是属于一个身形瘦小或是未成年人的脚印,这一发现让王俊杰兴奋得仿若发现了新大陆。

    王俊杰拿着这个发现一路小跑着去找秦永利,他一冲进办公室声音就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秦老师,您看这个脚印,我觉得这可能是个重要线索啊!如果能通过这个脚印找到对应的鞋子,顺藤摸瓜,说不定就能直接锁定嫌疑人了!”

    秦永利接过报告仔细看了起来。过了良久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他站起身大步走到王俊杰身边,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而又充满期待:“好,小王,干得漂亮!马上联系鞋厂以及相关的销售渠道,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查到这种鞋子的流向。这可能是我们扭转战局的关键,绝不能放过!”

    有了这半枚脚印的线索,秦永利仿佛又重新燃起了斗志。

    某天,秦永利正坐在办公桌前,眼睛紧紧盯着桌上那些凌乱摆放的资料和照片,眉头紧皱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性、串联着零散的线索。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了一张高速口的监控截图上。图上一辆香槟色宝马车的身影格外显眼,瞬间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没有声张,而是先找到了当初执勤的那名年轻交警核实情况。

    年轻交警回忆着当时的情景,挠了挠头说道:“秦队,当时车上坐着的那个女人神色确实有些不太对劲,我当时只顾着跟对方争论,现在看来对方突然发怒很明显是为了试图掩盖什么!”

    之后秦永利迅速召集了其他专家组成员,他大步走到会议室前方指着截图,声音洪亮而严肃:“大家看,这辆香槟色宝马车,在案发后的某个时间段经过了高速出口离开了阡陌县,结合当时执勤交警的反馈,车上人员神色异常,虽然当时没有足够的理由拦截,但现在综合我们掌握的其他线索来看,这辆车十分可疑!极有可能与案件有关!”

    众人闻言纷纷围了过来,仔细端详着那张截图,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起来。

    秦永利神色严肃地下达了作战指令:“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点线索,马上联系各个高速路口以及相关路段的监控部门,全力追踪这辆宝马车的去向!”

    于是,一场围绕着香槟色宝马车的追踪行动迅速展开。专家们协调各方资源,调取了大量的监控视频,一点点拼凑着宝马车的行驶轨迹。终于,他们发现这辆车朝着南方驶去,最后消失在了某个监控范围之外遁入茫茫人海之中。

    然而,当他们进一步深入调查时,却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原来这辆宝马车竟然是套牌车,而之前林鸱在收费站提供给交警的身份信息经过核实也是假的。

    这无疑给案件的侦破又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刚刚燃起的一丝希望仿若又被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众人的脸上满是疲惫与沮丧,仿若霜打的茄子,眼神中透露出无奈和深深的困惑。

    秦永利看着大家,深吸一口气,打破了沉默:“虽然现在又遇到了阻碍,但也不是毫无收获,至少通过这辆车的行驶方向以及出现的范围,我们可以大致确认,嫌疑人应该是藏身于金陵、苏市、沪市这一带了。这几个地方人口密集,情况复杂,排查起来难度不小,但我们不能退缩,必须继续深挖下去。”

    其他专家们听了秦永利的话纷纷振作起精神,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他们开始分工协作,一部分人联系金陵、苏市、沪市等地的警方,请求协助排查近三个月内出现的可疑人员和车辆;另一部分人则继续对已掌握的线索进行反复分析,试图从中找到新的突破口。

    与此同时,警方在金陵、苏市、沪市等地的排查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个辖区派出所咬牙分出警力帮助排查。民警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挨家挨户走访每一个可能的线索。然而,忙活了大半天,却没有什么收获,而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也不断上演着,排查工作进展得十分艰难。

    回到阡陌县公安局,秦永利听着各地反馈回来的情况,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知道这样大海捞针式的排查效率低下,而且这种毫无头绪的排查工作基层民警也十分容易消极怠工,但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秦永利只能寄希望于围绕那半枚脚印的线索展开的追踪工作,看看这半枚脚印能否成为打破僵局的关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