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清源剑仙 > 第十六章:寒魄诀

第十六章:寒魄诀

    雪影剑法招式非常全面,有控制、有速度、有爆发、有反手,还有一招身法结合剑法的招式。雪影剑法的全面性最终打动了李清源。

    点冰剑诀以点破面的能力是这几本剑法中最强的,只是李清源感觉太过于偏激了。路子走窄了。

    剑法敲定,李清源看了看时间,还有几分钟。

    李清源不想浪费,跑到身法类武学处查看翻找。

    只能选两本李清源是带不走身法武学的,他只是想翻阅一遍完整的九天鹤影的口诀,毕竟只看鹿敏施展推演出来的,肯定不完整。

    以鹿敏的能力,必然没练到高层,何谈发挥九天鹤影的全部威力。

    “找到了,可惜!”李清源先是一喜,喜的是找到了,然后神情一暗,可惜是人阶顶级身法,他没有资格翻阅。

    李清源抱着两本秘籍,走出武技阁。

    “嗯!你很准时,过来登记吧。”

    “咦!雪影剑法吗?好久没有人选修这套武学了。”

    “怎么了长老有什么疑问吗?”

    “那倒没有,这本武学招式过于复杂,变化多端,相比其他同级武学来说要难上很多。这套武学应是同品阶中最难修炼的武学之一,你确定要选这套吗?看在你第一次来的份上,老夫可以给你一个特权重新选择一套武学,免得你浪费大把的时间,却没有收获,以至于半年之后不好应对!”

    “多谢长老的抬爱,弟子初来乍到就享受了特权,怕是不能服众,而且弟子也想挑战一下自己。”听见长老这么说,李清源更加确定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长老的提议。

    “哈哈后生可畏!来来这里有几本书拿去瞧瞧,不用还了。”

    “啊!”李清源没反应过来,以为长老开小灶呢。

    “啊!什么啊!这只是平常的修炼常识、武者精要,又不是什么好宝贝,新来的弟子人手一份。”

    “哦!”李清源心说:“吓老子一跳,还以为有啥特殊好处。”

    李清源见长老和气,应该比较好说话。大胆问道:“不知长老我能不能借阅九天鹤影,观摩片刻。”

    “嗯,年轻人好高骛远,你先把雪影剑法吃透了再说吧。”

    李清源心头一凉,心想估计没戏。

    李清源将登记过的秘籍揣进怀里,向长老躬身一礼,“多谢长老,弟子告退。”

    “等等,你说你叫李清源?刚刚有弟子说你在战斗中看别人施展九天鹤影,然后就学会了?有这事?”

    李清源心头一喜,说不定有戏。“弟子确实在战斗中复刻了鹿敏师姐的步伐,不过应该算不得学会了,算是照猫画虎,学了点皮毛。”

    “嗯!你倒是谦虚,不骄不躁,品性不错。不过规矩就是规矩,现在还不能借给你,但是可以破例,许你在武技阁翻阅,时间不超过一刻钟,需要你支付两千学分,你同意吗?”

    李清源心想,刚来的学分还没焐热,这就没了。不过还是满口答应:“多谢长老。”

    李清源又跑进了武技阁,神态兴奋。

    “这小子,猴急猴急的。”

    短短一刻钟,李清源肯定不能推演出什么,只能草草翻阅。口诀、心法、要领太多。以他强大的神识也只能勉强记住。

    其实不用记太多,只需要将前面几层的心法、口诀、要领记住就行,李清源相信他很快就能再次进入武技阁。

    李清源有点懂了为什么武技阁会限制时间,估计就是怕有些天赋异禀的弟子将武学背下来。

    李清源掐着点走出武技阁。

    “多谢长老,弟子告辞。”李清源不想耽搁太久,趁着记忆清晰,需要抓紧练习,体悟。

    “嗯!去吧,去吧,以后不用这么多礼,怪麻烦的。记得三个月后归还秘籍哦,超时要扣学分哦。”

    “知道了长老。”李清源人已经跑远了。

    长老挥挥手,躺到摇椅上晃起来。见李清源走远喃喃说道:“这孩子,到是少见,就是心大,但愿他别哭着回来找我哦!”

    回到住所,李清源将功法武学秘籍先丢在一边,将脑海中关于九天鹤影的心法口诀记录下来,反复琢磨。

    李清源认为高手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成为,天赋是基础,汗水也少不了,还需耐得住寂寞,承受得孤独。可不是随便给你一本绝世神功,你摇身一变就能成为高手,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李清源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到九天鹤影的研习与推演之中。

    这一琢磨,三天转瞬即过。

    三天后的清晨,李清源在断崖上,施展九天鹤影。

    一会直冲山崖,一会腾飞而起,直冲时如猛禽捕食,起跳时如白鹤冲天。

    单脚踏地,双臂展开做翱翔状,一步迈出十几米,脚不沾地轻轻一点,又是十几米,身后拉出一连串的残影。

    九天鹤影最强的是他爆发速度,不但直线速度极快,垂直起跳也迅猛异常,一跳可达十米。

    李清源长出一口气,幽幽道:“九天鹤影终于小成,想要继续加深,唉!难啊!不愧是人阶顶级功法,不是短时间内,能吃透的。”李清源脑海中继续回忆关于九天鹤影的要领描述。

    核心理念:以鹤为形,以气为引,强调身法的灵动与步法的飘逸,通过模拟鹤的飞翔、起舞等自然动作,达到身形如风、步履如云的境界。

    这套身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入门:意境高远,修炼此武学需心怀高远,意想自身如鹤般翱翔于九天之上,以达到身心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第一阶段:小成

