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54章 这小子有点邪门

第54章 这小子有点邪门

    A623军表,又称总理表,1965年研发,分军民两用。

    军用为镂金浮雕字体表盘,只配发部队高级将领,只生产了1048块。

    民用为黑白印刷字体表盘,为支持国货,总理自费购卖第一只,现藏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军博),所以又称“总理表”。

    王齐志戴的那块是军用还是军用,关兴民还是能分辩出来的。

    “谁给他的?”

    林思成摇摇头:“不知道,说不好是淘的。毕竟他是西大文保系教授,眼力还贼高!”

    林思成,你糊弄鬼呢?

    什么样的教授,一个电话就能把省厅督办侦查的案情问的一清二楚?

    别说西大,北大的都不行……

    关兴民抽了口凉气:“你们怎么认识的?”

    这问题问的奇怪?

    “关主任,王教授是学院的老师。”

    老师怎么了?

    学校的学生那么多,他是不是对谁都这么上心,不管是哪个学生他都这么护犊子,生怕学生吃一丁点的亏?

    暗暗嗤笑,脑子里好像闪过一道光,关兴民想起在西大院办时,王齐志介绍林思成的那一幕:关主任,这是我学生……

    什么学生?

    当然是研究生。

    导师有这样的身份,对他还是这样的态度,让林思成进市局鉴证中心,显然已成奢望。

    换成他,他也不进。

    关兴民暗暗一叹:盘算了那么久,白高兴了一场?

    但谁敢保证,林思成永远不进?

    读了研又不是不毕业了?

    这么一想,心里顿然松快不少,关兴民拍了拍林思成肩膀:“你不要多想,王教授担心的这些,我和林教授早就商量过,是怕你不懂,才没告诉你……”

    林思成点点头。

    他不是不懂,而是时机不到。

    身份只是学生,有关单位就算想把嘉奖的级别拔高一点,又能拔多高?

    优秀学生、优秀团员、学生标兵?

    作用是有一点,但也有限。

    但如果等毕业,等进了单位,再入了党,再让林思成试试?

    省十佳不敢说,市十佳闭着眼睛……

    王齐志当然也懂,但他怕林思成不懂,所以恨铁不成钢。

    他有意表现的那么不愤,其实并不是现在就想为林思成争取什么,而是要帮林思成把这次的功劳给夯瓷实了,为以后打好基础。

    所以关兴民才奇怪:这位王副书记,对林思成好的有点过份?

    但要是师生,那另当别论……

    ……

    不一会儿,王齐志打完了电话,笑咪咪的进了门。

    “关主任,抱歉,刚才有点激动!”

    看来是彻底打问清楚了,甚至把自己和林长青的关系都捋了一遍?

    厉害了……

    关兴民暗暗一叹:“王书记言重!”

    客气了两句,王齐志又盯着林思成,谓然一叹:“林思成,金光大道啊!”

    关兴民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比如这个事情最终发生了会怎么样?

    纪监、政法、海关、公安……全是最高,然后成立调查组,有的没的全部给你挖一遍……想像一下?

    两级公安顶多背口锅,把这个东西放进来的海关、买回来的文旅部门才是罪魁祸首。

    宣传部门更会跟着遭大殃,倒大霉……到时要掉多少帽子?

    说“记着谁谁谁的人情”这样的话太肉麻,但林思成这个名字,绝对会被许多人记许久。

    这是潜在影响,直接影响,则是对于政策和法规的健全和推进。

    因为这次事件,海关总署、公安部均开会推进“放射性物置探测设备”的采购和列装计划。

    是推进,而非研讨,因为去年发生“格鲁吉亚间谍走私铀饼案”之后,有关部门就将计划提上了日程。

    但从来没想过,国内也会发生类似的案例,所以进度极其缓慢。

    而这次事件无异于把巴掌直接拍到了上级部门的脸上,进度至少加快了两到三年,林思成的名字也必定会写在一些档案里。

    然后,等他每迈过某个层级,因为这次事件而生产的影响就会发挥出该有的能量。

    当然,如果林思成以后和体制不沾边,那所谓的嘉将,也就只是嘉奖……

    其次,则是对于古玩行业和鉴定行业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因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又因为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社会对于传统鉴定方法的质疑越来越高,甚至已经有了妖魔化的迹像。

    而这次事件,算是完美的为传统方法正名:仪器不是万能的!

    还有各级司法鉴定机构:以后谁再敢说专家无用论,信不信领导问候完你家人,还得呸你一脸?

    林林总总,方方面面……关键要看,林思成懂不懂,知不知道把握。

    不过不用担心,有林教授在,林思成不懂也没关系。

    更何况,他现在还抱了这么粗的一根金大腿?

    正暗暗感慨,身边传来一道声音:“关处:咱们什么时候开始检测放射性物质?”

    看到物证科科长,关兴民才想起局领导临走时的交待:既然你专程把人请来,那就查仔细一点!

    查什么?当然是检查物证中有没有放射源……

    关兴民一拍林思成的后背:“走!”

    林思成眼都直了:“关主任,你不要搞笑!”

    一把手持式辐射探测仪就能搞定的事情,你拉我去?

    内行听了能把大牙笑掉。

    “我知道,但你小子有些邪性!”

    关兴民的表情很认真:“你能用肉眼检测出X光机、热释光机检测不出的东西,难保检测不出连射线辐射仪都测不出来的东西……”

    这不是更扯蛋了?

    林思成头皮发麻,头摇的像波浪鼓:“关主任,我都说了八百遍了:那次是凑巧,真的是蒙的!”

    “那就再蒙一次,万一呢?”

    任林思成如何推脱,关兴民不依不饶,连拖带搡,硬是把他拉到了物证室。

    王齐志笑个不停。

    但话说回来:只是因为光线角度不同,使釉层产生色差,从而推断出瓷器含釉……林思成确实挺邪门。

    比他只凭几篇论文推导出成套的铁器保养程序还邪门。

    也不怪市局的领导拍脑袋做决定,想一出是一出。

    跟上去看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