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重击、毛刷轻抚,厚重的砂模被腹琼砸开。
映入大秦君臣眼帘的便是三百枚泛着金属光泽、表面颇有些坑洼的金属条。
嬴政一眼便看出这枚金属条只要加以打磨再在尾部加装剑格和剑柄便将成为一柄秦剑!
这哪是三百枚金属条?这就是三百柄剑坯!
若是将这三百柄秦坯打磨之后配发给乡里壮士,很快就能拉起一支县城都不敢忽视的武装力量,但蓝田工坊铸造这三百柄秦剑一共才花了多久?
两刻钟!
仅仅两刻钟!
观此凶兽很可能是可以和高炉一样昼夜不停持续生产的造物,也就是说,此物一天可为大秦冶炼出一万四千四百柄秦剑!
而若是让此物开足马力生产一个月,同时调派足够的匠人进行后续打磨、加装剑柄……
嬴政算着算着,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好家伙!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此物便可锻造出四十三万两千柄秦剑,武装出一支灭国大军!
但嬴政的构想能否成真,还需要看此物冶炼出来的金属是否能堪大用!
嬴政声音格外严肃的喝令:“速速验证此钢!”
章邯等将作少府官吏迫不及待的人手拿起一枚金属条,嬴政自己也拿起一枚金属条,又拔出佩剑,猛然下劈!
“铛~~~”
金铁交鸣之音骤响,嬴政手中佩剑承受了生命不可承受之痛,剑刃处已然崩开一小块缺口。
嬴政却没有丝毫怜惜之情,继续抡圆佩剑砍向金属条!
“铛铛铛铛铛~铛铛~”
嬴政右臂用尽全力,一连劈下十数剑后,才气喘的将佩剑和金属条同时举向眼前,而后嬴政便见金属条上出现了大拇指甲盖大小的缺口,嬴政佩剑的剑刃上则是出现了一块豆粒大小的缺口。
从测试结果来看,嬴政的佩剑占据上风!
但嬴政手中的佩剑乃是当今大秦最优秀的匠人用大秦最好的材料、最先进的技术精心锻打年余方成,眼前这枚金属条却只需要一群寻常匠人,更只用了两刻钟时间,且还只是两刻钟所产的三百分之一!
这一刻的嬴政,陷入良久的沉默。
与此同时,嬴成蟜也迅速抓起一枚金属条迎光观察,数息过后惊声低呼:“表面微微发亮,能反射日光,而非是暗灰色,似是钢!”
而后嬴成蟜又曲起手指,以指背敲击金属条。
听着金属条碰撞的声音,嬴成蟜的声音又多了几分热切:“敲击声音清脆响亮,似是钢!”
随后嬴成蟜又将金属条放在铁砧上,以重锤一锤砸断金属条,举起金属条的断面凑在眼前细细观察,而后嬴成蟜的声音便愈发热切,也愈发震惊:“锤击时比之铁料不易折断,断口附近的塑性变形并不明显。”
“断口呈银白色,有均匀细致的结晶颗粒。”
“似,是钢!”
不远处,章邯等将作少府官吏也已用他们的方式完成了对金属条的验证。
所有将作少府官吏都陷入狂热的气氛之中,章邯手捧金属条奔回嬴政面前,声音火热的狂呼:“大王,是钢!”
“此物就是钢!”
嬴政看着自己佩剑上的缺口,肃声发问:“此钢何如?”
章邯断声道:“甚佳!绝佳!极佳!”
“相较于寻常百锻钢,此钢更具韧性、更不易折断,此钢究竟何其佳,臣等还需要时间细细验证。”
“但臣等以为,此钢理应在百锻至百二十锻之间!”
“大王!”章邯声音愈发狂热的说:“区区两刻钟时间,便得三百柄百锻精钢剑!”
“此乃大秦之福也!”
嬴政却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看向嬴成蟜沉声发问:“王弟以为此钢何如?”
腹琼、吕不韦等人的目光也都齐刷刷的看向嬴成蟜,等待着嬴成蟜的最终裁定。
嬴成蟜深吸了一口热气,沉声道:“是钢!”
“这就是弟想要的钢!”
嬴成蟜很难相信蓝田工坊的匠人们真的趁自己在外出征的时机背着自己偷偷突破了炼钢法。
但无论是转炉的整体造型、工作表现还是用三种方式验证所得的结果都给了嬴成蟜一个相同的答案!
这,就是钢!
嬴成蟜面向嬴政拱手一礼,沉声道:“此钢的质量、硬度、韧性并不重要,都可以通过改变矿石配比进行调整,为我大秦冶炼出适合铸剑的钢、适合铸甲的钢、适合铸器的钢等众多钢料。”
“有此转炉,钢再不难得!”
“弟为大兄贺!弟为天下贺!”
单只是转炉的诞生不足以支撑大秦大踏步进入工业时代,但仅凭高炉转炉便已足够把大秦一把拽进钢铁时代!
从今往后,大秦将拥有用不完的钢和铁。
大秦的甲胄兵刃会变得更加精良,大秦的匠造、建筑等众多领域也必将因廉价易得的钢铁而迅速发展,再佐以已经相对成熟的水泥技术,大秦未来若是再修长城的话根本无须再以土石垒砌,而是可以给后世留下一座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钢铁城墙!
莫说是吕不韦了,便是嬴成蟜都不敢想象大秦会因今日之成就而造就怎样灿烂的未来!
群臣没有像嬴成蟜想的那么多、那么远。
听得嬴成蟜定论,大秦君臣的呼吸齐齐一促,不敢置信的失声低呼:“这真的是钢?而且还是比之百锻钢更加优良的精钢!”
“不过只是两刻钟而已便得如此之多的精钢,若是令此物生产一年,我大秦岂不是可以全军配装钢甲钢胄精钢剑乎?!”
“不只是甲胄枪剑,以此物炼钢如此简便,我大秦的锤铲犁耒未尝不可用钢锻造!若是农人手中的石耒可换成钢耒,何愁亩产不丰啊!”
“难怪长安君心心念念炼钢之术数年之久,此物实在大利大秦!大利天下!臣为大王贺!”
群臣众将嘈杂的惊呼声渐渐统一,最终归为同声高呼:
“臣为大王贺!臣为大秦贺!臣为天下贺!”
欢呼间,群臣众将的目光却没有看着嬴政,反倒是齐刷刷的看向那座正在等待铁水降临的转炉。
虽然此炉不大、不高,不太符合老秦人的审美观,放在高炉身边更是颇显逊色。
但在群臣众将眼中,此刻的转炉就是人间绝色!