    轻盈灵动:模仿鹤的轻盈体态,步伐轻盈而迅速,能够在战场上灵活穿梭,避开敌人攻击。

    飘逸自如:步法变化多端,如同鹤舞九天,时而高飞,时而低掠,让人难以捉摸。

    气劲引导:结合内功修炼,以气劲引导身形,使动作更加流畅自然,同时增强闪避与反击的能力。

    第二阶段:大成

    鹤立松梢:起势如鹤立于松梢之上,身形挺拔,气定神闲,为接下来的身法变化奠定基础。

    云鹤九霄:身形骤然拔高,如同鹤冲云霄,利用身法的突然变化避开敌人攻击,同时寻找反击机会。

    风鹤翩跹:步法轻盈,如同风中飘落的鹤羽,左右腾挪,忽前忽后,让敌人难以捕捉身影。

    雪鹤归巢:身形急速下落,如同冬日归巢的鹤,虽看似势弱,实则暗藏杀机,为致命一击做准备。

    第三阶段:圆满

    九鹤齐天:身形如同九鹤齐飞,气势磅礴,将九天鹤影的灵动与力量发挥到极致,一步踏出九鹤起飞,产生九个真气残影,迷惑敌人,真身潜藏其中,真身、残影都具备攻击能力,杀机四溢。

    李清源回想外门大考当日,鹿敏刚刚释放九天鹤影的惊艳,再到落败,感慨道:“鹿敏应该才刚入门,不然不会那么轻易的落败。”

    身法短时间不会有太大的提升,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李清源当前局势不力,李清源只得先放在一边,功法才是当前急需。

    功法才是武者的根本,根基。

    寒魄诀,又名寒玉诀,练至大成,抬手间寒气逼人,冻人骨骼血肉经络,练至圆满可冻结敌人真气甚至神魂。

    第一层:寒气入体

    第三层:遍体生寒

    第五层:寒入肺腑

    第七层:透骨奇寒

    第八层:神魂冰魄

    李清源按照寒魄诀的口诀开始修炼。

    李清源双目紧闭,在院中古树下盘膝而坐,双手掐着法决放于膝上。

    随着每一次悠长的呼吸,天地间一缕缕元气仿佛被无形的力量牵引,悄然汇聚于李清源周身。他恍若与万物共鸣,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都似乎在轻轻吐纳,与外界交换着微妙的生命气息。一股股细微而清新的凉意,自四面八方向他包围而来,带着山林间晨露的纯净与宁静。

    此刻,李清源体外渐渐形成了一个微妙的气旋,如同自然界的微风轻拂过水面激起的涟漪,将周遭的灵气温柔地卷入其中。这些灵气循着气旋的轨迹,顺畅无阻地渗透进他的体内,沿着错综复杂的经脉缓缓流淌,最终汇聚于丹田之处,那里仿佛是一片蕴藏无限生机的沃土,静静接纳着每一份来自外界的馈赠。

    随后,这些汇聚的灵气又从丹田蓬勃而出,逆着经脉的路径回流,形成了一股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循环。在这股力量的滋养下,李清源只觉体内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同时,一股奇异的寒意也悄然蔓延开来,让他的身躯在温暖与清凉之间微妙地平衡着,仿佛他正一步步踏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体验着前所未有的蜕变。

    李清源沉心内视,只见体内巨大灰色气旋旁边,一抹新奇的气旋正悄然孕育。这气旋朦胧似雾,周遭萦绕着一缕缕清冽的寒意,仿佛冬日初晨的霜气,静谧而带着不容小觑的力量。

    时光悄然流逝,两个时辰仿佛弹指一挥间。李清源的身躯在外界寒意的侵袭下,肌肤渐渐染上了绯红,唇色也褪去血色,泛起了淡淡的紫意。然而,就在这极致的寒冷与挑战中,他的双眸猛地睁开,犹如寒夜中的两点星光,璀璨而坚定。伴随着一声轻吟,一口蕴含着纯粹寒气的白雾自他口中缓缓吐出,缭绕于空,随即消散于无形。

    “终于,成了。”李清源低声自语,语气中既有释然也有难以掩饰的喜悦,仿佛跨越了一道难关,迎来了全新的自我。

    李清源未曾料到,仅仅两个时辰的工夫,自己竟已踏入了寒魄诀修炼的第一重境界——寒气入体。这份进展之快,不禁对这奇异灵根暗暗称奇,心头涌上一抹难以掩饰的小小得意。

    然而,修行之路漫漫长,这不过是起点罢了。寒魄诀,共分八重,眼前所成的,仅是初窥门径的第一层。李清源心中暗自琢磨,这功法似乎带着几分自虐的色彩,先是以极寒之气淬炼己身,仿若要将自身冻至极限,而后方能以此寒气,令敌人同尝冰封之苦。

    如此修行之道,既是对意志的考验,也是对身体的极限挑战。李清源深知,前路漫漫,唯有心怀坚韧,方能在这条冰封之路上,一步步迈向那至高无上的武道巅峰。

    前三层的修炼,对李清源而言,似乎并未如预想中那般艰难。当第一层气旋稳稳扎根于他体内之时,他周遭的灵气仿佛也随之一变,变得柔和许多,全然没有口诀中描绘的那般刺骨严寒。他不由得心中暗喜,轻声自语:“我就说嘛,若真那般寒冷,岂不修炼未成,人先冻僵了。”

    时光悄然流逝,转眼已是三日之后。李清源缓缓睁开双眸,一口白气随呼吸轻轻吐出,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不散,他的眉宇间竟也挂上了一层薄薄的寒霜,映衬得他神色更加坚毅。

    “第二层,终是成了。”李清源心中暗自惊叹,这进展之快,超乎了他的预料。照此速度,无需三月之期,必将超越外门众多弟子,如姜达之辈,不足为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